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晓红 张桂云
手术是当前临床治疗结直肠癌(carcinoma of colon and rectum)主要手段, 现有报道指出, 围治疗期介入适宜、正确的护理干预, 有助于巩固临床疗效。本次研究基于此观点展开研究, 将2015年7月~2017年3月本院接受结直肠癌手术治疗6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探析循证护理在结直肠癌术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现总结如下。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7月~2017年3月在本院接受结直肠癌手术治疗的6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患者入院均经病理活检确诊, 符合临床诊断标准。其中, 男42例, 女26例, 年龄38~70岁, 平均年龄(47.9±7.4)岁, 原发病为结肠癌37例, 直肠癌31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34例。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进行循证护理, 具体内容为:针对术后常见问题, 于科室内专项护理组人员统一讨论、分析, 并提出相应的问题, 结合实际情况, 如手术方式、患者基础资料等展开全面分析与系统评估,对患者身心健康影响突出的问题作为探讨重点, 于各大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百度学术等)等平台进行资料、文献检索, 结合现实情况制定详细循证护理规划:①预防感染护理:循证护理小组通过对护理实用性、时效性整合, 结合临床护理经验、患者需求、护理理论知识等, 向患者普及呼吸锻炼的方法、必要性, 手术开展前1周展开肺活量锻炼,采取慢呼吸、吸气后屏气等方案进行, 期间指导家属配合,禁止在病房与周边吸烟等, 手术后严密监测患者呼吸状态,定时、定点给予患者肺部听诊, 对于需卧床治疗者应间隔2 h协助其翻身, 对于害怕咳嗽引起伤口疼痛患者做好鼓励排痰, 另外护理中重视保持室内温度、湿度适宜, 避免呼吸道感染或切口感染。②营养支持护理:重视护理中量化操作,计算准确饮食出入量, 手术后第1天定时查看患者双便、电解质浓度等表现, 以此酌情调整补液量与顺序, 对于肛门排气异常、造瘘口排便异常者应指导多摄入流食, 观察无异常表现后逐渐改为软食, 于营养科协作下完成日常营养摄入均衡。③疼痛干预:术后疼痛较为常见, 除了遵医嘱采取常规镇痛方式外, 可通过转移注意, 如播放舒缓、轻松音乐、收看滑稽影视、阅读幽默书刊等转移患者注意力。④宣教护理:患者接受手术前应做好相应的疾病知识、治疗方式、预期效果等宣教工作, 使患者了解相关资料, 增强其积极配合与树立正确面对疾病的信心, 同时将相关资料制作成图册、视频等予以播放宣教。
1.3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①采用VAS对两组疼痛予以评分, 总分10分, 分数越高表示疼痛越严重;②采用SDS、SAS行对应情绪的评估, 量表均为20个项目, 总分80分, 得分越高表示对应情绪越严重;③采用SF-36对两组生活质量予以评估, 涉及角色功能、情绪功能、躯体功能、社会功能、认知功能等5个维度, 总分100分, 得分越高表示生活质量越好;④观察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两组各项量表评分比较 干预后, 实验组VAS评分(2.1±1.0)分, SDS评分(23.5±9.8)分, SAS评分(22.9±7.9)分,SF-36评分(63.5±4.8)分;对照组VAS评分(3.3±1.2)分, SDS评分(36.1±9.7)分, SAS评分(35.4±7.7)分, SF-36评分(42.2±5.6)分, 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48、5.33、6.61、16.84,P<0.05)。
2.2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干预后, 实验组患者发生发热1例, 疼痛1例,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88%;对照组患者发生恶心呕吐2例, 发热1例, 疼痛3例, 呃逆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3.53%。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22, P<0.05)。
结肠直肠癌属于胃肠道中常见恶性肿瘤, 与绝大多数肿瘤疾病一致, 其早期症状均缺乏特异性, 随着癌肿病灶逐渐增大, 患者表现排便习惯改变, 并伴有便血、腹泻、便秘、局部腹痛等症状, 发展至晚期则可见贫血、体重减轻等全身症状表现[1-3]。
护理方案介入结直肠癌手术期间已被证实存在较好效果, 但对于临床护理方案的选择尚无统一标准。常规护理模式更多重视基础护理工作, 其性质更偏向于人文性、基础性、伦理性, 重视患者在院期间的基础用药、生活、病情监测等[4-6]。循证护理模式相对更具科学性, 若将传统护理归纳为定性护理, 循证护理则隶属定量护理, 通过预见性总结,并结合现实情况提出问题, 随后对既往资料检索、收集证据,以此制定出适宜、最佳、个性化、针对性护理方案, 实践中则以批判眼光指出护理过程存在的问题, 并进行改良, 为下一步护理措施提出相应的证据支持, 以此形成逐渐提升、自我完善的良性循环护理, 不仅提升了临床护理质量, 使患者最大程度获益, 同时对护理人员自身的专业素养、能力予以提升[2, 7-9]。
本次研究结果可见, 实验组SAS评分、SDS评分、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提示, 循证护理的介入有助于减少患者术后疼痛, 缓解围术期的负性情绪, 并于生活质量中显著提升, 为患者治疗后康复提供重要基础保障。另外在干预后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中, 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 循证护理干预后有效减少了手术后存在不良反应, 提示安全性更高。在王琦[10]研究中得到同样证实。
综上所述, 循证护理应用于结直肠癌术后护理中确可起到较好效果, 其优势突出表现在减轻患者疼痛与负性情绪表现, 提升生活质量, 可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实用价值显著。
[1] 刘瑞.循证护理在结直肠癌术后管路护理规范中的应用效果观察.临床医药实践, 2017, 26(8):621-622.
[2] 李正静, 姜久艳, 曹正兰.循证护理在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后并发症预防与护理中的应用.现代医药卫生, 2007(24):3753-3754.
[3] 邱玲丽, 叶甫波, 杨磊磊.循证护理在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中的应用.中国现代医生, 2015, 53(7):147-149.
[4] 罗涵, 周宏, 王永华.循证护理在结直肠癌术后护理中的应用研究.西南军医, 2015(4):442-444.
[5] 赵涟漪.循证护理在结直肠癌术后护理中的应用探析.保健文汇, 2016(12):198.
[6] 曹春莲, 王云.循证护理在结直肠癌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1, 8(24):54-55.
[7] 杨宏, 李玉红.循证护理对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并发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5(27):3302-3304.
[8] 王义芬, 刘莹, 张雪梅, 等 .循证护理在结肠癌术后并发症护理中的应用.河北医药, 2014(4):614-615.
[9] 李淑云.循证护理在结肠癌术后并发症护理中的应用.现代诊断与治疗, 2015(9):2143-2144.
[10] 王琦.循证护理在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中的应用效果分析.中国医药指南, 2016, 14(2):216-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