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学习在高等教育中的应用和发展:来自2010—2016年的研究证据

2018-01-19 07:24郑玉玮王亚兰
山东高等教育 2017年3期
关键词:应用程序高校教师大学生

郑玉玮,王亚兰,李 娜

(1,2.济南大学 教育与心理科学学院,山东 济南 250022;3.烟台汽车工程职业学院 学生处,山东 烟台 265500)

一、背景和目的

爱尔兰教育技术专家Desmond Keegan把远程学习分为三个阶段:远程学习(d-learning)、数字化学习(e-learning)、移动学习(m-learning)。数字化学习是指在教育领域建立互联网平台,学生通过网络进行学习的学习模式,又称网络化学习。美国教育部“教育技术白皮书”中提到数字化学习不会取代学校教育,不能替代传统的课堂教学。故而在承认依靠数字资源或数字工具进行学习的益处的同时,教育者还应当注重学生在真实世界处理问题—这一“真实学习活动”的必要性。于是研究者们进一步指出了将学生置于一系列结合了真实和虚拟学习环境的课堂中的重要性。无线通信和移动技术的普及为实现这一目标提供了一个机会。2011年《地平线报告》将移动技术作为会在教育、学习和创新性探究中得到主流应用的新兴技术。目前,我国高校教育教学质量不高的现状没有得到根本改变,而影响我国高等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素是教学方法。国内外学者近些年对高校教学方法的研究不断深入,而对于移动技术在高等教育中的应用研究从2010年来有明显提高。研究者认为移动学习在高等教育教学方法的发展中扮演了一个日益重要的角色,未来移动学习将成为大学生学习方式的必选项。[1]

伴随着移动技术的进步,移动学习迅速发展,移动学习在高校教学和大学生学习中越来越普及。那么移动学习在高等教育的应用领域有哪些,应用效果如何呢?为更好地揭示移动学习在高等教育中应用的现状,本研究回顾了2010年到2016年间国内外关于移动学习在高等教育中应用的研究,通过深入分析这些相关文献,考察移动学习在高等教育中的应用和发展。

二、研究方法与程序

本研究的研究对象为2010年到2016年间国内CSSCI来源期刊论文和国外关于移动学习的学术研究论文。我们分别在中国知网中使用“移动学习”关键词对CSSCI中文核心期刊进行检索,在Science Direct数据库和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使用“mobile learning”进行检索。在这一程序完成后,对搜索到的文献进行整理分析,通过研读文献内容确认所选择的文章,确保研究内容为移动学习在高等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考虑到移动学习与数字化学习有重合之处,一些研究论文界定不清,不利于对移动学习的针对性探讨,为了避免出现阅读者将两者混淆的情况,本研究只选取明确关注“移动学习”的文章,不收录将数字化学习和移动学习并论或对比的文章。此外,考虑到可操作性,本研究不收录会议论文和学位论文。经检索并细致分析,最终获得有效文献82篇,其中英文65篇,中文17篇。

三、移动学习在高等教育应用的研究内容分析

移动学习在高等教育中的应用呈现出多样化发展,本研究对挑选出的论文进行了深入地对比分析,将其划分为四个研究领域:(1)移动学习和教学效果;(2)用户人群的态度;(3)移动应用程序的设计与应用;(4)学习环境设计。

(一)移动学习和教学效果

在所回顾的文献中,涉及较多的是对高等教育中移动学习与教学效果的研究。这些研究从“学”与“教”两个学习中最基本也最重要的方面入手,研究移动学习和教学对大学生的学习成绩、动机和兴趣的影响,旨在证明移动学习和教学的有效性,探究如何更好地在高等教育中进行移动学习和移动教学。

新加坡学者黄龙翔对移动语言学习进行了研究,发现移动技术的支持对非正式学习环境中大学生的语言学习有显著的促进作用。[2]这一结论得到了后来众多研究的支持。Muhammed对不同英语水平和背景的学习者进行了深入考察,实验结论证明移动设备对于大学生英语学习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3]这一结果在Magal-Royo等对移动学习对于大学生英语学习的影响的评估中得到了再次证明。[4]Nikoopour和Kazemi则针对移动设备对大学生英语学习中的词汇学习的影响做了研究。研究将大学生被试分三个组,三组被试分别使用手机、在线学习和纸卡片进行词汇学习,分别对他们词汇学习情况进行前测和后测。结果发现手机能促进大学生英语词汇的学习。[5]这一结果在国内学者邓晖等的研究中也同样得到证明。[6]而Azar和Nasiri调查研究发现,使用手机的大学生的听力成绩优于使用CD-ROM /音频盒式磁带的学生。[7]除词汇和听力的学习外,创新意识是当前大学生学习的一个重要内容,Chang等调查了在基于云计算的移动学习环境中大学生的感知和创意表现。结果发现基于云计算的移动学习在大学生各种创新知觉中都有促进作用,对产品的整体创意和实用性都有着积极影响。[8]由上述研究可见,移动学习对大学生学习的促进作用在多个学习领域都得到了证明,尤其是在语言学习上的促进作用最为受到研究者的关注。这样的发现很合理,因为语言学习尤其需要一个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能练习的环境。移动技术的功能就能提供这样的学习条件,满足语言学习的要求。

另外,移动学习不仅能够影响大学生的学习效果,还能影响大学生的学习动机。Chang等进一步调查了移动探究性学习(mobile inquiry-based learning, m-ibl)对大学生学习动机和学习成绩的影响。研究中实验组进行了嵌入动机激发策略的m-ibl,其中包含了注意力、信心和满意度等激励因素,而控制组则接受的是没有动机激发策略的m-ibl。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组的大学生拥有更高的学习动机,在注意力、信心和满意度这些激励因素上表现更好。由此研究者提出了应当在大学生语言学习中增加动机激发策略这一教学建议。[9]而Taleb等则测量了移动技术的不同功能对数学专业的大学生学习动机以及学习参与度的影响。结果发现移动学习能够提高数学专业大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参与度。[10]Ruchter等设计实验比较了移动设备与传统教学方法(即小册子、指南等)在大学生环境教育中的作用。结果发现移动设备可以提高大学生的环境知识和环境素养,还可以增强参加环境教育活动的动机。[11]

学与教是教学的两个不可分割的基本方面,上述研究证明移动学习能够促进大学生的学习和提高大学生的学习动机,那么它对大学教学有哪些方面的影响呢?Yang等探讨了在大学课堂上使用手机的呈现方式对于大学生学习活动的集中度和成绩的影响。根据实验结果,研究者认为视觉呈现(例如,视频)并不总是大学生移动学习的最佳选择,大学生的集中度、兴趣和演示模式都必须被充分考虑。[12]对于如何更好的在大学课堂进行移动教学,研究者们的看法是多样的。Kwon和Lee提出了四个移动教学的设计原则:将教学和学习活动应用到内容结构;支持上下文学习或情境学习;考虑设计图形界面的移动显示特性;用多设备设计内容布局。[13]Magal-Royo等提出了适用于手机视听内容的新的教学模式。[14]国内学者也对此进行了研究,张洁和王以宁提出了能提高大学生的听说能力、激发学习兴趣的混合式教学模式。[15]黄龙翔等则建构了一个社群—技术—教学法框架(Socio-techno-pedagogical Framework)来支持大学生的第二语言学习。[16]在教学框架研究方面,Ozdamli根据新技术的发展趋势对移动学习的教学框架进行了探讨,结果发现移动学习的教学框架有四个关键方面:工具整合、教学方法、评价技术与教师培训。[17]

研究者不仅研究如何更好地进行移动教学,还考虑了大学生主体因素对移动学习效果造成的影响。比如,Karimi研究了大学生的个体特征对移动学习的影响,结果发现大学生的学习风格和学习的使用感知性影响了移动学习情况,绩效期望和个人的创新也在特定的学习情境中对移动学习产生影响。该研究据此强调了区分不同类型的移动学习的重要性。[18]又如,Pruet等对大学生的学习风格、移动学习与学习成绩之间的关系进行考察,结果发现合作学习风格和使用移动学习的焦虑感对大学生学习成绩有影响。[19]

综上所述,移动学习能够提高大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动机。在移动教学方面,学者们提出了混合式、社群—技术—教学法融合式等多种教学模式,并阐明了相关的移动教学原则。另外,还探明大学生学习风格、焦虑感等个体特征对移动学习的影响。然而,学者们主要考察了移动学习在大学生语言学习方面的应用,其促进作用可能是因为移动学习的特点符合语言学习的要求。在未来,还应该考察移动学习在大学生其他学习领域的应用,揭示移动学习在不同学习领域的应用效果,在此基础上,提出移动学习的学习规律和教学规律,从而进一步指导大学生和高校教师提高移动学习和教学的效果。另外,未来还应该进一步考察大学生的主体因素对于移动学习的影响,阐明哪些大学生自身的因素能够影响移动学习。这样,我们就可以从内外两方面因素来将高等教育中移动学习的效果解释清晰。

(二)用户人群的态度

移动学习在高等教育中应用的另一个重要研究方向是用户人群的态度。移动学习的学习者和教育者的接纳是移动学习系统的关键部分,对移动学习用户人群的态度的研究不仅有助于确定学习者和教育者是否准备进行移动学习,而且有助于确定移动学习的优势和劣势,并促进移动技术的发展。这些研究主要关心移动学习适用人群(包括高校教师、大学生等)对移动学习的采用状况、观念态度,并对影响态度的因素进行了调查。

值得注意的是,研究者们常基于各种理论模型来研究影响用户人群态度的因素。Tan等基于技术接受模型(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 TAM),调查了影响大学生采用移动学习的因素。[20]TAM模型认为新技术使用是由行为意向所决定的,而行为意向是由感知的有用性和想用的态度共同决定的。Cheng在调查移动技术特点和通用性是否是大学生使用移动学习的影响因素的研究中使用了TAM模型和创新扩散理论(innovation diffusion theory, IDT)。[21]Althunibat在考察大学生是否愿意采用移动学习的研究中检查了TAM模型、理性行动理论(Theory of Reasoned Action, TRA)和技术接受与使用的统合理论(Unified Theory of Acceptance and Use of Technology, UTAUT)。[22]此外,Callum在调查信息通信技术(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ICT)素养在移动学习的采用上的作用时也采用了TAM模型。[23]可见在影响大学生接纳移动学习因素的研究中,对于模型的采用是常见的,而TAM则是一个常用模型。

在移动学习的适用群体中,大学生群体无疑是重要的。Sarrab考察了计算机工程专业的大学生对于移动学习的态度,结果发现这些大学生拥有良好的移动学习意识和接受水平,对使用移动设备作为学习工具拥有积极的态度。[24]Cheon等基于计划行为理论考察了大学生对移动学习的看法,结果显示在大学生信念中,态度、主观规范和行为控制这三者对于大学生接纳移动学习有着重要影响。[25]Callum使用TAM模型考察了ICT素养在采用移动学习上的作用,结果发现ICT素养水平对大学生采用移动学习的意向有所影响。[23]而Ozdamli和Bicen的研究结果证明对大学生进行云计算服务培训会使大学生对于移动学习的态度有明显积极的影响。[26]因此,大学生的相关知识储备、信念、ICT素养以及云计算服务等都会对大学生是否愿意采用移动学习有影响,这些影响因素的揭示对于今后移动学习在高等教育中的普及具有重要意义。

除大学生外,高校教师也是移动学习的核心用户。高校教师人群虽然少于大学生人群,但由于高校教师所扮演的特殊的社会角色,他们在促进大学生对移动学习的使用上有很大的影响力。总体来说,高校教师对于移动学习的看法是积极的。比如,Huseyin的研究以高校英语教师为被试,这些教师大多表示希望在他们的英语课上使用移动设备。[27]这说明目前的高校教师队伍对于移动学习态度积极。这一点对于移动学习未来的持续发展有着重大意义。另外,一些研究从高校教师视角入手对移动学习的成功因素进行了分析。Kearney在调查高校教师对于移动教学的研究中发现,在移动教学的几个鲜明特点中,高校教师对于真实性十分看重,而对在线协作、网络方面却并不太看重。[28]而Hamat的研究中高校教师则将移动学习的灵活性作为采用移动学习的主要原因。Hamat还认为,通过技术进行教学的熟悉度在高校教师的积极反应中起着重要作用,对于e-learning的良好经历和体验是高校教师对移动学习产生良好感知的重要因素。[29]由此,可以预测,移动学习将成为高校教师的一个重要教学方式。

总的来说,在用户人群对移动学习的态度研究方面,结果较为一致,大学生和高校教师对移动学习大多抱有积极态度。就用户的态度而言,移动学习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值得注意的是,国内在此方面的研究稍显不足,可能原因是国内一直出于技术输入的接受状态。

(三)移动应用程序的设计与应用

由于移动学习是使用移动设备进行的学习,所以很多研究者关注的是在高等教育环境中,具体移动应用程序的设计和应用。

首先,很多学者将关注点集中在移动教学应用程序上。比如,Yousafzai等在研究中针对阻碍多媒体技术应用生命周期的技术问题提出了一个教学分类系统,该分类系统讨论并解决了移动设备的内容异质性、内容传递与用户期望等问题,旨在为移动教学中与技术相关的问题提供指导。[30]为了促进高校教师采用移动学习模式,Cavus和Momani则开发了一个升级版的移动教育系统。该系统采用无线网络wifi,设计了许多服务以提高教育过程,使移动教育系统成为一个具有短信、公告、作业、测验以及反馈功能的完整系统。[31]Adibi创建了一个可以提供安全机制、并能保持一定服务质量的丰富的交互式非依赖性多媒体系统(multimedia-enriched interactive non-repudiation system),用以应对远距离教学系统所面临的课堂服务和质量服务等问题的挑战。[32]伴随着移动教学应用程序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其在高等教育应用的前景也越来越广阔。

除针对高校教师设计开发各种移动教学应用程序外,研究人员还专门针对大学生开发了各种移动学习应用程序。Schepman等学者探索了大学生对于多平台的云计算的Evernote的使用,结果显示大多数学生对该应用程序持积极态度,认为它易于使用。[33]Chachil等的研究中则采用访谈法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伊班语(iban)设计开发了名为I- MMAPPS的应用程序来提高大学生此种语言的学习。[34]学者们开发的多个移动学习系统极大的方便了大学生的学习,显示了其在学习方面的优势。另外,学者们还开发了关于移动学习的辅助工具的应用程序。比如,Marcos等也设计了一个可以进行自我评估的工具,这项工具的目的不只在于对面向学习的移动应用程序进行评估,也在于通过自我评估来强化学生知识,提高学习成绩。[35]国内学者张艳梅等也基于移动环境下在线参与特征变化趋势模型,构建了移动环境下在线参与度评价指标和自动测评方法。该模型提高了大学生在移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而提供其学习效果。[36]

移动学习需要硬件和软件的有机结合,硬件在开发商不断改进下,取得了快速的发展,与此相对,移动学习软件平台的开发还相对滞后,还需要学者们进一步探索、建设更多、更有效的软件平台,以促使移动学习在高校课堂内外被广泛的高效使用。

有趣的是,国内对于基于微信的移动学习应用程序的研究较为多见。比如,范文翔等提出了基于微信的翻转课堂解决方案,并在“大学基础英语”课程中开展实验,论证了微信支持的翻转课堂对大学生的英语学习成绩的积极作用。[37]而山峰等依托微信公众平台,为计算机本科专业的学生创建了“数据结构”课程学习公众号,采用内容分析与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分别从学习者的基本特征、学习内容、学习行为、学习效果四个方面进行统计与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微信公众平台在吸引学习者、传播微内容、推进个性化学习与实时效果评估等方面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并由此提出了应当注重微信用户的教学,加强推送频率与媒介形式并重的资源建设,创建微信技术多元支持下的学习情境。[38]

综上所述,在移动应用程序的设计与应用方面,学者们基于各种具体问题和理论,开发了众多的移动教学应用系统和移动学习应用系统,这些极大地推动了移动学习在高等教育中的发展。在移动教学应用系统方面还应该进一步探究,提出适应不同教学环境的移动教学应用系统,以推动高校教师更加高效地采用移动学习。伴随着微信的普及,国内对其在高校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在未来,还应该进一步考察其在高校教学中的应用,使得微信成为大学生学习的助力工具。另外,在未来,还应该考察移动程序与教育界新热点——翻转课堂的有机结合方式,揭示它们的最佳融合方案,从而进一步推动高校教学改革。

(四)学习环境的设计

除以上三个主要研究方向,对于移动学习的研究还包括对移动学习的学习环境的设计。

对移动学习的设计不止于教学和学习应用系统的设计,还发展到了对较大型的学习环境的设计。AlKuhaimi与AlMogait两位学者在某高校老校区利用可再生能源设计了移动教室,然后研究了移动教室下移动学习对大学生学习成绩的影响。[39]肖君等学者构建了以学习效果为导向,包含学习者特征、学习场所、技术支持三维的无缝融合学习空间设计模型及跨媒体多屏无缝互动的开放教学数字化实验室。此实验室取得了良好的成效。[40]同样,刘红霞等学者也利用移动技术创建了用于辅助开展课堂协作学习活动的增强型的学习环境,研究结果显示此增强型学习环境能显著提高大学生的协作能力。[41]

四、移动学习的设备分析

由于移动技术的快速进步,研究者和教育工作者使用的移动设备的类型在过去七年内已有了明显的改变。结果表明,在明确提出移动设备的研究中,国外研究中采用智能手机的研究有21个,国内研究有32个,相比较而言,国外研究中针对电脑(平板电脑等)的研究有9个,国内研究有1个。可见智能手机已取代电脑成为更为流行的移动学习设备。国外一项研究也得出了同样的结果。[42]

五、结论与展望

总体来说,在2010-2016年期间,学者们对于移动学习在高等教育中应用的研究具有较好的层次性,从论证移动学习效果到对用户人群态度的调查,从移动应用程序的设计和应用到移动学习环境的设计,理论研究与实践研究相结合,指导性较强。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对于移动学习的教学规律和学习规律的研究较少,能够直接用于高校教学,指导高校教师和大学生对于移动学习的应用规律十分匮乏。对于移动学习在高等教育中应用的探索还处于技术推动的阶段,移动学习还未达到将“技术”和“教学”融合的良好状态。在未来,应该对移动学习的教学和学习规律进行深入探讨,从而将移动学习这个“黑箱”逐步打开,推动其在高校教学中的广泛应用,并为高校教学改革增力,帮助大学生更加高效地学习。

[2]黄龙翔.非正式学习环境下移动语言学习研究——新加坡学生校外成语学习及创作活动历程探析[J].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2012, (2).

[3]Muhammed A. A. The Impact of Mobiles on Language Learning on the Part of English Foreign Language (EFL) University Students[J]. Procedia-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 2014(136), 104-108.

[4]Magal-Royo T., Gimenez-López J. L., Laborda J. G. Multimodal Interaction on English Testing Academic Assessment[J]. Procedia-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 2012(46), 5824-5827.

[5]Nikoopour J., Kazemi A.Vocabulary Learning through Digitized & Non-digitized Flashcards Delivery[J]. Procedia-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 2014(98), 1366-1373.

[6]邓晖, 邵银娟, 赵玉婷, 等. 日常情境中使用移动应用程序进行自我导向的英语词汇学习[J]. 现代远距离教育, 2012, (3).

[7]Azar A. S., Nasiri H. Learners’ Attitudes toward the Effectiveness of Mobile Assisted Language Learning (MALL) in L2 Listening Comprehension[J]. Procedia-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 2014(98), 1836-1843.

[8]Chang Y. S., Chien Y. H., Yu K. C., et al. Students’ Innovative Environmental Perceptions and Creative Performances in Cloud-based M-learning[J].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2016(63), 988-994.

[9]Chang C., Chang C. K., Shih J. L. Motivational Strategies in a Mobile Inquiry-based Language Learning Setting[J]. System, 2016(59), 100-115.

[10]Taleb Z., Ahmadi A., Musavi M. The Effect of M-learning on Mathematics Learning[J].Procedia-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 2015(171), 83-89.

[11]Ruchter M., Klar B., Geiger W. Comparing the Effects of Mobile Computers and Traditional Approaches in Environmental Education[J]. Computers & Education, 2010(54), 1054-1067.

[12]Yang X., Li, Lu T. Using Mobile Phones in College Classroom Settings: Effects of Presentation Mode and Interest on Concentration and Achievement[J]. Computers & Education, 2015(88), 292-302.

[13]Kwon S., Lee J. E. Design Principles of M-learning for ESL[J]. Procedia-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 2010(2), 1884-1889.

[14]Magal-Royo T., Montaana I. T., Gimenez-López J. L., et al. New Educative Methods in the Usage of Audiovisual Content in Mobiles[J]. Procedia-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 2010(2), 4492-4496.

[15]张洁, 王以宁. 移动技术促进英语听说教学的实证研究[J].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2011, (3).

[16]黄龙翔, 陈之权, 詹明峰,等. 以移动技术为中介—建立一个无缝语言学习框架[J]. 中国电化教育, 2011, (12).

[17]Ozdamli F. Pedagogical Framework of M-learning[J]. Procedia-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 2012(31), 927-931.

[18]Karimi S. Do Learners’ Characteristics Matter? An Exploration of Mobile-learning Adoption in Self-directed Learning[J].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2016(63), 769-776.

[19]Pruet P., Ang C. S., Farzin, D. Understanding Tablet Computer Usage among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in Underdeveloped Areas: Students’ Technology Experience, Learning Styles and Attitudes[J].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2016(55), 1131-1144.

[20]Tan G. W., Ooi K., Leong L., et al. Predicting the Drivers of Behavioral Intention to Use Mobile Learning: A Hybrid SEM-Neural Networks Approach[J].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2014(36), 198-213.

[21]Cheng Y. M. Towards an Understanding of the Factors Affecting M-learning Acceptance: Roles of Techn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Compatibility[J]. Asia Pacific Management Review, 2015(20), 109-119.

[22]Althunibat A. Determining the Factors Influencing Students’ Intention to Use M-learning in Jordan Higher Education[J].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2015(52), 65-71.

[23]Callum K. M., Jeffrey L., Kinshuk. Comparing the Role of ICT Literacy and Anxiety in the Adoption of Mobile Learning[J].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2014(39), 8-19.

[24]Sarrab M. M-learning in Education: Omani Undergraduate Students Perspective[J]. Procedia-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 2015(176), 834-839.

[25]Cheon J., Lee S., Crooks S. M., et al. An Investigation of Mobile Learning Readiness in Higher Education Based on the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J].Computers & Education, 2012(59), 1054-1064.

[26]Ozdamli F., Bicen H. Effects of Training on Cloud Computing Services on M-learning Perceptions and Adequacies[J]. Procedia-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 2014(116), 5115-5119.

[27]Oz Huseyin. Prospective English Teachers’ Ownership and Usage of Mobile Devices as M-learning Tools[J]. Procedia-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 2014(141), 1031-1041.

[28]Kearney M., Burden K., Rai T. Investigating Teachers’Adoption of Signature Mobile Pedagogies[J]. Computers & Education, 2015(80), 48-57.

[29]Hamat A., Embi M. A., Hassan H. A. Mobile Learning Readiness Among UKM Lecturers[J]. Procedia-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 2012(59), 406-410.

[30]Yousafzai A., Chang V., Gani A.,et al. M. Multimedia Augmented M-learning: Issues, Trends and Open Challenge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 2016(36), 784-792.

[31]Cavus N., Al-Momani M. M. Mobile System for Flexible Education[J]. Procedia Computer Science, 2011(3), 1475-1479.

[32]Adibi S. A Remote Interactive Non-repudiation Multimedia-based M-learning System[J]. Telematics and Informatics, 2010(4), 377-393.

[33]Schepman A., Rodway P., Beattie C., et al. An Observational Study of Undergraduate Students’ Adoption of (mobile) Note-taking Software[J].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2012(28), 308-317.

[34]Chachil K., Engkamat A., Sarkawi A., et al. Interactive Multimedia-based Mobile Application for Learning Iban Language (I-MMAPS for Learning Iban Language)[J]. Procedia-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 2015(167), 267-273.

[35]De-Marcos L., Hilera J. R., Barchino R., et al. An Experiment for Improving Students Performance in Secondary and Tertiary Education by Means of M-learning Auto-assessment[J]. Computers & Education, 2010(55), 1069-1079.

[36]张艳梅,章宁,涂艳,等. 移动环境下学习者在线参与度研究[J]. 现代教育技术, 2014, (11).

[37]范文翔, 马燕, 李凯, 等. 移动学习环境下微信支持的翻转课堂实践探究[J]. 开放教育研究, 2015, (3).

[38]山峰, 檀晓红,薛可.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移动微型学习实证研究—以“数据结构公众平台”为例[J]. 开放教育研究, 2015, (1).

[39]AlKuhaimi S. A. A., AlMogait E. S. Bridging E-Gaps at PNU by Using Alternative Energy[J]. Procedia-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 2012(64), 297-305.

[40]肖君, 姜冰倩, 许贞,等. 泛在学习理念下无缝融合学习空间创设及应用[J].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2015, (6).

[41]刘红霞, 赵蔚, 多召军. 移动技术支持下课堂协作学习的设计与实践研究[J]. 中国电化教育,2013, (6).

[42]Hwang G. J., Wu P. H. Applications, Impacts and Trends of Mobile Technology-enhanced Learning: a Review of 2008-2012 Publications in Selected SSCI Journals[J]. Mobile Learning and Organisation, 2014(08), 83-95.

猜你喜欢
应用程序高校教师大学生
删除Win10中自带的应用程序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谷歌禁止加密货币应用程序
大学生之歌
高校教师平等权利的法律保护
论高校教师的基本职业道德修养
对提高高校教师绩效考核效果的几点思考
高校教师兼职行为规范化的路径和保障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