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口人迎对比诊法指导针刺的临床运用

2018-01-19 13:58耿初伟郭六雷
中医研究 2018年11期
关键词:经文太阴经脉

耿初伟,郭六雷

(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河南 郑州 450004)

脉口人迎对比诊法首见于《灵枢经·终始》。《灵枢经》又名《针经》成书早于《素问》,其内容主要是以针灸为核心的一部医学典籍。《素问》中的针灸章节多引自《针经》。“九针之玄,要在终始,故能知终始,一言而毕,不知终始,针道咸绝”由此经文可以看出,针灸的理论知识重要部分都在终始篇,可见《终始篇》是《针经》中的重中之重。“谨奉天道,请言终始,终始者,经脉为纪,持其脉口人迎,以知阴阳有余不足,平与不平,天道毕矣”由此经文可知,阴阳平衡为其天道,运用脉口人迎对比诊法就可知阴阳的盛衰虚实,平与不平。该诊法不仅可诊断阴阳的平衡与否,而且可指导针灸临床调整阴阳失调,恢复阴阳平衡。笔者通过对《灵枢经》《素问》有关章节的整理,尽量以原文互相补充解释来阐明脉口人迎对比诊法指导针灸临床的具体应用。因《黄帝内经》字简其意深奥,笔者才疏学浅,有些字义难以解释表达,望同道见谅。

1 脉口人迎对比诊法具体操作

首先明确“脉口”“人迎”两个部位。“脉口”是指太阴脉口,桡动脉搏动处。在《黄帝内经》中出现的名称还有“气口”“寸口”如“气口候阴,人迎候阳。”寸口主中,人迎主外。“人迎”是指“任脉侧之脉动,足阳明也,名曰人迎”颈动脉博处。“持其脉口人迎,以知阴阳有余不足,平与不平,天道毕矣。”“脉有阴阳,知阳者知阴,知阴者知阳,所谓阴者,真脏也,所谓阳者,胃脘之阳也。”“持其脉口人迎两者相应俱往俱来,若引绳大小齐等。”从以上经文可知,脉口人迎对比诊法是脉口人迎两个部位同时诊脉对比两部位的脉势、脉位、脉率来判断阴阳盛衰虚实,阴阳经脉的平衡或失调。临床中具体操作方法患者仰卧于诊断床上,医者立于患者身侧一旁,双手食指中指无名指同时按诊人迎脉口和太阴脉,一侧诊毕再换另一侧,如此操作。

临床中笔者观察到:人体的经脉有时左侧阴阳经脉失调,有时右侧阴阳经脉失调, 有时左右两侧阴阳经脉失调。用针灸调整失调的阴阳经脉,使其恢复阴阳平衡。“针刺之道,必先调其左右,去其血脉这条经文中的必先调其左右”就是用脉口人迎对比诊法指导针灸临床,调整人体左右经脉的失调。

2 脉口人迎对比诊法在针灸临床中的运用

2.1 依据脉口人迎对比诊法确定病在何经

“人迎一盛,病在足少阳,一盛而躁,病在手少阳;人迎二盛病在足太阳,二盛而躁,病在手太阳;人迎三盛,病在足阳明,三盛而躁,病在手阳明;人迎四盛,且大且数,名曰溢阳,溢阳为外格。”脉口一盛,病在足厥阴,一盛而躁,病在手心主。脉口二盛,病在足少阴,二盛而躁,病在手少阴。脉口三盛,病在足太阴,三盛而躁,病在手太阴。脉口四盛,且大且数者,名曰溢阴,溢阴为内关,内关不通死不治。人迎与太阴脉口俱盛四倍以上,命曰关格,关格者与之短期(气口候阴,人迎候阳。三阳在头,三阴在手)。人迎一盛、二盛、三盛,分别是足少阳、足太阳、足阳明三条经脉的病变。人迎一盛而躁,二盛而躁,三盛而躁,分别是手少阳、手太阳、手明阳三条经脉的病变。足少阳与足厥阴为表里,足太阳与足少阴为表里,足阳明与足太阴为表里,手阳少与手厥阴为表里,手太阳与手少阴为表里,手阳明与手太阴为表里。临床多见,人迎盛脉口相对就虚,脉口盛人迎相对就虚,阳经盛阴经就虚,阴经盛阳经就虚,阴阳经脉失调的病机。

2.2 针灸补泻原则

“凡用针者,虚则实之,满则泄之,宛陈则除之,邪胜则虚之。”“为此诸病,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从这两条经文可知,通过脉口人迎对比诊法后得知两条相表里的阴阳经脉失调,就用以上针灸补泻原则,虚则补,实则泻,如果不盛不虚,就取之经脉。不盛不虚的诊断标准是“阴阳不相移,虚实不相倾,取之其经”。

2.3 依据脉口人迎对比诊法明确补泻的经脉,取穴的多少,针刺的频率,起针的标准

“人迎一盛,泻足少阳而补足厥阴,二泻一补,日一取之,必切而验之,躁取之上,气和乃止。人迎二盛,泻足太阳补足少阴,二泻一补,二日一取之,必切而验之,躁取之上,气和乃止。人迎三盛,泻足阳明而补足太阴,二泻一补,日二取之,必切而验之,躁取之上,气和乃止。脉口一盛,泻足厥阴而补足少阳,二补一泻,日一取之,必切而验之,躁取之上,气和乃止。脉口二盛,泻足少阴而补足太阳,二补一泻,二日一取之,必切而验之,躁取之上,气和乃止。脉口三盛,泻足太阴而补足阳明,二补一泻,日二取之,必切而验之,躁取之上,气和乃止。”从以上经文可知,人迎一盛、二盛、三盛分别是泻足少阳补足厥阴,泻足太阳补足少阴,泻足阳明补足太阳,取阳经2个腧穴,阴经1个腧穴,来泻阳补阴经。脉口一盛、二盛、三盛分别是泻足厥阴补足少阳,泻足少阴补足太阳,泻足太阴补足阳明,取阳经2个腧穴阴经1个腧穴,来泻阴经补阳经。针刺频率,病在少阳,厥阴是“日一取之”每日1次;病在太阳,少阴是“二日一取之”隔日1次;病在阳明,太阴是“日二取之”每日2次。人迎脉口脉盛而且躁者,取手三阳。手三阴经,取穴多少、针刺频率、起针标准皆同足三阴三阳经。

起针的标准是“气和乃止。”“补者必然有得也,泻则况然若有失也。 气至而去之者, 言补泻气调而去之 也。 凡刺之道,气调而止,所谓气至而有效者,效之信,若风之吹云,明乎若见苍天,刺之道毕矣。”气至而有效,气调而去之是通过脉口人迎对比诊法得出人迎与脉口,盛者使其虚,虚者使其实,达到阴阳平衡,气和乃止,而起针。

“持气口人迎以视其脉,坚且盛且滑者病日进,脉软者,病将下。”由此经文可知,脉口人迎脉坚、盛、滑是病脉病势较盛;针刺后坚、盛、滑是脉势减弱变软,病势衰退。这就是泻则况然若有失也,脉口人迎的坚、盛、滑不仅反映了病在何经脉及阴阳经脉的补泻,还反应了病势的轻重程度,这些都是脉口人迎对比诊法得出的结果。

“泻则益虚,虚者脉大如其故而不坚也,坚如其故者,适虽言故,病未去也;补则益实,实者脉大如其故而益坚也,大如其故而不坚者,适虽言快,病未去也。”从此经文可知,实则泻之,泻后应使其实转虚,转虚后的脉势变得不坚实,如果脉势依旧坚实,病未去;虚则补之,补后应使虚转实,转实后的脉势应变的坚实,如果脉势依旧不坚实,病未去。

笔者临床由此判断,气调而止,气至而去针。“刺之而气不至,无问其数,刺之而气至,乃去之,勿复针,故曰补则实,泻则虚,痛虽不随针,病必衰去矣。”由此可见,“气至”并不是患者针刺腧穴后的酸、麻、沉、胀和医者针刺手下的“如鱼吞钩”而是补则实,泻则虚,脉象的由虚转实、由实转虚,达到阴阳平衡的一种平和的脉象。

2.4 针刺补泻先后顺序

“阴盛而阳虚 先补其阳,后泻其阴而和之,阴虚而阳盛,先补其阴后泻其阳而和之。”由此经文可知,针刺补泻的先后顺序是先补后泻。

2.5 针刺补泻手法

“补泻之时,以针为之。”“知气之虚实,用针之徐疾也。补泻所在,徐疾之意。大要曰:徐而疾则实,疾而徐则虚。”“言徐内而疾出也,可补虚,言疾内而徐出也,可泻实。”“泻曰:必持内之,放而出之,排阳得针,邪气得泄。补日:按而引针,是谓内温,血不得散,气不得出也。随之意若妄之。若行若按,如蚊虻止,如留如还,去如弦绝,令左属右,其气故止,外门已闭,中气乃实。”“泻实者气盛乃内针,针与气俱内,以开其门,如利其户;针与气俱出,精气不伤,邪气乃下,外门不闭,以出其疾;摇大其道,如利其路,是谓大泻,必切而出,大气乃屈。补虚奈何?岐伯曰: 持针勿置。以定其意。候呼内针。气出针入。针孔四塞。精无从去。方实而疾出针。气入针出。热不得还,闭塞其门,邪气布散,精气乃得存。”从以上经文可知《内经》中的补泻手法有徐疾补泻、开阖补泻、呼吸补泻。补泻的目的是泻其邪气、补其正气。笔者常结合此三种补泻手法,依据脉口人迎对比诊法应用于临床,调整阴阳经脉的平衡。

2.6 针刺的深浅

“黄帝问于岐伯曰:夫四时之气,各不同形,百病之起,皆有所生,灸刺之道,何者为定?岐伯答曰:四时之气,各有所在(春气在毫毛,夏气在皮肤,秋气在分肉,冬气在筋骨,刺此病者,各以其时为齐。)灸刺之道,得气穴为定。故春取经,血脉分肉之间,甚者深刺之,间者浅刺之。夏取盛经孙络,取分间绝皮肤,秋取经腧,邪在府,取之合,冬取井荣,必深以留之。”

“脉实者,深刺之以泄其气。一方实,深取之,稀按其痏,以极出其邪气;脉虚者,浅刺之,使精气无得出,以养其脉,独出其邪气。一方虚,浅刺之,以养其脉,疾按其痏,无使邪气得入。久病者邪气入深,刺此病者,深而久留之,间日而复刺之。”从此经文可知,针刺的深浅以春、夏、秋、冬四时之气在经脉中的深浅而定,既春夏浅刺,秋冬深刺。脉实者,深刺,出其邪气;脉虚者,浅刺,养其正气。久病者,深刺久留针,出其邪气。

3 小 结

笔者通过对《黄帝内径》中脉口人迎对比诊法的整理,并结合《内经》中的针刺原理。补泻手法等指导针灸在临床具体应用,以肯定《内经》针刺治疗疾病的真实疗效。

猜你喜欢
经文太阴经脉
从出土经脉类文献看手三阳脉的循行与证候演变❋
经文
盖经文:一个基层人大代表的日常故事
宇宙间的四种基础物质
Thirty-Six Stratagems (1)
解读太阴病本证辨证论治体系※
空相
化解尴尬需通“经脉”
从阴阳大法初探太阴欲解时
“讲经文”质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