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璐
摘 要:随着我国的经济实力不断地攀升,接踵而至的就是教育体制不断的改革和完善,对高等院校的要求也是不断地增高,因为高等院校培养的不仅仅是祖国的专业人才,更是新时代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高等院校顺应时代的要求,培养祖国的人才,其中高等院校中的共青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和高等院校的其他职能部门、团体共同承担着培养素质型人才的艰巨任务。现如今正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时期,2017年10月18日伴随着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党中央对当代青年的知识掌握方面和道德素养方面等提出了更加全面更加高的要求,同时,在党的十九大中更加强调了基层团组织凝聚力、向心力的重要性。新时期是一个充满挑战和诱惑的时期,也是一个纷繁复杂的机遇期,在新形势下高等院校不仅仅承担着教书育人的作用,更多的是在各职能部门的配合下培养素质型人才的责任。高校共青团作为青年工作的先锋者,不仅仅要协助好党委进行青年的教育工作,更要培养学生们拥有远大的理想抱负,勇敢的承担起新时期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工作。各高等院校的共青团的工作对青年的发展是起到指引作用的,本文旨在论述新时期下高等院校共青团建设工作的问题和相应对策,并为今后的发展指明方向。
关键词:新时期;高等院校;共青团建设;工作思考;
当前是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时代,各高等院校应结合自身实际,从自身出发结合当前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因地制宜的开展基层共青团建设工作,根据新的机遇和新的挑战,提出新的课题,沿着新的思路进行共青团工作建设,构建符合当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高校共青团工作,为国家培养更多的高层次人才和高素质型人才。
一.新时期下高等院校共青团建设工作的新机遇
共青团是青年的主力军,是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是青年们的阵地,共青團作为党的助手和后备军,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习总书记对时代的青年寄予很高的厚望,在十九大报告中专门提到“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可见习总书记对青年寄予的希望,不是一般的期望,而是认为新时代中国,青年是新生的太阳,是国家的期望,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青春力量,这股力量是源源不断的,是由全国青年支撑起来的一堵厚厚的墙。习近平总书记还发起“给青年的一封信”以及“给新时代写封信”活动,由此看出,在新时代的推动下,青年工作面临着新的机遇,这是一个大有可为的时代,是新兴产业雄起的时代,因此,新时期下高等院校在共青团建设工作上可以写足文章,共青团建设工作是非常有必要的,要不断地激励我们高等院校的年轻人要“志之所趋,无远弗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祖国的发展靠年轻人,一切都在为新时期高等院校的共青团建设工作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高校的青年们要用实际行动在新机遇下不断地创造可能、发展自身。
二.新时期下高等院校共青团建设工作的新课题
共青团工作现如今也有其面临的问题,例如,在高等院校,已经习惯了课程改革的趋势,正在实行学籍管理制度和学分管理制度,学生们在课程的选择方面有了更大的自由空间,很多学生只有一些公共课需要全班一起上,其余的课程都是根据个人的喜好进行选择,这样可以让学生们有更大的自身发展空间,但是,我们不难发现,我们很难找到两个课程一模一样的学生,这样一来,我们传统依靠班级建立共青团组织的方式就不能完全的适应现在的新的时空分布的特点,因此高等院校团组织建设面临着巨大的困难。
同时,很多的学校采用按学生们经济承受能力来选择宿舍的方式,这更是打破了传统班级宿舍的模式,很多的同班同学不住在一起,本来团组织建设是依靠班级课堂或者比较集中的场地进行,现在团组织的场所就要另行考虑,同时按照家庭承受的基础进行宿舍安排,不仅加大了学生们在贫富差距方面的看法,对学生们的心理健康发展也是不利的,学生们来到大学首先学会的是攀比,而不是追求更高层次的知识。
现如今,我国高等教育飞速发展,高等院校招生的数量和比例也在不断地增加,共青团作为各大学院的一部分,也同样面临着机构精简、人员裁剪的情况,有的高校共青团有岗无人,或者一人兼任多岗,致使共青团工作不能正常开展;有的共青团学习机会不多,团组织的整体学习氛围不够浓厚;在开展一些活动时,团组织由于人员的缺失或者其他方面的原因,很大程度上不能保证活动的质量,活动的范围面不够广,存在着团组织工作淡化、组织被削弱的危险【1】。
三.新时期下高等院校共青团建设工作的新理念
要想做好高等院校的共青团工作,需要树立“和谐教育管理”的理念,将学校的管理者、教师、学生、教育环境等要素构成的“生态系统”中,通过民主决策等良性的决策方式将学校管理的氛围融洽化,使领导之间的关系、师生之间的关系甚至是学生们之间的关系调节到最优状态,只有将各方面的力量调节到最协调的状态,才能形成合力,最终形成教育内部的总体和谐。
(一)突出人性化管理的新理念
以人为本进行团组织的管理,要在尊重学生、理解学生的基础上进行,在高等院校营造一种“人和”的氛围,在进行团组织管理时,要突出制度管理和情感管理的两套管理制度,采用约束性和激励性同行的管理制度,严格管理和宽松管理的制度,只有实施人性化的管理的新理念,才能达到管理的最高境界。
(二)突出柔性化管理的新理念
柔性管理是以培养团组织向心力和凝聚力的管理手段,尊重人的心理行为,以人格上的独立和个人的尊严为起点,提高团组织凝心聚力的作用,为共青团的建设和发展做出贡献【2】。
(三)突出团组织管理中的非理性化成分
非理性化的教育管理手段更多的是情感上的投入和管理,注重学生们的兴趣发展、个人爱好、情感因素等发展条件,真正发挥学生们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们能有效发挥个人潜力,为共青团建设工作出谋划策。
四.新时期下高等院校共青团建设工作的新思路
(一)创新团组织的工作内容和工作形式
班级团支部建设是高等院校的最基础的工作和环节,因此,班级是贯彻各项工作的前沿阵地,是团组织工作的有力支持点。虽然高校采取完全学分制的形式进行教学管理,但是随着新时代、新形势的不断发展变化,我们要不断地适应学分制带来的新情况,努力建设一个有活力、有制度、有活动的基层团组织。
首先,要积极巩固和发展新形势下高等院校班级团支部的创新型建设,把团支部的班子建设好,这样才能将制度规划好、活动策划好、组织服务好,从而促进共青团支部的内部建设和外部规划,从而展开各项工作。在进行日常的管理工作,例如,团费收缴、支部大会等工作中,不断地创新模式,改变以往传统的观念和模式,可以开展网上评比,团建活动等形式进行團支部活动;同时可以实施网络管理支部团员的日常生活或者共青团员可以“晒团员生活”,在公众平台上推送相关内容,让团员进行学习,同时可以在公寓、学校隧道等地方进行团建宣传,在生活园区进行团建活动,让更多的人参与进来,了解共青团。
其次,在班级组织团支部活动时,要采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题材,将党的建设和团的方针具体贯彻到活动之中,引导和发展共青团员进行主题活动。例如,开展有特色的“主题团日”活动,各个团支部可以相互评比,让学生们自主选择活动参与,形成创新的激励机制,设计“优秀团日”活动的方案进行竞标网络评比,发放优秀主题团日活动基金,探索新的主题团日活动形式,不拘泥于时间和地点的限制,用新的活动运作模式适应新时期和新情况,增强自身的号召力。
最后,要实行定期、不定期的评选机制考评机制,作为激励团干部、共青团员的标准,设立“优秀团员”、“十佳团员”、“感动校园人物”等评比活动,突出晋升和考评双向机制,不仅看最终考评结果,也结合日常的表现进行积累综合,从而促进在新时期下高校共青团建设的工作有序发展。
(二)加强高校共青团的干部培养机制,创新培养模式
共青团员是先进青年组成的群众组织,是党的后备军和得力助手,因此要十分重视高校共青团中团干的培养,不断地发掘人才,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用新的方式考核团干,用新的培养模式选拔、培训、任用团干【3】。
首先,根据现在高校的团干培养模式,倡导“以人为本”的理念,在沟通和协调方面下足功夫,切实关心团干的工作和生活,从而为团干部今后的发展排出后顾之忧,为其发展提供后劲支持。要解决他们在学习、生活、工作中的问题,体改工作待遇,进而激发共青团干的工作动力和积极性,为团干部今后的成长、成才搭建好的平台,改善其工作环境,让团干部真正感觉到在这样的工作岗位上能有所锻炼、有所发展,进一步增强团干部之间的凝聚力,进而增强团员之间的动力和凝聚力,优化高校共青团的队伍建设【4】。
第二,要不断地为团干拓展工作的舞台,加强岗位的培训和交流。要想建设好,必须要有必要的交流,我们可以组织各个团支部之间进行交流座谈,共同探讨相互的工作方式和方法,取长补短,在交流座谈中汲取别人的优秀精华,从而让团支部“走出去”,进行交流,从而不要故步自封,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同时也要进行专业的培训,团干部在经过培训之后上岗工作,不仅能让工作的程序了然于心,更能让团干部增强工作能力、提升自身的工作平台,经过培训的团干部可以带领共青团员们利用科学化的手段管理团支部,从而更加正规的进行团支部的机制化建设;同时,也可以走出去看看其他高校是如何建设团支部的,参观优秀的团支部建设基地,与企事业单位实施共建,设立开放式的培训基地等。
第三,加强共青团员的作风建设,抓好各项工作顺利落实。各项工作都是个人素质和整体素质的配合,是以团干作风建设为基础的工作。我们要让理论联系实际的优秀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优秀作风、真抓实干的优秀作风等真正落实到团干部身上,让广大青年认识到大学生共青团的内身活力,通过大胆的创新和积极的探索,培养一个又一个作风正、纪律严、能力强的新时代大学生共青团干部。
(三)加强高校共青团建设工作的信息化进程
新时代就有新时代的相应产物,随着我国信息化的发展,数字化时代到来,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是新时代最突出的表现,因此,要想跟上时代的步伐,将高等院校的共青团建设提上日程,就必须适应新形势,对共青团的发展实施信息化的共通发展,拓展共青团工作的空间和渠道,利用视频、网络、论坛、微信等信息化的手段进行规模化建设【5】。
首先,要认识到共青团信息化的必要性和有利渠道。高校的信息化建设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不断地掌握新时代的动态,探索新形势下高校共青团组织的新形象和新发展。我们可以充分利用高校的信息资源进行开发,争取思想政治工作、团的建设工作等重要的团建工作能利用网络系统进行宣传,同时可以实行网络签到、网络视频会议等形式,缩短时间和空间的距离,让高等院校的团组织建设利用网络的便捷性更快速、更准确地传达给每一个人。
其次,要建立网络信息交流平台,一只独放的花朵不能称之为奇观,百花争艳的景象出现,才证明团组织建设上了一个新的高度。各团支部之间要搭建一个网络信息交流平台,让本高校的团支部甚至是校外的团支部之间相互有交流学习的信息平台,开通工作信息公开化、服务信息公开化等平台,让大家相互借鉴学习。通过网站的建立,可以快速查询到高校团委、社会团委的各项工作活动,从而了解别人近期的重点工作和内容。同时开放公共信息或者公共学习内容下载渠道,让大家方面的寻找到近期相关的学习内容,并下载学习,实现信息化交流、无纸化联系,使广大的学生、教师、干部都能通过网站掌握团学工作的近期动态。
信息化建设是顺应时代潮流的,是促进团组织工作纵深发展的渠道,因此,在高校中开展信息化交流平台工作,不仅有利于共青团员之间的相互交流,更能足不出户,了解到其他团支部的动态,是便捷化的交流和学习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