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难而进,促成长

2018-01-19 11:55侯鸿萱
新课程·下旬 2018年7期
关键词:编写收获

侯鸿萱

摘 要:主要介绍了作者在资源包编写过程中遇到的一系列困难,以及编写工作结束后对个人专业发展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资源包;编写;难;收获

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新课程背景下的“三级课程管理体制”课程。它是国家设置,地方管理,学校充分利用地方课程资源所设计并开发的课程。综合实践活动的教材叫资源包,它是课程内容的重要载体、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是学生在学校获得系统知识,进行学习的主要材料。

为了切实有效地开发和管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落实国家三级课程管理,提高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整体质量,全面实素质教育。在上级领导和专家的指导下,我于2015年7月开始先后参与了高、初中综合实践活动资源包的开发和编写工作。

一、编写过程中的“难”

编写资源包听来容易做起来难。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之中,我们经常听到有老师抱怨现行教材用起来不顺手,没想到该我们自己编写时竟感觉到是这样的难。

1.编写资源包的理论水平偏低

我曾经是一名中学物理教师,从2008年的新课程改革开始,我便转行成为一名高中研究性学习的专职教师,开始接任这项工作,面对的情况是研究性学习没有统一的教材、缺乏成型的教学模式,我的一切工作几乎都是从零开始。在之后的几年教学摸索中,虽然经过几次专业的培训,但新课程开设的初始阶段总体水平较低,缺乏高水平的、及时的专业引领,所以专业成长速度缓慢,对研究性学习的理念把握不准。几年下来,由于研究性学习课程与我的本专业跨度较大、工作任務重,我几乎把全部的精力都忙于应付课堂教学和学生的课题指导上,很少有精力去进行教学研究。个人认为自身的理论水平还处于低水平状态。而资源包的编写者应具有良好的理论基础,同时还要熟悉资源包编写的现状,掌握资源包编写的一些基本原则和程序。缺乏系统的专业理论总让我觉得有些“缺氧”,有些理论知识度把握得不够清晰,不得不查阅大量的官方资料,最后同相关的专家讨论之后才能定夺,有时也苦于如何阐述知识点的深度,是否将重点突出在这一点上等。总之,编写资源包对我来说确实是一种挑战,我必须对上述各种理论学说或相关知识作全面而深入的了解、学习、研究。在这样的情况下,我在具体的编写过程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

2.没有足够的知识储备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也是一门以直接经验获得为主的课程,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具有明显的跨学科性质,与以间接经验获得的学科课程相比有很大的不同。在编写资源包的时候,既要储备基本知识,又要拓宽自己的知识面;既要储备背景知识,又要融会贯通各领域的知识;既要学习各学科的知识,又要补充人文和社会科学知识。除此之外,我不仅要熟知与拟编资源包相关的文章,熟知与拟编资源包类别相同的材料,还要领悟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等这些必备的知识。而这所有的知识储备对我这个从头开始的教师来说远远不够,对于我来说,在知识储备方面是一种挑战。同时物理教学不需要太多的社会实践,远离社会实践的学校课程教育带来的是狭窄的知识面、狭窄的思维方式、利用社会信息工具的狭窄,这恰恰是这次资源包编写的最大障碍,其难度是可想而知的。

3.写作水平偏低

要编写资源包,就必须具备一定的写作能力。写作能力即表达能力,积累是写作的基础,文字表达是写作的关键。关于综合实践活动知识的积累情况,前面已经作了分析,这里谈谈文字表达能力。在我从小到大的教育过程中,受“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影响,在中学学习的过程中就轻视了语文课的学习,导致语言表达能力差。也许是本人具备理科生的特质,逻辑思维和抽象性思维能力较强,而恰恰是这种严密的逻辑思维和抽象性思维导致思考的单一、思维方向的单向,正是这些特质阻碍了我写作能力的提高。工作后也写过一些专业论文,其实我对自己所写文章感觉极其不好,文能达意已经是非常幸运了。这次真正要编写资源包了,动手时感觉自己头脑思绪万千,却打不开思路,写不出东西来,不仅觉得自己肚里的墨水不够,更重要的是不会表达。这是我在编写资源包中遇到的另一件难事。

在资源包编写过程中除了存在上述的主要困难外,我还曾经与40度以上的高温为伴,我还与时间赛跑,现在想起这些来已经都不足挂齿了。不管我当时遇到了多少困难、挫折,作品被否定过多少次,受到多少批评,也始终没有放弃过这项工作,而是对这项工作持有强烈的信心和责任感。执着地“拼搏”了一个暑假,终于把我负责的那部分内容“挤”出来了,似乎是耗尽精力之作,其实我也深知这个过程给我带来的无穷收益。

二、编写完成后的收获

1.专业理论更加扎实

本人编写资源包所进行的活动主要是参与课程的研制、资料的收集、编写资源包或对原有的课程进行选择性的改编或者重新开发新的课程内容。通过编写团队精心研究、打磨最后才定稿。在此过程中我吸纳了一些新的教育理念和专业理论,原来有些模糊不清的概念,变得更加清楚,感觉专业理论知识更加扎实了。比如,自从我带上高中研究性学习这门课程,我不清楚到底什么是课题研究,它的类型也很模糊,教学过程中常常避而不谈。在资源包编写的过程中,曾查阅了大量知名人士的观点,经过和编写组同仁的推敲、研究,不清楚的问题明晰了。经过资源包的编写我的视野有了宽度、知识有了厚度、思想有了深度。

2.课堂教学内容更加丰富

资源包要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教学内容,在编写资源包的过程中我们经历了知识的更新、补充,并不断扩大自己的知识范围;我们又经历了从知识的理解、掌握、批判,到知识的创新,做到了全面深化;我们还经历了知识结构的优化,充分整合人文社科和自然科学知识。这样一来我的视野开拓了,知识内容丰富了许多,可利用的课程资源和自由发挥的空间拓宽了许多,上起课来得心应手,还能及时调整课堂的内容。例如,有次课堂上在给学生讲解设计标识的基础知识,巡视过程中偶尔听到学生的牢骚——设计标识有什么用,能干什么呀?立即想起编写资源包时了解的语文方面的内容——2013年全国高考语文卷:“17.下面是我国的“国家节水标志”,请写出该标志的构图要素及其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70个字。(5分)”拿出随身携带的U盘打开给学生参阅,学生学习的兴致高涨了许多,我抓紧有利时机进行思想教育,加大学生对研究性学习的重视程度,收效不错。

3.指导学生更加得心应手

高中研究性学习的开展打破了教材、课堂、地域的限制,在活动时空上向自然、社会和学生的生活领域延伸,强调多种多样的实践性学习,所以生成性的内容很多。学生一旦在开展研究中随即出现了问题,这些问题不确定内容也不确定的领域,这就要求老师在极短的时间内做出回应,如果没有一定的知识积累和专业素养是无法面对这种考验的。资源包的编写要求教师研究自己的学生,研究教学内容,而在资源包的编写过程中必须要充分估计学生在活动中可能会遇到哪些困难?可能会提出哪些问题?他们可能需要怎样的帮助等等。通过资源包的编写,我在教学中做到心中有数,并随时做好咨询服务工作。但凡指导过研究性学习的老师都有过这样的感受,学生希望研究的问题超出老师的专业领域,或者是比较新潮的问题。有次,学生有一个微电影制作方面问题需要指導,他们可能觉得这样的问题高大上,可以显示他们的能力,另一方面可能也想考验一下老师的水平。由于我在编写资源包的项目设计与制作方面的内容时,恰好研究过此项内容,所以问题迎刃而解。

4.提升老师在学生中的威信

威信是名望和信誉。一个有威信的老师教学时,课堂上会呈现出秩序井然、融洽的学习氛围。老师的威信是教育学生、感召学生的精神力量,有威信的老师是学生心目中理想的榜样,常常被学生看成是智慧的化身,学生一见到他就有几分敬意,尊重他、敬佩他、愿意听从他的教诲,老师在学生中的威信是他完成各项教学工作的重要条件。通过资源包的编写老师所具备理论和知识都体现在书本上。自从我带上研究性学习课以来,由于新的专业底子薄,不敢让学生更多地了解自己。直到编写完资源包后的一天,课堂上学生在写研究方案要确定指导老师时,学生问我的名字怎么写,由于我当时正忙于给一个小组作指导,就顺口说了一声,找书目中的编者。随后就听见学生啊了一声,接着就有许多学生问,老师这书是你编写的。看到这样的情况,我就给学生做了详细的说明,再看学生的眼神与之前大不相同,眼神中多了许多崇拜、尊敬。从那次以后学生的对这门课的重视程度提高了,我的教学工作顺利了很多,这都是我在学生中的威信提高了的结果。

5.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古人有名句:“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可见,要提高写作能力,最重要的途径是通过写作实践来实现。人常说熟能生巧,写作也是这样。编写不仅仅是丰富个人眼界、积累素材的机会,同时也是不断地练笔的过程,还能掌握一些规范用语的使用。编写资源包需要严谨的体系,让编者在语言精练和书面表达严谨性上大幅提高。编写资源包之前,不擅长写作的我不会准确表达自己的思想,只能东凑西拼,凑出来的文章拿出去参加比赛,获得奖项层次较低。经过这次资源包的编写,不仅写起来顺手,写出的作品还较多。仅用1年的时间,我写出了校本教材;完成了课题研究;在省级以上刊物上发表论文多篇;参加比赛的论文获得高奖项。这次参加资源包的编写可称得上是大丰收,写作水平大幅提升!

以上是本人通过编写资源包的一些真实感悟和收获,今天我把它写出来跟大家分享,希望以此为鉴、共勉。

参考文献:

[1]李海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的教师专业发展与全科教师培养[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7(7).

[2]张启莲.教师提高教育科研论文写作能力的重要性及途径[J].绥化师专学报,1997(2).

编辑 冯志强

猜你喜欢
编写收获
浅析棉花高产栽培技术
计划在前,成功一半
编写导学案的点滴思考
“三卷式”学案教学
关于岐山县玉米机械化收获情况的调查与思考
撑一支竹篙 向更深处漫溯
初中生物学案编写的一些心得
五年一贯制大专阶段二外日语校本教材的研究开发
《收获》推出“行距”APP
民国时期老课本出版略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