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三针为主针刺合中药外敷联合功能锻炼治疗肩周炎60例

2018-01-19 13:58谈芳芳
中医研究 2018年11期
关键词:肩部肩周炎肩关节

谈芳芳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河南 郑州 450008)

肩关节周围炎俗称肩周炎,中医学称之为“漏肩风”“肩凝证”等,它是指肩关节及其周围的韧带、肌腱、滑囊、关节囊等软组织出现了急慢性损伤或退变,引起肩关节周围软组织产生的慢性无菌性炎症。该病不仅导致肩部疼痛较重而且活动受限出现上肢功能障碍的一类疾病[1],给患者带来痛苦,对人们生活造成了一定影响。治疗本病方法甚多,但如何提高该病的治疗效果、减轻患者痛苦,仍然是目前临床值得关注的问题。2011年1月—2017年12月,笔者采用肩三针为主针刺合中药外敷联合功能锻炼治疗肩周炎60例,总结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

选择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收治的肩关节周围炎患者60例,其中男17例,女43例;年龄37~68岁,平均(51.2±3.4)岁;病程1~3个月10例,4~6个月26例,6~12个月18例,1年以上6例,平均(8.76±3.55)个月;左侧27例,右侧25例,双侧8例。排除过敏体质及对药物过敏者;严重骨质疏松病变、类风湿关节炎,或其他病症导致的患者[2]。

2 诊断标准

参照《中医类伤科学》[3]的相关标准拟定。多数患者呈慢性发病,肩峰下广泛压痛,肩周疼痛夜间痛甚,常被痛醒;肩关节外展、外旋、后伸等活动受限,出现典型的“扛肩”现象;肩部肿胀不明显,周围可有压痛,病程长者肩臂肌特别是三角肌可出现萎缩。X 线检查多属阴性,有时可见骨质疏松、冈上肌腱钙化或大结节上密度增高阴影。

中医辨证标准按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5]中气血虚血瘀证的证候辨证诊断:患者肩周刺痛,痛有定处,抬举受限,肢体麻木肿胀,或肌肉萎缩。舌淡、暗紫或瘀斑,脉细、涩或弦迟。

3 治疗方法

给予针刺治疗,主穴:肩髃、肩髎、肩贞。配穴:手太阳经者配后溪、臑俞、天宗。加减:手阳明经证者,配合谷、曲池、手三里;手少阳经证者,配外关、臑会;肩周围肌肉萎缩,加三阴交、血海;气虚血弱者,加三阴交、足三里、曲池、阿是穴。操作方法:嘱患者取坐位或侧卧,穴位常规消毒,选取1.5寸毫针(无锡佳健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批号201707,规格直径为0.35 mm,长度为7~150 mm)对相应的穴位针刺约,1.2寸,有针感向前臂传导,得气后根据患者体质辨证使用捻转补泻法、疾徐补泻等手法,留针30 min。针刺治疗后用中药外敷治疗,药物组成:羌活15 g,独活15 g,川乌 10 g,草乌10 g,牛膝12 g,桑寄生12 g,桂枝9 g,桑枝12 g,苏木15 g,威灵仙18 g,鸡血藤18 g,红花20 g,川芎15 g,延胡索12 g,乳香9 g,没药 9 g。操作方法:将上述中药装入布袋中,浸泡30 min后煎煮20~30 min,最好以药液全部吸收为度制成热奄包,每次使用前在微波炉中加热到一定程度以不烫伤皮肤为度,灸熨肩部患处,外面可包裹一层保温塑料布,时间为25~35 min,1 d 2次,每周换1次外敷包。加功能锻炼,操作方法:屈肘甩手运动、手指爬墙运动、体后拉手运动,患者可根据自身情况,自主进行锻炼,每次10 min左右,每天2~3次。治疗10 d为1个疗程,治疗2~6个疗程判定疗效。

4 疗效判定标准

按照参考文献[4]的标准。临床痊愈:肩部活动受限、疼痛临床症状全部消失,肩关节活动范围正常。显效:疼痛临床症状缓解明显,过劳后可出现轻微疼痛,肩关节活动范围改善明显。好转:疼痛症状基本缓解减轻,肩关节活动仍有障碍。无效:肩关节疼痛、活动受限症状未见改善或加重。

5 结 果

临床痊愈38例,显效12例,好转7例,无效3例,有效率为95.00%。

6 讨 论

《素问·痹论篇》曰:“痹,或痛,或不痛,或不仁,或寒,或热,或燥,或湿。”“痹在于骨则重,在于脉则凝而不流,在于筋则屈不伸,在于肉则不仁,在于皮则寒。”又曰:“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其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着痹也。”古代典籍认为:肩周炎属于“痹证”的范畴,风寒湿邪是致病的原因。《仙授理伤续断秘方》曰:“劳损筋骨,肩背疼痛。”指出劳损是肩背疼痛的原因。肩周炎多发于50岁以上老年人, 女性的发病率高于男性约3∶1[6],老年人肝肾不足,气血逐渐亏虚, 若复受风寒湿邪侵袭,寒滞筋脉又失去血的濡养,气血凝滞, 关节屈伸不利,筋脉拘急而痛。治疗以输利经脉、温经散寒止痛、活血化瘀为主。

针刺属外治法。肩三针分别位于肩峰前下方、后方、后下方,针刺可起到输利经脉、活络止痛的作用。阿是穴,《灵枢·经筋》曰:“以痛为腧。”准确的寻找压痛点,是保证针刺效果的关键,针刺可疏通局部经气。同时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辨证循经取穴,可以调整患者的少阳、太阳、阳明经气,使经络气血通畅而痛自止。目前研究[7]发现:针刺能刺激患者的神经干和神经支干,通过调整神经通道而调控指挥中心,提高脑与脊髓内的内啡肽含量,提高调节神经疼痛阈,促进炎性介质的吸收代谢,松解粘连组织,促进局部血液循环,阻断疼痛恶性循环,改善关节功能[8]。针刺可以通过减少致炎物质(白介素 、肿瘤坏死因子等)的表达,以利于炎症吸收, 有效改善患者局部血液循环,快速修复组织,恢复患者的生理功能[9]。

中药热敷即《内经》所述的“熨”法,为传统中医疗法。在针刺疏通经络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温热之力将中药通过体表透入经络组织,药力深透, 加快局部血液循环,促进炎症渗出物的吸收,改善局部组织缺血缺氧,发挥补肝肾强筋骨、活血化瘀、松懈粘连消除肿胀、缓解肩关节肌肉痉挛、温经止痛的功效。

随着社会现代化的发展,工作、生活模式以户内居多,数字化办公的涌现,人们都长时间处于坐位状态,肩部关节、肌肉韧带经常处在紧张状态, 缺乏行之有效的体育锻炼导致肩周炎发病率近年来呈逐年上升趋势,探索疗效快和疗效好的治疗方法,是临床医生一直在努力的方向。而针刺、中药外敷两者相合、功效叠加,使经络、气血通畅,治疗效果更佳,具有患者痛苦少、舒适度高等治疗优势,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猜你喜欢
肩部肩周炎肩关节
肩痛≠肩周炎!一起来正确认识肩周炎
不是所有的肩痛都是肩周炎
活动颈部时有响声是怎么回事?
肩关节外科新进展
如何预防习惯性肩关节脱位?
肩关节置换术后并发感染的研究进展
8个动作缓解肩周炎
四个小窍门轻松缓解肩部疲劳
四个小窍门轻松缓解肩部疲劳
肩关节手术的神经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