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琳
【摘 要】心理健康教育对于学生学习与成长意义重大,传统教育模式注重于理论知识学习,忽略了学生心理健康。随着社会对教育工作的认识深入,心理健康逐渐受到社会大众重视,并且在教学工作中有意识地通过一定方法应用开展心理教育,本文就美术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简要阐述。
【关键词】美术教学;心理健康教育;对策
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受到社会广泛关注,心理健康教育作为教育的组成部分,在传统教育模式中严重缺失,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应该渗透于各学科教学,而美术学科具有独特优势。
一、美术教学活动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世界卫生组织对于健康的定义是身体与心理健康、道德良好、社会适应性良好的人,基于此标准大部分人心理健康方面存在问题。青少年作為社会发展的未来,只有促进其全面发展,才能更好的为社会服务。对于教学活动而言,教师不应该只关心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与接受程度,同时还要基于学科特点关注学生心理健康。美术教学工作,教师应该在教会学生知识的同时,使学生获得愉快的体验,认识到世界中的真善美,培养学生克服困难与挫折的能力,增强自信与自尊,使学生在知识技能与道德品质、人格等方面全面发展。
二、如何在美术教学工作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一)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
研究表明,人能够通过视觉使思维能力提升,基于此,教学工作中教师的微笑、眼神、表情都可能对学生产生巨大影响,学生都希望能得到老师的关注,并且学生意识中的这种关注能够增强自信,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因此教师需要注意教学的技巧、语言,避免带有情绪教学,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与教学环境,尊重学生个性差异与自尊心。教学过程中要确保民主公平,不厚此薄彼,对学生不存在偏见,关心爱护每一位学生。了解学生在学习方面的困惑,了解学生心理方面的困惑,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培养感情,从而为学生解疑答惑。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输者,也是学生成长路上的引导者,教师有责任有义务关注学生成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提供帮助。使学生心理及思想上不存在负担,能够愉快的学习,从而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而良好的环境又能够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提升教学质量。在教授《梦》时,要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让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并结合到实际情况进行引导,营造和谐良好的氛围,让学生自由探索。
(二)利用课程特点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美术教学工作是美育实施的途径与主要手段,教学任务是使学生具备审美能力,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通过不良心理矫正,从而促进其心理健康发展。美术教学特点体现在知识性,独特教育性以及基础性,目标是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与生活,发现与了解美,塑造学生健康的心灵,将学生心里健康教育与知识教学紧密联系在一起。从学科特点入手针对性的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形成影响,从而使其心理健康发展。教师在教学工作中,要用不同手段与方法,从不同角度使学生理解生活之多彩,自然之美丽,社会美德。通过激发学生情感体会,使其审美情感升华,通过课程学习提升审美能力,在生活中发现美,欣赏美,获得美的享受。学生既掌握了知识,美学素养也得以提升,对美的理解与认识从感性层面上升到理性层面,从而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为健全人格塑造奠定基础。
(三)通过教学活动开展培养学生良好思维及能力
教学活动过程中,鼓励学生动手操作,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培养兴趣,通过自身实践表达个性。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学生需要不懈努力,反复尝试,从而才能完成任务,而在这一过程中,不但使学生动手能力得到了提升,同时也培养了积极上进,乐于实践的良好心理品质。教师在教学工作中需要尊重学生个性差异,挖掘学生潜能,尊重学生努力,为学生想象力发挥提供空间。给予学生一定鼓励,减轻学生心理负担,使其思维得以发展,从而能够全身心投入学习。比如在教授《地下的故事》时,学生对于老鼠印象几乎都是丑陋的,老鼠与蚂蚁抢夺食物,从而导致树根被破坏。教师可以展示不同的地下图片,从而使学生对地下景观印象得以改观,在美术作品中,故事就会变得有趣。
社会节奏加快,竞争日益激烈,每个人都面临着生存考验,如果个人抗压能力、挫折承受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强。面对来自于生活学习等方面的困难,通常会采取消极应对方式,而教师则需要利用课程特点,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勇于面对困难的心态,坚强的意志。心理学研究表明个人意志可以通过后天培养,教师在教学工作中要有意识的针对此方面开展工作,结合到学生特点选择合适的方法,使学生在面对困难与挫折的时候,能够积极主动应对,而不是消极逃避。绘画过程中会遇到许多问题,而技能提升则需要长时间反复练习,这一过程能够很好的培养学生心理素质,培养其坚忍不拔的精神,使学生能够沉着冷静面对困难,并思考解决的方法。在经过一系列的努力之后,获得良好的成功体验。比如学生最终呈现在画面的物体可能与成人眼中的物体存在较大差异,教师要尊重这种差异,不要用成人的标准去约束学生的思维。学生的作品可能会受到其他同学的嘲笑,学生的自尊心与自信心容易受到影响。教师就要及时的引导,比如让学生对自己的画作进行介绍,使其它学生了解原因,教导不要嘲笑他人。同时要引导学生正确的进行评价,发现他人的优点与长处。
结束语
随着社会发展,人对于健康的认识及衡量标准更加完善,只有生理与心理健康都达到标准,才能是为人这一个体健康达到标准。针对当下青少年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教学工作应该有意识地针对此方面,通过合理的方法应用,强化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从而实现其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吴刚.对在高中美术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探讨[J].美术教育研究,2013(02)
[2]杨晓.对美术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J].卫生职业教育,2011(42)
[3]胡菊慧.美术教学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J].教育教学论坛,2011(3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