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宇梦
摘要:独立学院的团学工作在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维持学生管理工作稳定运行等方面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团学干部作为团学工作的主要组织者和执行者,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由于独立学院不同于普通高校的办学体制及生源特点,这支学生骨干队伍存在着诸多问题。本文分析了独立学院培养团学干部存在的问题,并对其培养途径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独立学院;团学干部;培养途径
团学工作不仅是独立学院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及日常管理的中坚力量,更是独立学院开展第二课堂活动、推进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团学干部作为团学工作的主要组织者和执行者,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1 独立学院团学干部队伍培养存在的问题
1.1 重结果,轻过程
在开展各类学生活动时,领导、老师们往往更看重成绩排名、获奖等结果,只在乎形式、场面、对外影响等表面现象。在过分强调结果而忽略过程的情况下,往往不会去在乎学生干部是否在活动的开展过程中提高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否得到了历练和成长,而只是把学生当做办活动的“工具”。
1.2 重当下,轻长效
俗话说:“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团学工作维持一定的流动性,有利于保持整个组织的活力和凝聚力,但新上任的干部往往因缺乏工作经驗无法很快胜任现有工作,当他们调整好状态并积累到一定工作经验后又将面临换届,因此在团学干部的培养过程中,忽略了干部队伍的梯队建设和长效机制,在团学换届之后容易出现后继无人的现象。
1.3 重理论,轻实践
独立学院对于团学干部的培养缺乏一套系统完整的方案,仅局限于讲座及领导的讲话,在培训内容上,基本上是以理论知识为主,真正能够用于日常工作中的内容少之又少,缺乏对为人处世、社交礼仪、业务技能等实战方面的培训。大多数团学干部在当选之后,往往只能从上届干部那里获取经验,缺乏专业性的指导,有时候只能“摸着石头过河”、“走一步看一步”,这使得团学队伍的实际战斗力大打折扣。
1.4 重考核,轻实效
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独立学院的团学组织大多都有自己的考核机制,但在实际的考核过程中往往只注重结果,考核人仅依据被考核人的平时表现给予相应等级,而忽略了对造成考核结果不同的原因进行分析;此外,团学组织的考核往往流于形式,考核后并没有对考核优秀的团学干部给予表彰和奖励,也没有对考核不合格的团学干部采取批评或惩戒措施,无形中削减了团学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及团学组织的实际工作能力。
2 独立学院团学干部培养途径的几点思考
团学干部作为独立学院学生中的精英骨干,对团学各项工作的推进、落实和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针对独立学院在培养团学干部中存在的问题,笔者提出以下四点思考:
2.1 转换培养观念
团学管理者作为团学干部的主要培养人,应有针对性地培养团学干部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开展活动时,引导学生从“助手型”过渡到“主导型”。团学管理者应更关注一场活动、一次任务给团学干部带来的成长和磨炼,而不是仅仅把团学干部视作办活动、出任务的“工具”;要致力于建设一支学习研究型的团学干部队伍,随时关注团学干部出现的思想、心理变化及工作动态等,不定期地组织研讨和交流,交流工作思路,总结工作规律。
2.2 建立长效的培养机制
在团学干部换届的前期,首先,团学各级组织的干部应当提前考察并储备多名“继承人”即“储备干部”,储备干部的人数要大于现任干部数,以营造一定的竞争氛围;其次,要充分发挥“传帮带”的优良传统,要在整个团学组织内形成“以老带新”的局面。现任干部应与储备干部定期约谈,有针对性地指导工作,提高他们的工作大局观念和组织领导能力,促进储备干部的尽快成长;储备干部要多向现任干部学习,以尽快了解工作状况。最后,团学组织应对所有储备干部进行全方位的培训及考察,培训内容除必要的思想理论以外,也要涉及团学干部日常工作需要用到的知识和技能,以便他们更好地转变角色,迅速适应新岗位新工作,避免因团学换届造成工作脱节的现象。
2.3 多样化的培训课程
纵观各大独立学院对团学干部的培养大多以理论知识为主,开展方式主要以讲座和授课为主,对帮助团学干部开展日常工作的实际效果显微。为改变培训课程在团学干部心目中枯燥无味、拘泥形式、内容死板的固有印象,在制定培训课程时,可适当融入更多实用性较强的课程,使内容更接地气、形式更加新颖。例如:“大学生实用礼仪”、“有效的沟通方式”、“新闻写作”、“团学基本知识大闯关”等。培训形式更加多样化,如集中授课、专题讲座、学生干部经验交流会、团队训练、专题研讨、分组学习等。
2.4 科学的考核方式
科学的考核方式应该全面客观地对团学干部的工作进行考核,团学组织在考核的过程中要注意避免主观式的考核,将更多的考核要求量化。考核优秀的团学干部给予充分的肯定和表扬,并在学期末召开表彰大会;对于不合格的团学干部也要给予一定的批评或惩罚。当然对团学干部的评价考核并非集中在一个时间段进行,而应该是在较大的时间跨度上,只有这样,团学干部的考核才具有合理性和实效性。
3 结语
团学干部队伍培养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这需要奋斗在独立学院团学战线上的老师们不断努力,探索更多适合独立学院团学干部队伍培养的新途径,从而真正发挥出团学干部的桥梁纽带作用塑造成一支“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学生骨干队伍。
参考文献
[1]赵英虎,杨林,李鑫.独立学院学生干部管理模式探索[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3,(6):98-99.
[2]贺际强.独立学院学生干部培养工作探析[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s1):73-75.
[3]马雪迎.浅谈团学干部的培养机制[J].教育教学论坛,2010,(21):226-227.
[4]钟佐彬.新形势下高校团学干部培养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4,(5):4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