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修辞中的语体交叉渗透现象探析

2018-01-17 19:14陆烁锦钱华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 2017年11期
关键词:语体修辞交叉

陆烁锦+钱华

摘 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各类新语体层出不穷,人们为了各自的表达需要,会将多种语体交叉运用。探究语体交差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背景,辩证地看待其价值和功能,有助于增强语言的表达效果。

关键词:修辞 语体 交叉

“修辞”顾名思义,即“修正言辞”,就是说“针对特定内容,运用适当的语言形式,从而获得最佳的表达效果”[1]。因此,修辞的目的,或者说语言应用的最终目的,都是交流、表达,并取得良好的符合预期的表达效果。要获得良好的表达效果,自然离不开相应的语言环境与交际对象。所以我们说,任何修辞都离不开语境。同样,各类语体的交叉渗透作为修辞使用的一种具体现象,它的目的也是力求使自己所采取的表达方式最终取得最佳的表达效果。语体是“为了适应不同的交际需要而形成的语文体式,是修辞的间接体现者”[2]。如果这种交叉和渗透能够达到良好的效果,增强语言的表现力、感染力并且不使人感到违和,那么语体的交叉渗透现象就无可厚非,甚至能算是“物尽其用”;若是一些交叉渗透让人觉得别扭、不伦不类,甚至混淆了表达的本意,那就是画蛇添足了。

按照学界的通行分类,语体一般可以分为公文语体、科技语体、政论语体和文艺语体四大类。目前各类语体的渗透交叉现象非常多,随着网络的发展,各种网络新语体也应运而生,语体的渗透就更为常见。如以一则手机发送的天气预报为例:

昆明:今晚到明天多云;气温:19—28度。浮云天清凉地,逢周末亲朋聚,放飞心情快乐到底!

前半段“昆明:今晚到明天多云;气温:19—28度”是典型的科技语体,具有科技语体严谨、精确的特点,简明清晰地说明了天气情况——这是传统天气预报的惯用语体;而后半段“浮云天清凉地,逢周末亲朋聚,放飞心情快乐到底!”则属于文艺语体,具有形象性和情感性的特点。它采用了对偶的修辞格,语言富有节奏和音韵美,充满韵趣,并且明快活泼,表达了温馨的祝福之情。这种不同于传统惯用语体的表达方式就属于语体的交叉渗透。在这一则短信中,我们既得到了科技语体所提供给我们的“信息”,同时收到了文艺语体附赠给我们的“关怀”,能获得这种愉悦感,何乐而不為呢?

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例如外交部曾以一种新晋的热门“淘宝体”为语体,发布了一则招聘启事:

亲,你大学本科毕业不?办公软件使用熟练不?英语交流顺溜不?驾照有木有?快来看,中日韩三国合作秘书处招人啦!这是个国际组织,马上要在裴勇俊、李英爱、宋慧乔、李俊基、金贤重、RAIN的故乡韩国建立喔~此次招聘研究与规划、公关与外宣人员6名,有意咨询65962175~不包邮。

当年外交部发表了这则招聘启事后,引起了广泛热议。北京大学社会学教授夏学銮认为“用轻松诙谐的网络文体表达原来‘板着脸孔的严肃话题,这种做法从侧面反映了亲民意识的觉醒。”但同时他也指出,“使用网络语体还是应当注意使用的场合。执法机关和教育机构都应注意把握尺度,注意语言的规范和传播效应,避免沦为媚俗。”但公众还是以“新颖、有趣”对此表示认同。对这种语体交叉现象作一评价,我们又要回到语体本身的功能——“为了适应不同的交际需要所形成的语文体式”[3],它是一种“言语的功能变体”。换言之,使用什么样的语体完全取决于“说话的人想要使接受语言的人获得怎样的感受和体验”。

政府机构的传统招聘启事,往往给人一种严肃、庄重、神圣不可侵犯的感觉,这与所处的时代背景和社会氛围不无关联。而现在外交部发布这样的招聘启事,也许恰恰就是为了一改人们意识中政府机关那种“刻板严肃”的印象,让人们感觉到亲切、放松,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官方新闻网的评论中,对外交部与时俱新的态度和应对挑战的勇气给予了肯定。由此可见,外交部的这则招聘启事,与党中央所要求的“转变思想、贴近人民群众”的路线和“与时俱进”的理念相一致。这种新语体的运用让我们感受到政府部门工作作风的转变,求贤若渴的亲民态度让公众耳目一新。

语体的交叉渗透和社会发展及社会风气的熏染有关。在“娱乐至死”的风气的席卷下,社会的任何一个角落都未能幸免。不管什么场合,现实社会的所有语境——政治、教育、体育、新闻等都带上了娱乐化的色彩。尼尔·波兹曼的《娱乐至死》中有一个重要的论断,叫“媒介即隐喻”,大意是说媒体的宣传形式有一种强烈的暗示作用,这些形式以其不同的特征影响着其内容、方式、人们对它们的喜好和接受程度,最终逐渐影响整体社会的文化表达形式。[4]语体与媒体一样,同样具有媒介的功能,也有其特定的形式。媒体对语体的评价和选择性使用更是对这些语言体式做出了“隐喻性”的偏好选择,从而带动了一种语体转变的趋势。从语言表达的方面来说,不能一概而论这种风气到底是好是坏。语体的渗透与转变,一方面,它使信息、知识通俗化、亲切化,更易于大众接受;另一方面,一味地宣扬新语体,用新语体来描述整个世界,让所有传统及其所包含的庄重、严谨性都放弃自己原有的特征和意义,而去迎合新语体,这可能侵蚀语体、文体甚至文化的纯净性和多样性。

应该说,语体的渗透和交叉是不可避免的,因为各种语体间本身就存在着许多的相似点,比如公文语体和科技语体都有严密、准确、庄重、平实的特点,而政论语体和文艺语体的应用相对多样化,也有或庄重,或谐趣的一面。因此我们也并不能完全割离、区分出某种语体。并且同一个语境,同样的对象,也可以选用不同的语体来表达自己的意思。一切都取决于表达者的“表达目的”,想让接受者体会到的表达情感、隐藏的意义,想要收到的表达效果。当这一目的达到时,语体的交叉、渗透都不在话下。毕竟,语体只是一种表达的范式,就像“不管黑猫白猫,能捉耗子的就是好猫”,只要能够达到预期的表达效果,就完成了它的使命。这些偶尔得体的穿插、交融有时还能碰撞出新的火花,让人感到耳目一新。当然,“得体”是语体渗透的首要条件,如果不同语体的杂糅导致表意不明,修辞表达不伦不类,那当然不可取。

总的来说,我们对待汉语修辞中语体的交叉和渗透的现象,应该持一种辩证的、发展的眼光去看待。在平时的生活中,我们可以巧妙地运用语体交叉,使语言拥有更强的表现力,达到我们所需要的理想的表达效果。但同时,在政治、教育等较为严肃的领域,新语体、语言的运用,则应考虑到其规范性、传播效应、社会影响以及是否契合它们本身所代表的社会形象,不要“被娱乐绑架”。

注释:

[1][2][3]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下册)》,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版,第167-168页,第238页。

[4][美]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15页。

(陆烁锦,钱华 浙江湖州 湖州师范学院教师教育学院 313000)endprint

猜你喜欢
语体修辞交叉
汉语语体语法研究综述
言语交际中语体的得体性探讨
“六法”巧解分式方程
语体变异的社会语言学研究路径、热点与趋势
中小学语文教学中语体意识的思考
可口可乐广告语修辞应用及其汉译分析
李白诗歌修辞与英译赏析
连数
连一连
连星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