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培秦 严余明
浙江中医药大学 浙江 杭州 310053
产后生化汤,是《刘奉五妇科经验》中祛瘀生新的代表方。其药物组成为:川芎一钱,当归三钱,红花一钱,益母草一钱,泽兰一钱,桃仁五分,炙甘草五分,炮姜五分,南山楂二钱,老酒五钱同煎。[1]妇人产后素体虚弱,易受外邪。用药宜以平和之剂,照顾气血,开郁务过耗散,消导必兼扶脾,祛寒不宜过于温燥,清热勿过于苦寒。忌用或慎用峻药、克伐之品。该方以多味轻量的活血药群起并用,药力较平稳,以养血、活血、化瘀为原则,主要治疗女性产后恶露不尽、产后发热、产后血晕等疾。导师严余明教授临床习用此方治疗多种妇科疾病,每获佳效。兹举验案数则,以飨同道。
中医学认为,久病成瘀,更有“无瘀不成斑,有斑必有瘀”之说。黄褐斑的发病机制主要为气血不能上荣于头面和瘀血阻滞为主[2]。女子以血为本,性情怫郁更易加剧黄褐斑的发生。临床上,患者面部黄褐斑时较多伴有月经异常。严师认为,对此类色斑多以活血化瘀为要,可祛斑与调经相结合,用产后生化汤加减以达到活血、化瘀、祛斑的目的。
患者许某,女,35岁。2017年5月6日初诊。面部色斑半年余。患者自述近半年来由于工作压力增大,颧部两侧、唇上出现深褐色黄斑,伴有痛经、月经量少、色黯、夹有血块,因面部色斑增加和经量减少,性情易烦躁就诊。末次月经:4月15日,舌黯,脉沉。证属冲任不调,治宜活血化瘀,疏肝理气。处方:红花、当归、红枣、桃仁、茯苓、泽兰各12g,玫瑰花、甘草各9g,川芎、佛手各10g,柴胡6g,炒白芍15g。7剂。水煎服,日1剂,早晚分服。嘱其注意防晒,避免熬夜。1周后复诊,患者面部色斑较前变淡,心情愉悦。守上方,继服7剂。5月20日患者复诊,患者情志舒畅,面部色斑减轻,自述月经量增多,痛经好转。上方去柴胡、玫瑰花,桃仁改10g。连服3月。色斑基本好转,月经正常。
按:患者精神压力过大,致肝失调达,脉络瘀阻,血液不能荣养肌肤,黄褐斑由生。且其易烦躁,气机不畅,影响血液运行而冲任失调出现痛经、月经量少、色黯、夹有血块等症。故方用桃仁、红花、泽兰、川芎、玫瑰花除血中瘀滞,佛手、柴胡疏肝解郁,当归、红枣、茯苓、白芍健脾益气补血,甘草调和诸药。药后复诊,情志已畅,诸症好转,去柴胡、玫瑰花,桃仁减至10g。另,由于日晒和黄褐斑的发生以及病情的加重有一定关系,严师在治疗黄褐斑时,除了平常的药物治疗外,常嘱患者注意日常防晒,避免熬夜等,以有利于色斑的减退。
严师认为,女性痛经主要分为“不通则痛”和“不荣则痛”两种主要类型。对于原发性实证的痛经,主要以活血祛瘀为其治疗方法。其病因主要为外邪、饮食、情志等各种致病因素,尤以寒邪居多,诚如《素问》云“寒气入经而稽迟,凝而不行,客于脉外则血少,客于脉中则气不通,故卒然而痛”。主要表现为经前或经期腹部疼痛,经量少、经色黯,夹有血块。严师常以产后生化汤治疗实性痛经,可达活血、化瘀、止痛之功。
患者戴某,女,20岁。2017年8月12日诊。主诉为来经小腹疼痛难忍半日。患者来诊,面色青白、疼痛貌,自诉月经量少、经色黯并夹有血块,小腹疼痛,畏寒怕冷,腰酸,舌黯红、苔白、边有瘀点,脉沉细。末次月经:7月10日。患者自13岁月经来潮,经常伴有经期小腹疼痛,尤以前两日为甚。B超未见明显异常。近期适逢夏季炎热天气,因贪食生冷,长居于空调房间,于今日来经出现下腹部疼痛难忍。证属寒凝血瘀,治宜活血化瘀、温经散寒。处方:红花、泽兰、桃仁、川芎各12g,益母草30g,炮姜、小茴香、甘草各6g,蒲黄、五灵脂各15g,肉桂、附子各10g。3剂。水煎服,日1剂,早晚分服。嘱患者忌食生冷。3周后复诊,患者面色红润,经量较前增加,无小腹疼痛、腰酸、畏寒怕冷等症。舌淡红、苔薄白,脉沉。守上方,继服7天,嘱患者于下次来经前服上方。9月11日:患者来诊,自述昨日来经,经量、经色正常,无小腹疼痛、畏寒怕冷、腰酸等症,继服上方7剂。随访3个月,诸症若失,而获痊愈。
按:患者经行小腹疼痛,B超检查未见明显异常,故诊断为痛经。青春期少女元阳不足,故经常伴有经期小腹疼痛;或天气炎热贪食生冷、久居寒凉之地,寒邪内侵机体,故来经时小腹疼痛难忍;阳气不足以温煦,而现畏寒怕冷;血得温则行,得寒则凝矣。舌黯红、苔白、边有瘀点亦是血行瘀滞的表现,其阳气不足为本,血瘀为标。本方以产后生化汤合失笑散加减。方中红花、泽兰、桃仁、益母草、川芎活血化瘀;蒲黄、五灵脂止腹痛;肉桂、炮姜、附子、小茴香温体内阳气;甘草调和诸药。合之,共奏温经活血化瘀之功,则诸症自除。
严师认为,患者少腹宿有瘀滞,胞络不畅或先天肾气不足,后天脾气亏虚以致运送孕卵受阻,不能到达子宫而成异位妊娠。病情严重者可导致脉络破损、血溢少腹,发生阴血暴亡等危急证候。异位妊娠中药保守治疗成功的关键,在于早期正确及时的诊断。对于无手术指征的异位妊娠采用中药保守治疗,损伤较小、安全性高且保护了患者的生育能力。在遣方用药时,攻下不可过剧,补气适当选用。
患者薛某,女,24岁。2018年3月2日诊。主诉为停经30余天,左下腹疼痛伴阴道出血2天。患者自诉2天前因活动后出现左下腹疼痛,阴道少量黯红色出血。来诊精神紧张,四肢疲软、精神倦怠、头晕,舌淡红、苔薄白,脉弦滑。妇科检查:子宫颈举摆痛,子宫稍大而软,左附件有软性包块,有压痛、反跳痛。辅助检查:尿妊娠试验阳性。B超示:子宫形态正常,宫内未见明显孕卵,左侧附件区见21mm×25mm不规则低回声团。患者拒绝手术,要求保守治疗。证属瘀血阻滞,治宜化瘀止痛、益气止血。处方:丹参、赤芍、桃仁、郁金、三棱、莪术各12g,炙甘草6g,当归15g,川芎9g,蒲黄炭20g,川牛膝10g,黄芪40g。7剂。水煎服,日1剂,早晚分服。嘱患者调整情绪、勿有过大的心理压力。3月9日复诊:患者情绪平稳,阴道出血已止,无四肢疲软、头晕、精神倦怠、腹痛,舌淡红、苔薄白,脉弦滑。守上方,继服7剂。3月16日复诊:患者精神状态良好。妇科检查:无压痛、反跳痛。尿妊娠试验阴性。复查B超未见明显异常。嘱患者1个月内禁性生活,3个月后、月经干净3天行输卵管通液示:双侧输卵管通畅。
按:异位妊娠属于中医学“癥瘕”的范畴。患者精神倦怠、四肢疲软、头晕属气血不足,气虚无力推动血液运行,孕卵不能及时运达子宫而成异位妊娠。本方以产后生化汤加减,扶正祛瘀消癥为主要治疗方法。方中以丹参、赤芍、桃仁、川芎、三棱、莪术活血行血,蒲黄炭止血,黄芪、当归益气,郁金疏肝解郁,川牛膝活血化瘀、引药下行,炙甘草调和诸药。药后患者诸症均有所减轻,守方继服巩固,诸症自愈。另在患者服药过程中,宜密切观察其各项指征,病情严重者应放弃保守治疗。
产后缺乳主分虚实,患者素体气血虚弱或脾胃功能欠佳,产时耗伤气血,致使气血生化乏源,乳汁化生不足;抑或产后情志不遂,气机不畅,乳络不通而致缺乳;《儒门事亲》曰“妇人有本生无乳者不治”,提出有因先天发育不良而致缺乳者难以治疗。
患者王某,女,30岁。2017年11月12日诊。主诉为产后乳汁量少6天。患者自述产后12天,产后乳汁质稀、量少,面色苍白,纳呆,恶露不尽、量少、色黯、粘稠,少腹隐痛。舌淡红、苔薄白,脉细弱。怀孕足月自然产,既往体健。证属冲任不调,治宜养血补血,佐以祛瘀。处方:姜竹茹15g,桂枝、川芎、大枣各9g,甘草、炮姜各6g,当归、桃仁、通草、王不留行各12g,黄芪20g。7剂。水煎服,日1剂,早晚分服。嘱患者清淡饮食。11月19日复诊:患者面色红润,自诉胃口增加,恶露较少,乳汁较前增加,少腹隐痛消失。守上方,继服7剂。11月26日复诊:恶露尽除,乳汁足以哺乳。患者自诉胃口、精神状态良好。
按:《傅青主女科》云:“妇人产后绝无点滴之乳,人以为乳管之闭者也,谁知是气与血之两涸乎!”患者由于产后乳汁量少诊断为缺乳。乳汁乃气血所化,气血不足则乳汁稀少、气血亏虚无以荣养头面则面色苍白,瘀血内停致恶露不尽、少腹隐痛。治宜养血佐以祛瘀。本方以产后生化汤合竹皮大丸加减,除瘀滞不畅之恶露、养气血生化之源。方中姜竹茹、桂枝、黄芪、当归补气益气,炮姜、川芎、桃仁祛瘀止血,通草、王不留行通乳,大枣、甘草调和诸药。合之,共奏养血、补血、祛瘀之功效。药后患者诸症均有减轻,守方继服后,乳汁充足,诸症自愈。因本案方证合拍,故临床效果显著。
上述四案病虽不同,但均属血瘀所致,故用产后生化汤加减皆能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该方还可用于治疗产后痔疮、闭经等病。严师临床紧抓产后生化汤“祛瘀生新”的实质,活用“祛瘀生新”法治疗妇科杂症,随症加减,均取得较好疗效,扩大了产后生化汤的应用范围,启迪后人以古方为基础,不拘泥于古方,结合临床实际,活用前人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