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逛庙会”游戏活动的综述与思考

2018-01-18 05:14文钱
好家长 2017年12期
关键词:庙会班级游戏

文钱 莉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和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幼儿的认知水平已经远远超过了我们的孩提时代,那么现在的幼儿最喜欢的是什么呢?带着这个问题我们进行了调研:幼儿眼里看到的是小羊肖恩和汪汪队,手里拿的是芭比娃娃和变形金刚,吃的是肯德基和麦当劳。他们喜欢过洋节:圣诞节、万圣节,甚至情人节……而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民风习俗却知之甚少。因此,作为教育者,在现实条件下,如何有效保护、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让幼儿在游戏中加深对传统文化的了解是我们思考的大问题。所以,在一年一度的春节活动中,我们抓住宿迁传统活动“庙会”进行了游戏的创设与实践。

一、“逛庙会”游戏活动的目的和意义

“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游戏生活是幼儿对现实生活的反映,幼儿能将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生活技能反映到游戏中。春节是家人团聚共同欢庆的节日,“猜灯谜、逛庙会”是宿迁人每年必不可少的出游活动。热闹的“庙会”把孩子们带入传统民俗文化的氛围中,又可以通过孩子们的创造力呈现出不同的形式与效果,可以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情感体验,培养社会性能力,积累社会经验。这样一个开放式的游戏活动,可以促使幼儿与幼儿之间、幼儿与材料之间、教师与幼儿之间的有效互动,并在游戏活动中留下真实的生活经历的痕迹。同时在庙会这种传统民俗特色活动中,建立相应的社会生活规则,使每一个幼儿都能成为活动中真实、真切、真诚的社会人。

二、“逛庙会”游戏活动前期经验的储备与思考

《指南》的“说明”中指出: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的。所以只有幼儿对庙会活动进行亲身的体验和游玩才能获得直接经验,才能为创造性游戏奠定基础。由于春节期间放寒假,这项工作我们以班级为单位提前向家长进行了宣传。发动家长关注宿迁庙会的动态,带孩子去逛一逛、玩一玩,了解庙会上的点点滴滴。从家长们发来的照片中,我们发现他们或悠闲购物,或品尝小吃美食,或看精彩的文艺演出……开心幸福是他们脸上最生动的表情,孩子们由此获得了直接、愉悦的生活经验。接着,家长和幼儿共同完成了如下调查表。

调 查 表 班级( )姓名( )

幼儿和家长一起用图文并茂的方式进行了记录,为接下来的游戏活动提供了经验和依据。

三、“逛庙会”游戏活动的创设与实施

幼儿的学习就是幼儿通过自己特有的方式与周围环境互动的过程,是幼儿主动地探索周围的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和物质世界的过程。幼儿是游戏的创造者,是活动的主人,所以怎么玩、和谁玩这个庙会游戏由他们自己来讨论、设计并实施。

(一)以班级为单位的游戏尝试

假期结束后,孩子们将自己逛庙会的经历在班级进行了交流分享,并讨论:我们玩什么?需要什么材料?在哪里玩?大班的孩子行动特别快,他们首先带来了很多在庙会采购的战利品,将本班的游戏区域设置起来,制定了游戏规则,将班级中的一些角色游戏如:“烧烤店”“奶茶店”“照相馆”等加入游戏中,进行了尝试性的游戏。中班和小班的幼儿也针对本班实际情况进行了游戏的设计与尝试,形成小范围的经验再现。

(二)以年级组为单位的游戏拓展

在以班级为单位的局限与班级同伴之间的游戏中,社会交往能力的体现只能在班级的小范围之内,交往的主动性、技能性和创造性等都受到很大的制约,更何况庙会游戏最需要热闹的人气和不同形式的内容,要接地气,种类越多越好。幼儿和教师共同讨论,孩子们建议几个班一起玩,这样就热闹多了,于是以组为单位的游戏形式产生了。孩子们非常兴奋,利用各班走廊进行贯通游戏,玩了一次以后发现问题也来了:每个班的游戏规则不同,钱币的使用规则不统一,场地太小了,材料难以回收,很多庙会上看到的游戏都没有……怎么办呢?为了使游戏质量有所提升,老师们进行了研讨,结合班级幼儿的游戏规则形成以年级组为单位的统一方案:统一购买支付卡或使用微信支付;摊主由幼儿自己推选产生;场地移到一楼大厅,各班分配场地;游戏自由进行;增设具有代表性的表演游戏“玩旱船”……一系列的规则新鲜出炉了,孩子们再次开启了开放式游戏的模式,形成了班级之间的互动、幼儿之间的互动,使游戏更具有挑战性、社会性和开放性。

(三)以园为单位的游戏共享

怎样能使每个孩子的游戏水平都能有所提升呢?我们的老师进行了思考,决定进行混龄游戏。但是我们也知道,混龄游戏对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老师能敏锐地捕捉孩子微妙丰富的情绪感受和发现孩子的点滴进步。我们进行了全园老师的研讨,决定进行大带小混龄游戏,由中、大班哥哥姐姐带着小班弟弟妹妹进行游戏,让小孩子学习大孩子,让他们自己找伙伴,引导他们友好合作,通过模仿角色,让弟弟妹妹观看、学习、模仿,感受游戏中合作、互助的重要性。于是游戏进行到了第三阶段,场地搬到了大操场,各班分配好场地,摆好摊点,快乐的混龄游戏开始了,一时间操场上热闹非凡。有的“摊主”在卖力地叫嚷宣传,有的身着自己的货品,热情地展示,有的吹起响亮的喇叭吸引顾客……再看大孩子紧紧地拉住小孩子的手,带着他们快乐地穿梭在各个摊点,不停地询问小孩子:“你喜欢这个吗?”“你饿了吗?渴了吗?”“买个玩具给你好不好?”……不一会儿,他们已经都变了样子:哥俩戴上了一样的面具,很是可爱;共举一把小花伞的姐妹花还戴着美丽的墨镜;趴在地上的两个孩子轮流玩小汽车;姐姐搂着妹妹买花灯;哥哥拉着弟弟买风车……虽然人很多,但是孩子们一起和谐快乐地游戏着,场面非常温馨热闹。

活动后,我们让孩子们讲述自己的交往过程:和谁一起玩的?是怎么玩的?买了什么?等等。让大孩子说说自己是怎样帮助弟弟妹妹的,让小孩子说说哥哥姐姐是怎样带着自己玩的,让他们体验互帮互助的乐趣。这样一个开放式的“逛庙会”游戏为孩子们提供了一个近似家庭生活的学习机会,让他们相互学习,从而达到了共同促进、共同发展的目的,也促进了幼儿的社会性发展。

四、“逛庙会”游戏活动后的思考与拓展

历时近一个月的“逛庙会”游戏结束了,孩子们没有尽兴,还会问:“下次我什么时候还能再玩逛庙会游戏呀?”不知不觉中,孩子们已经把“庙会”这个特殊的民俗文化深深地印在了脑海里。回到班级,孩子们和老师说以后还要玩这样有趣的游戏。

在游戏的每一个阶段,老师们也和幼儿一样进行了多次研讨,从游戏初期的尝试到班级游戏的出台,再到年级组游戏的拓展,最后到全园混龄游戏的开展,每一个环节都需要不断思考、尝试。作为游戏活动中的观察者、支持者、引导者,老师们也在孩子们游戏水平的逐步提升中不断地走近孩子,了解孩子。

中华上下五千年,历史文化博大精深,地方文化各具风韵,清明、端午、中秋……各种传统节日丰富多彩,形式多样,意义深远。作为幼儿教师,应针对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充分挖掘和利用幼儿生活环境中的传统文化元素,并加以利用和创造,让幼儿通过游戏方式主动成为中华文化的传承者。

(江苏省宿迁师范学校附属小学幼儿园)

[1]李季湄,冯晓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

[2]陶铵.将传统文化元素有效融入幼儿园环境之中[J].好家长·幼教新天地,2017,(1).

猜你喜欢
庙会班级游戏
班级“四小怪”
班级英雄
如何构建和谐班级
元宵节,逛庙会
回到“风”中——评《行好:乡土的逻辑与庙会》
数独游戏
疯狂的游戏
爆笑游戏
传统庙会与乡村公共文化空间的建构——以绍兴舜王庙会为个案的讨论
洋庙会写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