丹参酮ⅡA磺酸钠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

2018-01-21 04:38宗晓芸
中国实用医药 2018年31期
关键词:磺酸钠丹参酮达拉

宗晓芸

我国的流行病学资料显示目前引起中老年人群死亡的首要因素为脑梗死。脑梗死在全球高发, 尤其好发于中老年人, 脑梗死患者不仅死亡率高于普通内科疾病, 出院后患者会遗留不同程度的残疾[1]。脑梗死的重要病理基础为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造成, 同样鹿特丹研究指出动脉粥样硬化形成是造成脑梗死的主要危险因素[2]。目前研究指出急性脑梗死发生后, 可以造成多途径引起脑神经细胞的死亡, 如自由基损伤、钙超载和炎症损伤等。因此在治疗需要从多途径、多因子、多环节上进行入手。因此本文选取2015年2月~2016年9月本院收治的100例急性脑梗死的患者, 分析丹参酮ⅡA磺酸钠联合依达拉奉的治疗价值。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2月~2016年9月本院收治的1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患者基础疾病为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等。将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 每组50例。研究组患者平均年龄(55.4±6.4)岁;男23例, 女27例。对照组患者平均年龄(54.1±9.1)岁;男25例, 女25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纳入标准 ①符合《第四次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标准;②既往无脑部血管基础, 如血管畸形、外伤等;③知情同意, 意识清醒, 自愿参加试验;④颈内动脉系统脑梗死。

1. 3 排除标准 ①纳入研究3个月前使用溶栓、抗凝、降纤药物;②重要脏器功能不全者;③伴有肿瘤、精神病患者;④起病后24 h后入院者。

1. 4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脱水剂、降压药、降血脂药、降血糖药、抗凝、活血、营养神经细胞等药物基础治疗, 同时联合依达拉奉(吉林省博大制药有限责任公司, 国药准字H20051992, 规格 :20 ml∶30 mg×4支 )治疗 , 将 30 mg依达拉奉加入到0.9%氯化钠注射液100 ml中, 静脉滴注, 治疗2次/d, 连续使用14 d。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丹参酮ⅡA磺酸钠(上海第一生化药业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31022558, 规格:2 ml∶10 mg×6支)治疗 , 将 40 mg丹参酮ⅡA磺酸钠加入到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中, 静脉滴注,治疗2次/d, 连续使用14 d。

1. 5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治疗前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

1. 5. 1 治疗效果 根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对评分的降低率进行评定, NIHSS评分治疗后下降>91%为痊愈;评分下降46%~90%为显效;评分下降20%~45%为有效;评分下降<19%为无效;总有效率=(痊愈+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 5. 2 血清炎性因子 在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抽取静脉血5 ml, 离心后分离血清, 放入-80 ℃冰箱保存。采取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法测定, 指标包括IL-17、IL-2、IFN-γ。

1. 6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研究组患者痊愈11例, 显效18例, 有效12例, 无效9例, 总有效率为82%;对照组患者痊愈6例, 显效12例, 有效14例, 无效18例, 总有效率为64%。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2. 2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比较 治疗前, 研究组 IL-17、IL-2、IFN-γ 水平分别为 (131.25±18.47)、(224.25±37.45)、(164.28±20.24)ng/L, 与对照组的 (133.34±19.24)、(226.37±38.71)、(160.34±21.74)ng/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研究组IL-17、IL-2、IFN-γ水平分别为(43.57±13.85)、(72.31±16.35)、(56.98±9.24)ng/L, 均低于对照组的 (77.15±19.05)、(112.53±27.28)、(84.52±13.54)ng/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脑梗死是最常见的脑卒中类型, 约占全部脑卒中的60%~80%。伴随经济的发展, 基础疾病及不良生活习惯的增加,造成脑梗死发病率逐步增加[3]。而且随着年龄的增加, 血管管腔狭窄, 引起血管腔内血流动力学改变, 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 使得脑梗死发病率逐年提高。世界卫生组织(WHO)同样支持急性脑梗死是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和多发病, 通过早期治疗可以最大程度恢复患者偏瘫肢体功能, 降低病死率与致残率[4]。

随着目前分子机制研究的深入, 有研究显示急性脑梗死是一个多环节、多层次病理损伤的结果, 涉及的损伤机制主要有自由基损伤、钙超载、兴奋性氨基酸和炎症反应等。因此,在传统治疗基础上给予神经功能保护、抗脂质过氧化、抗血小板聚集的药物治疗显得尤为重要[5]。

目前动物试验和临床人群实验报道提示丹参酮ⅡA磺酸钠具有多重保护作用, 有利于神经功能恢复。中医理论指出丹参酮ⅡA磺酸钠开窍醒脑、清热解毒、凉血解毒等作用[5]。通过大量药理学研究证实丹参酮ⅡA磺酸钠具有以下作用:①清除自由基, 镇静, 改善血液流变学等作用;②降低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的表达, 缩小动脉粥样斑块, 抑制血小板聚集反应;③减轻缺血缺氧对脑细胞的损害, 抑制黄嘌呤氧化酶诱发的脂质过氧化。

依达拉奉是一种具有强效自由基清除功能的神经保护剂。众多研究证实脑梗死起病后, 脑组织血流减少会加重脑水肿, 诱发白介素、肿瘤坏死因子、干扰素组织水肿又促进炎性因子和氧自由基的形成[6]。通过改善缺血区的侧支循环,可以抑制血脑屏障通透性, 利于脑缺血缺氧区的功能恢复,减少白三烯的生成, 延长神经细胞的生存能力。同时还有学者指出依达拉奉能抑制促凋亡基因表达, 减少缺血半暗带的面积, 从而减轻脑组织的损害[7]。

本研究结果显示, 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2%,高于对照组的64%,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研究组IL-17、IL-2、IFN-γ水平分别为(43.57±13.85)、(72.31±16.35)、(56.98±9.24)ng/L, 均低于对照组的 (77.15±19.05)、(112.53±27.28)、(84.52±13.54)ng/L,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综上所述, 丹参酮ⅡA磺酸钠联合依达拉奉可以提高急性脑梗死的治疗效果, 减轻急性期血清中炎症水平。

猜你喜欢
磺酸钠丹参酮达拉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对黄河鲤急性毒性及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他达拉非对结缔组织病相关肺动脉高压临床疗效观察
表面活性剂改善高固体系木质纤维素酶水解的研究
2,3-环氧丙磺酸钠的合成研究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of Tanshinone Capsule in the Treatment of 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
基于一测多评法的丹参酮提取物质量控制△
亚临界水萃取康定鼠尾草中丹参酮类成分工艺的优化
十天记录达拉维佳能EOS 5DS印度行摄
丹参酮ⅡA对腹膜透析患者慢性炎症的调节作用
石墨烯水溶液的分散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