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教师“私人定制”培训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2018-01-16 02:43姬瑞海李存霞
职业·中旬 2018年9期
关键词:私人定制考核中职

姬瑞海 李存霞

摘要:开展中职教师培训是强化中等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措施。本文就中职教师“私人定制”培训模式进行探索。面对“大一统”“一刀切”的培训现状,改革传统组织方式,实践表明取得了较好成效。

中等职业教育是在高中阶段进行的职业技术教育,担负着为各行业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重任,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处于十分重要的位置。近几年来,以互联网、大数据、先进制造、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新技术发展迅猛,且与实体经济不断融合,加速推进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市场竞争加剧,企业产品迭代升级加快,对中等职业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新时代背景下,研究实践如何有针对性地开展中职教师培训,对提高教师教学能力、持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就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

一、传统教师培训模式存在的问题

传统培训模式对中职教师职业素养和专业教学能力提升的促进作用是毋庸置疑的,但随着时代的发展,与社会、学校和个人需求存在诸多不相适应,主要表现在:管理部门理念落伍,缺乏适时的顶层设计和管理机制改革,教师培训方式单一、培训维度不全面;培训机构看重经济效益,培训项目设置少、更新周期长,培训方案设计缺乏分层分类和阶梯递进,针对性不强;培训信息不对称,学校和教师选课比较盲目,“大一统”“一刀切”的培训现象严重,培训效果差强人意;培训质量监控缺乏统一标准,成绩考核以点代面,不科学、不合理。

二、中职教师“私人定制”培训模式

1.“私人定制”培训模式的内涵

“私人定制”的概念起源于中世纪欧洲贵族的个人服装定制,由裁缝根据个人身高、腰围、胸围等参数以及其他要求专为客户制作服装,客户付费后,服装属于客户所有。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多元化的需求越来越多,“私人定制”已扩展到产品、服务等多个领域,其内涵也变得更加丰富多样。

“双师”素质专业教师的成长需要两个条件,一是教师个人的努力实践和经验积累;二是学校组织提供的宽松成长环境和良好的激励机制。激励必须从教师的个体需求出发,形成有针对性的“私人定制”,强调“精神文化要求的优先性,物质需要的丰富性,创造、成就需要的强烈性,自尊、荣誉需要的关切性”等。因此,高素质中职教师的培养模式应是“私人定制”。所谓“私人定制”培训模式是指:遵循教师专业成长规律,以教师专业标准要求为依据,紧密结合学校专业发展目标,充分考虑教师个人实际情况、个人兴趣和个人需求,对教师培训实施定制服务。培训项目设置、培训方案针对性、培训效果是“私人定制”培训模式的主要评价要素。

2.实施学分制,注重分层和多维度发展

实施基于学分制的中职教师培训,既有利于考核周期内培训的持续开展,又有利于教师本职工作的自我规划。考核周期、培训学分、学分结构应结合实际、设置合理。教师专业发展培训学分可通过自主选课、指令性培训、校本研修、其他形式转换等四种途径获得。

改革传统培训组织方式,注重分层和多维度发展。根据教师专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分为初级、中级和高级三个层次。依据教师专业标准要求,从专业理念和师德、专业知识、专业能力3个维度,将培训内容分为职业道德与法规、专业知识与技能、学生发展与管理、教学设计与实施、专业与课程建设、教学反思与研究、其他等7个领域。设置相应的培训学分结构框架,并细分为必修内容、限定选修内容和任意选修内容3个类别。

3.建立考核标准,注重量化综合考核

为确保学分制管理科学、合理,改变过去仅以学习数量为学分计算的依据,调整为培训时间、课程难易、培训层级、考核成绩等四位一体的综合评定。实际考核中,培训单位对各类培训课程和活动都要建立细化的考核标准和可操作的实施办法,将参与度、培训纪律、作业完成、测试成绩、实际取得的培训成效等情况纳入考核标准,真实反映受训教师的学习态度、能力达标状况和实际提升效果。

三、中职教师“私人定制”培训模式的创新实践

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位于浙江省绍兴市,是一所以工科为主,轻纺、经济、商贸同步协调发展的省示范性高职院校,也是浙江省中职校教师定点培训单位之一;校内建有国家示范性公共实训基地和绍兴市工业设计基地,多样化平台、设施先进、门类齐全的实验实训场地能满足各类师资培训和社会培训要求。浙江省出台《浙江省中小学教师培训学分制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后,学院相关部门结合实际深入研究,科学规划,提出并精细开展中职教师“私人定制”培训模式的探索实践。

1.学习《办法》,强化意识,明确目的

实施“私人定制”培训模式,必须建立全员性、常态化、有成效、有保障的教师培训体制。为使培训工作落到实处,学院继续教育处采取多种方式强化对相关人员的培训。首先,多批次组织教师参加省教育厅开展的《办法》专题培训;其次,邀请专家为教师进行“私人定制”培训模式的专题解读;最后,组织举办研讨会,针对不同专业、不同项目、不同培训维度进行专题探讨。通过多种形式的学习,大家进一步强化了改革意识,明确了新培训模式的操作流程,对做好培训工作更加充满了信心。

2.顶层设计,优化组织结构,完善管理制度

实施“私人定制”培训模式,高效的组织架构是条件,完善的管理制度是保障。在学院层面,以继续教育处为牵头组织部门,设置专门人员统一协调组织培训项目的审核、申报、实施、考核和后勤服务等工作。在二级教学单位层面,以分管社会服务的中层为主要负责人,以分院为单位,每个分院组建一支项目培训核心團队,在项目选择与人员构成上考虑“四个结合”一一中高职专业衔接的结合、专业负责人与培训教师的结合、各职称层次教师的结合、教学管理人员与培训教师的结合。完善的管理制度有利于规范工作流程、提升培训质量、激励培训团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学院适时进行了相关制度的“废改立”,从而极大地促进了各类社会服务的开展。

3.调查研究,做好教师培训“私人定制”

实施“私人定制”培训模式,选好培训项目是关键,设计好培训方案是基础。学院与全省30多所中等职业学校合作,分别开展不同专业的中高职衔接技能人才培养;此种紧密联系,一方面使得培訓项目的选择、研制、组织实施,从粗犷走向精准,从规范走向专业;另一方面则更加强化了中高职衔接的开展。

在每个项目培训方案研制过程中,都进行“三上两下”,做好流程监控把关。首先,分院核心团队对教师在专业发展方面的需求进行研讨、梳理、分类,并确定培训项目;接着由培训教师按初级、中级、高级分层编制培训方案,之后核心团队对培训方案进行修改完善。其次,各分院将研制的项目方案提交至继续教育处,由继续教育处组织专家组进行论证评价。再次,继续教育处将评价意见反馈至各分院,由核心团队对方案再次进行修改完善。最后,继续教育处将所有培训项目方案报送省管理平台进行审批。经过省专业管理部门核准的项目才能付诸实施。学院常年开设的培训项目有十多个,其中的机器人技术与应用、多媒体课件制作等培训项目不仅与时代发展契合,而且与学员自身的教学密切相关,深受大家的喜欢和好评。

4.多维度分层培训,“教、学、做、研”融合

对于培训单位而言,实施基于学分制的多维度分层培训,虽然增加了项目设计和实施的难度,但是学员类别明确、层次相对统一,提高了参训学员的同质性。为提高培训成效,学院运用多元策略,在培训过程中强化“教、学、做、研”融合。

“教”是指教学,是以学员的需求为目标,以培训教师为主体,以参训学员为核心,以培训方案为依据,以引领、指导为主要方式所实施的教学活动。“学”就是指学习,包括学员在培训期间全部有组织的活动。“做”是指在培训期间所从事的一切实践活动,例如实验操作、工件加工、完成作品等。“研”是指研究、讨论、交流等。

“教、学、做、研”融合就是以培训课堂为载体,通过讲授指导、分组协作、同质研训三种途径具体实施,把各个教学环节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培训具有综合性、循环性和自检性,能有效提升学员的双师能力。

四、实践成效与结论

研究和实践表明:对中职教师实施基于学分制的“私人定制”培训模式是以人为本、遵循规律、提高培训质量的重要举措,解决了传统培训过程中针对性实效性不强、培训机构项目开发僵化单调、培训考核缺乏统一标准等方面的问题,同时提供了一种适合中职教师培训的新模式,为培训单位的专业化建设指明了发展路径。在同质分组的基础上,“教、学、做、研”融合使教中学、学中做、学中研融为一体,能有效助推教师个人能力提升,同时“四位一体”综合考核能科学评价培训效果。

猜你喜欢
私人定制考核中职
内部考核
创新完善机制 做实做优考核
报喜鸟集团 云翼互联 实现服饰“私人定制”
高校首推教师“私人定制”,是创新还是噱头
公立医院 如何考核?
果真是“误了百万中职生”吗?
家庭年终考核
构建中职生成才通道的思考
关于中职与高职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