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亚清
摘 要:本文围绕 “轻负高质”这个中心环节,探讨怎样上好讲评课,使讲评课的效率最大化。针对目前试卷讲评课中存在的问题,本文关注有效讲评课的策略研究。具体从试题的选编、阅卷统计工作、讲评课堂的展开环节到课后的反馈巩固环节都提出了相应的可行性策略。
关键词:有的放矢;以点带面;动态生成
讲评课是高中政治学科教学的重要要组成部分,也是复习课常见的课型,它具有纠正错误、指导技巧以及激发潜能等作用,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在目前的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却存在着教师不重视讲评课、学生不喜欢讲评课的现象,课堂效率低下,没有发挥其积极作用。具体而言,试卷讲评课中主要存在以下三个问题:(1)仓促、盲目地讲评;(2)满堂灌;(3)缺乏技法指导.
如何提高试卷讲评的有效性呢?笔者认为讲评的过程应该包括三个阶段,分别是讲评前、讲评中和讲评后。因此,提高讲评的有效性应该从这三个方面入手,并在每个阶段都实施相应的策略。
一、讲评前的策略
(一)精选试题,提高质量
编制一套高质量的试卷是有效讲评的前提和基础。要控制试题的数量,提高试题的质量,关键是选好试题。分析现状,笔者发现目前主要存在两方面问题:一方面,重复题、难题、偏题过多,既增加学习负担,又可能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另一方面,教师选题较随意,起点问题难度偏大,不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各试题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混乱,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笔者觉得选题应该注意以下原则:①选题要有针对性。选题要针对学生容易犯错、把握不准的知识,或者根据重难点来设置。这对于学生准确理解重难点有重要作用。②选题要有典型性。歷年的高考题尤其是近几年浙江省高考题,在内容上能充分展现高频考点和命题规律;在方法上能起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③选题要有启发性和拓展性。讲评课不只是教会学生几道题,而是通过一道题掌握解决同类问题的钥匙,从而达到能力的提升。④选题应深浅适度。对涉及知识点太多、难度过大的问题,一般不宜多选。总之,教师所选择的问题对绝大多数学生来说既是力所能及的,但又是必须经过努力才能解决的,所谓的“跳一跳,能摘到”。
高一年级第一次月考试卷是由笔者负责编制的,虽然存在很多不足,但坚持以下选题原则:①试题有重点。本次月考试题的检测范围是第一单元一、二两课,内容非常少,但相对比较难。这两课的重难点是价格问题、汇率问题和货币职能等问题。如价格问题,涉及15个选择题和1个大题。②题型多样化。试题大致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而非选择题又涉及不同的题型,包括图表题、辨析题、分析说明题和综合探究题四种题型,便于全面考查学生解决不同问题的能力。③试题难度适中。选择题部分总共40题,基础题13题,占32%,常规题22题,占55%,提高题5题,占13%。
(二)及时阅卷,学会沟通
沟通不仅体现在上课过程,批改试卷也是一种途径。通过批卷,教师不仅可以发现一些典型的问题,还可以在批卷中体验上课成效带来的快乐。如果我们在批卷的过程中作一些简单的文字点评,可以是表扬或是提醒。当然这给教师的批改提出更高要求,批改一定要及时认真,信息反馈要及时、到位。通过试卷中的一道题,找到该学生的知识漏洞,并及时记录,我把这个记录命名为学生“病历卡”。每位同学从中都能找到他在某个阶段存在的主要问题,教师也能见证学生的每一点进步和成长。这种良性沟通,饱含老师对学生的用心和关爱。学生一旦领会这份心意会让他更加积极主动地做每一份试卷,甚至会跑到办公室,要求老师当面作出点评。当然老师也应主动约学生到办公室进行“面批”。“面批”的对象应该是不同层次的学生,基础相对薄弱的学生尤其要多给予关注和鼓励,使其更努力地投入到下一阶段的学习中。
批卷结束后必须要做统计分析工作。统计工作应包括班级总体情况、学生作答情况、试题统计等三个方面。班级总体情况的统计包括平均分、及格率、优秀率及各分数段的人数。学生作答情况统计是每题的得分人数、得分率,同一错误,做错的具体同学是谁。试题统计可分两个方面:一是根据试题的难易程度,统计出基础题、常规题、提高题及各自的得分率;二是找出各试题包含的知识点并归类,哪些是考查同一知识点或同一思维能力的。通过以上统计,教师就可以发现教学的薄弱环节和存在的问题。在全面分析原因的基础上,教师再进行有针对性的备课,确定哪些讲,哪些不讲,哪些重点讲。
以笔者所任教的高一(6)班的第一次月考成绩为例,作了如下统计工作:(1)班级总体情况。参加考试人数50人,平均分63分,及格人数32人,及格率64%。各分数段情况:70—79分为6人,60—69分为26人,50—59分为16人,50分以下为2人。(2)学生作答情况。客观题部分:总共40题,错误率在40—49%的题为第11、12、17、25、33、34题,50—59%的题为第16、27题,60—69%的题为第9、22、29、39题,70—79%的题为第1、14、19题,80%以上的是第13、24、40题。主观题部分:总共四题,第41题平均得分率为58.8%,第42题为51.25%,第43题为45.85%,第44题为80.75%。相对而言,第42、43题得分率偏低。(3)试题统计。基础题占13题,错误率在0—29%,常规题占22题,错误率在30—69%,提高题占5题,错误率在70—94%。根据以上分析,笔者得出以下结论:(1)106班整体情况是平均分偏低,拔尖学生偏少,60分以下学生偏多。所以,今后要多关注这两部分同学。(2)从卷面分析看,学生基础知识还不扎实,解题方法不熟悉,创新思维能力也有待提高。(3)讲评重点:选择题部分重点在错误率较高的题,如第13、24、40题是必须讲评的。主观题重点分析第42、43题。
试卷发下后,要求学生立即订正。学生通过查阅课本、作业或与同学交流,能够对试卷中的部分错误自行纠正,这些也是不需要老师讲评的。学生订正后要及时跟进讲评,因为这时学生还处于思维的活跃期,有着强烈的求知欲,讲评往往能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二、讲评中的策略
(一)善于鼓励,激发兴趣
考试既可以检测学生学习情况,也是学校评价教师的一个重要依据,因此,考试成绩会直接影响教师的心情。教师或喜形于色,或大发雷霆,都不利于学生的成长。所以不管学生考得怎样,教师都要心平气和,要善于利用考试的激励功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学习成绩优秀或进步明显的都要给予表扬,即使成绩不尽如人意也要找他的闪光点,多鼓励少批评。
笔者的做法是课堂上点名表扬该班政治成绩前六名(70分以上)的学生,并指出他们各自的答题亮点,也请他们把自己的解题思路、学习经验介绍给大家。对高一(6)班的学生而言,这是他们进高中以来的第一次政治考试。失败的体验对他们今后学习的自信心有极大的影响,所以要特别重视与学困生的交流。笔者采用的是个别交流的形式,请他们各自谈谈学习中的困惑,指出卷面反映的问题,并帮助他们认真分析原因,同时挖掘他们试卷中反映出来的闪光点,使他们也能在赞扬声中获得满足。难度不大的试题,在讲评过程中尽量让他们回答,增加其自信心,消除其压抑感,激发其内在潜能。教师的表扬与鼓励对学生来说是很重要的激励因素,在试卷讲评过程中应充分运用。
(二)精心取舍,有的放矢
一份试卷如果从头讲到尾,不仅浪费时间,还会使课堂平淡乏味,效率低下。要改变这种状况,教师在课前就要做好充分准备,课堂上才能有的放矢,提高课堂效率。在客观题方面:一般来说,教师一般会选择正确率比较低的题目进行讲评。但也有例外,有些题目学生虽然做对了却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具有深入研究的价值,讲评这些题目能使学生有更多的收获。
笔者的讲评重点放在正确较低的选择题,根据前面的统计,错误率在40%以上的选择题共涉及18个题。由于课堂容量有限,必须再次精选,第9、13、19、24、25、40题这6个题有一定的难度,需要深入研究。其它的题只须点拨,学生自然能明白,故不作为重点。另外,第8题,虽然学生做得还不错,可能存在“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问题,所以这一题也列入讲评范围。在主观题方面:根据学生存在的问题来确定每道题的讲评重点。比如,有的题目是学生审题错误的,就应该突出读题获取信息、审题找准方向的训练,如月考题中的42题;有的题目暴露了学生基础知识不扎实,就应以该题为例强调夯实基础、构建知识体系的重要性,如月考题中的43题;有的题目明显是学生表述不规范、不严谨,在讲评中就应着重引导学生以教材为本,熟记教材观点的表述,如月考题中的41题。
(三)动态生成,互动质疑
讲评课如果只是教师的“独角戏”,学生只充当记录器,效率自然低下。相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以生生、师生间合作探究的方式進行讲评,激发思维的火花,使师生的思维都处于最佳状态,课堂气氛热烈且有实效。
遇到正确率比较低的选择题,如月考卷中的第1题。
1.“手拉手迎接精彩世博,肩并肩保护知识产权”是2009年上海开展知识产权宣传周活动的主题,彰显了中国政府万众一心携手迎接2010年上海世博会、众志成城并肩协作保护知识产权的坚定决心。下列对知识产权认识正确的是
A.不是商品,因为它尽管是劳动产品,但并不用于交换
B.是商品,因为既有使用价值,又能满足不同人的需要
C.不是商品,因为它只有使用价值,没有价值
D.是商品,因为它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
该题的正确选项是D,但有74%的同学选择了A选项。笔者先请做对的同学和做错的同学分别谈谈自己的见解,同学A说,知识产权不能用于交换。同学B说,知识产权是可以交换的,可以转让给别人。再请大家评评谁有理?教室立刻热闹起来,这样做能让不同的思想相互碰撞,激发思维的火花,学生感受到了探究知识的乐趣。
遇到学生似懂非懂的题目,如月考卷中的第8题。
8.经济专家预测,2012年下半年,我国经济可能面临着严重的通货膨胀压力,抑制通货膨胀成为我国政府的重要任务。为了从根本上抑制通货膨胀,政府应该
A.大幅度削减流通中的货币量 B.发展生产,增加有效供给
C.放弃使用纸币,以金银充当流通手段 D.增加对低收入家庭的补贴
该题的正确选项是B,有34%的同学选择了A选项,很多选对的同学也弄不明白为什么选择B选项,而不能选择A选项。为解开学生的疑惑,笔者的办法是设置了几个小问题,引导学生探究,逐步接近答案。①通货膨胀的现象(纸币贬值,物价上涨);②通货膨胀的实质(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③怎么解决通货膨胀?(降低社会总需求,增加社会总供给),A选项大幅度削减流通中的货币量强调的是降低社会总需求,B选项发展生产,增加有效供给强调的是增加社会总供给;④哪个是根本措施?为什么?教师通过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亲自探究,学生豁然开朗,不但“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
(四)以点带面,提炼规律
书本的知识点是相对稳定的,而不同考试的试题却千差万别。每份试卷都不可能涉及全部知识点,命题人往往通过变换设问角度和题设条件等,以点带面来考查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因此,教师讲评试卷时就错论错、就题论题的做法是不可取的。教师应站在一定的高度来重新审视试题,把题目所涉及的知识点向广度和深度上加以延伸、拓展,引导学生构建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从“点”出发,把“面”带出来呈现给学生。也可以对原题进行多角度合理发散,引发设题解题的积极性,拓展思维空间,培养思维品质。一堂讲评课留下某些“遗憾”,在具体答案上留有空间,才能真正让学生的脑和手“动”起来。
月考卷中的第13题和第25题。
13.商务部中央储备肉监测系统数据显示,2013年3月份生猪平均出栏价格为11.18元/公斤,环比下跌7.0%,跌幅较上月减小2个百分点;上旬、中旬和下旬生出栏猪价格分别为11.55元/公斤、11.32元/公斤和10.68元/公斤,环比跌幅分别为0.86%、1.99%和5.65%。生猪出栏价格下跌的根本原因主要是
A.生猪市场供过于求的矛盾进一步加深
B.生猪供给能力持续增强
C.猪肉消费季节性下降
D.饲料价格与上月相比略减
25.为规避美元贬值风险而涌入黄金市场的买盘,成为推动金價上涨的中坚力量;对全球潜在通货膨胀的预期,抢先购入贵金属以保值也就成为各国央行及投资者的理性选择,这是推动黄金价格上涨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每年10月至次年2月黄金消费需求进入旺季,也为黄金价格上涨提供了良好的基本因素。材料表明导致黄金价格上涨的最主要因素是
A.黄金资源的稀缺性
B.黄金的价值量大
C.黄金具有执行贮藏手段的职能
D.黄金的需求量增加
这两个题笔者是放在一起讲评的。为什么要这么做呢?其实这两个题考查的是同一个知识点——影响价格的因素,只是设问的角度不同。而学生对这两个问题却把握不准,这两个题的错误率分别是94%和40%。针对这种情况,笔者的做法是:第一步,请学生回忆书本基础知识。①影响价格的因素(供求,价值……)②哪一个是根本因素(价值)。第二步,分析题目本身。第13题问的是生猪出栏价格下跌的根本原因,自然是价值的角度;第25题材料表明的是黄金的需求量大推高了黄金价格,考查的是供求这个角度。通过以上的分析,不仅让学生会做了两道题,而且由题目引出对相关知识点的复习,真正做到了以点带面。
三、讲评后的策略
注重反馈,突出巩固。
试卷中所反映的问题绝大多数都是学生的薄弱环节,也是教学中的重难点,仅通过一次讲评,学生未必能完全掌握。因此,试卷讲评以后,教师还要了解学情,收集学生的反馈信息。
为此,笔者要求自己必须做好两件事。第一,在每节试卷讲评课前,针对重难点以及易错点设计一份变式训练题,在试卷讲评后预留部分时间让学生独立完成,从而达到帮助学生及时消化讲评内容和巩固讲评效果的目的。第二,试卷讲评课后,要求学生课后及时对错题进行再订正,并摘抄到纠错本上。在经过了“热热闹闹”的课堂讲评之后,务必让学生有一个自我反思、消化、总结、提炼的过程,完成纠错本就是这么一个过程。即学生将自己做错的题,或者“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题,又或者虽然没有做错但比较典型的题目收集到纠错本中,写清楚自己出错的原因和从中受到的启发,这需要教师在加强检查和监督的同时,耐心地予以指导,并选取总结得好的学生做示范,促使学生从“老师要我做”到“我自己要做”的转变。
总之,试卷讲评,在任何时候都有其存在的必要,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把它作为教学环节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并且用“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去引领它,使其有声有色。教师、学生、试卷三者是密不可分的。只有处理好三者之间的关系才能收获讲评课的丰硕果实。
参考文献:
[1]《教学月刊中学版》2010.1——3.
[2]《中学历史、地理教与学》2010.2.
[3]《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0.9.
[4]《中学政治及其他各科教与学》2010.5.
[5]《思想政治课教学》2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