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丹妮
(武夷学院茶与食品学院,福建武夷山 354300)
《宣和奉使高丽图经》中“金花乌盏”的研究
——以武夷山遇林亭窑为例
陈丹妮
(武夷学院茶与食品学院,福建武夷山 354300)
遇林亭窑为宋代烧制金花乌盏五大窑口之一,在其尚未考古发掘前,大量产于此窑口的金花乌盏被误判为其他窑口产品的情况比比皆是。其名称在历代文献上也未统一,艺术和文学价值也未得到发现与认可。遇林亭窑金花乌盏可以分为纯图案类和图文结合类;图文结合类又分为吉祥祝语和诗文配图两类。
宋代;建盏;遇林亭;金花乌盏
宋代不仅是中国茶文化发展的盛世,对同时期及后世朝鲜半岛和日本影响尤为深远。以点茶法为主流的品饮方式带动了黑釉茶盏的发展,可谓其登峰造极的时代。在宋代建窑、定窑、吉州窑、赤土窑和窑遇林亭窑皆有烧制金花乌盏。其中,以南方名窑建窑烧制的建盏最为有名,其他四个窑也以建盏为标准器竞相模仿。窑工们在模仿的基础上,又创烧出别具一格的新产品。比如,江西省吉安市的吉州窑。其胎米黄……但碗底卧足,碗坯施化妆土,施二次釉,还有剪纸木叶、梅花和玳瑁之类的花纹,皆为建盏所无,形成独具风韵的工艺技术特色[1]。福建省武夷山市星村镇遇林亭窑所烧制的金花乌盏也堪称一绝,在其尚未被考古发掘前,大量产于此窑口的金花乌盏被误判为其他窑口产品的情况比比皆是;同时还给其他领域的研究学者,带来错误的参考信息。1998年10月到2000年1月,由于修路需要,考古队员不得不对遇林亭窑址展开考古发掘工作。在窑址出土大量的金花乌盏残片,使得此前传世的金花乌盏之真实身份才得以真相大白。在考古队撤走之后,由于遗址区面积太大,窑址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致使大量未得到考古工作者发掘的茶盏,以低价流入民间交易市场。几经打听,在不同地方的民间藏家手中,上手鉴赏各种遇林亭金花乌盏的实物。通过对实物研究和理论对比,从以下二方面展开前期研究:第一,对此类盏名字进行统一规范;第二,总结出遇林亭金花乌盏在胎土、器型、釉色、金花的特色。
徐兢,字明叔,号自信居士。生于宋哲宗元祐六年(公元1091年)五月八日,卒于高宗绍兴二十三年(公元1153年)五月二十日,享年六十三岁。徐兢出身于官宦世家,其上世为建州欧宁人,自其祖父徐师回始徙居和州历阳。因此,有文献记其为建州欧宁人,也有记为和州历阳人。宋高宗《思陵翰墨志》记其为“信州徐兢”,盖是因为金兵犯淮甸后,徐兢徙家信州弋阳之故[2]。他在宣和五年(公元1123年)为国信所提辖人船礼物官随同前往高丽,回国完成《宣和奉使髙丽图经》四十卷[3]。他用图文并茂方式记录了王氏高丽见闻录,是我们当代研究高丽史的重要著作。只可惜历经战乱,图画部分已失传,仅有文字遗存。
《宣和奉使高丽图经》中写作“金花烏盞”,中国当代学者有写作“黑釉金彩碗”和“金花鸟盏”,韩国当代学者写作“(金花乌盏)”(发音参考大致为:gen hua o zan)。笔者认为,此类盏均为黑釉系,历史上也曾经称为“乌泥窑”,故“乌盏”比“黑釉”更妥当;至于茶文化学者关剑平在2009年出版的《文化传播视野下的茶文化研究》中均写作“鸟盏”,据笔者分析究其原因主要有二:第一,在《宣和奉使高丽图经》的原文或者影印文献当中,使用的是乌的异体字“烏”。再查阅,鸟和乌的异体字分别为:“鳥”和“烏”二者的视觉效果差异较小,或许是识别错误造成;第二,该学者长期致力于茶文化方面研究,兴许对黑釉茶盏方面陶瓷史知识尚有欠缺。但凡有此知识背景,可知黑釉茶盏从来没有“鸟盏”的名称。即便在其他陶瓷类别有使用“鸟盏”的情况,也是对该盏图画上以鸟为主题的称法,结合文章来看,非此意也。“”是韩国学者对汉文典籍直接音译的词汇,其中“”的发音汉文原型为“乌”而非“鸟”。结合以上分析,可以推测“鸟”实为作者写错,应为“乌盏”。
关于“金彩”和“金花”都有用金作为原料绘画的意思,“彩”和“花”二字对比,“彩”表示各种颜色交织,略带几分多彩的意思;但宋代此类茶盏只使用金或银一种颜色绘制,故无五彩的效果;再看“花”,此处为名词作动词使用,有用花装饰的意思。在此可以理解为:用软笔在乌盏上用金或银作为原料,绘制各种花纹图案文字对其装进行装饰。由此可见,“金花乌盏”能最准确地描述此类盏的特色和工艺,很好地区别于同时期的兔毫盏、油滴盏、鹧鸪盏等。学术界对此方面关注度较少,名称使用上也较为混乱。在此,统一将此种盏遵循徐兢“金花乌盏”的古称,繁体中文为“金花烏盞”,韩文书写为。
纵观中日韩学者的研究结果可知,当时高丽的金花乌盏原产地为中国,有建窑、遇林亭窑、定窑、吉州窑和赤土窑这五个窑口生产金花乌盏。遇林亭窑址的年代在北宋中期至南宋中期前后,与建窑旺盛的年代一致[4]。将其传世和出土的黑釉茶盏和其他四口窑口对比,在黑釉碗上描画金彩图案,是该窑的显著特色[5]。遇林亭窑的金花乌盏在胎土、器型、釉色、金花主题等都具显著特色。金花的内容不仅融合了儒释道三教文化,还承载宋代的文学造诣和美学艺术。
武夷山属中生代白垩纪时期形成的白垩系地层,遇林亭窑厂附近主要是南方红壤和砖红壤,胎土成分含铁量不及建窑高。胎色多呈现出浅灰白和灰白色,少量深灰胎。胎质致密,均含细沙。厚度偏薄,少量厚重[6]。上述胎体的特征,肉眼分辨就可区别于建窑厚重的“铁胎”。
遇林亭窑已发现带有金花的乌盏多为束口和撇口,口径尺寸在10至13厘米之间,底足呈矮圈足,修胎不及建窑细致。盏内或外折痕明显,下腹部无“二层台”现象,常见刮修出螺旋纹状,且远离足根[7]。
第一,釉水相比建窑产品呈现更薄的状态,只有出现少量釉厚、挂釉或盏底积釉现象。第二,釉面带密集的小气泡,稍欠莹润质感,乌色中呈现出酱褐色或褐色。第三,部分盏外壁釉底部还显露局部被氧化成红褐色的薄釉。第四,口沿处有由于釉薄出现明显的紫口现象。
对出土和传世器物分析可知,遇林亭金花乌盏可以分为纯图案类和图文结合类。其中,图文结合类又分为吉祥祝语和诗文配图两类;朱熹《九曲棹歌》为主题的诗文配图系列盏,堪称金花乌盏之极品。
3.4.1 纯图案类
不加文字修饰的纯图案有:象征佛教的莲花图案;儒家所钟爱的松、竹、梅、兰等被拟人化具有高尚品格的植物;也有人们喜闻乐见的瑞兽,象征地位的龙、凤,大富大贵的孔雀、长命百岁之意的鹤。
3.4.2 图文结合
通过对遇林吉祥祝语系列金花乌盏的运笔笔势和画面笔触重叠归纳分析,得出以下绘制规律:首先,画出五至六瓣圆弧状花朵形开光,开光数量一般为四个;然后,用细线绘制出放射状线条,运笔方向为盏沿向盏底中心。此类线条多有仿“兔毫”纹饰之视觉效果。熟不知宋徽宗皇帝在《大观茶论》中就明确提出斗茶用盏标准之一为:“兔毫条达者为上”。从遇林亭和建窑出土的兔毫残片数量对比可知,遇林亭窑在烧制兔毫方面确实稍逊一筹。或许当时窑工出于“先天不足,后天弥补”的制作心态,另辟蹊径创制仿兔毫纹路的金花图饰。接着,在开光部分别写上一个字,组成四字吉祥祝语。常见的内容有:福山壽海、金玉滿堂、春甌滿香、北苑先春、百子千孫等。最后,有的窑工会在盏底中心画一朵五至六瓣花朵装饰,也有的留白。例如:“寿山福海”金花乌盏有两片分别收藏于日本五岛美术馆,另一片收藏于韩国国立中央博物馆(藏品汉字名称为“黑釉文字文盌”,收藏编号为(德寿)-004965-00)[8]。两片盏在构图上唯一一处不同之处即:日本所藏的盏内中心底部有一朵五瓣线描花朵装饰,韩国的则无。也有同样技法,但构图稍有不同。此类盏开光部分在盏底,单写一个“福”字。
诗文配图系列的遇林亭金花乌盏已知的可以分为两种类型:历代诗文配图和朱熹《九曲棹歌》系列。前者一般为单品,收藏家周高英先生藏有一只“魁盏”,在该盏壁中间部分用正楷从右至左写有“金勒馬嘶芳草地,玉樓人醉杏花天。”,诗句下画两圈实线。贴近盏底的实线,向盏底画放射状线条,盏底写有单字“魁”。古代,此诗句一般用于对烟花女子的描绘,结合底部“魁”字来看,应为一名男子定制给名妓的礼物,有称赞她为“花魁”之意。当时金花乌盏之盛行,不仅被作为高等的“国信物”,在民间也被充当重要的礼尚往来角色。
遇林亭所烧制的朱熹《九曲棹歌》系列金花乌盏,由诗文配武夷山水图组成;根据《九曲棹歌》的行文特点,该作品由序诗部分和对武夷山九曲溪每一曲的描绘构成。目前已有序诗、一曲、五曲、八曲、九曲共五款盏收藏与中日韩各国博物馆以及民间藏家手中。由此,不难推测一套完整《九曲棹歌》金花乌盏应当的有十片。倘若把十片盏内金花图文信息的全部解读,不仅可以再现宋朝武夷山九曲自然风貌,还可以了解九曲中的儒释道文化缩影。通过解读盏“盏中九曲”,宋代的武夷九曲溪风貌跃然纸上,宛若一幅宋代“武夷山儒释道山水九曲”长卷,再现图画版宋代的《武夷山志》。
以点茶为主流的宋代,茶盏是与茶人接触最密切的器物,也是茶空间里重要的元素。武夷山于1999年12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作为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重遗产,宋代的茶文化在其中具有举足轻重地位。对武夷山遇林亭窑生产的金花乌盏进行深入分析归纳是本文创新点,旨在为后续研究起到抛砖引玉作用。通过此研究,给学者们鉴定遇林亭窑金花乌盏提供参考,以发现和纠正更多误判的金花乌盏,还给他们真实身世。遇林亭所产的金花乌盏,实乃中国宋代黑釉茶盏中集聚儒释道三教文化于一身的茶盏,后续将进一步研究金花图文所蕴含的生态美学智慧。
[1]叶文程,林忠淦.建窑[M].南昌:江西美术出版社,2016.84.
[2]孙希国.宣和奉使高丽图经作者徐兢生平考[J].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3):63.
[3]同[2],第 64 页.
[4]福建省博物馆.武夷山遇林亭窑址发掘报告 [J].福建文博,2000(02):18.
[5]同[1],第 75 页.
[6]同[5],第 75 页.
[7]郑美清.宋代黑釉金彩碗研究 [J].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04):67.
2016年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生态美学在茶空间设计中运用的理论基础研究》 (FJ2016C122)
陈丹妮(1988-),女,福建武夷山人,硕士,礼茶学博士在读,讲师,研究方向:茶文化与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