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入性心导管术治疗小儿先天性心脏病的围术期护理要点分析

2018-01-20 01:16马赟赟张爱华
中国实用医药 2018年25期
关键词:介入性先天性心脏病

马赟赟 张爱华

先天性心脏病简称“先心病”[1], 属于一种常见的先天性畸形, 以心脏发育畸形为主要表现, 具有很高的死亡率[2],目前以外科手术为主要治疗方案。介入性心导管术和传统手术方案相比 , 遗留瘢痕更小[3], 安全性更高 , 本文为探讨介入性心导管术治疗小儿先天性心脏病的围术期护理要点进行实验, 具体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2月1日~2017年6月1日本院行介入性心导管术治疗的40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为研究对象, 以电脑随机编码的方式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 各20例。对照组患儿男11例, 女9例;年龄最大13岁, 最小5岁,平均年龄(9.10±2.05)岁;包括房间隔缺损9例(45.00%), 动脉导管未闭合7例(35.00%), 室间隔缺损4例(20.00%)。观察组患儿男12例, 女8例;年龄最大12岁, 最小5岁, 平均年龄(9.05±2.14)岁;房间隔缺损8例(40.00%), 动脉导管未闭合8例(40.00%), 室间隔缺损4例(20.00%)。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行一般护理, 实施各项操作时严格遵守无菌原则, 做好术前身体检查工作, 术前6 h提醒禁食, 术后持续监测病情和生命指标的变化。观察组行围术期综合护理,具体如下。①术前护理:术前和患儿建立良好的关系, 通过经常拥抱等方式来亲近患儿, 消除患儿对医护人员的恐惧感,和家属做好沟通, 详细介绍介入性心导管术目前治疗小儿先天性心脏病的有效性, 同时提前说明术后可能会出现的并发症, 让其做好心理准备, 安排患儿进行各方面检查, 及时将检查结果传送给主治医生, 遵医嘱在术前用药。②术中护理:手术过程中, 密切监测患儿各项生命体征, 有异常情况出现时要及时上报, 协助医生传递各种手术器械, 尽量不浪费手术时间。③术后护理:嘱咐患儿要保持平卧位, 可采取肢体制动的方式来维持, 对术侧足背动脉加以测量, 术后4 h内不得卧枕, 保证呼吸道通畅, 术后1 d协助患儿下床活动, 预防血栓形成, 保护好穿刺部位预防感染, 术后3 d内不得洗澡,管理好封堵器, 预防气管道栓塞, 和家属一同稳定患儿情绪,防止不良事件发生。④出院指导:做好出院时的健康指导工作, 嘱咐家属在3个月内监督患儿不得剧烈活动, 坚持应用抗凝剂, 定期复诊, 若观察到有黑便、牙龈出血、皮肤瘀斑等症状表现时, 要第一时间送诊, 在饮食方面, 以高维生素、高蛋白、易消化的食物为主, 增加饮水量, 促进排尿。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儿的手术指标(X线曝光时间、穿刺时间、手术时间、住院天数)。观察比较两组患儿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各项手术指标比较 观察组患儿X线曝光时间为 (8.15±2.26)min, 穿刺时间为 (4.05±1.13)min, 手术时间(49.56±10.24)min, 住院天数为(6.25±1.34)d;对照组患儿X线曝光时间为(13.26±3.35)min, 穿刺时间为(7.58±1.25)min,手术时间(56.65±9.35)min, 住院天数为(9.21±2.25)d;观察组X线曝光时间、穿刺时间、手术时间、住院天数均短于对照组 ,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儿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儿出现局部血肿1例, 动脉痉挛1例, 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0.00%;对照组患儿出现局部血肿4例、动脉痉挛4例, 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0.00%;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0.00%(2/2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0.00%(8/2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先天性心脏病是一种发病率较高的儿童疾病, 相关数据统计显示 , 该病的发病率大约在 0.7%~0.8%[4], 外部环境因素、遗传因素是引发此病的两大原因, 前者占92%左右, 仅有8%为遗传因素[5], 可见孕期建立良好生活方式、合理用药的重要性。先天性心脏病的发病形式较多, 病情严重程度各有差异, 轻者终身不会出现不良症状;重者即多种心脏畸形同时存在, 引发休克等[6], 甚至死亡。导管介入手术是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手术中比较常用的术式, 随着医学技术水平的提高, 该项技术不断得以改进和成熟, 疗效越来越好。和传统的开胸手术相比, 介入性心导管术创口更小, 适合身体虚弱的小儿患儿, 并且合理的麻醉方式能够减轻痛感[7], 消除患儿的恐惧情绪 , 更有利于术后恢复 , 这使得近年来, 介入性心导管术得以不断推广。围术期的护理干预质量与手术整体疗效密切相关, 是医院护理水平的良好体现,针对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患儿, 因其年龄较小, 自我护理能力欠缺 , 在家属陪护之外 , 还需要护理人员对其强化护理[8,9]。围术期综合护理按照时间的不同采取对应护理内容, 例如在手术前主要是做好家属的思想工作, 详细介绍介入手术的应用现状, 准确评估患儿各方面情况[10]。手术中的护理重点是监测患儿各项指标, 提高手术安全性, 手术后将护理重点放在并发症的预防方面, 减少并发症是促进身体早日康复的关键性手段, 出院时详细说明出院后在日常活动、饮食等方面需要注意的问题, 达到持续改善预后的目标。本研究结果显示, 观察组X线曝光时间、穿刺时间、手术时间、住院天数均短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0.00%(2/2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0.00%(8/2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 介入性心导管术治疗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效果可靠, 在围术期给予综合护理干预, 能够优化手术指标, 减少并发症, 效果理想。

猜你喜欢
介入性先天性心脏病
“心慌”一定是心脏病吗?
中医新解心脏病
分析经导管介入性治疗肿瘤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方法与效果
微小RNA在先天性巨结肠中的研究进展
优质护理在冠状动脉介入性治疗老年冠心病的护理效果分析
重视先天性心脏病再次开胸手术
生态批评的建设性、公共性及介入性
Smog in Los Angeles
说说小儿先天性髋关节脱位
先天性畸形:矫治的最佳年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