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以前复旦大学的党组织沿革及特点

2018-08-28 02:34钱益民
上海党史与党建 2018年1期
关键词:校史复旦党史

钱益民

[摘要]本文分五阶段爬梳1949年以前中共在复旦的组织沿革和特点。1927年以前,复旦的党组织有内源性,主要依靠本校师生创建。大革命失败后直至解放前,复旦党组织主要靠外地外单位的力量抽调到校内重建组织,呈现出外源性。外源性带来上级党组织频繁更迭,但使得复旦的党组织虽然屡遭破坏却依然薪火相传。

[关键词]复旦;组织沿革;外源性;校史;党史

[中图分类号]D73/7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928X(2018)01-0042-04

复旦是上海有代表性的高校,检视1949年前中共在复旦的组织概况,从一个微观的视角提供了党在高校的发展状况,有助于我们理解党在基层机构的存在方式。

一、复旦大学的早期党员及其在党创建过程中的独特地位

在上海,复旦大学是中共创建过程中起到独特作用的高校。早在中共创建前,复旦大学国文部教师邵力子、陈望道等就是宣传十月革命、传布马克思主义的有影响的知识分子。他们以《民国日报》等报刊为阵地,宣传马克思主义和其他进步思潮,为中共的创建积极制造舆论,是共产党的先驱之一。1920年春,陈望道翻译出版了第一本中文全译本《共产党宣言》,为中共的创建提供了重要的指导性文献。1936年,毛泽东在与斯诺的谈话中指出,有三本书建立起他对共产主义的信仰,其中第一本就是陈望道翻译的《共产党宣言》。

1920年8月,上海建立了中国第一个早期共产党组织。上海早期共产党组织是中国共产党的发起组织,共有党员15人,其中包括两名复旦教师陈望道和邵力子。

在上海早期共产党组织推动下,1920年8月22日,上海社会主义青年团创建,最初成员有俞秀松、施存统等8人,陈望道也位列其中。因此,陈望道既是中国共产党最早的党员之一,同时也是最早的社会主义青年团员之一。而且上海社会主义青年团书记俞秀松以及施存统都是陈望道在浙江“一师”的学生。

1921年12月,党为适应开展工人运动和妇女运动之需,筹办平民女校,陈望道、邵力子等担任教员。1921年底,中共上海地方委员会(简称中共上海地委)成立,直属中共中央领导,陈望道担任第一任书记。

1922年10月,上海大学成立,复旦校友于右任担任校长,邵力子一度代理校长,陈望道曾兼任中文系主任。共产党人与国民党左派力量占据该校主导地位,为中国革命培养了一大批优秀青年人才。

1923年9月27日,中共上海地方委员会兼区执委会决定,区委下设国民运动委员会,负责统一战线工作。其中负责学生工作的四位委员之一杨贤江,曾在复旦大学听过一年多的心理学课程,在学生中颇有影响。1924年1月,据史料记载,上海有社会主义青年团支部9个,复旦大学有团员7人。6月23日,社会主义青年团江浙皖区兼上海地方执行委员会正式成立。9月11日,社会主义青年团中央召开第十一次区地委会议,决定整顿上海地方各团支部,并在杨树浦区建立团的支部。9月18日,社会主义青年团江浙皖区兼上海地方执行委员会组织部在给团中央的报告中提到,上海共有11个团支部,团员总人数195人,复旦大学为第五支部,有团员5人。

1925年3月,陈希周(1923年考入复旦)在复旦加入中国共产党。1925年春,黄逸峰(黄承镜)考入复旦大学,8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10月转为中共党员,此后担任复旦大学团支部书记。游雪程(1922年考入复旦)也于1925年加入中共。因此,1925年,复旦大学学生中有名字可考的党员至少已有3人。

中共何时在复旦成立支部,目前还无确切文字证据。但可以肯定,1925年,复旦至少已经有3名学生党员和1名教师党员邵力子。黄逸峰还介绍复旦经济系二年级学生邵荃麟入党。邵荃麟1920年—1926年在复旦附中和复旦大学就读,1926年3月入党,1926年1月—12月任复旦大学团小组长,后调任江湾区部委书记。

五卅运动以后,党团组织迅速发展。据1925年10月25日《团上海地委组织部九月份工作报告》载,复旦大学的学生支部人数4人,复旦附中学生支部人数5人,合计团员人数9人。一个月后统计,复旦大学和复旦附中的团员人数达10人。

复旦早期党团组织发展有几个特点。首先,复旦在中国共产党创建初期有独特贡献。上海发起组的创始成员中有两位复旦教师陈望道和邵力子。陈望道翻译了《共产党宣言》,为党的创建直接提供了理论资源。邵力子是著名报人,为传播先进理论和苏俄境况提供了宣传平台。其次,我們看到科学与宣传的互动关系。复旦心理学院一度成为进步青年向往的学术殿堂,如杨贤江就为了更好地掌握青年心理以宣传马克思主义,而专程来复旦心理学院学习心理学。此外,还有北京大学的阮永钊怀着类似目的进入复旦心理学院,成为该院首批学生。这些案例生动地还原了党初创时期先驱们利用科学传播主义的原生态,有助于我们进一步从传播学、心理学等角度重构早期党史。

二、抗战前复旦党组织概况

大革命失败后,党组织遭破坏,但党在复旦的活动基本没有中断。大致说来,1927年以前,复旦党组织主要靠校内师生创建和传承,即党的力量呈内源性。大革命失败以后,校内组织已经全部被破坏,上级党组织及时从外地、外单位抽调力量到复旦,恢复组织,党的力量来源呈现外源性。因此,复旦地下党组织所属系统极为复杂,不同时期分别隶属各个组织系统,即使同一时期属同一组织,基于斗争需要也互不通气。

1928年1月,经陈望道介绍,共产主义青年团员吴斐丹自汉口第二中山大学转学复旦大学,加入中共,兼青年团活动。吴斐丹与原上海大学的地下党员开始在复旦大学恢复组织。1928年前后,复旦成立党支部,吴斐丹任支书。成员有冯作友、党叔达、陈英(女)、李友芳、陶乾子、付俊仪、徐某等20多名。上级领导为闸北区委,复旦支部负责联系立达学院和劳动大学。1931年11月,吴斐丹被捕。1929年复旦陈昺德(1928年复旦毕业)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旋转为中共党员。迄今我们所知20世纪20年代复旦大学党的情况仅此而已。

1931年上半年,扬州中学共青团支部书记温济泽为躲避国民党军警逮捕,插班考入复旦附中,在附中重建共青团支部并担任支部书记。九一八事变后,温当选复旦附中学生救国会执委。一·二八事变后,温又担任上海市民联青年部长。同年7月17日,参加江苏省民联代表大会时被捕。这里要交代复旦大学和其附属中学的关系。1917年一1937年间的私立复旦大学由大学部和中学部组成,法人代表和校长都是李登辉,大学部的教师同时兼任中学部教师,中学部学生大多直升大学部。1922年初,大学部从今华山路迁至今邯郸路校址,中学部继续留在华山路。由于教师是相同的,中学部和大学部虽然空间上有距离,但在学术思想和党团组织联络上是密切相关的。据温济泽回忆,至少在一·二八事变后,他担任了“包括附中在内的复旦大学共青团支部书记”,可见大学部和中学部的共青团支部可能是合在一起的。

1932年9月,东北大学流亡学生、左联成员郭维城从北京来到复旦大学,重新恢复共青团组织。郭维城与史逊、陈伯村、何某先后接上关系,加入共青团。同时入团的有查瑚、戴曙光、郑通骘(郑为民)、顾廼湘、伍梦昌、邓某等14人,成立团支部,支书郭维城。上级领导为闸北区委。当时团支部领导的进步团体有:“左联”,成员有韦毓梅(孙兰)、向浦、徐微、管照微等十余人;“社联”,成员有陈慕光等十余人;“反帝同盟”,有张道平等人。

1933年初至1934年,共青团组织转为党组织,成立党小组,组长郭维城。1934年初至1935年,郭维城撤到北京。上级领导转为上海市文化运动委员会党组胡乔木、陈家康等。复旦支部由陈友群负责与上级领导取得联系。支书郑通骘,成员有蒋宗鲁、程天赋、徐微、陈友群、刘堃、林楚君、高沛然、庄果、朱瓒琳、史亚璋、杨佩韦、江男俊。支部领导“抗青”“民族武装自治会…救国会”等进步抗日团体。1935年,复旦支部再次与上级党组织失去联系,但又接上团的关系,由陈国栋领导到1937年初。1936年,蒋南翔曾来复旦发展组织,属另一系统。

三、抗战时期重庆复旦大学的组织及进步学生组织“核心小组”

1937年8月,复旦一部分师生与大夏大学合组复旦大夏第一联合大学,迁至江西庐山。时复旦有地下党员李毓炎、王淑燕、陈训涛、胡兴渐等,组织状况不明。后复旦继续内迁至重庆,在北碚重建复旦大学,史称复旦渝校。渝校初期有党组织,但1943年开始不再有党组织,转由进步学生成立“核心小组”从事进步活动。

1938年初至1941年皖南事变前,中共重庆市委及川东特委领导复旦渝校支部。1938年5月,重庆市委漆魯鱼介绍沈钧入党。6月,沈钧发展了第一批党员,建立支部。重庆市委任命张元松、方卜德(杨永直)为支部书记。支部成员有郑彦梅、康穆(女)、朱玉林、阮茵、李志强、徐鸣。11月,重庆市委改为川东特委。1939年初,沈钧调中心县委工作。5月,渝校支部书记张元松调北碚区委,王彦立、徐鸣先后继任书记,支部下有妇委(张廷贞)、青委(杨永直)、组委(王彦立)、宣委(聂士懿)。成员先后有陈绪宗、张剑尘、胡永萱、贾俊卿、汪学纯、张学珍、朱玉林、韩觉民、何国斌。

1939年夏至皖南事变前,渝校新生中又成立一支部。领导人为王寄卢(即罗明),支书康穆,皖南事变后两人撤走。王撤走时,指定李光诒为支书,由余容领导。成员有方长茂、谭绍镕、凌治彬、钱澄宇、孙家澄、陶济川、严婉宜、余琇芝、赵纯熙、谭家岜、张学礼、柏心一。皖南事变后,渝校撤走的大部分党员去了革命根据地,他们大多与复旦中文系进步教授章靳以有关系。1941年冬,渝校地下党组织与上级组织再次失去联系。直至1945年,李光诒才与八路军驻重庆办事处接上关系。

1943年,李炳泉、古念良(古锡麟)等考入复旦渝校,他们的组织关系在重庆八路军办事处,钱瑛、荣高棠指示他们不要在渝校建立支部,故而渝校从此无党组织,直至迁回上海。但部分学生在南方局领导下,组成了“核心小组”继续从事进步活动。

为了团结更多进步青年开展爱国民主运动,1942年,南方局领导人周恩来做出在国统区建立“据点”的指示。1943年至1946年,南方局青委刘光及《新华日报》朱语今领导渝校进步学生组织“核心小组”,开展学运,但没有建立党组织。1943年秋,南方局青年组决定,杜栖梧以学生身份考入复旦渝校新闻系,结识新闻系杨育智、张增淮,了解到李光诒、严琬宜、苑茵等都是失去组织关系的共产党员,但由于战时特殊环境,不能立即接上关系。后来建立了“七个共产主义者”组织,成员是杜栖梧、杨育智、张增淮、张厉冰、马杰民、张秉寰、金铿然。这个小组不全是党员,但在南方局青年组领导下,起到了党的基层组织的作用。这七人是北碚“据点”核心组的第一届成员。当时在国统区共建立了48个“据点”,渝校的据点是国统区建立的第一个学校“据点”,也作为北碚区的“据点”而存在。

1944年10月,在南方局青年组的领导下,渝校“据点”核心组成立中国学生导报社,创办《中国学生导报》指导学生活动。导报由新华日报印刷厂印刷,导报社负责编辑和发行,拥有一个包括国统区大中学的发行网。复旦渝校“据点”核心组通过杜栖梧对《中国学生导报》进行领导。10月下旬,据点组织“系联”建立。主要负责人有张厉冰、陈以文、戴文葆(郁进)、陈其福、袁永宝、黄绍本(黄葵)等。“系联”联系的各系小组共30人。《中国学生导报》配合南方局机关报重庆《新华日报》,教育和联系了大批进步学生,在大中学校师生中产生了广泛影响,成为校际性的青年组织中心。

四、上海补习部的组织系统

抗战爆发后,复旦一部分迁至上海市区租界赫德路,成立“上海补习部”,史称复旦沪校。沪校亦有党组织。

1937年秋至1938年初,沪校党组织由上海地下市委所属学委领导,组织系统不明。1938年11月至1939年秋,柯秀贞(柯建萍)由华岳介绍入党后,成立复旦支部,书记为柯建萍,成员有张士雄、万景光、谢永仙。1939年秋,柯离开复旦,由张士雄任书记。1940年初至1941年下半年,书记为张士雄。支委有潘世美、徐永炜、谢永仙、钟国英。1941年9月至1943年,支书为潘世美。支委有曹厚德、罗冠宗。1943年至1944年上半年,潘世美、单东篱各联系一批党员。党员有侯仁民、方义弼、钟国英、胡国恩、樊举成、张钦庆、王钟秀、林其明、王自慎、倪耀文、何以文、张明华、李清茀、李惠英、沈家英、郑家珺、严润芳、王嘉瑞、王伯乐。党员之间单线联系,相互之间互不了解。此时领导复旦支部的先后有周一平、陈一平、邵洛羊、金欧卜、梁柯平。1944年夏至1945年8月,由陈霞明、费瑛、张耀祥领导复旦支部。复旦支部书记单东篱。委员有徐祖德、丁雪美、李立群、王丹心、侯仁民。

1945年8月至1946年,复旦大学上海补习部的支书为费瑛,委员有徐祖德、丁雪美、李立群。1946年,分為两个支部,较暴露支部书记为徐祖德,委员有李立群、汪李彤;较隐蔽支部书记为丁雪美,委员有颜焕珍、王文英。1947年春又合并为一个支部,由费瑛领导,支书为徐祖德,委员有丁雪美、汪礼彤、李立群。1947年9月至10月、1948年1月,支书为张渝民、丁雪美、汪礼彤。

五、重庆支部与上海支部合并直至解放前夕的组织大发展

1946年9月,渝校复员与沪校合并。从重庆来的“核心小组”成员金本富由朱语今发展入党,金发展一批党员,1947年5月成立支部。1947年5月—8月,金本富任支部书记,副书记李汉煌。1947年8月—1948年1月,李汉煌继任支书,副书记张±育林、马杰民,支委黄绍本,成员有邹剑秋、张敏、卢昌邦、张廉云、顾金德、任心池。

1948年1月,金本富领导的渝校支部、费瑛领导的沪校支部合并为总支,由吴学谦领导。总支书记费瑛,副书记李汉煌,支委丁雪美、张渝民、马杰民、李正开等。复旦五个学院设分支部,成员分别是:文学院江浓、陈先明;理学院沈贵吾、王其健;农学院袁冬林;法学院王休娱、王淑玉、郑兰荪;商学院陈长洲、李振家。两支部合并但仍各自联系原来的党员,通过自己的关系发展党员。此时共有党员60余名。

1948年8月—12月,复旦总支书记为费瑛,副书记李汉煌、袁冬林,成员有沈贵吾、江浓、王其健。1949年1月前后,原学委系统撤销,成立区委,复旦总支由新市区委领导,费瑛调任新市区委书记,区委委员有费志融(联系上法、暨大)、乔石(联系同济)、袁冬林(联系复旦)。复旦总支书记由袁冬林继任,副书记沈贵吾,总支成员有江浓、王其健、梅蒸棣。1949年3月,复旦成立社团支部,负责人郝孚逸、张志泉,与各分支部并列。此时各学院均有分支,分支下设小组。1949年5月后,由沈贵吾负责复旦总支工作,组织成员照旧,袁冬林不再兼职。

1948年夏,根据市委下达指示,总支决定一年内发展党员一倍,实际超额完成。1949年5月,复旦在校党员人数198名。据地下党员江浓回忆,大发展时期发展党员的经验是:“公开与秘密分开,实行重点直线联系,开辟新组织。”解放前夕,学生中的地下党员积极配合上级党组织开展护校运动,与教授合力动员章益校长不去台湾、不迁校,最终把复旦大学完整地交给了人民。

六、结语

复旦大学是上海党员人数最多的高校之一。自有党组织起到上海解放前夕,复旦大学的党员人数约330—350名。复旦为什么能在党的创建过程中起到先导作用,为什么党的力量会这么强?首先,这离不开一名开明的校长,1913—1936年担任了28年校长的李登辉思想开明,对进步事业抱同情和支持态度。其次,这也是私立大学的性质决定的。1913—1941年,复旦是一所私立大学,办学相当自由,思想活跃,是新思想汇聚的场所。复旦特有的精神气质和整体校风,成就了中共在复旦的坚强存在,上海的教会大学和国立大学不可能出现这种情况。

复旦的党团组织盘根错节,异常复杂,要完全梳理清晰相当困难。其复杂性首先体现在上级党组织的频繁更迭。1932年至1936年问,由共青团闸北区委、闸北区党委、上海市文化运动委员会党组领导复旦的团支部、党支部。抗战期间,沪校地下党组织由上海地下市委所属地下党委领导。渝校的情况更加复杂,皖南事变前,渝校地下党组织由重庆市委和川东特委中心县委领导。皖南事变后至1946年,由南方局青委青运组、红岩村八路军办事处党组、新华日报党组联系复旦个别党员,没有在复旦成立组织,由上级领导通过学生中的“核心小组”开展活动。1946年秋复员回上海后,渝校支部和沪校支部仍独立存在,即使1948年1月两支部合并后,依旧各自联系原来的党员,通过各自的关系发展党员。1947年以后,华中区委苏南茅山工委系统在复旦设有一支部。此外还有十地委所属城工部系统、南京地下市委系统、安徽大别山游击队系统、浙江四明山游击队系统、闽浙赣江西地区地下党上海特别支部在复旦也有个别党员。这种盘根错节的多源组织系统,使得复旦的党组织虽然多次遭到严重破坏,但依然薪火相传。经过1952年华东地区院系大调整后,复旦大学成为“华东一个主要的综合性大学”,确立了在全国高校中的地位。复旦之所以有这个地位,与1949年以前党组织的强大有千丝万缕的关系。

责任编辑:赵菲

猜你喜欢
校史复旦党史
发挥地方志作用抓好党史学习教育
纸游党史码上学习
让党史学习教育“活”起来
党史篇
大力推进校史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
在复旦,忠于理想,热泪盈眶
校史是新生入学教育课的好教材
“互联网+”视域下校史文化传播现状与发展策略分析
校史文化在高水平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研究
复旦、上海交大两校探索人才选拔重要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