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佳
(天津现代职业技术学院,天津 300350)
人才培养主要涉及4个主要问题:一是通过制定什么目标来确定培养怎样的人;二是通过什么制度和内容来培养人;三是通过什么途径来培养人;四是通过什么方式来评估培养的人怎样。培养目标是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要素,所有教育教学活动都是基于并围绕人才培养目标而展开的。培养目标以国家总体教育目的为导向,对各层次和各类型教育人才培养的具体发展方向、培养形式、培养内容及最终应达到的某种规格做出的要求[1]。培养目标的制定要充分考虑学生特点、社会需求、企业和岗位需求等因素,应包括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素质目标,通过3个目标决定来学生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素质结构。
21世纪以来,伴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经济的发展依靠科技的支撑也呈现出智能化、网络化的发展趋势,迎来技术创新驱动的的局面。为推动经济的持续发展,各国不断调整产业结构,加快工业化的发展力度,美国提出“让互联网与工业相结合”的发展计划,而德国则提出了“工业4.0”的发展战略,我国也在2015年提出了“中国制造2025”发展计划,为我国在十大领域的高端制造业制定了未来10年的发展战略。伴随着“智能化”和“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以及“中国制造2025”发展计划的提出,产业结构也在不断升级,近10年来产业结构已逐渐开始突破“二、三、一”的发展态势,由“二、三、一”转换为“三、二、一”。
落实“中国制造2025”发展计划、实现产业升级,人才是发展关键,尤其是能够适应时代发展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但是,目前高技能人才无论是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都难以满足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的需求,《全国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2010—2020年)》中指出:虽然近年来高技能人才工作取得了明显进展,但仍然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一是高技能人才培养能力与经济发展对高技能人才需求之间的矛盾突出,高技能人才总量短缺,结构不合理,领军人才匮乏;二是高技能人才培养投入总体不足,培养培训机构能力建设滞后,人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存在;三是对高技能人才的认识仍有偏差,重学历文凭、轻职业技能的观念还未从根本上得到扭转,企业职工和青年学生学习技能的积极性不高,高技能人才仍然面临发展渠道窄、待遇偏低等问题,人才成长发展的社会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
对于为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高等职业院校而言,由于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已不适应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导致学生“就业难”、企业“用工荒”的现象依旧存在。经济的快速发展所带来的产业不断升级,高等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也面临着更多更高的要求和挑战。为了适应产业升级、符合行业企业和社会发展需求,高等职业院校必须要对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反思和深入的分析,找到问题所在,并有针对性地进行调整,优化人才培养目标已迫在眉睫。
(1)知识目标设定不合理。知识目标缺乏“职业性”,没有结合高职学生的学习特点,很多专业在课程设置上照搬本科专业的课程体系,没有合理安排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比例,理论学习时间过长,并且许多专业知识陈旧过时,导致学生所学理论知识实用性差、学生学习积极性不强,难以适应行业和企业的发展需求。
(2)能力目标认知不充分。把岗位技能等同于高技能人才应具备的职业技能。在培养过程中只是注重学生岗位技能尤其是岗位操作技能的培养,而忽略了独立分析并解决职业相关问题的思维和能力、创新能力、职业竞争能力等其他职业能力的培养[2],而这些能力才是学生今后可持续性发展的有力保障。
(3)素质目标涵盖不全面。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更注重对知识和技能的训练,缺乏对综合素质的全面培养。在素质培养方面主要依赖思政相关课程和心理健康课来加强学生的价值观、道德观和心理素质,但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还应该包括持续学习的能力、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爱岗敬业的精神等。
随着产业结构不断升级,人才结构也在不断变化,对高技能人才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除了要有满足具体岗位要求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更要同时具备良好职业素养、职业道德、创新能力、持续的学习能力等综合素质,这样才能保证人才适应发展,以良好的心态面对挑战。
高职院校往往根据以往的经验或者政策导向来制定和修改培养目标,在制定过程中缺少行业、企业的参加,使得很多新知识和新技术很难在第一时间进入高职院校,同时对行业、企业的具体需求没有更深入的调研,间接导致专业、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上落后于社会发展,不能及时根据行业、企业最新技术的发展动态和人才需求方向来制定和修改培养目标。
同时,高职院校在制定培养目标时对自身和对学生的学习特点没有全面的认知[3]。高职学生普遍具有理论学习兴趣和能力不足、实践学习兴趣和能力更强的学习特点,但是没有结合高职学生的学习特点,很多专业的课程设置上照搬本科专业的课程体系,导致专业理论课程多、教学重点不突出,学生学习质量和效果大打折扣,理论知识不扎实,实践能力也不强,更无法适应具体岗位的需求。
此外,许多高职院校的发展定位、专业与课程设置等趋于向普通高等学校看齐,“职业性”的特点逐渐缺失,这也是致使培养目标与产业升级要求难以对接的原因。
培养目标是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要素,所有专业和课程设置、教学等人才培养活动都是围绕培养目标展开的,因此培养目标的合理制定是至关重要的。
首先,要明确培养什么样的人才。为了适应产业升级、符合行业企业和社会发展需求,培养出的人才应该是符合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4]、具备相应的职业知识、职业技能、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的、具有创新能力和持续学习能力的、能够适应变化和挑战的创新型、应用型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
其次,在明确培养方向之后,高职院校不能再仅凭以往的经验或者政策导向来制定和修改培养目标,必须要行业企业、同类院校、教师代表等多方参与协同,通过对国家和地方政策分析、实地调研并收集行业企业对目前人才满意度和需求等反馈信息,向行业企业和同类院校资深专家请教咨询,对政策、产业升级、行业企业人才需求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进行深入分析,整合吸收多方意见、自身办学条件和学生特点来重新制定培养目标。
最后,通过重构培养目标,让人才培养对接用人需求、专业设置对接产业升级需求、课程内容对接职业标准、教学过程对接生产过程、职业精神和人文素养融入全面素质教育,合理、全面地构建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知识结构上,主要包括公共文化基础知识和专业理论,注重多学科、多专业横向拓展与结合;能力结构上,主要包括职业能力、实践能力和一定的管理能力,还要注重持续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等能力的培养;素质结构上,加强对人文素养、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的培养[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