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新升本地方本科院校在新工科建设中的几点思考

2018-01-18 15:28傅密朱江
教育界·上旬 2017年11期
关键词:人才培养

傅密+朱江

【摘要】新工科学科建设与新工科人才培养日益迫切与重要。文章以重庆文理学院为例,对新升本地方本科院校在新工科的建设工作提出几点思考及借鉴建议。对新升本地方本科院校新工科建设着重把握:面向地方经济转型发展,貫彻新工科思维,构建富有地方特色的新工科体系,对现有及新申报专业进行有效交叉融合。

【关键词】新工科建设;新升本地方本科院校;人才培养

【基金项目】本文系重庆市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基于智慧学习环境下材料类复合型人才培养实践教学共享系统的构建与实践项目(173130)”的研究成果。

21世纪伊始,新工业革命拉响了号角。伴随着新经济的飞速发展,全球化日益深入,科技创新与科技人才已然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实力的标准。在以习总书记为核心的新一代国家领导人提出的“一带一路”全方位开放战略背景下,聚焦高校教育工程,开展新工科建设已成为中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系统工程中研讨的重要话题。2017年2月,教育部在复旦大学举办了关于新工科建设的相关会议,并发布了《“新工科”建设复旦共识》,为探寻“新工科”之路树立了旗帜和标杆[1]。

新升本地方本科院校作为高等教育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注入新工科改革的一股新鲜血液,有很长一段的探寻之路。在新工科建设的背景下,新升本地方本科院校应牢牢抓住这个百年难遇的机遇,充分借鉴国内外新工科建设经验,结合本身优势,加强新工科学科体系构建与建设,培养能力与素养兼备,既能适应变化又会工程创新的新工科人才[2]。新升本地方本科院校应当主要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肩负起探索与发展以地方特色为标签的新工科建设的责任和使命,以期在新工科建设行动中贡献一份绵薄之力。

一、 国内外高等工程教育的发展历史

纵观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高等教育的工程教育可以发现,它们所走的路也并非一帆风顺。工程教育的培养模式和人才导向往往和历史背景以及潮流发展趋势密切相关,都是以科技进步、社会发展、人类需要为前提的。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新材料、互联网、能源化工等新兴产业则鞭策着国外工程教育的人才培养向更加全面的综合型工科人才看齐;在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实力水平的工业愈发受到重视,对于工程教育中工科人才的培养又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在原有工科的基础上开设符合时代需要的新工科专业,对新工科赋予新的内涵,以新的理念和培养模式培养新工科人才也正是西方工程教育所做的[3]。

我国的工程教育虽然起步较晚,但是丝毫不逊色于其他西方国家。国内工程教育在吸取国外工程教育办学经验后,结合本身的考量,着重加强学生科学分析、人文精神和德育教育等方面的综合培养[4]。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和经济形式复杂的情况下,新工科这一新概念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5]。对于我国高等工程教育来说,这既是难能可贵的契机,也是惊心动魄的挑战。在以新工科为首的高等工程教育建设和发展中,如何适应时代需求,建设出卓越的工程教育学科,培养出社会亟须的新工科人才俨然成为摆在教育者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

结合国内外高等教育工程的发展不难看出,工程教育和科技发展是紧密联系的,在经济全球化、科学技术发展迅猛的今天,科技与人才的需求量会愈来愈大,而工程教育也正为之改变和努力,以求培养出适应时代发展的理论知识扎实、实践能力强、创新意识强、内涵素养高的综合型新工科人才。

二、新升本地方本科院校新工科建设之路的思考

新升本地方本科院校是注入高等教育体系中的新鲜血液,也是中国大国复兴道路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特别是针对地方经济的转型发展,地方本科院校在新工科的建设和发展之路中要先发制人,以长远发展的战略目标构建合理的富有地方特色的新工科结构框架,既要正视自己的短板不足,也要明确自己的优势长处,勇于创新和探索,转换人才培养模式,对某些传统工科学科进行交叉融合和升级,尽快探寻出一条适合于本身发展的新工科建设之路。以下将以重庆文理学院新工科建设工作为例,思考新升本地方本科院校新工科的建设之路。

(一)贯彻新工科思维

不管是对工程教育工作者,还是对学生,新工科都是一个新的视野,为我们构建了一个新的工学世界体系,如何为这个新体系添砖加瓦,如何在这个新体系中提升和发展都是亟待思考的。新升本地方本科院校的工程教育思维侧重点大多不同。例如某些应用型新升本地方本科院校,其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只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而对于学生的开拓创新能力、多学科思维逻辑、综合人文素养等方面重视不够,并不符合新工科人才多元、全面的能力素质的要求。重庆文理学院在探索新工科建设的举措中,统一思想认识,从工程教育工作者和学生两方面出发,双管齐下。在工程教育者方面,积极组织管理者和骨干教师参与国内新工科建设研讨会,学习研究国内外的新工科建设规律与经验的同时,转换工科的教学思维,以新理念、新培养模式审视现有工科人才培养中的不足,不再以传统思维侧重一方面或几方面培养工科人才,转向着力落实培养地方经济真正需要的多元全面的新工科人才。在学生方面,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树立新工科思维,在理论知识讲授和实验技能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创新、分工协作的思想,并结合各专业的优势开展了实验班和卓越班教学,为学生提供开放的平台和优质的资源,通过四年的不间断培养,让学生适应新经济形态,成为一个时代需要的新工科人才。

(二)构建新工科体系

对于多数新升本地方本科院校而言,专业建设底子薄,且升本建院后校内专业设置比较分散,专业间交叉融合度不高,这些都是每个新升本地方本科院校在新经济形势下培养合格人才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但是在新工科的建设背景下,新专业的设置(新工科类专业)和传统专业的升级必须更加深入结合时代的需要,强调校企合作以及产教融合。重庆文理学院在新工科建设中,针对重庆市新材料、电子、能源等新兴产业对人才的需求,遵循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素质结构协调发展的原则,初步构建了富有专业特色的新工科人才培养体系,将校内优势专业如光电材料与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金属材料工程等人才培养体系进行了重构,在“大材料”高级工程人才的培养框架下,采用基础与能力并重、意识和素养兼备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适应重庆市材料、电子、能源等技术进步不可或缺的,具有较强工程实践能力、勇于创新的思想和广阔的国际化视野的新工科高级人才。除此之外,其他一些传统工科专业也正积极升级,加强信息、产业、学科间的相互渗透融合,协同育人,打破单一的学科设置和人才培养,力求多元、多维度发展,与新工科接轨。endprint

(三)专业交叉融合

在新工科背景下,学科与学科之间、专业与专业之间的联系愈加紧密,单一知识体系和单一培养模式下的人才已不能顺应时代发展要求。例如重庆文理学院OLED柔性触摸显示屏技术,在国内创新创业大赛中屡获大奖,它融合了材料、物理、化学等多学科技术,这种多学科、多专业交叉融合的结果为社会的进步,特别是重庆市未来IT行业、智能化装备行业带来了许多意想不到的、实用便捷的创新技术。新升本地方本科院校更要打破这种学科与学科之间以及专业与专业之间的禁锢,加强学科专业间交叉与融合的同时,为学生提供更多优质的学习平台和创新氛围。以重庆文理学院为例,学校开展了诸多富有特色的卓越人才班、实验班、国际合作班,同时积极打通渠道开展“3+1”培养模式等。如我校新材料技术研究院开展的“3+1光电材料与器件卓越工程师实验班”,以金属材料与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电子电气自动化、机电工程等专业为依托,拓展学生的实验创新能力,培养新工科型复合人才,打破一个学院到底的局面,真正实现科研院所与学院、学院与学院、专业与专业的交叉和融合,结合优势,互学互鉴,构建合理的增补体系,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新工科人才。

三、 新工科未来发展的建议

国家出台了许多政策和措施促进工程教育革新发展,推动科学技术进步以及培养大批优秀的高新复合型人才。足以见得,包括新升本地方本科院校在内的诸多高校所肩负的重任和使命,工程教育中新工科的建设和发展的重要性。对于新升本地方本科院校而言,立足于中国制造2025,遵循新工业发展潮流,构建和整合人才供需和人才培养体系;依赖于“互联网+”,包括“互联网+实验”“互联网+教学”“互联网+实习”等,充分利用大数据和互联网资源,从学校和学生两方面入手,双向培养多元复合新工科人才;在能力、技能培养的同时,切勿忽略了人文思想的交融碰撞,以一颗匠心去培养独具匠心的人才,让世界看到中国的匠心。

“人才是发展壮大新经济的首要资源。”工程教育中新工科的建设和发展以培养时代所需、国家所需的优秀人才作为第一要素,积极探寻适合我们本身的新工科建设和发展之路,提升我国教育事业的核心发展动力,为实现伟大中国梦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新工科”建设复旦共识[EB/OL].http://www.moe.edu.cn/s78/A08/moe_745/201702/t20170223_297122.html,2017-02-18.

[2]陈国栋.“新工科”建设的五个突破与初步探索[J].中国大学教学,2017(05):38-41.

[3]徐雷,胡波,冯辉,等.关于综合性高校开展新型工程教育的思考[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7(02):6-12.

[4]國家教委工程教育赴美考察团.“回归工程”和美国高等工程教育改革[J].中国高等教育,1996(03):37-39.

[5]吴爱华,侯永峰,杨秋波,等.加快发展和建设新工科 主动适应和引领新经济[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7(01):1-9.endprint

猜你喜欢
人才培养
情景教学法在酒店管理专业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新时期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发展与人才培养探究
基于“创业岗位”需求的新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从美术创作论人才创新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速录专业 “三个一” 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高校全员育人的三级管理体系新探
交通管理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的完善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