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建筑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建造技术探究

2018-01-16 00:00蒙振权
世界家苑 2018年12期
关键词:装配式房屋建筑

摘 要:文章首先分析了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的主要优势,包括节能环保、减少工期、缩减成本、性能优势等,随后文章介绍了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的关键技术,包括NPC技术体系、PC、PCF技术、PC、PCF技术、预制混凝土模式剪力墙技术等,最后文章介绍了装配式施工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希望能给相关人士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房屋建筑;装配式;建造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也推动了建筑行业的飞速发展,在建筑领域当中,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属于一种新时期的环保型工艺技术,通过这种技术能够有效提供建筑的建造速度,降低气候对于建筑工程的影响,同时还能有效缩减人力资源浪费的现象,本文就此进行了简单的研究。

一、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的主要优势

(一)节能环保

通过预制外墙板施工技术能够缩减墙板的消耗,大概能够节约百分之四十左右的木材量混凝土装配房屋结构中通常都是通过半成品或是成品形式的预制件建造而成的,因此会减少材料是浪费,减少施工现场的噪音影响,降低用水量和各种有害物质的产生,保护环境。

(二)减少工期

在通过预制外墙板进行安装工作的过程中只需要利用木砖这种材料就能够立刻封闭外围,装配式的施工技术还能为装饰工程和室内砌筑施工创造良好的建设环境,主要是因为这种先进的建造技术能够促进保温材料的粘贴、外墙装修等各项工作共同完成,从而减少工程建设时间。

(三)缩减成本

装配式的建造技术使用中所涉及的预制构件都是在相关生产厂家中生产出来的,随后在一同运输到工程现场,因此其中的施工安装和生产流程都是可以复制的,从而减轻了工人的施工压力,降低了施工难度,提高了整体施工效率,对于成本造价产生一定的影响,能够增加建设单位整体利润。

(四)性能优势

装配式的房屋结構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能够提高居民居住的安全性。加工构件中会使用各种保温材料,能够提高房屋的密封性,提高房屋的保温性能,为居住者提供一种冬暖夏凉的良好体验。装配式施工主要是刚柔并用的施工方式,因此能够强化建筑对于外部环境的适应能力,提高建筑的使用期限。

二、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的关键技术

(一)NPC技术体系

在竖向结构的剪力墙和构件填充墙中的应用通常都是通过全预制方式进行的,在水平结构的构件板和梁中都是通过叠合方式进行的。相邻的构件都是在竖向下部构件中通过预留插筋进行连接的,而上方的构件预留工作则是通过金属锚固管道和钢筋浆锚进行连接的。至于竖向方向和水平方向的构件则是通过构件中预留插筋来连接板、梁等位置,通过叠合现浇、现浇带和钢筋锚头接头等方法来连接竖向和水平构件的。

到现在为止NPC技术体系发展较为完善,其中结构的水平构件和竖向构件都是叠合形式或是全预制方式的,通过这种方法能够有效缩减现浇梁,装配率在最高情况下能够大于百分之九十。但是这种方式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就是在施工过程中容易遗留灌浆孔等问题,无法完全保障各个孔位置的灌浆质量,为此需要结合NPC技术共同使用,对竖向的剪力墙连接进行优化创新,减少工作负担,能够提高施工的安全性。

(二)PC、PCF技术

PC技术通常都是应用于内隔板、空调板、阳台和楼梯等全预制混凝土部分的施工的施工当中。至于PCF技术通常都是应用于预制混凝土板块构建过程中,像是叠合楼板等模板建造过程,至于内部剪力墙和电梯井以及一些内隔墙结构板块的建造过程中依然是使用支模现浇的方法。通过合理应用PC技术能够合理解决全预制板块中的各种安装问题和制作问题,除此之外,还能应用于保温、装饰、墙板、窗框等预制施工当中,能够解决窗框漏水的问题,减少施工现场的湿工作量,避免出现较为繁琐的后期工程。

利用PCF技术能够有效解决外墙模板中的问题,同时还不需要在施工现场的外部环境中增设各种模板或是脚手架,从有效减少了模板的消耗,提高了整体建设工程的安全性。但是应用PCF技术中会涉及到外墙部分的混凝土模板材料,在实际设计过程中却忽视了墙体的整体刚度和承载度等因素,从而导致施工过程中出现较为严重的材料浪费问题,同时还会扩大实际建筑结构和计算假定之间的差距,导致建筑的抗震性能下降,在建造过程中,剪力墙通常都是使用现浇的方法,楼板建设中也可以通过叠合的手段进行建造,为此会扩大现浇量。

(三)叠合板模式的剪力墙技术

叠合板模式的剪力墙技术的构件主要包括三种形式,分别是预制楼梯、叠合式楼板和叠合式墙板等内容。其中叠合式楼板主要是通过格构钢筋和底板预制板结合组成的,也可以看作是一种后浇式的混凝土模板,叠合式墙板主要是由双层预制板和格构钢筋所组装而成的,在准备好施工材料后,可以在双层预制板的中间位置通过混凝土浇筑进行处理。至于格构钢筋主要是在吊点和预制受力钢筋中进行使用。我国对于这一技术的利用还处于一种起步环节,因此预制构件形式通常较为简单,通常都是应用到地下车库施工当中。

(四)预制混凝土模式剪力墙技术

预制混凝土模式剪力墙技术的使用方法就是通过插入式的预留孔灌浆钢筋进行连接工作,其中包括下面几项预制构件,分别是阳台、楼梯板、竖向剪力墙和水平叠合楼板等[1]。将这一技术应用到混凝土剪力墙建造当中能够简化施工过程,降低施工难度,同时整体结构形式也比较简便,但是同样存在比较明显的缺陷,就是构件结构较重或是较大的问题,为此需要提高吊装设备的装配水平,丰富构件形式。

三、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

目前在装配式施工技术的使用过程中还存在较为突出的模式化问题和标准化问题。根据房屋建筑工程中的整体效益问题和发展特点要求,装配式施工技术应该具有系统化、标准化的建造模式,只有保证技术的模式化和标准化发展,才能促进施工技术的规范化、标准化应用,从而推动我国建筑领域的健康发展,为此相关机构部门应该提高技术标准的研究力度,积极改进技术使用模式。

除此之外,我国目前在相关技术的研究方面还不够全面,为此需要加强对新型建筑技术的研究工作,将各种技术优势综合起来,促进多项行业、人员和技术的有机结合。为此建筑领域中的各个企业也应该加强彼此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促进建筑信息资源共享,从而研制出兼具美观性和功能性的建筑技术[2]。

装配式建造技术对于我国建筑领域具有极大的推动力,但是在未来发展过程中,应该加强下面几项内容的研究,第一是我国对于装配式结构中的抗震性能的认识程度不够,和一些发达国家之间还存在较大的差距,为此加强装配式结构研究是未来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其次装配式的加工预制构件还没有实现工业化建筑的要求,和智能系统建筑工业之间存在一定距离,在未来研究过程中应该加强该领域的研究。

结语:综上所述,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于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逐渐提高,低碳生活理念也逐渐渗透到人们发展生活当中。建筑领域当中的各种企业也开始加强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方面的研究工作,并研制出了一系列有效的施工技术,这些新型技术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建筑领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曹祥甫,田华.浅谈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建造技术在房屋建筑工程中的应用[J].四川水泥,2017(08):119.

[2]冯国华.房屋建筑装配式混凝土结构设计与建造技术进展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3(01):39-40.

作者简介

蒙振权(1996.09--);性别:男,籍贯:广东省佛山人,民族:汉,学历:本科在读与广东工业大学华立学院;现有职称:学生;研究方向:木头工程;

(作者单位:广东工业大学华立学院)

猜你喜欢
装配式房屋建筑
居住建筑中装配式钢结构的应用经济性分析
预制装配式波浪桩生态护岸研究
关于高层装配式建筑预制叠合板施工技术探讨
提高房屋建筑工程管理与施工质量的措施探讨
浙江省为装配式建筑划分等级
甘肃省首家装配式建筑工程公司成立
完善房屋建筑质量监督机制
房屋建筑中的房建地基施工论述
关于房屋建筑结构坎镇设计的探讨
房屋建筑工程施工监管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