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远明
(四川省犍为县双溪乡畜牧兽医水产站 614404)
我国不仅是畜牧业大国也是猪肉消费的主要地域。对于四川省犍为县而言,大部分农户养殖习惯以饲养生猪为主,是有名的生猪调出大县。强化区域内猪病防治,对犍为县经济发展及农民增收具有重要作用。当前,犍为县生猪疫病防治工作尚存在较多问题,应采取必要措施对其加以整改,从而减少疫病传播,提高经济效益。
目前,犍为县养殖业稳步向前发展,生猪产业已成为农民致富增收奔小康的重要途径。由于我国生猪市场比较大,如何保证生猪调出安全,关系到整个产业链的健康发展[1]。犍为县中小型规模养猪场密度高,猪群流动频繁,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生猪疫病发生率,也给疫病综合防治带来较大制约。养殖户调查结果发现,很多养殖户缺乏猪病防疫专业层面知识,导致很大范围内疫病无法达到满意防治效果。为切实强化生猪疫病防治效果,需结合地区实际情况,不断对相关疫病防治工作加以整改,从而进一步促进疫病防治工作走出误区。
调查发现,犍为县很多养殖场虽然具备一定疫病防治知识,但未能结合自身需要,实施有效的消毒及隔离手段,导致疫病发生后无应对措施。同时,免疫流程不够规范,部分养殖户大量应用抗生素和疫苗,直接影响疫病防治,也使生猪肉品质量受到严重影响。
很多养殖户在管理方面,由于缺乏精细化管理,导致猪病防治受到显著影响。如饲料储存不合理,生猪一旦食用变质饲料后可明显增加呼吸道疾病发病几率,如喘气病、蓝耳病等。这样一来,生猪本身体质会受到影响,其抗病能力也会不断降低。
调查还发现,现阶段犍为县很多养猪场在异地引入生猪时,涉及到跨省调运的审批手续不规范,也未开具相关检疫凭证。与此同时,很多养殖场在异地引种时不调查当地动物疫情,且未能及时实施必要的观察和隔离,容易在调运时将外源性传染性疾病带回,导致外源性疫病爆发。
及时组织开展相关宣传培训活动,对养殖户开展猪病防疫宣传和培训,告知超剂量使用疫苗和大量应用抗生素的弊端,使其能够不断对生猪免疫流程进行优化和整改,减少不合理免疫操作现象[2]。做好消毒工作,定期对猪舍及活动环境进行科学消毒。养殖密度较高的养殖场,除每周开展1次重点区域灭菌消毒外,还要每月实施两次全面消毒。由于传染性疫病比较复杂,应根据季节、疫病高发种类,选择几类消毒药开展轮流消毒,避免使用单一一种消毒药剂,确保消毒工作科学性。
规范免疫程序,切实做好易发疫病预防工作。一方面,强化生猪防疫程序,提高生猪抗体水平;另一方面,开展生猪疫病预防或治疗时,避免 “一针多畜”现象。根据相关规范,视情况对病猪采取隔离治疗或无害化处理等措施,防止疫情蔓延。引导养殖场实行精细化管理,根据生猪质量,对猪只进行有效分群,保证科学喂养,定时、定量、定点喂食,增强生猪自身的抗病能力[3]。经常对猪舍进行通风,为生猪提供良好的保暖、防暑护理等。
在开展生猪跨省、市调运时,养殖户应严格按照我国动物防疫法的相关规定,及时与生猪调入地区相关部门取得联系,并办理相应的审批手续。长途调运时应对生猪情况进行及时观察,降低环境变化及长途运输对生猪健康所造成的影响。规模养殖场要加强思想引导和法制宣传,要求养殖场尽量保证生猪自养自繁,从而减少外源性传染病。长途运输回到养殖场后,应及时对运输工具进行消毒处理,最大程度减少外源病原入侵。如需外购种猪则及时到所在地区开展调查,确定无病原后方可购进。购进后对种猪健康状况隔离观察3周以上,无异常方可与自养猪进行混养。
综上所述,地区生猪疫病防治工作仍存在很多固有矛盾未能及时解决,对生猪养殖业发展造成严重影响。在生猪疫病防治工作中,应对具体防疫现状加以调研,并在此基础上找准生猪疫病防治工作中存在的弊端,采取必要措施加以整改。认真落实相关规定,普及疫病防治知识,有效防止疫情发生和蔓延,提高养殖户经济效益,为生猪产业发展和农民脱贫致富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