阐释学视角下《茵梦湖》三个中译本对比研究分析

2018-01-17 02:08李新凤
现代语文 2018年7期
关键词:对比分析

李新凤

摘要:随着翻译研究的不断深入,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理论方法来探究与文学翻译相关的现象和问题。伽达默尔阐释学的三大哲学原则,即“理解的历史性”“视域融合”“效果历史”对文学翻译产生了很大影响。研究的文本来自德国著名诗意现实主义小说家特奥尔多·施笃姆的重要代表作品《茵梦湖》的三个中译本。通过对比分析郭沫若、巴金和杨武能三个中文译本,证明伽达默尔阐释学的三大哲学原则对文化翻译的指导价值和借鉴意义。

关键词:阐释学 三大哲学原则 茵梦湖 对比分析

一、引言

阐释学理论要追溯到“语言一历史传统”(Hohn,1998:91)这一翻译理念中,因为它自古希腊罗马时期就已经形成并被记录在Storig(1963)的选集中。它强调翻译活动的理解特点,并在文学翻译领域中体现得特别明显。阐释学翻译理论的基本假设之一是认识到两个文本之间没有等价关系。这被认为是语言翻译理论的第一次进步;另一方面,翻译也被理解为是一个决策过程,并确定译者的责任。对整部作品、作家以及写作动机理解的越多,对单一文本的理解就会越好。本文试图通过分析郭沫若、巴金和杨武能对德国中篇小说《茵梦湖》的三个不同译本,介绍伽达默尔诠释学的三个哲学原则及其对文学翻译的重要意义。

二、中篇小说《茵梦湖》以及伽达默尔的三大哲学阐释原则

(一)《茵梦湖》文本

《茵梦湖》是德国作家汉斯·台奥多尔·沃尔特森·施托姆创作的中篇小说,1849年首次出版问世,此后共出版30余次。通过这部小说的成功问世,施托姆在文学评论家和读者群中也迅速收获了知名小说家的美誉。这部中篇小说在19世纪下半叶仍然是他最著名的作品。小说源于一次回忆:一位名叫莱因哈德的老人在一个黑暗的小房间里思考了他年轻时的爱情;孩提时代,青梅竹马的伊丽莎白和他一起度过。为了外出求学,莱因哈德被迫离开了伊丽莎白。莱因哈德回来时,发现伊丽莎白变了。莱因哈德的学校朋友埃里克似乎对伊丽莎白表现出兴趣。莱因哈德再次离开,后来他通过母亲的书信获悉,伊丽莎白與埃里克已经结婚了。几年后,莱因哈德受邀来到茵梦湖畔探望这对已经拥有独立庄园的埃里希夫妇,但再次的重逢变得无法忍受,他决定永远离开伊丽莎白。

故事的背景发生在德国南部。这部小说在国内外都非常受读者欢迎,所以有关这部作品的研究也有很多。国内对《茵梦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两点:用一些文学理论来分析这部作品;借用不同的翻译理论来探究这部作品的中文译本。《茵梦湖》在国内比较受欢迎的译本有三个,本文基于郭沫若、巴金和杨武能的三种译本进行研究。

(二)伽达默尔的阐释学以及他的三大哲学原则

对伽达默尔来说,阐释学不仅是科学,也是艺术和历史本身的经验。对于文本的理解,预先理解和期待文本中没有的各种情况是非常重要的。这里的一个前提条件就是对外语的掌握。每一次翻译,即便是字面翻译,也是一种阐释方式。伽达默尔提出了三个对翻译非常重要的原则:1.理解的历史性;2.视界融合;3.效果历史。“伽达默尔上述三原则为这方面的研究提供了有效的理论视角,尤其对我们重新审视翻译中历史性误读、文化过滤、重译等现象具有新的启示。”

1.理解的历史性

这是伽达默尔哲学阐释学的第一个也是最重要的原则。人们普遍认为理解是翻译的先决条件。伽达默尔认为理解是历史的,理解的行为也是历史的,因为“人是有限的,历史的存在”。人类的历史性构成了理解和翻译的基础。因此,对文本的理解和翻译也是历史的。它是主体和客体之间的特殊对话,并不一定是完美和完整的。理解的历史性包含三方面因素:其一,是理解之前已存在的社会历史因素。其二,理解对象的构成:其三,由社会实践决定的价值观。理解的历史性导致理解的不完整性和文本意义的不确定性。没有人能够逃避历史,理解的主体也是受历史特点限制的历史。因此,每位译者都可以获得他自己对同一文本的独特理解。

在交流过程中,译者将自己的历史情况与要理解的文本的情况进行融合。有时候译者对文本的理解远比作者更深刻,能挖掘出原文作者尚未所知的意识。因此,文本的结构具有相应的,可以促使译者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对具体的文本进行阐释的能力,从而使理解具有事实上的历史性。

2.视域融合

视域融合是伽达默尔阐释学经验理论的核心。从本体论看,所有生物都是世界和历史上的同时存在者。根据伽达默尔的说法,视域指的是“包含和涵盖从一个点可见的所有事物的视野”。视域对理解至关重要,它可以被理解为一个参考标准。没有它,理解是不可能的,但通过它可以更好地理解文本。随着历史的发展,视域本身也并不是静态的,而是动态的和开放的。译者对原作表达自己的意见,并不断修改,直到达成最终的协议。它不是局部视域的简单合成,而是“合并”。在这里,译者和原文本会相遇并产生一种紧张关系,随后他们共同展开这种关系。理解是文本和译者之间的共同点,其意义既不体现在原文本上,也不在译者身上,而是在交互过程中。

3.效果历史

译者和阐释都是历史存在的,通过译者的阐释不断形成文本的意义。随着时间的不断变化,新的意义元素正在出现,因此,文本的含义永远不会被耗尽。这为发现意义提供了无限的可能性。每个历史时期只能反映文本中嵌入内容的某种可能性,而这种理解以效果历史为特征。伽达默尔详细定义了效果历史的概念,这将有助于我们理解重新翻译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文本对每个人都是开放的结构,并且始终可以发现文本的真实含义。文本含义的可能性是不确定的,并且始终在于译者。作品的意义也是多种多样的,翻译文本受其特定历史和文化的限制。

由于理解的历史性,不同的误解和偏见会在不同的时间和空间以及从不同的角度出现。翻译文本是特定时代的偏见,所以优秀和认真的文本应该是在这个时代之前被认可的偏见。由于历史的局限性,译者和作者的视域永远不可能完全融合,因此文化过滤是不可避免的。随着历史提供的不同创造力,来自不同时期的译者有机会重读文本并重新解读它。

(三)哲学阐释学与文学翻译之间的关系

文学文本的翻译具有特殊的地位,它可以被认为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文本。文学文本没有客观的普遍有效的阐释,因此读者评估他们的内容与其他专业类文本的评估方式截然不同。此外,文学翻译也被认为是原创作品的文学探索,同时也是一种艺术。“主观性”是指每个作家主观的,具有自己特定文化的世界观,这在翻译时必须加以考虑,否则,作家相应的语言和文化特质就会丧失。文学文本比非文学文本更为复杂,因为它们的子结构从语音/语音学到语义句法的功能都是由审美功能所叠加和主导的。然而,从文学翻译的审美功能来看,文学翻译不仅涉及整个语言文化系统,而且涉及特定文学系统。因此,在文学文本的翻译过程中,既要着眼于原文本,又要看中目标文本。

对于文学文本来说,翻译不是重新确认原话语的手段。它在语法和效果方面有自己的自由。文学作品通常反映的是社会文化生活,以及作者自身的感受、价值观、思维方式以及在某一历史阶段的视域。一旦文学文本完成,它们在某些视域中就是独立的,这与作者或译者的视域不同。阐释学对翻译研究的影响是全面而深刻的,如今在翻译理论中也被广泛使用。

三、从伽达默尔阐释学的三个哲学原则角度对三个中译本进行对比分析

(一)基于“理解的历史性”原则进行的译文对比分析

任何翻译活动都与译者对原文的接受和理解密不可分。作为一种文化多维融合的过程,译者必然会将他的个人生活经历,文化和历史背景带入翻译之中。译者的文化背景价值取向、思维方式、认知风格和审美情趣决定了他对原文化认知和解释的主观能动性。因此,不同译者的理解方式和文本的理解将会表现出很多不同之处。

1.历史背景差异

1921年,郭沫若译本首次出版,1943年,巴金译本出版,其后是1998年杨武能译本。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的货币交易显著扩大,人们也已经开始乐于接受国外的信息。另一方面,由于自身历史条件的限制,译者有着不同的人生经历和不同的人生观念和价值观念,这或多或少影响了他们对原文本的解读。由于译者的历史背景不同,他们可以创造出不同的翻译版本。其中一个明显的差异就是具有不同时代特征的词语和词组的选择。如:

(1)Er schien von einem Spaziergang nach Hause zuruckzukehren;denn seine Schnallenschuhe, dieeiner vorubergegangenen Modeangehorten, waren

(二)基于“视域融合”原则进行的译文对比分析

如前文所述,视域融合是个人世界观和价值观的总和。文本有其各自的视域,译者也有自己的视域,且两者并不完全相同。译者编辑的文本并不能完全反映原始视域,而是将其与译者的视域结合起来,形成新视角,即“视域融合”。下文将从两个层面进行讨论。

1.词汇层面

(3)Manner mit sonnen-und arben sheiBen Gesichtern gingen uber den P1atz und gruβten dieFreunde,w~ihrend Erich dem einen und dem anderen einen Auftrag odereine Frage n ber ihr Tagewerkentgegenri ef.(Theodor Storm,1849:16)

郭沫若译本:

面孔被太阳晒热了又因做工做热了的人们从这个厂庭中通过向着两人行礼,奕理虚便向着甲吩咐了一声,又向着询问几句。

巴金译本:

一些因日光晒灼和工作忙碌而脸上发红流汗的人走过这个空场,向这两个朋友行礼问好,埃利克便对这个吩咐了一些事,又对那个问几句关于这一天的工作的话。

杨武能译本:

一些在烈日下干活儿而满脸热汗的汉子走过空场,向两位朋友行礼问安;埃利希则一会儿向这个发发指示,一会儿向那个问问情况。

多年过后,莱因哈德应老友埃里希的邀请回到了茵梦湖。原文此处是对两人碰面后一同去寻伊丽莎白途中的情景。埃里希不断地向主人公展示他的财产、地位和权利,包括伊丽莎白。郭沫若和巴金将原文中的“Die Manner”分别翻译成“人”和“人们”,但杨武能则采用归化的翻译技巧,将其翻译成“汉子”。在郭的译文中,einen und dem anderen被翻译成“甲”和“乙”,这也属于一种归化翻译。这些具有典型中国文化因素的词语,创造了第三个视域,以便让中国读者更好地理解原文。

2.修辞层面

(4)“Das versteht wieder einmal kein Mensch!”sagte Erich.“Was tausend hattest du denn mit der Wasserlilie zu tun?”

“Ich habe sie fruher einmal gekannt”,s a gt e Reinhard;“esist aber schon lange her.”(Theodor Storm,1849:19-20)

郭沫若译本:

奕理虚道:“真是莫名其妙!你究竞想把那睡莲怎么样呢?”

来印哈德说:

“我从前见过丝一次,只是隔了许久了。”

巴金译本:

“这倒叫人不懂了!”埃利克说,“你跟睡莲有什么相干那?”

“我从前跟睡莲很熟,”赖恩哈德说,“可是这是多年以前的事情了。”

杨武能译本:

“这可又叫人莫名其妙了!”埃利希说,

“你跟睡莲未必有一丁点儿关系吗?”

“我曾经了解,”莱茵哈德回答,“可那已是好久好久以前的事。”

作者在原文中运用了象征的表达手法。他把“睡莲”象征为一种可遇而不可求的幸福。所以郭的译文是“我从前见过她一次,只是隔了许久了”。在这方面,郭的视域相比其他两位译者更好地与作者的视域相融合。中国读者可以从目标语言的字里行间把握住同样的意义。

(三)基于“效果历史”原则进行的译文对比分析

效果历史强调研究历史的主体就处于历史之中。效果历史是我们被理解的历史,在理解中,历史被重新塑造了。它基于我们的视域、我们的经验和被我们所理解的历史,这样我们通过被理解的历史而融入历史,称为历史的构成要素。(潘德荣、齐学栋,1995)对于翻译而言,文学作品重译是一个历史性的过程。不同的翻译对原文的理解也不尽相同,原文是译者理解的桥梁。效果历史彻底改变了“看”的视角,翻译活动中是不存在“完全理解”这一概念的,也不存在破坏理解的虚无主义。

这三种翻译的风格差异很明显,但我们不能断定这种“差异”是“不好的”。相比之下,我们可以看到三个版本的整体质量都很好,都在具体的历史阶段给出了相应的历史解释。

1.小说标题的不同译法

郭沫若是第一个将小说题目翻译成《茵梦湖》的人。中国文化中有一个熟悉的词组叫绿草如茵,它具有幼草的意义。在汉语中,“茵”通常用作女姓的名字,“梦”意味着梦想,所以标题的寓意便是一个美丽的女子站在湖边。这是非常有诗意的,也符合原作者的初衷。巴金将题目直译为《蜂湖》。Immensee是德语中的一个复合词,它通常用作地名,并没有具体的含义。Immen来自于古德语词imbi,指的是蜂群或蜜蜂,See的汉语义为“湖”。但巴金的这一直译手法使得这部具有诗意的小说题目缺乏了审美的魅力。在杨武能的文章《施笃姆的诗意小说及其在中国之影响》中,他写道:“茵梦湖”这个词可以唤起人们的联想,非常有诗意,与原来的语言风格相当一致,故而他也采用了郭译本的题目。

2.不同的文学风格

三个版本都有自己独特的风格。由于三位译者的审美习惯和文学成就不同,巴金和杨武能的译文在词汇选择上是精确,清晰和简明的。郭则采用了许多中国习语来保留典型的中国文化因素,它们简明扼要,含义丰富。如:

(5)“Auf deine schbnen,sundhaften Augen!“sagte er und trank.(Theodor Storm,1849:7)

郭沫若译本:

“我为你这双美丽而邪的秋波呀!”说着便喝起酒来。

巴金译本:

“祝你这一对漂亮的、害人的眼睛!”他说,便把酒喝了。

杨武能译本:

“为了你这美丽的、造孽的眼睛!”他说。说罢喝了一口酒。

原文中的“Augen”被郭沫若翻译为“秋波”,它既表达了眼睛的美丽,同时又隐喻了女人与男人之间的微妙感情。故而此译法既表达了原文的意义,又同时具有更多的文学美。

四、结语

伽达默尔的哲学阐释学打破了传统翻译理论的界限,为文学翻译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他的三条原则也向我们展示了理解和评估翻译的新方法。理解的历史性赋予了译者独特的视野。而基于视域融合的原则,译者应该尽力接近作者的视域,以掌握文本的原义。在效果历史原则的基础上,原文本的含义在重译过程中不会改变。此外,通过对这三个译本的比较研究,本文的主要结论如下:首先,三位译者来自不同的年代和不同的时期,他们对小说的理解也各不相同。因此,他们产生了各自具有不同文学魅力的译作。其次,三个译本的风格截然不同。郭沫若的翻译通常遵循口语和文言文的结合,对他而言,翻译主要是艺术创作。巴金说,他只翻译他喜欢的文字。对他而言,“忠诚”是翻译的基本条件。他试图找到一种混合的翻译方法,一方面试图尽可能保留原文的意义和特点,另一方面也可以被读者理解。杨武能出于他对德国文学的热爱而翻译了这本小说,但与巴金相比,他更注重美与风格,而不同之处恰恰在于他们各自与原文不同的视域融合。其三,每一种翻译都是对外来文化的一种解读,它反映了各自的社会和历史特征。通过分析相同文章的不同译本,会发现它们都符合各自时代的精神特质。随着时间的推移,对原文新的解释又会重新出现。也正因为译者们不断的努力,我们才有机会阅读完美翻译的文本。但由于主观因素和时空距离的客观原因,完美的翻譯是不可能的,因此翻译的重要任务是改进先前的译本,为读者提供更多、更好的翻译文本。

猜你喜欢
对比分析
国内外本硕一体化培养模式的对比分析
丝绸之路经济带高素质外语人才的需求与缺失现象对比分析
理想液体元流能量方程推导的对比分析式教学模式探索
留学生形容词谓语句的习得研究
戴·赫·劳伦斯《菊馨》三个版本对比分析
成渝经济区城市经济发展水平比较研究
英汉动物词汇文化内涵的对比分析
基于数据库的唐诗宋词对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