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亚军
(辽宁省凌源市监狱管理分局中心医院,辽宁 凌源 122500)
心房纤颤为临床常见的心律失常,同时亦是引发心源性脑梗死的高危因素[1],其诱发的脑梗死患者的预后往往较差[2],严重威胁了广大患者的身体生命健康。目前,临床上针对心房颤动患者主要采用抗凝治疗方案进行治疗,故为了分析该治疗方案对急性脑梗死伴心房纤颤患者的疗效,我们取本科室接收的伴心房纤颤的89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对其疗效及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如下。
1.1 对象:取本科室2015年4月至2017年6月间接收的伴心房纤颤的89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包含男性患者47例,女性患者42例;其中年龄最小的有35岁,年龄最大的有85岁,平均年龄(37.26±11.69)岁;其中26例为单纯房颤,5例伴风湿性心脏病,38例伴冠心病,11例伴高血压,5例伴肺心病,1例伴甲亢,2例伴心肌病。心房颤动史为对象里28 d~12年,平均为(4.41±2.37)年。89例患者均属于急性起病,15例于活动时起病,剩余74例患者均为安静时起病;15例患者伴程度不一的意识障碍;所有患者入院后均行头颅CT或MRI.DWI等相关检查,72例患者为单灶病变,17例为多发病灶;71例为颈内动脉系统,18例为椎动脉系统。
1.2 诊断标准:①突然出现神经功能缺损表现,且很快至高峰;②有心房纤颤,有的有明确栓子来源的心脏病;③通过心脏听诊,心电图及心脏彩超等明确;④均通过MRI或CT等影像学检查明确诊断脑梗死。
1.3 方法:本组89例患者除了6例在发病时间6h内入院的预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3例大面积脑梗死患者,采用速尿、甘露醇行脱水处理;其余80例均予以华法令或低分子肝素钙抗凝治疗,并常规给予缺血性脑血管病治疗用药,即给予丹参注射液、胞二磷胆碱经静滴用药,针对伴快速心房颤动与心衰的患者加用西地兰小剂量用药,针对伴冠心病、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肺心病、甲亢及风湿性心脏病的患者均行常规临床治疗。恢复期时按照患者病情采用华法令用药。
本组行抗凝治疗的80例患者经治疗后,29例(36.25%)治愈,46例(57.50%)好转,5例(6.25%)因治疗无效死亡,总有效率为93.75%。5例死亡患者中,2例由于大面积脑梗死致脑疝死亡,1例突发心脏骤停死亡,1例由于延髓梗死致呼吸衰竭而死,1例梗死后出血死亡。治疗后均行随访观察,3例患者复发脑梗死。
心房纤颤为临床上的多发病,存在持续性或阵发性等2种形式,往往易继发于心肌病、冠心病、风湿性心脏病等多种心脏疾病。研究表明,心房颤动是诱发心源性脑梗死的主要原因,有50%左右的心源性脑梗死的发生与该疾病有关[3]。随着近年来人们饮食生活习惯的逐渐变化与人口社会老龄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脑梗死伴心房纤颤患者的发病例数逐渐增加,尤其在老年人群中的发病率较高,严重危及了患者的身心健康。因此,选择科学有效的治疗方案及时治疗该疾病显得尤为重要。
目前,临床上针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治疗时,应按照其病因、发病机制,危险因素,梗死面积用药,应给予速尿、甘露醇联合用药,而抗凝剂长期口服用药方案是心房纤颤患者的常用方案,效果已获临床公认[4-9]。故针对本病患者亦需给予抗凝剂早期适量用药,恢复期时亦给予抗凝剂口服。结果可见,本组80例患者经抗凝治疗后,29例(36.25%)治愈,46例(57.50%)好转,5例(6.25%)因治疗无效死亡,总有效率为93.75%。可见患者治疗后的疗效较好。
综上,针对伴心房纤颤的急性脑梗死患者采用抗凝治疗疗效显著,值得借鉴。
[1] 李慎军,王树才,谷明明,等.伴心房纤颤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预后[J].中华医学杂志,2015,95(43):3509-3513.
[2] 张春阳,石秋艳,张会岭,等.心房纤颤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近远期疗效的影响[J].临床神经病学杂志,2014,27(6):422-424.
[3] 李浩军,王海嵘,刘佳福,等.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静脉溶栓治疗对伴或不伴心房纤颤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J].临床神经病学杂志,2012,25(6):455-457.
[4] 陈元兵,杨磊.56例永久性心房纤颤患者抗凝治疗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科学,2012,02(12):249,251.
[5] 李晓波,黄敏,陈蓓蕾,等.急性脑梗死合并心房颤动患者的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静脉溶栓治疗[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16,35(1):22-26.
[6] 闫丽芳,路雅宁.不同类型房颤患者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特点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5,15(77):233-233.
[7] 王维清,李云,王力,等.静脉溶栓对急性脑梗死合并房颤患者早期神经功能的影响和安全性探讨[J].浙江实用医学,2017,22(4):261-263.
[8] 孟秀珍,崔本龙.急性心肌梗死新发房颤引发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及防治分析[J].内蒙古中医药,2014,33(12):36-37.
[9] 朱荣彦,柳晓锋,李丽,等.房颤相关急性脑梗死血管再通治疗的疗效观察[J].河北医药,2017,39(22):3433-3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