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文先,田 丽,李 芳,郭嘉成
(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儿科,河南 郑州 450004)
高教授系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儿科主任,河南中医药大学兼职教授,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高教授长期从事中医儿科临床、教学、科研工作,行医30余年,精读经典,治学严谨,临床经验丰富,尤其是对于小儿哮喘缓解期的诊治,具有独到见解。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异质性疾病,以气道高反应性和气道慢性炎症为特征。目前,吸入糖皮质激素疗法在儿科临床广泛运用,哮喘患儿的肺功能得到明显改善,生活质量也有了较大的提高,但是哮喘总体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并没有相应降低[1]。在哮喘急性发作期,运用糖皮质激素全身用药或吸入治疗,必要时联合运用受体激动剂、茶碱类等药物,能够使病情得以快速有效地控制[2]。哮喘缓解期的患儿症状较轻微,甚至没有症状,隐匿的病情常常被医生、家长所忽视;但实际上缓解期的炎症并未完全消除,常因外界因素而诱发,致使哮喘反复发作,病情迁延不愈,对患儿的身体健康、心理、学习,及生活等多个方面造成严重影响。因此,在缓解期对其进行防控是小儿哮喘治疗的重点和关键。现将高教授治疗小儿哮喘缓解期临证经验总结分析如下。
哮喘属中医学“哮证”“喘证”“咳嗽”范畴。中医学认为:哮喘缓解期的基本病机是宿痰内伏于肺,病理因素以痰为主,痰的产生主要由于肺不布津,脾运失健,肾不主水,以致津液凝聚成痰,伏藏于肺,成为病情缓解期的潜在“宿根”。小儿具有“肺常不足”“脾常不足”“肾常虚”生理特点,明代名医万全[3]认为:小儿“肺为娇脏”“虚如蜂窝”“娇肺遭伤,不宜愈”,所以肺气亏虚是小儿哮喘发病的首要条件。小儿肺、脾、肾不足的体质特点决定了小儿哮喘缓解期与成人的不同,主要表现在更容易产生痰湿内蕴,病情也更容易停留于缓解期。在本阶段,喘息、咳嗽等症状已大致缓解,但并非表示病情已痊愈,而是处于一种宿痰蛰伏于内的状态,一经外邪异气诱发,引动伏痰,便引起哮喘发作。高教授认为:缓解期哮喘患儿大部分处于亚健康的体质状态,若饮食起居失调,加之外界气候的变化,可使蛰伏于机体内的痰、滞、瘀、毒邪和外界风、热、寒邪等病理因素伺机入侵肺、脾、肾,引起气血不通,津液不布,气机逆乱,肺失肃降,气逆痰动,导致哮喘急性发作[4]。所以,小儿哮喘缓解期的基本病理状态是“正虚邪伏”,一方面是“正虚”,多以肺、脾、肾气虚为主;另一方面是“邪伏”,以风、痰、热、寒、滞、瘀、毒之邪纠缠蛰伏为主。这两个方面的因素不仅是哮喘反复发作的主要原因,也是哮喘病情迁延不愈的核心病理要素。高教授强调,在小儿哮喘反复发作的病程中,正虚与伏邪互为因果,是缓解期控制哮喘必须同等重视的两个方面,既要重视这种不稳定的宿体状态、异质性的体质特点,又要关注病邪的多因素性和复杂性。
高教授根据小儿哮喘缓解期“正虚邪伏”的生理病理特点,确立“益气固本、理肺祛邪”作为缓解期控制治疗的基本法则。“益气固本”的核心内涵是补肺、脾、肾之正气,益肺、脾、肾之功能;“理肺”的含义从中医理论上讲是调理肺之气机,疏理肺之宣肃;从西医学角度来看,有改善肺之纹理、肺之通气、肺之功能之意;“祛邪”是指祛除缓解期蛰伏于机体内外之风、寒、热之邪气,滞、痰、瘀、毒之隐患。小儿哮喘缓解期的病机特点主要是肺、脾、肾3脏亏虚,余邪未清,虚实错杂,“益气固本、理肺祛邪”强调了小儿哮喘治疗中扶正祛邪、双向调节的全面性和重要性,更加符合缓解期的临床特点。高教授在多年的临床实践中体会到,小儿哮喘急性发作之后进入缓解期,临床虽多无哮鸣喘促之征,但常顽痰难除,且因正气不足,易反复外感,邪留不去,证属虚实错杂,治当扶正祛邪,治疗重点在于对肺、脾、肾3脏功能的调理上,不可盲目温补,而是在益肺实卫、健脾益气、固肾纳气的基础上佐以涤痰消滞、理肺祛邪之法,并根据临床肺、脾、肾3脏表现的偏重用药有所侧重。
风痰为患是哮喘急性发作期的重要病因病机。哮喘急性发作时,变化突然,传变迅速,风引痰动,气因痰阻,两邪相合,肺失宣肃,表现为痰鸣如吼、气息喘促等症状,具有“风性善行而数变”的特性;缓解期虽然风停痰息,但风痰之邪依然协同其他病理因素蛰伏体内,阻滞留恋于肺络,故小儿哮喘缓解期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加用祛风化痰之品,可增强疗效。虫类祛风药多数性善走窜,长于搜风祛邪。高教授临床上擅长运用虫类祛风药物,以取其入络搜剔、祛风解痉之功。现代药理研究[5]表明:虫类药物可降低因气道高反应性所引起的喘息、痉挛性咳嗽、咽痒等症状,常用药物有地龙、蝉蜕、僵蚕、露蜂房等。但虫类药多为动物异体蛋白,有引起过敏反应的潜在风险,因此,高教授强调在使用虫类药物前应询问患儿有无过敏的体质状况,谨慎运用。虫类药物其性多为辛平或甘温,部分药物辛散燥烈,作用峻利,易伤阴液,临床运用时可适当佐用少量养阴养血之品,勿伤阴液,勿伤正气。有些虫类药物又具有毒性,特别要注意这类药物的用法用量以及用药后反应,中病即止。
高教授通过长期临床实践,根据多年临证经验,发现多数哮喘患儿,尤其是久哮或急性发作缺氧严重的患儿明显存在血瘀现象,并认为哮喘反复发作、缠绵难愈必定存在有血液壅滞、肺络瘀阻的病理机制。高教授认为:瘀血既是哮喘患儿疾病发展过程中的病理产物,又是重要的致病因素,且贯穿于小儿哮喘病程的始终,更是哮喘难以治愈的一个重要原因。所以临床在哮喘缓解期,尤其是病程较长、反复发作的患儿,治疗时若适当兼顾瘀血这一重要的病理因素和环节,灵活运用活血化瘀药物则可望收到更好的效果。
患者,女,7岁,2017年3月11日初诊。主诉:反复咳嗽、喘息4年。患儿婴儿期湿疹严重,4年前冒雨受风寒后开始出现反复咳嗽、喘息,当地医院多次行肺功能检查,确诊为支气管哮喘,给予吸入糖皮质激素和白三烯受体拮抗剂等药物治疗,效果不佳,几乎每月均有喘息发作。近1周哮喘未作,欲服中药调理而求诊。症见:轻微咳嗽,咳痰黏稠,面色少华,形体消瘦,体倦乏力,活动后呼吸气促,纳差,盗汗,面色萎黄,腹胀,大小便正常,舌质淡红,苔薄白腻,脉细弱。西医诊断: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中医诊断:哮喘缓解期,证属肺脾气虚、痰瘀郁热内伏。治宜益气固本,理肺祛邪。处方:太子参15 g,黄芪15 g,白果9 g,黄芩6 g,炙麻黄6 g,丹参15 g,炙款冬花15 g,枳壳9 g,地龙9 g,僵蚕9 g。14剂,1 d 1剂,水煎服。二诊:患儿咳嗽、咳痰症状基本消失,腹胀减轻,仍有盗汗、乏力,食欲仍差,守上方去地龙,加五味子5 g、焦三仙各12 g,14剂。三诊:无咳嗽及咳痰,无腹胀,面色转为红润,自觉周身乏力明显改善,盗汗症状减轻,饮食明显改善。按原方连服4周,1个月后复查,诸症悉平。至此患儿口服中药治疗已2个月,因味苦拒绝继续服药。随后以上方为基础,合用玉屏风散和六君子汤制为膏方连续服用2个月,嘱每月复诊1次,病情稳定。1年后随访,未再出现哮喘急性发作,偶有咳嗽、发热等呼吸道感染表现,对症处理后很快痊愈,临床疗效比较满意。
按 该患儿病已4年,常因感受时邪,病情反复发作,迁延不愈,日久肺脾气虚,痰瘀内阻,兼有郁热。治宜益气固本、理肺祛邪,佐以清热祛风、活血通络。方中黄芪入肺、脾经,益卫固表,补气升阳,本品长于补脾肺之气,为补气要药,且能升举阳气;炙麻黄辛散而微兼苦降之性,可外开皮毛,以使肺气宣畅,内降上逆之气,以复肺司肃降之常,故善平喘,为主治肺气壅遏所致喘咳的要药;太子参味甘、微苦,性微温,入脾、肺经,体润性和,补气生津,可补肺健脾,治肺虚咳喘;黄芩性寒入肺经,清热化痰,可泻肺中之伏火;炙款冬花辛温入肺,温能散寒,具有温肺止咳、消痰下气之功,治咳逆喘息;枳壳入肺、脾经,行痰消积,故可降气化痰,止咳平喘,治胸膈痰滞、食积便秘;白果入肺、肾经,功擅敛肺纳气,止咳定喘;地龙及僵蚕均为虫类药物,可搜风化痰,活血通络;丹参一味,功同四物,既可活血生血,又能调气机、祛瘀阻。全方既有培根固本,又具有祛风寒、理肺气、清肺热、行积滞、化痰浊、通瘀阻的作用,共奏益气固本、理肺祛邪之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