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治未病”思想防治特应性皮炎探讨*

2018-01-18 12:34艾志福江西中医药大学07级硕士研究生江西南昌330004江西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江西南昌330004
中医研究 2018年12期

刘 虹,艾志福(.江西中医药大学07级硕士研究生,江西 南昌 330004; .江西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江西 南昌 330004)

特应性皮炎(atopic dermatitis,AD)是一种具有遗传倾向的皮肤病,以皮损分布于四肢屈侧,特别是肘、腘部为显著特点,也称异位性皮炎、特应性湿疹,主要临床表现为剧烈瘙痒、湿疹样皮损和皮肤干燥等,并伴有鼻炎或哮喘等过敏性疾病病史。本病分为婴幼儿期、儿童期、成人期3个阶段,儿童为高发人群[1]。特应性皮炎是西医学病名,其临床症状特点与中医学古文献中“浸淫疮”“四弯风”“奶癣”“乳癣”“血风疮”等相近。《外科正宗》曰:“奶癣,儿在胎中,母食五辛,父餐炙煿,遗热于儿。”[2]认为此病的发生有遗传因素存在。这与特应性皮炎的家族遗传性相吻合。《疡科·捷径》曰:“血风疮在遍身生,搔痒滋延流水盈。”[3]揭示了特应性皮炎瘙痒的主要临床表现。《医宗金鉴》曰:“四弯风生腿脚弯,每月一发最缠绵。”[4]1586描述了四弯风的发病部位。此与特应性皮炎的好发部位大径相同。1994年,中国中医药行业诊断标准根据特应性皮炎的临床表现、好发部位及遗传性,将其正名为“四弯风”。西医治疗该病效果不太理想,早期干预显得尤为重要。中医学“治未病”思想最早可追溯到《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书中曰:“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5]10经过几千年的医学实践,中医学“治未病”思想已形成了以“防病”“防变”“防复”为中心的理论体系,即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3个层次。笔者从这3个方面探讨中医学“治未病”思想对特应性皮炎的防治情况,介绍如下。

1 未病先防

中国传统文化强调“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中医药文化有过之而无不及。《丹溪心法·不治已病治未病》曰:“与其求疗于有病之后,不若摄养于无疾之先。”[6]指出了未病先防的重要性,认为与其病后积极求医问药,不如在无病时养生调摄以防止疾病发生,即在未病时采取有效措施阻止致病因素侵入,从而防止疾病发生。《灵枢·百病始生》曰:“夫百病之始生也,皆生于风雨寒暑,清湿喜怒,喜怒不节则伤脏,风雨则伤上,清湿则伤下。三部之气,所伤异类。”[5]391认为百病的发生皆由六淫入侵而发。因此,防病即防六淫邪气。《医宗金鉴·浸淫疮》曰:“此证初生如疥,瘙痒无时,蔓延不止,抓津黄水,浸淫成片,由心火、脾湿受风而成。”[4]1653指出心火脾虚体质加外感风邪可导致皮肤瘙痒无度,抓津黄水。《疡科·捷径》曰:“血风疮在遍身生,瘙痒滋延流水盈。肝肺脾经风湿热,血枯皮燥斯能成。”[3]说明特应性皮炎瘙痒的原因为肌肤血虚受风生燥。由此可知:本病的发生多由禀受胎毒,心火脾虚,以及外感风、湿、热,病久耗血,肌肤失于濡养所致。特应性皮炎发病的重要外因是风邪入侵,其主要临床表现及难治性体现在瘙痒性,即“瘙痒无度”。《诸病源候论》言:“凡瘙痒者,是体虚受风。”[7]结合特应性皮炎好发于免疫力低下的儿童来看,特应性皮炎发病除了与受风有关,更多的是体虚。因此,提高正气才是未病先防的核心。《黄帝内经·刺法论》曰:“正气存内,邪不可干。”[5]179《灵枢·百病始生》曰:“风雨寒热不得虚,邪不能独伤人……此必因虚邪之风。”[5]391说明正气虚衰对疾病的发生起着决定性作用,六淫之邪会在正虚时趁机侵犯机体而致病。因此,特应性皮炎的预防除了应“虚邪贼风,避之有时”,还要注重通过慢跑、瑜伽等“慢运动”锻炼身体,增强体质,达到“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的状态。

2 既病防变

既病防变即当疾病明确诊断时,切不可讳疾忌医,应尽早治疗以防传变。《医学源流论》曰:“病之始生浅,则易治;久而深入,则难治。”[8]此时疾病初期病情轻、病位浅、正气尚足、邪气易去,故尽早诊治是防止传变的关键。“辨证论治,因证施治”是中医学治病的主要特点。然而,特应性皮炎至今尚无统一分型。笔者认为:特应性皮炎在婴儿、儿童急性期常因“小儿心常有余,脾常不足”,胎热遗毒,脾虚生湿,郁而化火,再加上外受风邪,火郁肌肤,湿热蕴结而致病,故可分为心火风盛型和湿热蕴结型;婴儿、儿童缓解期因心火耗伤元气,脾虚蕴湿,故可分为脾虚蕴湿型;青少年和成人稳定期因病久脾虚,气血生化乏源,加之风邪入侵,故可分为血虚风燥型。

2.1 心火风盛型

本证多见于婴儿、儿童急性期。主要临床表现为面部反复发作的瘙痒、红斑、丘疹、水泡伴糜烂渗出,迁延到四肢躯干,瘙痒明显,大便干,小便短赤,舌尖红,脉偏数,指纹呈紫色、达气关。《医宗金鉴·胎敛疮》言:“此证生婴儿头顶,或生眉端,又名奶癣.痒起白屑,形如癣疥,由胎中血热,落草受风缠绵。”[4]1685指出该证病机为胎毒遗热于心,心火炽盛与风邪相博而致病。治宜清心导赤,祛风止痒。

2.2 湿热蕴结型

本证以婴儿、儿童急性期多见。主要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的红斑、丘疹,皮损潮红灼热,甚至融合成片,或小水疱密集,瘙痒剧烈,伴渗出,心烦口渴,小便短赤,大便秘结,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数或弦滑。本证病机为火热炽盛,蕴结于内,外感风寒,加之食用辛辣发物,助湿生热,湿热相搏,蕴结肌肤而致病。《九幼科证治大全·九五诸疮癣疥》云:“小儿脏腑,本是火多,况有失调。外受风寒,郁而为热,内袭母乳五味七情之火。发于内者,则为内惊,发于皮肤之间,则为疮癣疖毒。”[9]治宜清热利湿止痒。

2.3 脾虚蕴湿型

本证常见于婴儿、儿童缓解期。主要临床表现为四肢或其他部位散在的丘疹、丘疱疹、糜烂、渗出,并覆有鳞屑等,伴面色苍白,倦怠乏力,食欲不振,腹胀便溏,舌质淡,苔白腻,脉缓,或指纹色淡。《小儿药证直诀》曰:“小儿易虚易实,脾虚不受寒湿。”[10]本证病机为脾虚失健,外邪入侵,水湿浸渍肌肤而致病。由于湿邪是特应性皮炎的发病基础,脾虚则致水湿,故健脾应一直贯穿于特应性皮炎治疗的始终,治宜健脾除湿。

2.4 血虚风燥型

本证常见于青少年和成人稳定期。主要临床表现为皮肤干燥,肘窝、腘窝常见苔藓样变,四肢可见结节性痒疹,瘙痒剧烈,伴面色苍白或暗,形体偏瘦,口干,舌质红或淡,脉沉细或细弱。本证多因失治、误治耽误病情或病久导致心火耗伤元气,脾虚则气血生化乏源,血虚则肌肤失养,风从内生,风盛则燥,燥盛则干,干则伤津,失津则肌肤瘙痒。《妇人大全良方》曰:“古人有云:‘医风先医血,血行风自灭也。’治之先宜养血,然后祛风,无不愈者。”[11]故“治风先治血”为本证治疗宗旨,治宜滋阴养血、润燥祛风。

3 瘥后防复

瘥后防复是指疾病初愈至完全康复的阶段,此时正气未复,邪去未尽。根据“久病必虚”的理论,此阶段不仅应及时补充正气,避免邪气侵袭导致疾病卷土重来,还要避免过早停药,应缓慢减药,避免接触、吸入过敏原,坚持良好作息习惯、劳逸适度、保持心情舒畅,必要时坚持中药辨证论治以巩固疗效。此外,可以采取以下综合措施防止疾病复发。①饮食疗法。多食水果、蔬菜、清淡易消化食物、补充益生菌,避免致敏食物。建议辨证施膳进行食疗,如:心脾积热型,可选用淡竹丝瓜汤,清心降火利尿,调理脾胃;脾虚湿蕴型,可选用冬瓜薏米粥,健脾祛湿;湿热蕴结型,可选用芡实龟苓汤,清热健脾,祛湿解毒;血虚风燥型,可选用百合大枣汤,养血祛风。②推拿按摩疗法。以推天河水为主:逆推天河水,沿腕横纹由下至上推至肘横纹,可清心火,除烦躁;顺推天河水,沿肘横纹由上至下推至腕横纹,可补脾经之血。或沿两侧膀胱经抚背为主;或补脾经,以摩腹、捏脊、揉按足三里为主。③生活调理。注意环境卫生,注意尘螨、真菌等微生物,避免家中饲养动物;调整室内温度,既要避免干燥,又要避免潮湿,以25 ℃为宜;衣服要清洁,以柔软、宽松、棉质衣服为宜,避免穿衣过暖而汗出过多;合理洗浴,水温以清水27~30 ℃为宜,浴后2 min内应立即涂抹润肤剂,以避免表皮脱水。

4 小 结

在西医治疗特应性皮炎效果不明显的情况下,将中医学特色和精髓的“治未病”思想用于特应性皮炎的防治中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临床从未病、已病、瘥后三个方面对特应性皮炎进行干预,可以降低该病的发生率,延缓病情的发展,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另外,督促患者积极主动养生调护,可节约国家医疗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