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瘀散结丸对原发性痛经的疗效观察

2018-01-18 05:54:55孙臻徐宏仙
海南医学 2017年24期
关键词:腰酸下腹化瘀

孙臻,徐宏仙

(1.三亚市妇幼保健院药剂科,海南三亚572000;2.三亚市中医院,海南三亚572000)

痛经是指经期或行经前后,临床出现周期性小腹疼痛、腰骶酸胀、肛门坠胀,甚则痛剧昏厥,严重影响成人女性的生活和工作质量。按无盆腔器质性病变将其分为原发性痛经和继发性痛经,前者不伴盆腔器质性病变,后者因盆腔器质性病变引起痛经。目前对于原发性痛经西医治疗以非甾体抗炎药和避孕药为主,主要针对疼痛症状进行镇痛,不良反应大,患者依从性差[1]。中医药在治疗本病由于治疗方法多样,改善痛经症状作用明显,远期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小而有着独特的优势[2]。化瘀散结丸系在中药汤剂应用多年,治疗原发性痛经疗效显著,本院为方便携带及服用,特研制为水丸的纯中药制剂。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8月至2016年4月在三亚市中医院妇科门诊就诊的原发性痛经患者120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年龄16~28岁,病程5个月~10年,轻度痛经12例,中度痛经28例,重度痛经20例。对照组年龄14~29岁,病程7个月~8年,轻度痛经13例,中度痛经29例,重度痛经18例。两组间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

1.2 痛经诊断标准[3]①行经前后或月经期出现下腹疼痛、肛门坠胀、腰酸等不适,严重者影响生活和工作质量,原发性痛经常在分娩后自行消失;②初潮后1~2年内发病;③在出现月经血或在此之前几个小时开始痛,疼痛持续时间不超过48~72 h;④疼痛性质属痉挛性或类似分娩产痛;⑤妇科双合诊或肛诊阴性,B超盆腔无包块无积水无黏连无肿瘤,无盆腔器质性病变。

1.3 纳入标准①符合原发性痛经的西医诊断标准,并且有下腹疼痛、肛门坠胀、腰酸等痛经症状者;②未婚或已婚,但未生育的患者;③患者理解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4 排除标准①子宫器质性病变引起的痛经,如子宫畸形(阴道闭锁、处女膜闭锁、宫颈闭锁、残角子宫)、子宫肌瘤、子宫内膜炎、子宫内膜息肉、子宫内膜异位症、卵巢肿瘤、盆腔炎等引起的痛经;②子宫位置异常引起的痛经,如子宫过度前倾、子宫过度后倾导致经血引流不畅引起的痛经;③放置宫腔节育器引起的痛经。

1.5 治疗方法观察组给予化瘀散结丸(三亚市中医院制剂室生产,42 g/瓶)治疗。处方组成:柴胡84 g,郁金105 g,枳实105 g,红花56 g,桃仁105 g,丹参140 g,川芎105 g,白芥子105 g,莱菔105 g,山楂(焦)210 g,青皮105 g,浙贝母105 g,瓜蒌皮105 g,海藻105 g,昆布105 g,龟板(制)140 g,鳖甲(醋)140 g,穿山甲(炮)35 g,牡蛎210 g。将郁金、枳实、浙贝母、瓜蒌皮、川芎、青皮、龟板(制)、鳖甲(醋)、穿山甲(炮)、丹参、莱菔子粉碎成粗粉,混匀,得粗粉备用;其余柴胡等八味加十倍水煎煮二次,每次1.5 h,合并煎液,滤过,浓缩成为相对密度:1.20~1.28(60°C)的清膏,与上述粗粉混匀,干燥,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用适量蒸馏水泛丸,干燥,打光,制成1 000 g,42 g/瓶,服法:每日3次,每次6 g,连服3个月经周期为一个疗程,需要连续治疗2个疗程,持续治疗时间为6个月。对照组给予桂枝茯苓丸(成都九芝堂金鼎药业有限公司0.15 g×126丸),2次/d,每次9丸。连服3个月经周期为一个疗程,需要连续治疗2个疗程,持续治疗时间为6个月。

1.6 疗效判断标准[4]观察治疗前后行经前后或月经期下腹疼痛、肛门坠胀、腰酸症状改善情况。临床治愈:行经前后或月经期下腹疼痛、肛门坠胀、腰酸症状全部消失。有效:行经前后或月经期下腹疼痛、肛门坠胀、腰酸症状明显减轻。无效:行经前后或月经期下腹疼痛、肛门坠胀、腰酸症状无明显好转和改善。

1.7 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疗效比较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1.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36,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的疗效比较(例)

2.2 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比较观察组有3例出现轻度腹泻,对照组有2例出现发热,发热3 d后自行缓解,均不影响患者服药。

3 讨论

中医认为,原发性痛经其本质病理是情志所伤、寒邪客居胞宫导致气滞血瘀、寒凝气滞、寒凝血瘀、痰湿阻滞,导致气血运行受阻碍,“不通则痛”;或者先天肾气不足、后天肝肾虚损、气血虚弱,每于经血下泄,重伤气血,气血亏虚不能营养子宫出现“不荣而痛”。传统中医理论对原发性痛经有比较系统的认识。《诸病源候论·妇人杂病诸候·月水来腹痛候》:妇人月水来腹痛者,由劳伤气血以致体虚;受风冷之气客于胞中,损冲任之脉;经血虚受风冷,故月水将下之际,血气动于风冷,风冷与血气相击,故令痛也。《格致余论·经水或紫或黑论》:将行而痛者,气之滞也;来后作痛者,气血具虚也。《陈素庵妇科补解·调经门》:妇人经正行而腹痛,是气滞;或旧有风寒客胞门,其血来不甚多,两尺沉涩,腹中疗痛。由此可见,瘀血停聚体内,阻滞冲任,气血运行受阻,不通则痛。故“气滞血瘀”为其主要病机[5-6]。近代医家对其病机的探讨更进一步,如王艳英等[1]认为本病关键是“瘀”,无论何种证型都须“化瘀”;张满侠等[7]认为“寒、痰、瘀”为本病关键,只有寒、痰、瘀同治,气血津液同调,方能奏效。

依据肝主疏泄,性喜条达之理论,方中选用柴胡、郁金、青皮疏肝行气解郁为君,气行则瘀散、痰消;丹参、红花、桃仁、川芎、山楂(焦)养血活血化瘀止痛之药为臣;瓜蒌皮、白芥子、莱菔子、枳实、浙贝母、海藻、昆布、鳖甲(醋)、牡蛎、龟板(制)、穿山甲(炮)化痰散结之药为佐。本方组方上科学严谨,共奏疏肝理气,化瘀止痛,祛痰散结之功。故令气行、瘀散、痰消,疼痛止,因此本研究在治疗原发性痛经上取得显著疗效。

综上所述,中医治疗原发性痛经方法多样,目前主要从寒凝血瘀、气滞血瘀论治,但从痰瘀论治的少。化瘀散结丸除强调化瘀外,还重视从痰瘀互结方面来治疗原发性痛经,疗效确切,为中医治疗痛经方法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1] 王艳英.原发性痛经发病机制及治疗的研究进展[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5,30(7):2448.

[2] 孙玉阳,纪宏宇.原发性痛经的发病机制及中医药治疗进展[J].中国药师,2017,20(1):145-146.

[3] 乐杰.妇产科学[M].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347.

[4] 欧阳惠卿.中医妇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95.

[5] 李英,闫平.原发性痛经的中医学研究概况[J].陕西中医,2015,36(6):767-768.

[6] 张艺然,朱佳卿.2011-2015年国内中医药治疗原发性痛经研究现状的文献计量学分析[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7,32(6):2776.

[7] 张满侠,巨晓绒.温化痰瘀法治疗原发性痛经的疗效观察[J].陕西中药学院学报,2015,38(6):56-57.

猜你喜欢
腰酸下腹化瘀
Huoxue Jiedu Huayu recipe (活血解毒化瘀方) alleviates contralateral renal fibrosis in unilateral ureteral obstruction rats by inhibiting the transformation of macrophages to myofibroblast
补虚解毒化瘀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随机对照试验
基层中医药(2022年1期)2022-07-22 07:21:36
擦胸揉腹增强免疫力
华声文萃(2018年1期)2018-08-13 06:08:45
HPLC法同时测定化瘀祛斑胶囊中4种成分
中成药(2018年7期)2018-08-04 06:04:04
肾虚的各种谣言,别信!
家庭医药(2018年23期)2018-01-30 14:07:11
《养花》选段
腹腔镜下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清扫术治疗子宫内膜癌的可行性分析
癌症进展(2016年12期)2016-03-20 13:16:20
多层螺旋CT在急性右下腹疼痛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应用分析
益气化瘀解毒汤治疗冠心病PCI术后再狭窄30例
中医研究(2014年9期)2014-03-11 20:29:30
长时间腰酸背痛须提防是神经鞘瘤在做怪
药物与人(2013年7期)2013-06-24 11:5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