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对大学生群体来说,班级作为其学习、生活接触最多的社会团体,班级成员在这一群体中所获得的归属感直接决定了其幸福指数,是每一个人都需要的!如何营造良好的班级人际关系氛围,是每一个大学生及辅导员都必须关注的。
【关键词】心理辅导 反思 建议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42-0203-02
一、案例简介及分析处理措施
大二男生刘××,性格内向,平时少言寡语,不善于与人沟通交流,在联欢会上轮到表演节目时,因自己没有任何才艺,尴尬下台,之后闹“失踪”,最终回宿舍,第二天找到老师,诉说了内心的苦闷和心情,知道他是因为自身性格和家庭原因造成的这一切,对他进行了开导,并让他正确认识自己、悦纳自我,正视自身的缺点和不足勇于面对困难和挫折。之后,我又联系他的同学,给他送了一份特别的生日礼物,让他找回了自信,并积极进行新的求学之路。
二、此案例的反思及对今后工作的建议
(一)全面了解和掌握自己所带班级情况,本着因材施教的原则,对班级管理和建设有的放矢,有针对性的开展工作,切忌经验主义程序化。
1.从某种意义上讲,班级和个人一样都有自己的性格和特点,每一个班级的班风、学风、对待集体活动的积极程度、班級成员之间人际关系的优劣都不尽相同,我暂且把它命名为“班格”。“班格”受成员性格因素影响,特别是班级领导者(班干部)起到决定性的作用,而它也反过来影响班级成员生活的方方面面。有的班级学风正、总体成绩优良、成员之间关系融洽、班团凝聚力强;而有的班级违纪学生较多、成绩两极分化较为严重、成员关系淡漠、班团凝聚力弱或者说一盘散沙。根据每个班级的具体情况,我们应该有针对性的进行引导,使其好的方面得以传承发扬、薄弱环节得以加强,不利的方面能够得到改良,使班级凝聚力加强的同时,每个班级成员都能得到好的发展。
2.刘××所在的班,总体来说成员之间都较为内向,加之专业因素女生多、男生极少,班级凝聚力弱、小团体(以宿舍为单位)现象较突出。凭借以往的工作经验,我更为关注性格内向、不善于与人沟通的女生,总认为男孩子比较大气,不是特别敏感,所以对其关注不够。通过这件事,我清楚地意识到,针对每个班的不同情况,有针对性的开展工作至关重要。像刘××这样一些性格较为内向、敏感、缺乏自信,有强烈的被集体认可接纳的需要,但苦于没有有效的途径,事与愿违内心极度焦虑、痛苦的人应纳入我们重点关注学生的范畴。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的重点除了做好关键人的教育引导之外,同时也应该关注绝大部分学生的积极引导。使他们掌握和谐人际关系交往的基本要素,学会用积极、乐观、宽容的心去面对周围的人和事。
1.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时因各方面条件的制约我们更多的是去关注一些重点人,防止恶性突发事件的发生,是一项保底的工作。但每个人的心理都会受外部的影响而产生波动,如何使大学生掌握自我心理调试的基本方法和途径,塑造良好的人格特征,使苦恼困惑的人更健康、健康的人更卓越,是我们应该花大力气去研究实践的。我们应该更加重视心理健康课,心理讲座、团体心理辅导等等特色心理活动的开展,采用多种形式,有针对性的开展活动。切忌大而全,浮在面上做工作,学生没有实质性的收获。
2.刘××将同学们送给他的生日礼物视若至宝,是因为他借此感受到了被关注、被认可、被接纳、满足了他归属感。而班级其他成员也通过这件事情明白了:尊重每一个同学,首先从保护他那颗敏感的自尊心开始。也许你无心的一句话、一个动作可能已经深深伤害到了他!所以,在人际交往过程中,一定要有同理心,学会换位思考懂得去体谅包容别人。当言语沟通受限的时候,可以采用文字、图画、甚至是肢体语言去有效地沟通交流。
3.面对负性生活事件情绪产生波动,甚至产生羞愧、内疚、悲伤、恐惧、愤怒的情绪体验,这都是正常的。但千万不能让某种不良心态长期主导自己的情绪,这会对自身身心健康造成极大的伤害,同时也会影响自己的人际关系,造成恶性循环。所以,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通过正常的方式疏导、发泄,保持平和的心态,这对自身健康及营造良好的人际关系都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三)注重与家长的沟通,营造家、校共育的全员育人的和谐氛围,将教育拧成合力,促使每个孩子健康成长。
大学生不像中小学生,家长的监管责任没有那么重,加之现在大学生入校都年满十八周岁业已成人,有独立的行为能力。但是,每个孩子的成长都离不开家庭因素的影响,问题的产生都不是偶然的,一定有其深层次原因。所以,要加强和学生家长的沟通与联系,从而更好的了解学生产生问题的原因,才能对症下药,家校教育影响形成合力,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和家长要不断反思、调整教育方式,使教育效果达到最优化。
作者简介:
王小敏(1982.3-),女,汉族,陕西省宝鸡市人,硕士研究生,讲师,科级学生辅导员,主要研究方向:大学生心理健康、就业指导规划、学生党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