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打造有效的作文教学课堂

2018-01-18 10:03黄小琳
课程教育研究 2018年42期
关键词:拓展思维

黄小琳

【摘要】若要学生在作文课上愿说、想写、会写,体验作文的乐趣,就需有活力、充满智慧、动态生成的课堂。语文教师在作文指导课上,这就需创设情真意切的课堂情境,创造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教给学生拓展思维的实用方法、教会学生基本的表达方式,让学生对作文课堂爱不释手。

【关键词】情真意切  宽松和谐  拓展思维  教给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42-0086-02

《小學语文课程标准》对作文教学目标的解读是: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的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因此语文教师必须夯实作文课堂教学,需在创设氛围、拓展思维、教给方法等方面下足功夫,使课堂充满活力,促使学生愿说、想写、会写。

一、创设情真意切的课堂情境

要让学生喜欢上作文,就要想方设法让学生对作文课堂、作文教师、写作产生一种美妙的情感来。

课堂上师生的交流,通过表情、语言或肢体动作的变化来进行。教师要善于用微笑传递对学生的期待;用准确精炼、充满个性特点的语言调动学生的激情,使之享受语言美的熏陶;练就洒脱的教学机智,时时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对作文课堂爱不释手。只有当师生的情感产生共鸣,创设出情真意切的课堂情境时,课堂才是充满朝气与生机的。

二、创造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

在实施“有效课堂”教学改革的今天,我们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发展学生个性。课堂上,教师倾听学生发言,做学生亲切的导师、真诚的听众、合作的伙伴。宽松和谐产生美,才能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善于发现学生优点,对学生多加鼓励,使学生学习心境保持愉悦,产生求知的欲望和情感。

课堂上教师应用和蔼可亲的态度、亲切感人的语言启发、引导、点拨学生,鼓励他们积极思考、大胆发言、勇敢质疑。肯定观察细致入微的学生;赞美思考周全、表达流畅、遣词造句比较准确、生动的学生;无人发言时,用“谁愿意尝试尝试,做最勇敢的人”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对于踊跃发言,但是看法常和他人相似的学生,要鼓励他:“如果换个角度思考,也许你的发言更精彩。”以此来保护学生的积极性……

“亲其师,信其道”。只有当学生的积极性、能动性、创造性得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人格得到尊重、智慧得以显露、行动得到认同时,才能形成活跃、宽松的课堂氛围。这种氛围,是课堂富有活力的前提和保证。

三、教给拓展思维的实用方法

生活中,小学生与小伙伴交流时有说有笑,滔滔不绝。在提笔写作时,思维却似乎受到了阻碍,曾经在生活中的所见所感的内容,似乎消失得无影无踪。很多时候,思维打不开是令作文课堂失去活力的主要因素。只要师生的思维被激活了,思维水库的闸门被打开了,活力的激流就会奔涌。

不久前,我上了一节习作指导课,要求学生就身边发生的某件事情谈看法。学生也许是受例文和插图的影响,几乎只提到了乱扔垃圾的事情,课堂气氛沉闷。当时,我就运用思维发散法来引导学生寻找素材。我问学生在哪见过乱扔垃圾的行为,他们说出了不同的地点:小区、马路、影院、学校……我把“马路”这一地点作为发散点,引导学生说出不遵守公德的事情。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纷纷说了自己在马路上所见过的不文明的行为,我结合学生的回答完成了“思维发散图”。

学生看着形象的思维发散图,觉得有话可说了。后来,我还让他们尝试用思维发散法,用其他的地点作为发散点进行训练,挖掘素材,比赛哪个小组发散的内容多。小组汇报时,我组织学生评选出发散内容最多的一个组,进行奖励。

在作文课堂上,学生的思路一旦打开,兴趣就会被点燃。在兴致盎然、思绪飞扬中,学生已经有了可选择的材料,就不会有“无米”之忧了。

四、教会学生基本的表达方式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作文教学也是如此,要让学生懂得,巧用方法,能更好地表达真情实感。如:描写,特别是细腻的心理、神态、动作、语言、外貌等描写,对表达感情具有直接功效;适当地抒情议论,会令文章锦上添花;巧用修辞,会使感情诗意动人,使之文采飞扬。在平时的习作教学中,我常利用优秀的片段,引导学生领会其中的表达方式,并鼓励他们举一反三,以达到触类旁通的目的。

我曾经在《给老师的一封信》作文指导课上,将思维发散与语言表达的训练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在学生经历了“用心审题明要求”“发散思维搜素材”的学习过程后,安排“欣赏片段悟妙招”环节,要求学生认真默读一个优秀的书信片段,找出当中运用的写作技法,并画出相关的句子,标明运用的写作技法以及运用了该技法后有什么作用。经过这样的学习环节,学生悟出了:直接抒情,平淡之处见真情;细节描写,具体再现动人情景;巧用修辞,令文章锦上添花。紧接着我就安排“学以致用写我心”的环节,学生当堂进行实际训练,把学到的写作技法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实现知识技能的迁移。

靠方法指导写作,用方法进行写作,作文课堂拥有了充实、鲜活的内容,学生有了记录生活的途径。这样的课堂,才是充满活力的课堂。

若要学生在作文课上愿说、想写、会写,体验作文的乐趣,那么,富有活力、充满智慧、动态生成的课堂是实现这个目标的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张隆清.小学新派作文教学模式的实践与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7.

猜你喜欢
拓展思维
解题教学中的“调味剂”
浅析多媒体技术在高中数学课堂的有效应用
从抓住“意外”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说起
五分钟微讲坛之拓展学生思维,全面提升语文素养
插图,语文创新教法中的“点睛”美
深度报道与记者的拓展思维关系
巧用多媒体,给中职语文教学增添一抹亮丽
利用物理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在物理教学中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