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研究

2018-01-18 21:39罗正笔
教育界·上旬 2017年11期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课堂提问有效性

罗正笔

【摘要】小學语文阅读教学是语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课堂提问是提升阅读质量的有效载体,也是教师进行阅读教学的一种教学手段。因此,教师要提高小学语文阅读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有利于提高语文阅读教学的效果,符合我国语文改革发展的要求。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课堂提问;有效性

一、课堂提问的概念研究

苏格拉底在教育学生时并不马上直接给出答案,而是提出学生可以理解的问题让学生独立思考和交流合作,引导学生在自己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正确答案。如果学生对所提出的问题或者已有的认知发生了错误,苏格拉底并不马上纠正,而是根据错误的答案或认知进行延伸并补充问题,使学生陷入自相矛盾的境地,从而改变错误的想法,这种方法叫作苏格拉底法。这是早期的课堂提问的教学研究,主要是以课堂提问的形式启发学生独立思考,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美国学者史蒂文斯认为,课堂提问是有效教学的核心。心理学家瑞格对课堂提问研究得出,在课堂教学中,包括手势语言、面部表情等一系列可以引起学生反应的动作,都可以作为问题。所以他认为课堂提问是试图引出言语反应的任何叙述句。

我国著名学者钱梦龙认为,课堂提问就是有目的地设疑。也有学者认为,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中,教师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学生提出问题,引导学生独立思考,通过交流与合作,自主解决问题,从而掌握和巩固新知,是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课堂提问就是在课堂中师生间、生生间的交流互动,根据学生的需要提出问题,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从而自主解决问题,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

二、课堂提问的理论研究

掌握学习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教育家布鲁姆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其核心思想是“为掌握而教”:“大多数学生能够掌握我们所教授的知识,教学任务就是要找到学生掌握所学学科的手段。”他认为:“只要提供最佳的教学并给以足够的学习时间,多数学生能获得良好的成绩。掌握学习法指出:教师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对课文进行有效的课堂提问教学,引导学生在问题中掌握新知,随之进行形成性测验,通过反馈,针对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矫正,然后再进行一次平行的形成性测验,以确定学生掌握学习内容的程度。”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进行有效的课堂提问就必须运用掌握学习法,就是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从阅读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在有效的课堂问题中学习课程,根据课堂的实际和学生的情况进行有效提问,不再以教师的固定模式提问,而是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提问。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最早是由瑞士哲学家、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的,他认为学习者知识的获得,不仅取决于其自身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的精神,还需借助他人(比如教师、同学、父母)的帮助或者查找必要的资料,在与外界客体的交互中获取知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包含情景、协作、会话和意义的构建,利用情景、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实现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的课堂提问就需要创设一定的问题,使师生之间实现相互协作、互动和意义的建构。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进行有效的课堂提问,教师必须创设问题的情景,通过师生、生生、文本的对话,让学生通过协作、交流等发现问题,经过独立思考解决问题,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合作学习理论是在美国20世纪70年时代出现的,后逐渐发展成为一种教学理论。合作学习理论强调群体的力量,主张以学习者为中心组织教学活动,强调学生在合作学习中互动沟通,并在合作交流中形成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在自我控制中完成学习任务。通过合作学习,学生能够对问题进行深层次的思考,通过交流互动,打破思维局限,在学习过程中互相激励的同时增进友谊。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的课堂提问环节就充分利用了合作学习的优势,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分析、解决问题,内化知识和技能,从而提升与人交流、合作、沟通、倾听、表达等能力。

三、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课堂提问的重要性

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完成阅读课堂教学目标的重要手段之一。《小学语文新课标》认为:“教师和学生是课堂的主体,也是课程的创造者,语文课堂教学不只是单纯地完成教学计划和教学任务,更是一个适合学生个性发展与创造的主体创新过程。”从《小学语文新课标》中可以看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是一个平等对话的过程,包括学生和文本的对话、学生与学生间的对话以及学生与老师的平等对话,通过三者之间的对话来实现阅读教学的教学目标。而实现对话的载体就是课堂提问。课堂提问作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环节,是实现语文阅读教学目标的重要教学手段。通过课堂提问,不仅能够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兴趣,也可以培养学生的语文组织能力、创新思维能力以及独立思考能力;有效的课堂提问能够通过学生与学生间、师生间的提问和对话拉近三者的关系,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特别是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小学生学习自觉性差,对教师的依赖性更强,所以有效的课堂提问才能更好地集中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为他们的语文阅读素养提升夯实基础,促进语文教育的顺利发展。

四、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课堂提问的现状

(一)课堂提问形式过于单一,忽视学生的主体创造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的课堂提问是一个三者对话的过程,目的是启发学生独立思考,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进而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但在实际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只是习惯照搬设计好的教案进行课堂提问,忽视了课堂的实际情况。在阅读教学的课堂提问中,教师仅仅希望学生回答固定的答案,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情感体验。教师的课堂提问方式过于单一,忽视课堂的多变性,把学生固定在一个设计好的提问框架中,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有的课堂提问只是走形式,目的只是为下个教学环节做准备,毫无实际意义。过于形式化的课堂提问严重打击了学生的阅读兴趣,阻碍了我国语文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endprint

(二)课堂提问过于频繁,无主次,忽视学生的个体差异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语言是师生、生生间学习交流最为常用的一种工具。新课改提倡的是课堂提问的启发性,教师应该通过课堂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进而主动学习和掌握知识。但是,部分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认为提问越多越能够体现启发式教学,同时也是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开放式教学。这种误识导致教师课堂提问的频率不断增加。更有甚者,纯粹为了问而问,不考虑课堂的多变性,完全固化在一个模式,致使学生对于教师的提问没有经过独立思考就忙于应付,忽视了学生的情感体验。有的教师对学生的课堂提问千篇一律,忽视学生的个体差异,久而久之学生就产生厌恶的心理,进而讨厌小学语文阅读课。这样的错误提问方式严重阻碍了语文阅读教学的发展,不符合我国素质教育的要求。

五、如何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一)课堂提问多元化,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而教师组织课堂教学的重要形式就是课堂提问。新课改提倡教师应该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给予学生自主学习的权利。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回归到课堂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的角色中,以课堂提问组织语文阅读教学,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在语文阅读教学的课堂提问中,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要结合学生的逻辑思维、个体能力、性格发展和想象力进行课堂提问;教师应该考虑到课堂的多变性,突破固定的提问模式,根据课堂教学的需要,进行灵活的、多元化的课堂提问;教师要重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多与学生互动交流,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通过有效的课堂提问把文本的知识点、课堂阅读教学目标、学生、教学资源组织起来,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增加学生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

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们都具有独一无二的性格、学习方法、学习能力以及家庭环境,这些因素都能够造成每个学生的思维方式不一样。在语文阅读教学的课堂提问中,教师需要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在理解学生的基础上,针对性地进行课堂提问,做到让学生接受、理解,进而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课堂提问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总结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是学生开始课堂阅读的重要阶段,而有效的课堂提问是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重要教学形式。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有利于增强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学生快乐阅读。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陈三珊.小学语文教师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5.

[3]张耀奇.有效课堂提问的基本条件分析[J].全球展望,2010,39(06):91-93.

[4]罗月香.浅谈语文课堂提问的教学艺术[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15):92.

[5]李建新.布鲁姆“掌握学习”理论在教学中的应用[J].四川师范大學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S1):29-32.

[6]杨维东,贾楠.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述评[J].理论导刊,2011(05):77-80.endprint

猜你喜欢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课堂提问有效性
班级家长会有效性的探究
思辨性阅读不能忽视“小心求证”——关于论据的有效性探讨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思考
立足文本,以读促写
靠近“最近发展区”,增强教学有效性
浅析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
数学课堂提问七要
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的教学研究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