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彩霞,姜 毅,马聪明,解晓青,李 菲,张 扬
(1.云南中医学院2016级硕士研究生,云南 昆明 154000; 2.云南省中医院,云南 昆明 154000)
“胃不和则卧不安”这个认识由来已久,后世医家对其理解进一步深化,并运用于临床,却很少用现代医学理论解释,对其理解也大多存在于中医理论之中,对于中医理论没有深入研究的学者很难深刻理解其内在含义。现代医学提出脑-肠轴理论,将脑与肠之间的关系做了更加具体的解释。而且脑-肠轴理论是对“胃不和则卧不安”这一中医理论的深化。基于脑-肠轴理论谈“胃不和则卧不安”,让现代医学补充说明中医理论,将其更加具体化,也让更多的人对这一中医理论有更加深刻的理解。
胃肠运动的调控由肠神经系统(ENS)、椎前神经节和中枢神经系统(CNS)相互协调作用来实现。通过脑的各级中枢和脊髓接受并整合内外环境变化时传入的各种信息,经植物神经系统和神经-内分泌系统将调控信息传送到ENS或直接调控胃肠效应细胞。这一联系胃肠道与中枢神经系统的神经-内分泌网络即为脑-肠轴[1]。
脑-肠轴是将认知和情感中枢与神经内分泌、肠神经系统和免疫系统相联系的双向交通通路。机体通过脑-肠轴之间的神经内分泌网络的双向环路进行胃肠功能的调节称为脑肠互动(brain-gut interaction)[2]。神经系统是机体主要的机能调节系统,直接调节机体内各器官,中枢神经、自主神经、肠神经系统共同支配着胃肠道,而睡眠与中枢神经的生理作用也有着紧密的联系。通过对脑-肠轴的概述,临床上可以了解到脑与肠的相互影响,亦可进一步解释中医理论中的“胃不和则卧不安”。
从经络循行上来看,《灵枢·动输》曰:“胃气上注于肺……上走空窍,循眼系,入络脑。”《灵枢·经脉》曰:“胃足阳明之脉,起于鼻,交頞中,旁纳太阳之脉……上耳前,过客主人,循发际,至额颅。”除此之外,《灵枢·经脉》曰:“足阳明之别……其别者,循胫骨外廉,上络头项,合诸经之气,下络喉隘。”由此可见,胃经与脑在经络结构上有着密切联系。脑为元神之府,胃经与脑相连,若胃不和,则会影响到脑,而发生不得安卧。
胃肠道功能不仅受大脑调控,亦可反作用于大脑,脑-肠轴是脑与胃肠相互作用的双向调节轴。经络将脑与胃肠相连,并使二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胃经的经络循行作用与脑-肠轴中的胃肠道调节脑部功能结构的过程十分相似。
“胃不和则卧不安”始见于《素问·逆调论》,曰:“阳明者胃脉也,胃者六府之海,其气亦下行,阳明逆,不得从其道,故不得卧也。”《下经》曰:胃不和则卧不安,此之谓也。”是中医学对失眠病机的最早记载。在中医理论中,胃被称为“太仓”“水谷之海”,胃气通降,下传水谷及糟粕。若胃气不降反而上逆,不仅影响六腑的通降,还可影响全身气机的升降,故而出现不得安卧。胃气是脾气与胃气的合称,即推动和调控整个胃肠道的运动,以使饮食物消化及精微物质吸收传输和糟粕下排的两类不同运动趋向的精微物质[3]。
胃经是足阳明经、足阳明胃经与足太阴脾经相互属络,构成表里关系。胃与脾同居于中焦,以膜相连,在五行中皆属于土,二者同为气血生化之源、后天之本,相辅相成、联系紧密。本文所说的“胃”并不仅仅是指生理解剖上的胃,而是脾胃、胃肠的概括。
3.2.1 五行生克
脾为心之子,子病及母。脾胃功能失调会伤及于心神,心神不安而影响睡眠,以至“卧不安”。《素问·六节藏象论》云:“五味入口,藏于肠胃,味有所藏,以养五气,气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由此可见,心主神明,神藏于心而生于胃。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脾胃调和,气血得以化生,精神则安。精神影响着睡眠,进而说明胃和则卧安。
3.2.2 气血生化
脾主运化,胃主受纳、腐熟水谷,两者纳运相得,才能维持饮食物的消化及精微、津液的吸收转输。脾胃是气血生化之源,胃和脾健,化源充足,则心神得养而安卧。《灵枢·平人绝谷》曰:“血脉和利,精神乃居。”说明人体的精神活动要得到气血的充养,只有物质基础充沛,才能保证良好的精神情志活动。而精神情志方面出现问题,会出现失眠、多梦、烦躁等。
3.2.3 气机升降
脾胃居于中焦,脾气主升而胃气主降。脾胃为脏腑气机上下升降的枢纽,胃气降则心气降,脾气升则肾气升。心火下交于肾水,肾水上济于心火,心肾相交,水火既济,心神则安。《景岳全书·不寐》云:“盖寐本乎阴,神其主也,神安则寐,神不安则不寐。”
“卧不安”即不能安睡、睡眠困难,是临床中常见的症状。失眠,中医学又称不得眠,临床表现为入睡困难、睡眠质量下降、睡眠时间减少,相当于本文所说的“卧不安”。临床中多采用镇静、安眠等药物治疗,疗效往往不理想。“胃不和则卧不安”说明了胃与睡眠之间的相关性,也给临床治疗失眠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临床上由于“胃不和”而致“卧不安”的情况并不少见。在对1 000例失眠症临床调查中,属中医脾胃本病兼不寐者136例,失眠症伴见慢性胃炎、萎缩性胃炎、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慢性结肠炎等病约占躯体疾病的24.59%[4]。有调查研究发现:晚上的行为与饮食将直接或者间接的干扰自然睡眠节律[5]。赵学军等[6]实验研究发现:疏肝和胃颗粒提高小鼠戊巴比妥钠阈下剂量的入睡率,有明显延长睡眠时间的作用。
和胃法治疗失眠的疗效不仅表现在中医中药上的治疗,针灸方面也有显著疗效。张育勤等[7]取中脘穴治疗失眠,经治疗1次后,胃脘胀痛减轻,治疗3次后患者夜间安睡如初。这些临床研究证实了“胃不和则卧不安”这一理论。
患者,女,63岁,2017年2月26日初诊。主诉:患者升结肠癌3 a,于2016年1月行升结肠切除术,术后行化疗7次。现症见:失眠1个月余,入睡困难,入睡后易醒,乏力,纳差,二便调,舌淡胖,苔薄白,脉细弱。考虑长期恶性肿瘤患者正气本虚,因手术及化疗,易伤及正气,导致脾胃运化失司。气血不足,脑失濡养;津液不化,聚而为痰,痰湿中阻,清阳不升,以致患者失眠,乏力,纳差。治宜益气健脾,燥湿和胃,给予香砂六君子汤加减。处方:太子参30 g,炒白术20 g,茯苓20 g,陈皮15 g,法半夏15 g,木香10 g,砂仁10 g,当归15 g,夜交藤15 g,黄芪30 g,炙甘草10 g。5剂,水煎服。二诊:患者自诉症状均有改善,继服4剂。三诊:患者自诉失眠、乏力好转,饮食增加,有食欲。
按 香砂六君子汤出自《古今名医方论》,方中太子参、炒白术、茯苓、黄芪、炙甘草益气健脾,陈皮、法半夏、木香辛燥和胃,砂仁理气和胃,当归补血,夜交藤养心安神。诸药合用,共奏益气健脾、燥湿和胃之效。脾胃调和,使气机升降有序,气血生化有源,营卫循其常度,则阴阳和谐而眠安。
中医学理论体系以整体观念为主导思想,以辨证论治为诊治特点,为临床提供了治疗思路和方法。传统中医的临床实践为我们留下了非常宝贵的经验,现代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为临床提供了先进的技术研发平台。用西医学理论探讨、验证中医理论,将中医理论更加具体化,深入探析脑-肠轴理论,理解脑-肠之间的关系,有利于更好的理解“胃不和则卧不安”。为失眠的治疗和胃肠疾病对机体的影响提供了理论依据,在理论和临床上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BENNETT G,TALLEY NJ.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in the elderly[J].Best Pract Res Clin Gastroenterol,2012,16(8):63-76.
[2]TALLEY NJ,HOWELL S,POULTON R.The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and psychiatric disorders in the community:is there a link?[J].Am J Gastroenterol,2001,96(4):1072-1079.
[3]孙广仁.中医基础理论[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131-132.
[4]许良.“胃不和则卧不安”今析[J].上海中医药杂志,2000,34(1):22.
[5]BORRELLI F,ERNST E.Alternative and complementary therapies for the menopause[J].Maturitas,2010,66(4):333-334.
[6]赵学军,熊天琴,李卓明,等.疏肝和胃颗粒的催眠和促胃肠动力作用实验研究[J].成都中医药大学报,2006,29(1):40-43.
[7]张育勤,张巍,赵宜群.中脘穴临床应用举隅[J].针灸临床杂志,1997,13(8):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