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实践

2018-01-18 10:08蔡晓辉
中学教学参考·理科版 2018年11期
关键词:生活化教学高中化学实践

蔡晓辉

[摘 要]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开展生活化教学,可调动学生学习化学的主观能动性,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分析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现状,对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实践策略进行探讨,可促进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有序开展。

[关键词]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 G633.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8)32-0072-02

受传统化学教学模式滞后、教学方法单一、教学内容不足等因素影响,学生缺乏化学学习兴趣,甚至对化学学习产生厌烦心理。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引入生活化教学,可摆脱传统教学的束缚,调动学生学习化学的主观能动性,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提高化学教学质量。

一、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概述

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是指将高中化学教学与学生日常生活进行有效结合,从教学目标、教学方式以及教学内容等多个方面使高中化学教学生活化。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主要目的,首先是提高学生对生活的关注度。在实际教学中,教师结合学生的日常生活,引起学生的关注,进而调动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其次是提高学生对生活体验的关注度。依托生活化教学,教师在教学中向学生展示生活中常见的、各式各样的、直观形象的生活事例,加强学生的生活体验。最后是加强对学生生活能力的培养。教师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生活化教学中,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使学生收获良好的生活体验,进一步提高自身的生活能力。

二、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现状

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现状,主要表现为:其一,高中化学教学缺乏与现实生活的有效联系。当前,一些教师在高中化学教学中过于强调对理论知识的传授,只重视化学理论知识的全面性和系统性,常常忽略化学教学与现实生活的有效融合。长此以往,會使化学知识脱离生活实际,削弱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其二,学生的学习主体性未能得到有效发挥。新课改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然而一些教师依旧采用机械的灌输式教学,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理论知识。除此之外,化学中各式各样的实验大多由教师动手操作,学生鲜有动手操作的机会。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不到充分体现,对高中化学教学造成不利影响。

三、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实践策略

1.引入生活现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高中生对化学基础知识已形成一定的认识,在日常生活中也积累了一定的生活常识及经验,因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对学生的知识结构及对应的认知水平有所了解,依托学生现有的生活认知创设教学情境,引入生活化问题,讲授学生需要掌握的化学知识,进一步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化学知识结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开展生活化教学,使学生对化学学科形成更直观的认识,进而实现对各式各样化学知识、概念的有效掌握。

例如,在教学《丰富多彩的化学物质》一课时,教师可引入相关的日常生活事例,以引出学生所需要学习的化学知识。如许多学生喜欢吃巧克力,有研究人员发现,在巧克力中含有一种物质,人们食用后会产生愉悦的心情;将小苏打与醋进行混合,可展现“化学火山”的反应;将发酵粉与牛奶进行混合,再添加其他相关物质,可实现复分解反应或双置换反应。如此一来,借助生活中的常见物质便可实现对学生所需化学知识的有效引出。自生活实际出发,还可帮助学生建立对物质科学分类方法的初步认识,进而从不同角度对生活中常见的物质开展有效分类。

2.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实现生活化教学

新课标下,应用日常生活元素开展教学得到了广泛关注。化学与现实生活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化学源自于生活,同时应用于生活,学以致用是化学学科的教学目标。例如,在《生活垃圾的分类处理》教学中,要求学生了解简单的分类处理方法。在授课前,教师可预先向学生提出问题,如生活垃圾随意处理会造成什么不良后果?然后引入多媒体视频,向学生展示垃圾乱丢乱放会引发农田污染、水体污染、空气污染等后果。紧接着,为学生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组织学生开展游戏,例如说出与垃圾相关联的词语,如快餐盒、口香糖等,让学生思考何谓垃圾,并对垃圾进行有效分类。最后,再通过各式各样的日常生活事例,引导学生掌握生活垃圾绿色化处理的方法,并为学生安排课后实践探究作业,如应用橘子皮或柚子皮挤出的液体对泡沫快餐盒进行溶解等。依托实践探究,学生不仅掌握了绿色环保知识,实现了学习目标,还培养了社会责任感及环保意识。

3.开展生活化实验,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

化学实验是学生学习探究物质及其变化规律的一个重要途径。为了提高化学实验的有效性,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教师可从日常生活中提取实验素材,以调动学生探究化学规律的主动性。例如,在《溴和碘的提取》教学中,学生已具备相应的化学基础知识,且能够自主完成相应的化学实验操作步骤。该节课要求学生掌握如何从海水中提取溴、碘。因为海水中含碘量有限,因而实验操作存在不小的难度。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引入生活中常见的物质作为海水的替代品,如学生经常食用的紫菜、海带等海产品,它们的含碘量较高。因此,教师可引入紫菜做碘提取实验,并提出实验探究的相关要求,将学生划分成若干小组,让学生分组合作展开探究。学生为了探究紫菜含碘与否,势必会积极投入到实验操作中,并最终得到紫菜中含碘的实验结果。现实生活中的经验知识不断促进学生的成长,紫菜提取碘的实验结果使学生认识到化学实验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进而提高学生对化学的学习兴趣。

总而言之,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实施生活化教学,可使枯燥乏味的化学知识变得直观形象,实现对高中化学教学的有效优化,并且这对于推进教学改革、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同样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因而,高中化学教师必须革新自身的教学理念,提高对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认识,加强对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现状的深入分析,积极促进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有序开展。

[ 参 考 文 献 ]

[1] 张苧丹.立足生活 感悟化学魅力:浅谈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实施策略[J].化学教与学,2016(7):32-33+88.

[2] 陈疏愚.浅谈高中化学教学中如何突出生活化教学[J].俪人:教师,2015(18):274.

[3] 牟华成.浅谈高中化学生活化探究教学的意义和策略[J].读书文摘(中),2015(9):116.

[4] 程亚丽 , 胡凤荣.浅谈高中化学教学生活化的实践与思考[J].新课程(下),2015(12):50.

(特约编辑 温 简)

猜你喜欢
生活化教学高中化学实践
高中化学高效学习之复述策略
NOBOOK虚拟实验在高中化学的应用
生活化教学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影响探析
高中化学学习中错题集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