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晓锋
摘要:可持續发展的农业产业结构对实现农村振兴,推动农业现代化,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业经济绿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武汉城市圈不仅是湖北省经济发展的引擎,还是全国两型社会建设示范基地。本文在分析2007-2016年武汉城市圈农业发展数据之后得出武汉城市圈近十年来农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农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仍存在种植业占比偏高、产业优化力度不够、区域发展不平衡等矛盾,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的建议。
关键词:武汉城市圈;农业产业结构;优化路径
农业产业结构是指农村这个特定经济区域内,各个经济部门及其所属各门类、各生产项目的比例关系、结合形式、地位作用和运动规律。2017年底,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乡村振兴的总要求: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要求把产业兴旺放在第一位,可见产业兴旺发展是农村乃至农业发展的关键环节,而可持续发展的农业产业结构是实现产业兴旺的必经之路。实现农村产业兴旺还必须发挥城市的带动作用,尤其是城市圈的火车头作用,城市圈指在城市群中出现的以大城市为核心,周边城市共同参与分工、合作,一体化的圈域经济现象。实现武汉城市圈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必须发挥武汉城市圈的总抓手作用,利用区域优势,统筹市场、技术、政策等要素。关于这方面的研究已经比较成熟,本文试图提出一些创新点,以期丰富相关研究。
1 武汉市城市圈农业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
1.1 农业产业结构层级不高,发展滞后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家庭恩格尔系数不断降低,国民饮食结构在不断优化,粮食类农产品在人们饮食结构中占比在降低,鱼肉蛋奶以及水果蔬菜等农产品占比不断提升。相应地,农业产业结构应该根据市场做出调整,降低粮食类种植业的比例,提高畜牧业、渔业在农业产业结构的比例。然而,如表1所示,2010-2014年,武汉城市圈内农业产业结构中,农业(种植业)产值占比高达48%,占农业总产值将近一半,差不多是林业、畜牧业、渔业的总和,反映出武汉城市圈农业产业结构较为单一,发展不平衡。林业发展严重滞后,占比仅为2%左右,低于全国水平,在2010-2013年甚至出现倒退的现象。畜牧业和渔业发展比较平稳,占比变化不大,并没有反映出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下降,说明武汉城市圈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节奏与经济发展不太匹配。
1.2 区域发展不平衡,许多地区农业产业结构雷同
从表2可以看出,2014年武汉城市圈第一产业增加值为1565.69亿元,其中贡献率高的只有武汉、黄冈、孝感、咸宁、黄石等5个城市,共贡献了超过80%,而其他城市贡献率低,农业经济发展的不均衡,影响了武汉城市圈农业总体经济实力,在一定程上削弱了农业持续发展的竞争力。另外一方面,从表中还可以看出,许多地区并没有发挥本地的农业产业优势,而是单一农业结构的重复。如潜江地区拥有优越的龙虾养殖技术基础和地理优势。
可以大力发展小龙虾养殖业,提高农产品附加值,从而可以大幅提高农业产值,同样,咸宁地区以温泉著称,完全可以发挥其得天独厚的地理有点,发展农业旅游,拓宽农业发展渠道,从而让升级农业产业结构,提高第一产业贡献率。
1.3 农民文化素质不高,农科技术和设备掌握不够
农民是农业生产的主体,也是农业科学技术转化的重要践行者,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着农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农民是农业生产活动的主要参与者和生产工具的使用者,所以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越高则农业生产水平和产出就越高,从某种意义上讲,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决定了农业生产效力的高低。据统计,2013年武汉城市圈劳动力为1092.22万人,占全省劳动力的48%,其中从事农林牧渔第一产业从业人员占35%,有397万人,比2012增加10.8万人,增长2.79%。但农业劳动力与城镇人口相比,农民受教育的程度整体偏低,其文化结构比重为小学及以下文化占28%、初中文化占54.6%、高中及以上文化仅占17.4%。受教育程度偏低直接导致了农业生产效率滞后,同时也严重影响了农民年人均纯收入、家庭收人增长。数据显示,武汉城市圈内部分县域农民接受相关教育或培训的比例不高,这使得科技推广的覆盖面较小,农民科技素质与科技水平的提高幅度有限。由于缺乏市场经济条件下必备的经营意识,面对激烈的农产品市场竞争,不能科学、准确地研判、预见市场变化趋势及规律,传统农民已经愈来愈难适应日趋现代化的农业生产经营,面对当前复杂多变的农产品市场,思路不宽,办法不多。
2 武汉城市圈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对策分析
基于以上对武汉城市圈农业产业结构现状的分析,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力。
2.1 促进种植业结构多元化,提高林业、畜牧业、渔业比重
当前,武汉城市圈内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应该朝着绿色农业发展,贯彻新时代发展理念,积极培育农村发展新动力,提高综合竞争力。大力提高农业经济类作物种植比例,培育休闲农业、花卉、中药等高附加值产业,延长农产品加工线,提高附加值。在优化种植业结构过程中,把重心从之前的提高种植面积上转化到调整优化种植业结构和档次上。
提高林业在农业发展中的比例,在山区大力发展经济林,开展山区综合整治,形成山区绿色经济,开拓森林户外旅游。创建特色水果品牌和水果种植、加工基地,建立水果类产品产业线,让科技加持水果产品种植和加工过程,满足人们不断提高的果蔬产品需求。
畜牧业的结构优化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健全畜牧产品市场监管和服务体系,通过科技改良品种,通过集约化、规模化的养殖,提高产量和品质。同时,畜牧行业也应培育出龙头企业,形成品牌效应,让武汉城市圈畜牧产品走出国门。
养殖业作为武汉城市圈的优势产业,应该大力深挖渔业价值,把水产养殖业建设成为全国知名品牌,既提高渔业产品的产量,更重要的是提高渔业产品的质量,在此基础上,利用武汉城市圈得天独厚的交通优势向省外、国外市场拓展。在湖北许多城市近郊有许多小型湖面,可以发展成为城郊休闲渔业,满足市民饮食和休闲娱乐需求,这样既促进了城市近郊农业发展,有开拓了旅游资源。除此之外,政府应该完善水环境监测体系和水产品加工为生监管制度,营造良好的水产品市场环境,发挥武汉城市圈渔业资源优势,树立良好的口碑效应。
2.2 发挥区位优势,凸显地方特色
武汉城市圈内的各大城市有的地处江汉平原、有的地处丘陵地带的,应根据自身地理特征挖掘相适应的农业优势。在神龙架山区应加大力度发展林业,保护生态环境基础上,开发其经济资源;在荆门、襄樊、孝感等畜牧业基础比较好的地区,降低种植业比例,发挥区位优势,面向市场,大力发展规模养殖,深化水产品加工业,充分发挥其劳动力和地区优势;在潜江地区,大力发展小龙虾养殖业,政府应该给与针对性政策,拓宽销售市场,健全交通基础,助力潜江小龙虾更快走向世界;在黄石和黄冈等湖泊广布地区重视渔业发展,引导专业化、规模化养殖生产,将产学研成果尽快转化为生产力,进一步发挥区域的有利条件。
2.3 加大农业科技创新投入,培养新型农民队伍
改革创新是驱动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第一动力,武汉城市圈因丰富的教育资源而拥有得天独厚的科研能力,政府应该做好平台建设,让产学研充分融合,为农业产业结构优化插上智慧的翅膀。与此同时,区域内的产业结构调整也需要政府在政策制定和财政投入上给予充分的支持,只有这样,创新机制才能得以生根发芽。
人才是推动武汉城市圈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第一资源,武汉城市圈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归根结底还是要靠新J懂知识、会管理、善操作的新时代农民。大力培育新时代农民是建设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体系的战略选择和重点工程,是促进城乡统筹、社会和谐发展的重大制度创新,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有效途径。培养新时代农民要用与时俱进的方法,不能代之以一般的普及性培训或简单的“一事一训”。要尊重农民意愿、顺应务农农民的学习规律,采取“就地就近”和“农学结合”等灵活的方式开展教育培训。要建立常态化的培训制度,各地要着眼帮助新型职业农民适应农业产业政策调整、农业科技进步、农产品市场变化和提高农业生产经营水平,明确经常性培训的主要内容、方式方法、培训机构、经费投入和保障措施,建立新型职业农民全员经常性培训制度。
参考文献
[1]钟新桥.中国中部地区产业布局与发展战略研究[M].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12.
[2]黄玛兰.长江中游农业产业增长与结构贡献[J].农业生产展望,2017,(9):13-18
[3]陈秧分.乡村振兴战略中的农业地位与农业发展[J].农业经济问题,2018,(1):20-25
[4]张志扬.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与农民增收研究[D].荆州:长江大学,2015.
[5]彭力.城鎮化背景下八师石河子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研究[D].新疆:石河子大学,2016.
[6]熊倩.武汉8+1城市圈农业发展研究[D].武汉:武汉轻工大学,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