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精准资助政策体系研究

2018-01-18 05:25李洪霞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18年14期
关键词:政策研究精准资助

李洪霞

[摘要]本文通过对“精准扶贫”思想下产生的“精准资助”的研究和探讨,提出构建由对象识别一过程实施一效果反馈组成的“三位一体”的资助工作体系,完善资助对象认定、资助方式精准、资助管理育人体系,进而做到对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精准资助,实现资助育人目标。

[关键词]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精准资助;政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 5918( 2018) 14- 0023- 03

doi:10. 3969/j.issn.1671- 5918. 2018.14.011

党的十八大提出把“精准扶贫”确立为新时期扶贫开发的重要指导思想,十九大报告又明确指出要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作为高校顺利开展各项学生工作的基础,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将“精准资助”的思想在工作中广泛传播并大力推行,积极扩大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领域,努力提高资助工作的时效性和质量。而要想实现“精准资助”政策在高校资助工作中进一步应用和推广,我们还需要结合实际做出进一步的研究。

一、高校学生“精准资助”的内涵及意义

“精准资助”是在“精准扶贫”思想下衍生的高校学生资助政策。2013年10月,习总书记到湖南湘西考察时首次作出了“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的重要指示,随后的几年中,国家也曾多次强调指出“精准扶贫”的重要性;2018年两会工作报告中再次指出,我们要全面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健全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精准资助”实施过程中,高校作为国家培养人才的重要陣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更应充分落实“精准扶贫”政策,建立“精准资助”长效工作机制。

随着国家资助政策逐步完善,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体系也在逐步改进,在这个过程中,实际操作仍存在资助对象认定不标准,资助方式单一,资助管理模式陈旧等问题。“精准资助”对学生资助方法、措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精准”,是对高校资助工作得升华,它站在普遍性上看到了困难学生个案的特殊性,是更精确、更深刻的扶贫对策。通过精准资助,促使资助工作发挥实效,不仅能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物质困难得到缓和,更能使学生“精神受助”,使学生内心产生感恩原动力,激励学生成人成才。所谓精准资助是指通过科学准确的方式认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基础上,分析探寻致贫、致困原因,依据学生需求,寻找学生需求和资助形式之间的平衡点,达到“供需平衡”,实现对学生的精准帮扶。

二、高校“精准资助”的内容体系建构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内容概括起来主要有三大方面:一是识别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这是资助工作的前提和保障;二是分析学生致贫、致困的原因,以便针对不同的原因采取不同的帮扶形式,这是资助工作的实施过程;三是跟踪调查学生帮扶效果,针对不同效果进行不同的培育和管理,这是资助工作的效果反馈。通过精确这三个方面,建立由对象识别一过程实施一效果反馈“三位一体”的资助工作体系,实现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管理,做到“一生一策”,逐步完善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精准帮扶机制。

(一)对象认定精准

资助对象的精准是高校资助工作开展的前提和保障。科学、准确的识别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一直是高校资助工作的重点和难点。结合高校学生资助工作实际,通过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四步走”的方式,实现资助对象的精准认定。

第一步:困难证明材料初识别。通过学生提交的《学生情况调查及家庭经济困难认定申请审批表》,辅助提交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证明材料(学生提供有关本人家庭经济困难情况的证明材料、家庭户口簿复印件、父母下岗证或失业证复印件、烈属证复印件、家庭主要成员身体残疾的残疾证复印件、家庭成员患重大疾病的病例复印件、低保证,特困证复印件以及其他能有效证明家庭经济困难的材料)初步认定该生为贫困生。如遇孤残学生、烈士子女、家庭遭遇自然灾害或突发事件等特殊情况的学生、农村特困救助供养学生、建档立卡学生,可优先认定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第二步:定量分析定级别。依据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家庭所在地和学校所在地域的经济发展状况、学生家庭收入、家庭人口数、学校的收费水平以及是否属于自然灾害多发地等影响因素,充分发挥大数据技术优势对影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的要素进行深入收集、加工并逐个赋分,利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式综合评定学生的贫困程度,确定贫困等级(普困、困难、特困)。

第三步:走访座谈寻真相。本着公平与隐私相结合的原则,通过与部分班级同学、宿舍舍友面对面的座谈,对学生日常消费状况进行了解和评议。另借助假期到学生家庭所在地进行家访,实地了解学生的家庭经济状况,掌握学生家庭经济状况的第一手材料。将结果与定量分析的结果相比对,结合学生入校前填写的《学生家庭经济状况调查表》,进而实现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情况的全面系统掌握。

第四步:动态管理勤调整。目前,多数高校都建立了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数据库,但是对数据库的管理和更新不到位、不及时,学校应定期(半年或者一学期)进行一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库的调整,通过再次提交材料,结合学生的在校表现状况,充分了解家庭经济变化情况和学生的现实表现,及时调整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格和贫困等级,实现数据库的动态管理。

(二)资助方式精准

高校精准资助工作应在准确认定资助对象的基础上具体分析学生致贫致困的原因,了解学生的阶段特点和需求差异,因时因人制定资助计划,分类实施资助和帮扶,提高资助的精准性。精准帮扶是资助的核心和关键。要实现精准帮扶,需做到以下四点:

1.寻根源。依据资助对象精准认定过程中学生提供的材料,认真分析学生家庭致贫致困原因,如因学、因病、家庭发展能力不足、中西部发展不均衡、自然灾害多发地等原因,依据致贫原因将学生进行分类,为接下来的资助工作提供支撑。

2.探需求。针对不同层次、不同地域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科学分析学生资助需求。东北师范大学针对不同困难程度、不同年级专业学生而研究构建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需求测评模型。该模型依据高等教育成本分担相关理论,综合考虑学生家庭经济困难状况、学杂费用标准、基本学习生活成本和长远发展需求综合分析得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需求,实现了学生资助需求的精准探寻。

3.定计划。目前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主要资助形式可简单概括为“奖、贷、助、勤、补、减”,这些资助形式基本上可保障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依据学生需求,寻找学生需求和资助形式之间的平衡点,达到“供需平衡”,依据每类学生制定不同的计划,进而实现资助形式的精准化。

4.精帮扶。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中“平均分”、“轮流坐庄”、“大水漫灌”、“平均用力”等现象时有出现。为实现精准资助的核心精准帮扶,要在充分发挥现有学生资助工作体系优势的基础上,构筑以精准化为核心,以学生需求为着眼点,以共性资助为根本,以个性资助为突破的资助多维体系。以“五奖二助”保底线,辅助“一减一补”补差额,实现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精准帮扶。

(三)资助管理精准

立德树人是高校的办学宗旨,也是资助工作的目标。高校资助工作不仅要保障学生正常的完成学业,还要实现教育和管理育人的结合。首先,资助管理育人与思想引领相结合。《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指出高校资助育人I作应与思想政治教育、教育教学科研活动相结合,培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同时结合樹立资助典型,加强对学生励志、诚信、感恩和社会责任感教育,促进学生的成长、成才,进而实现资助工作的思想引领与价值塑造的结合。其次,学生资助工作与育人研究相结合。加强对资助工作者的培训和教育,组织其对资助政策和法律法规的学习,使其充分认识到资助工作育人的重要性。结合高校人才培养目标,探寻人才培养的方式和方法,更新人才培养模式,实现资助育人的目标。最后,在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管理过程中,将物质资助与发展资助相结合。树立发展性资助的理念,在经济帮扶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的长期发展,提升学生的综合竞争能力,使学生从根本上解决家庭经济困难的问题。所谓发展性资助,是指在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活动中,以公平原则和效率原则为价值追求,以资助对象的发展与资助体系的发展为目标指向,以现代管理思想和管理方法为解决方案的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观念形态。

目前,高校学生资助工作已经进入转型期,如何在资助“量”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资助对象、资助方式和资助管理的“质”,真正实现精准资助。资助对象认定“四步走”程序,资助方式“寻、探、定、帮扶”路线以及“两个结合”的资助管理方式,基本上可以实现精准资助。在明确资助精准的同时,将理论融入实践,通过加强对资助内容的研究,完善资助工作体系,进一步提升高校学生资助工作水平,对于发挥资助工作在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中不可替代的作用。

三、“精准资助”的制度保障

“精准资助”是在“精准扶贫”思想下诞生的高校学生资助政策。高校“精准资助”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资助工作的顺利实施和开展离不开国家政策和制度的支撑,工作效果的好坏需要通过监督机制的反馈,效果落实情况的普及需要宣传的及时跟进和反应。为进一步完善“精准资助”工作体系,保障精准资助工作的顺利实施,须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首先,完善的政策文件是开展工作的保障。国家关于“精准扶贫”的文件有很多,但与高校资助工作直接关联的文件较少。上到中央,下到地方、省市、高校和学院均应该有相应关于精准资助的文件支撑,从而为精准资助的开展提供保障。其次,“精准资助”评审监督机制及时反馈。高校资助工作的具体实施过程涉及很多单位和部门,实施效果的好坏如何评价,资助过程的公平、公正行如何监督,这就需要监督反馈机制的建立。定期组织开展学生资助工作专项检查工作和审计工作,及时解决资助过程中出现的资金使用不规范、管理不完善等问题,做到全过程、全方位对“精准资助”工作进行监督和反馈。其次,资助宣传工作要广泛。做好高校资助工作离不开宣传,2018年全国学生资助工作要点指出要进一步加大资助宣传力度,创新宣传形式和载体,结合新媒体,使资助宣传工作更接地气,更加实效。高校要充分利用好关键时间节点,开展对资助工作的宣传,做到“人人知资助,人人讲资助,人人懂资助”,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时时处处都能感受到党和国家对他们的关怀和温暖。

高校学生资助工作是高校学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探讨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的“精准资助”工作体系,在资助管理过程中注重发展性资助理念的树立,结合学生的长期发展,提升学生的综合竞争能力,进而完成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精准资助”,解决学生求学的后顾之忧,实现高校资助育人目标。

参考文献:

[1]关于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意见[J].老区建设,2014(1):8- 13.

[2]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J].高等职业教育探索,2017,16(6):33.

[3]杨晓慧,关于新时期高校学生精准资助工作的思考[J].中国高等教育,2016(9):22 - 25.

[4]李涛,鞠鹏,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京召开开幕会上习近平代表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李克强主持大会[J].宁夏画报(时政版),2017(6):6-9.

[5] 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摘要)[N].山西日报,2018 -1 -26(2).

猜你喜欢
政策研究精准资助
跨界水污染中的政策协同研究现状与展望
保育员队伍建设的政策研究
中国能源CO2排放峰值方案及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