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雯雯,范军铭,王百娟,杨煜珂(.河南中医药大学,河南 郑州 450046; .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神志科,河南 郑州 450004)
急性焦虑症又称惊恐发作,主要表现为强烈的心脏和神经系统症状,可有心悸出汗、透不过气、惊慌感、濒死感、失去控制感等症状,每次发作约15 min左右,发作时间短但易复发。急性焦虑症具有较高的患病率、误诊率[1],患者容易出现心理、社会等功能的损害[2],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对于惊恐发作的治疗迫在眉睫,成为医学界关注的重中之重。笔者通过长期的观察实践,发现采用以针刺为主的中医特色疗法治疗急性焦虑症的思路与方法介绍如下,以飨读者。
翻阅古书并没有发现“急性焦虑”一词的记载,但有相似的说法,如惊、骇、惧、忧、思、奔豚等。在总结先贤经验的基础上,中医学认为:本病多由素体亏虚、七情所伤、药食不当、禀赋异质等所致。由于平时体质偏弱或久病损耗正气,心阴不足,导致心神失去濡养,发为惊恐。人若长期处于忧思当中,整天闷闷不乐,胡思乱想,杞人忧天,则会导致肝郁气结,阴血亏耗,不足以养心而惊恐;平素爱吃油腻之品,滋生痰火,扰乱心神发为惊恐,如“心者,身之主,神之舍也。心血不足,多为痰火扰动”中所言;或因药物服用不合适,损耗心气心阴,引发惊恐;平时胆小怕事之人,一旦受到超出自己承受能力范围之外的刺激扰乱心神,则不能控制自己而诱发惊恐,如《济生方》言:“惊悸者,心虚胆怯之所致也。”中医学认为:惊恐发病的机制不外乎虚实两方面,虚是脏腑的气血阴阳的虚损,实是实邪扰动心神。笔者通过大量临床探索,在治疗急性焦虑症的诊治过程中结合中医辨证论治体系,总结出了“气、痰、瘀、虚”的四纲辨证理论。其中“气纲”为总纲,发病初期多为七情所伤,气机运行不畅,气郁生痰湿,而致痰气郁结、痰热内扰;在此病的中后期阶段,气郁血滞不通致血瘀;后期,久病则虚,虚证占据主要方面。
目前,西医学治疗以化学药物为主,主要是苯二氮卓类,其中一线药物有米氮平片、舍曲林片、帕罗西汀片等。虽然本病治疗的药物种类繁多,价格便宜、使用方便,但西药有起效迟、性功能障碍、过量毒性大、依赖性、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西医除了药物疗法还有先进的器械治疗等。经颅磁刺激技术作为一种物理诊治方法具有无痛、无创、安全、方便等优点, 受到广大精神疾病患者及医生的认可,它主要用于难治性脑功能疾病的治疗,其用于治疗抑郁症的疗效早已得到了医学界的认可。近年来,对于焦虑症的运用也逐渐增多,但对于能取得最佳疗效的参数仍等待临床更深一步的探索。中医学在治疗惊恐发作方面有其独特的模式和极具特色的处理方法,且不良反应少,不易复发,较西药有其优势,现在已经越来越被更多的人接受和关注。
中医特色疗法中,针灸疗法尤为重要。在主穴的选择上,考虑到脑是生命的枢机,是机体极其重要的器官之一,故选择与脑有关的督脉的穴位、头部的穴位等,即主穴:百会、四神聪、印堂、内关、合谷、三阴交、太冲。百会与四神聪合用有安神聪脑之效;印堂穴清利头目;内关通冲脉,泻之可清心安神;合谷与太冲相配为“四关”穴, 泻之可疏通全身经络气血,疏肝调肝;三阴交调肝补肾、 健脾益血安神。加减:若影响睡眠,躁扰不安者,加神门以清火安神;胸脘胀闷不舒,口苦痰多者,加丰隆、内庭以清化痰热。针刺方法:选取28号1~2寸的一次性无菌针灸针,定位后用75 mL/L的乙醇进行局部杀菌。对于头部的穴位如百会和四神聪,采用刺手持针平刺 0.5~0.8寸;印堂为提捏进针,深0.5~1.0寸;其余四肢的穴位均为直刺0.5~1.0寸。根据患者的虚实选择相应的补泻手法,局部得气后留针20~30 min,头部的穴位可适当的久留,如百会、四神聪可留1 h至几个小时不等。每日针刺1次,1个月为1个疗程。
3.2.1 肝气郁结证
躁动不安,脘腹胀满不舒,咽中异物感,纳差,舌淡红,苔薄白,脉弦细。治宜疏肝解郁,理气畅中,方用柴胡疏肝散加减。若肝郁化火者,烦闷易怒,失眠健忘,大便秘结,小便赤,治宜清肝火安神,方用龙胆泻肝汤加减。
3.2.2 心胆气虚证
神情疲倦,恶闻响声,自汗乏力,不思饮食。治宜益气镇惊,宁心安神,方用安神定志丸加减。
3.2.3 痰热内扰证
性情焦躁,口苦痰多,少寐多梦,胸胁痞闷不舒,大便干,小便赤,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滑数。治宜清热利痰,方用黄连温胆汤加减。
3.2.4 心脾两虚证
头晕,易忘事,四肢无力,脸色苍白,舌淡,脉沉细弱。治宜补益心脾,益气生血,方用归脾汤加减。
3.2.5 心肾不交证
心烦,少寐多梦,梦遗,腰酸无力,潮热盗汗,耳鸣健忘,或心悸,或咽干,或夜间尿多,舌质红,苔少或无苔,脉细数。治宜交通心肾,方用交泰丸加减。
中医心理治疗帮助患者改变自己原有的认识事物的方式,矫正患者对自身病情错误的看法及帮助患者建立新的正确的思维方式以减少发作次数。临床医师先通过语言或非语言沟通,运用有关心理学和医学的专业知识,引导患者积极配合治疗。然后在特定的环境中建造正确的情绪体验,一步一步地消除原有错误情绪的来源,帮助患者改变行为习惯、认知应对方式等,使患者原有的恐惧情绪得以缓解。
配合西药治疗可快速控制躯体症状,进一步减少发作次数。SSRIs类药物已广泛用于此病的治疗,其中帕罗西汀于1996年被推荐为一线药物[3],邵阿林等[4]证实:帕罗西汀配合阿普唑仑服用能迅速控制症状,减少发作,实现临床痊愈。田佩瑶[5]证实:米氮平治疗急性焦虑症有较好效果。米氮平对抑郁症、焦虑症均有效,不仅能增强神经的传导作用以起到镇静作用,同时还能改善睡眠质量。笔者临证发现:米氮平片不仅能快速缓解症状,而且未出现过严重的不良反应,效果和安全性较好。
患者,女,30岁,2017年6月27日初诊。主诉:情绪烦躁濒死感明显1年,加重伴入睡困难1个月。患者1年前开车过程中无明显诱因突然出现胸闷,四肢麻木不能自制,有重物压迫感,后症状逐渐加重出现濒死感、恐惧感,但未正规治疗,后出现入睡困难症状。现症见:烦躁易激惹,白天烦躁尤甚,大脑紧张不能自控,记忆力下降,入睡困难,平卧数小时仍无睡意,睡眠较浅且稍有动静立即惊醒,整夜辗转反侧情绪烦躁,晨起后头部蒙沉,易恶心干呕,脘腹痞满,整个头部胀痛束带感明显,时有心悸不安发作,数次发作,纳眠差,大便干,小便调;舌红,苔黄腻,脉弦数。西医诊断:间歇发作性焦虑。中医诊断:脏躁,证属气滞痰凝证。治宜理气化痰,给予黄连温胆汤加减结合针刺。处方:法半夏10 g,陈皮10 g,北柴胡10 g,黄芩10 g,茯苓30 g,枳实10 g,合欢皮30 g,首乌藤30 g,石菖蒲10 g,制远志10 g,胆南星10 g,炙甘草10 g。7剂,水煎服,1 d 1剂,分早晚2次温服。 针刺取穴:百会、四神聪、印堂、内关、合谷、三阴交、太冲等。二诊:患者大脑紧张、烦躁易激惹的症状有减轻,因晚上受凉,有些许咳嗽,余症状不变。守上方,加苦杏仁6 g,14剂,继续针刺治疗。三诊: 患者自诉仍有烦躁易怒,但可自行调节,心悸不安发作次数明显减少,睡眠也有明显好转,昨晚入睡5 h,睡眠不再碎片化,头部昏沉症状大大改善,舌红,苔薄白,脉稍弦。近2 d大便略溏,守上方,去苦杏仁,黄芩,改黄连6 g、酸枣仁30 g,14剂,水煎服,1 d 1剂。继续配合针刺治疗。 四诊:患者心悸不安、焦虑烦躁症状明显改善,睡眠也有提高,入睡较易,可睡6~7 h,舌淡红,苔薄白,脉稍弦。守上方14剂,加半个月针刺治疗。随访半年,未再复发。
急性焦虑症的患者除了依靠医生的治疗外,还应注意自己的饮食,如饮食宜清淡为主,多吃瓜果蔬菜,合理搭配膳食,注意营养充足。同时还应注意在受到外界环境干扰时,病情会有所变化,这时应能意识到此病的治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病情时好时坏均属正常,不应过度在意,要能在较短时间内调节好自己的情绪。综上所述,急性焦虑症的中医特色处理方法中,针刺疗法具有开窍醒脑、调节气血的作用;中药汤剂能够扶正祛邪,平衡阴阳、整体调理的作用;心理辅助疗法具有消除预期焦虑和恐怖性回避的作用;西药具有及时控制、延缓进展的作用。虽说中医药在治疗急性焦虑症取得了一定得成效,逐渐形成了针药结合的中医特色疗法,但对于其他诸如中医心理疗法、认知疗法等综合治疗的研究较少,而综合运用各种疗法可能对缩短治疗周期、降低复发率有很好的帮助,值得进一步的研究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