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性课堂“五步法”教学策略的研究

2018-01-17 03:03张红兰
学子·上半月 2017年15期
关键词:五步法盐类电离

张红兰

“五步法”教学策略,是指在课堂教学中,以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为主旨,改变原有的一套不合理的教学方式,将中学阶段至今依然顽固的“灌输型”教学方法,转化为适合中学生更好发展的自主合作的“探究型”教学方法。在探究性课堂教学与传统的传授式教学相比,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就是更要精心进行探究性教学的课前准备、课堂实施以及对学生进行科学有效的教学评价。

一、课前调查,准确切入

探究性学习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过程首先应该是学生的活动过程,那么如何才能更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呢?教师必须充分认识、了解学生,要从学生学习实际出发,了解这个年龄段学生的心理特点以及心理需求,在课堂上创设符合学生认知发展水平的情境,找准切入点。教师在教学任务开展前要全面了解学生认知发展水平,找准知识的“最近生长区”,因为认知水平是新知识的生长点和新的认知结构赖以建立的基础。

例如,我们在学习苏教版选修课本《化学反应原理》专题三《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时,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化学平衡的移动原理,教材把这部分内容安排在化学平衡的知识之后,目的是使对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规律的探讨能在化学平衡概念的指导下进行,因为这是平衡原理的具体应用。在进行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规律学习前,教师可以通过问卷调查、问询学生等调查手段,直接或间接向学生了解他们对化学平衡知识的掌握情况。只有经过调查,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才能更准确找到学生知识的最近发展区,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设计。

二、教学设计,高屋建瓴

曾经有人讲过:“没有备课的全面考虑和周密设计,哪有课堂上的有效引导与动态生成;没有上课前的胸有成竹,哪有课堂上游刃有余。”因此教师必须深入研读教材,从学生的学习实际出发,在教学设计中落实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对教材进行一定的加工,使其更具有可探究性。一节课的课堂时间有限,而且不是教材的每一个知识点都值得探究,有的知识点用传统的讲授法来实施教学效果可能会更好,因此这就需要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认真研究教材并根据学情对教材进行一些挖掘加工,从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出发,设计好情境、找准探究点。

例如,《盐类的水解》这节课的知识目标是,首先以CH3COONa、NH4Cl为例掌握盐类水解的概念,学生在化学平衡、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水的电离平衡等知识的基础上学习盐类水解的规律。上课时,教师可以创设问题情境:酸溶液呈酸性,碱溶液呈碱性,盐溶液是否显中性?让学生通过化学实验来回答这个问题,学生测NaCl、Na2CO3、NH4Cl、CH3COONa、AlCl3这五种溶液的PH值。从而知道盐溶液不一定都显中性,也有呈酸性或碱性的,而且酸性或碱性的强弱也可能并不相同。盐溶液的酸碱性与生成盐的酸和碱是否存在某种关系呢?从而把盐溶液的酸碱性与盐的组成联系起来,为分类讨论盐类的水解奠定了基础。按理水电离出的H+和OH-的物质的量浓度总是相等,为什么醋酸钠溶液显碱性、氯化铵溶液显酸性呢?启发学生思考以下几个问题:①醋酸钠、氯化铵溶液中有哪些离子?②哪些离子之间可能会相互结合?③离子的结合对水的电离有无影响?从而得出盐类的水解的概念,那就是溶液中由盐电离产生的离子与水电离产生的H+或OH-结合生成弱电解质的反应,在此要强调盐类电离产生的弱酸根阴离子或弱碱阳离子对水的电离平衡所产生的影响。这样设计,有助于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以形成盐类水解的概念以及更好地理解盐类水解的规律。

三、创设情境,自主探究

新课程改革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习活动是学生以自身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主动建构的过程。因此,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运用各种手段创设适宜的问题情景,使学生产生认识上的困难或困惑,从而激发学生浓厚的兴趣和探究的欲望,使外在学习动机向内在学习动机转化,促使学生主动探究。创设情境在整个探究性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要,能否创设恰当的问题情景,是学生探究性学习活动能否进行下去的关键。

在学习苏教版《化学1》专题4《二氧化硫的性质和作用》时,课本对二氧化硫的漂白性是这样描述的:“二氧化硫能漂白某些有色物质(如品红),这是由于它能与某些有色物质反应,生成不稳定的无色物质。而加热时,这些无色物质又会发生分解,恢复原来的颜色。”这时教师可以借坡下驴提出新制的氯水是浅黄绿色的,将SO2气体通入其中,现象是氯水褪色了。启发学生思考这体现了SO2的什么性质?学生经过思考提出了两点假设,假设之一认为这体现了SO2的漂白性,假设之二认为这体现了SO2还原性。那到底如何设计实验方案证明是哪一种假设,这时教师应该留给学生课堂思考的时间,让学生独立设计方案来证明假设。

四、搭建平台,自我展示

经过学生课堂自主探究之后,教师一定要留有时间给学生进行自我展示互动。向新制的氯水中通SO2溶液褪色,到底是体现了SO2的什么化学性质呢?如何设计实验方案证明呢?学生先自主探究,然后进行分组交流讨论,得出如下两个实验方案,方案之一:那就是要测定反应后的溶液中是否有SO42-,对SO42-的检验方法是向反应后的混合溶液中加入用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若有白色沉淀生成,则说明应该体现SO2的还原性,若无白色沉淀生成则应该体现SO2的漂白性,因为若在该反应中体现SO2的还原性,则发生如下的反应SO2+Cl2+H2O=2HCl+H2SO4,即SO2被Cl2氧化了。方案之二,可以加热反应后的溶液,如果溶液重现黄绿色,则应该体现SO2的漂白性,因为SO2的漂白性与HClO不一样,HClO的漂白原理是将色素氧化分解掉,而SO2的漂白性是和色素化合生成不稳定的无色物质,加热时该无色物质又会发生分解,恢复原来的颜色。

建构主义认为,每个学习者都有自己的经验世界,不同的学习者可以对某种问题形成不同的假设和推论。因此,在进行自主探究后,必须留有时间让学生进行交流展示。学生在进行表达与交流过程中进行质疑释疑,相互启发、相互学习。可以先让学生分成几个学习小组进行讨论,由小组组长汇总各小组讨论的结果,然后教师从小组方案中选取几个有代表性的方案让全班展开讨论,评价这几个方案的可行性。通过自我展示,还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

五、面对反馈 及时指导

探究性学习强调教学是以学生的学为中心的一种特殊的活动,是在教师组织、指导下,从学生自身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出发,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意识,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因此,教学的成败并不是教师如何在课堂中完美的展现自己,而是看学生在课堂中如何表现。但是,这决不能否定而是更加要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为什么呢?首先教师要为学生创设一个个合理的问题情境,及时鼓励启发学生主动质疑,鼓励学生积极设计方案解决问题,在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时鼓励学生勇于表达且激发学生有多方发现(因为有时解决问题的途径有多种),当学生面对较难问题束手无策无从下手时,教师应当及时降低问题的难度,或者给予一定的暗示,或设计一个子问题,引导学生由低到高、循序渐进进行探究。教师在发挥主导作用时,要热爱、关心、尊重学生,对学生的点滴进步(特别是学习有困难者)都要适当时加以充分的肯定和贊扬,只有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学生才能“尊其师,信其道”。

探究性课堂教学“五步法”教学策略理论基础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该理论强调学习不是被动消极从外界接受的过程,而是一个主动积极地探究与建构的过程。这种建构是通过新旧经验之间的双向的、反复的相互作用而实现的,因此学生的学习是一个认识连续不断地进行建构的过程,是主体与环境之间不断进行同化和顺应从而建立平衡的过程。

(作者单位:苏州市吴中区甪直高级中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五步法盐类电离
电离与离子反应高考探源
水的电离平衡问题解析
石盐类矿物药的矿物学探究
如何复习“水的电离”
运用平衡常数 理解盐类水解
谈写字教学“五步法”
“五步法”战胜公开发言恐慌症
谈谈师范生排演课本剧的“五步法”
IFRS15对通信行业收入处理的影响研究
盐类水解的原理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