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伟
脑卒中具有致残率、发病率、死亡率“三高”的特点[1],是由急性脑循环障碍导致局限性或弥散性脑功能缺损的一种急症, 其病情凶险、发病急、进展恶化快, 因此实施及时、有效的院前急救对患者的治疗效果至关重要[2]。临床护理路径 (clinical nursing pathways, CNP)是由医生、护士和其他专业人员针对某个诊断或手术所做的最适当的照顾计划, 是为一类特殊患者依据标准护理计划所设定的住院护理模式[3-6]。使服务对象获得最佳的照顾质量, 减少康复的延迟和资源的浪费。本院于2015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60例脑卒中患者按照院前急救护理路径实施院前急救, 取得满意的急救效果,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60例脑卒中患者 , 其中男 36 例 , 女 24 例 ;年龄 51 ~86 岁 , 平均年龄(71.5±6.8)岁。其中确诊为出血性脑卒中28例、缺血性脑卒中32例。患者临床表现为不省人事、猝然昏扑、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舌强言塞。其中, 高血压病史41例、冠心病史26例、糖尿病史23例、高血压合并糖尿病及冠心病史13例。60例患者均行心电图检查, 建立静脉通道、鼻导管吸氧, 其中6例次口咽呼吸插管;神志清醒24例、浅昏迷20例、意识朦胧、定向力障碍11例、重度昏迷5例。
1.2 院前病情评估 在接听派车电话, 急救人员以最快速度到达现场。医务人员到达现场, 立即进行院前病情评估,初步判断患者的神志, 神经系统查体, 生命体征测定, 根据患者发病缓急、年龄、血压, 初步判断出脑卒中类型, 应用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法(GCS)评估患者病情[7]。患者GCS评分<8分, 生命体征不稳定, 陷入昏迷, 立即采取院前急救护理措施进行抢救;如果患者GCS评分≥8分, 应该立即转运[8]。
1.3 院前急救护理
1.3.1 一般处置 患者的生命体征平稳, 采用生命监护仪,监测患者血压、呼吸、心率、瞳孔等生命体征的变化, 防止头部晃动, 将患者头用软垫固定, 保持担架平稳、固定, 给患者系好安全带, 使患者采取舒适的卧位, 保证输液、吸氧通畅, 仔细看护好输液管以及吸氧管等管道, 防止扭曲、受压以及脱出。
1.3.2 建立静脉通道 采用静脉留置针, 保证抢救药物及时应用, 维持患者的有效循环, 选择健侧肢体部位进行穿刺,迅速建立1~2条静脉通道。避免患者自身的晃动而导致针头脱出, 保持输液管道通畅, 避免输注液体的外渗[9]。
1.3.3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果患者出现呼吸心跳停止, 立即行气管内插管, 连接呼吸器辅助患者呼吸。迅速清除口腔、气道中呕吐物及分泌物;解开患者衣领、腰带, 防止吸入性窒息, 保持患者平卧, 抽搐患者放入开口器, 放置舌头被咬伤;减少对呼吸道阻力;舌根后坠患者头部偏向一侧, 放置口-咽通气管。
1.3.4 对症急救 ①稳定患者及家属情绪:急性脑卒中患者会出现紧张与恐惧心理状态, 造成患者的呼吸及心率均增快, 影响患者病情的控制, 使机体抵抗力下降。要求急救人员应动作有条不紊, 保持头脑冷静, 使患者及家属积极配合急救措施, 稳定患者及家属的情绪[10]。 ②颈动脉降温:将冰袋放置于昏迷脑卒中患者两侧颈动脉处进行降温。颈动脉降温可以使脑基础代谢率降低, 脑部血肿缩小, 止住脑内出血, 保护脑细胞, 进而减少死亡率。③降低颅内压:降低颅内压对于急性脑卒中患者的抢救至关重要。减轻患者脑水肿,快速有效地降低患者颅内压, 静脉注射速尿40 mg, 静脉快速滴注 20% 甘露醇 250 ml, 120 滴 /min, 可以有效改善患者颅内高压症状[11-13]。
57例脑卒中患者经院前急救护理后安全送至医院, 做进一步诊断与治疗, 抢救成功率为95.0%(54/57);3例患者抢救无效死亡。
脑卒中对患者的生命安全有着严重的威胁, 是一种高发病率、高病死率的疾病。缺血性脑卒中最为常见, 脑卒中一般分为缺血性与出血性脑卒中, 缺血性脑卒中是出血性脑卒中的3倍。
本院对脑卒中患者实施了院前急救护理路径院前急救,让患者家属采取一定的急救措施, 医护人员与呼救的患者家属进行详细的沟通, 一方面确保患者在救护车赶到前存有生命体征, 一方面防止患者家属干预措施的错误性, 大大改善患者的预后。护理人员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 对患者的意识、语言运动情况进行精准的评价, 患者生命体征稳定后转入医院, 减少致残与病死的发生, 有效的缩短对患者的救治时间,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