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胜
【摘 要】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都是如何去解决问题,而与日常生活中不同的是,高中数学课堂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设计问题来引导学生进行学习,而如何设计问题才能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加的轻松,让课堂教学更加的高效就需要老师掌握一定的技巧本文就高中数学课堂的问题设计做出了一些相关分析。
【关键詞】高中数学;问题学习;提高效率
在高中数学课堂的问题设计中,教师应该针对学生特点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这样才能提高课堂效率。
一、问题设计的互动性
数学一直是以严谨而闻名于高中生,而高中数学又因为其考点的繁杂以及考点的难懂使得高中数学课堂一直被学生抱怨枯燥无味,针对这个特点,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在设计问题时在保证其严谨有效的时候尽量将问题的设计的有趣一点,让学生在数学课堂可以加入到教学的讨论中来而不是被动的接受教学,问题设计的互动性增强可以极大的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促进学生的高效学习。问题的互动性增加可以通过分小组讨论的方式来进行教学,如在学习二次函数时,可以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小组,给不同的小组分配不同的任务,如将小组分为A、B、C三组,让A组同学将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建立起联系,B组同学画出二次函数图像,C组同学通过二次函数的图像分析其具有的一般性质和函数图像的特点,这样就让学生很好的加入到课堂当中,调动了学生的参与,这在教学过程中是非常有帮助的。在高中数学的教学课堂,教师将问题设计的更加有趣,让问题的设计能够让学生都参与进来就能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而且这样的教学可以极大的提升教学效率,加深学生对这一问题的理解。
二、问题设计的针对性
孔子在两千多年前就提出了因材施教的教学方针,这种教学方式沿用至今也一直被从事教育的工作者们所用,在高中数学的问题设计上,因材施教可以让问题的提出目的性更强,对学生的针对性更强。这样设计问题可以避免因目的不明确和针对性不强而白白浪费课堂教学时间。针对这个问题在教学的过程中通过一定的技巧可以让问题的设计更加的合理,从而达到教学的最佳效果。如在学习双曲线时,因为围绕双曲线具有很多的考点,如双曲线的实轴和虚轴,双曲线的焦点,双曲线的切线,双曲线实轴和虚轴与焦点存在的联系等等,老师可以通过调查学生对不同考点的掌握程度做出不同的教学设计,如在高中数学的学习中,双曲线的切线一直是困扰学生的一个难点,针对这个问题,老师在问题的设计上可以侧重这一知识点进行设计甚至是针对这一问题做出专项的问题设计,这样就可以很好的针对学生的特点做出相应的变化,因为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每个教师所遇到的学生对知识的接受和掌握能力都是不一样的,如果学生对某一问题已经了解的很透彻了,再对这个问题进行探究和设计就没有太大的作用,这样的问题设计无论有多好,互动性有多强都是失败的问题设计,只有找准学生的不懂点或是某个知识点的专项问题设计,这样才能使问题得到有效化的解决。
三、问题设计的层次性
俗话说:一口吃不成一个胖子,还有俚语是说饭要一口一口的吃,在高中数学问题设计方面同样如此,不可能跳过对基础知识的讲解而直接跃迁到更高层次的教学,这样的教学毫无意义,学生的接受能力是有限的,学生在学习中从对一知识完全陌生跳到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较深需要一个过程,而教师在课堂问题的设计中就需要循序渐进逐渐加大问题额的难度,这样才能让学生更好的理解所讲知识。在问题的设计中让问题具有层次性是教学过程中必须要注意的点之一。而如何让问题的设计更有层次性我们以立体几何为例教师可以提出以下问题引导学生进行相关知识的学习:①空间直角坐标系的建立;②利用空间直角坐标系判断两异面直线的关系;③利用空间坐标系判断两平面的关系;④利用空间直角坐标系求二面角。
通过这样的教学设计引导学生对立体几何的学习。熟练的掌握空间直角坐标系才能更好的对问题2、3、4进行探究和解答,空间直角坐标系是接下来问题解决的基础,通过对问题1的掌握就可以引导学生对问题2进行解答,异面直线关系的判断可以通过建立直角坐标系,求出两直线的方向向量然后利用公式进行判断若两直线的方向向量点乘为0,则两直线垂直,若点乘不为0,则相交或平行,若单位方向向量一样则说明两直线平行。而问题的3的求解是在问题2的基础上建立的,找出两平面的法向量就转化为问题2中的两直线关系的判断,而问题4的求解是在问题3的基础上做进一步的探究,判断两平面关系之后,求出两平面的夹角,方法是利用问题2中直线的判断方法,用公式进行计算。这种层次问题的设计可以让学生对知识充分了解并建立起他们之间的联系。
四、结束语
在高中数学的教学过程中,问题的设计是老师教学过程中最需要把握的点,如何才能在课堂有效的时间里提高教学效率就需要教师对问题的设计制定一些相关的计划来达到自己的教学目的,通过上面几方面问题设计的几种方法和相关注意事项的分析,可以有效的帮助教师在课堂问题设计上制定相关的计划来促进学生的学习。
参考文献:
[1]陈斌.浅谈高中数学课堂问题的设计[J].新课程,2013(0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