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慧
摘要:宗白华通过“同情”把人和自然联系起来,从艺术审美上理解“同情”,落脚在社会人生的艺术化实践上。人们在“同情”的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完美的人格、丰富的情感和深厚的心灵,也促进了社会、生活向艺术化方向发展。
关键词:同情 审美观照 民族精神 艺术生活
一、“同情”的审美意蕴
早在1917年6月,宗白華在表述叔本华的人生观及伦理学说时,就表现出了对“同情”的思考:“同情之感,为道德之根源。具此感者,视他人之痛苦如在己身。无限之同情,悲悯切众生,为道德极则”。在“同情”中的个体可以泯灭私欲,消除自身与宇宙的对立,从而实现人类和谐共处的道德境界。可见,宗白华最初表述的“同情”带有浓厚的伦理意味,这基于当时传统道德被破坏,国家文化理念丧失,国人灵魂空虚烦闷的社会背景。于是,以什么样的人生观为导向、国民建构什么样的精神生活成为宗白华美学的出发点。从中国传统精神来看,孔子的“仁心”,孟子的“四端之心”都是人们道德精神的主体和普遍关爱生命的“同情之心”,由“同情”心涵养的世界图景就是审美化的道德境界。在不断深刻的现实人生体验中,宗白华伦理的“同情”发展为美学精神的“同情”,始终贯穿在他的艺术人生理想的追求中。
“诸君!艺术的生活就是同情的生活呀!无限的同情对于自然,无限的同情对于人生,无限的同情对于星天云月,鸟语泉鸣,无限的同情对于死生离合,喜笑悲啼。这就是艺术感觉的发生,这也是艺术创造的目的”。宗白华认为,“同情”是艺术人生的姿态,是艺术生活的审美方式和本质,用“同情”之心去观照社会人生、观照宇宙万物,便获得了审美愉悦,产生了艺术。艺术化的人生依赖于一颗能够发现美的心灵,在宗白华这里就是“同情”,它不同于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悲伤怜悯,而是种审美态度和审美的深度。从本质上说,宗白华审美的“同情”在于审美主体以整个心灵去深刻感受和理解审美对象的生命精神,从而回归于自己的内心深处,抚爱万物、同其节奏,使人与物(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融合贯通。
“同情”是艺术情感的发生源泉和艺术创造的目的,艺术的本质就是同情。在宗白华的艺术世界里,“艺术是精神的生命贯注到物质界中,使无生命的表现生命,无精神的表现精神……艺术是自然的重现,是提高的自然”,“自然始终是一切美的源泉,是一切艺术的范本”,“惟有艺术才能真实表现自然”,“自然中也有生命,有精神,有情绪感觉意志……”所以,当我们怀着一颗同情之心与自然万物进行灵魂生命的交流时,人与自然就在共通的生命情感中打破隔阂,交相会通,融为一体。人在对自然的深刻审美观照中解放自我,在审美对象中生动着自我,体验着同一。这一点从宗白华的诗歌和他的诗性人格中体现的尤为强烈,流云小诗充溢着他内心对艺术、对人生、对自然、对宇宙的深情和体悟,蕴含着生命情绪,也正是自然陶冶了他飘逸的诗性人格,丰富了他的心灵世界。宗白华认为诗要当作种内在心境的修养和内在心灵的抒发,实现生命的、无我诗性交融的审美境界(诗境),在“同情”的大美情怀中获得不可言说的无穷无尽的美,自己的心灵也在“同情”之美的感染下深厚和净化。
事实上,宗白华的“同情”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上的“天人合一”、“物我交融”、“虚静”、“禅宗”,蕴含着老庄的“道”,在中国艺术精神中有最深的体现。中国艺术是心灵化的艺术,是对宇宙与人生的生命节奏的整体审美观照。中国山水画中的自然万物都是有生命和灵性的,不仅艺术家在创作中“深沉静默地与这无限的自然、无限的太空浑然融化,体合为一”与宇宙的灵气相往来,欣赏者也在一幅幅“气韵生动”富有同情的空灵画面中体验自然万物的生命意趣,达到妙悟神思的心灵世界。此时,审美对象浸润到我们的内心中来,我们沉潜的人格也从美的深处外化出来,人格的力量就在积极主动的美感交流中彰显、丰富。
宗白华把人与自然在生命韵律上的“同情”之美推广于社会,落脚于人生实践。宗白华认为人类社会进化、发展的“原动力”是“同情”,“同情”又对社会的和谐发展有着积极意义,其关键就在于人们在思想、情感、利益上有一致的节奏和追求。而艺术是最能融人类情绪感觉致的有效方式,它以“同情”之美化育人心,使人们在艺术潜移默化地陶冶中,同感于同一种生命节奏,在社会的大范围中放下己之私,解放小我,“入于社会大我之圈”,为他人、民族、国家、整个世界的悲喜所感染,于是人们的人格境界在深挚的博爱中得到提升,人与人的关系、社会生活也就变得和谐起来。宗白华饱含对人生的深切同情,把自己的人生追求与国家的文化建设和民族复兴紧密联系在起,这是宗白华“人生艺术化”的深心理想,也是“同情”艺术人生观的精神涵养,体现了强烈的人生价值和人文关怀,是种博爱的人生境界。宗白华深受西方先进文化的影响,但他思想理论的立足点始终根植于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精神。在宗白华身上充分体现了“五四”一代知识分子强烈的文化建国理想和“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社会责任感,也体现了中国现代美学延续文化传统中文艺学术对于现实人生的情怀。
艺术的人生就是深切同情造化的人生,心灵的一体同仁消融了心与心之间的隔阂壁垒,抚慰了幽暗的心灵,以一种博爱之情关爱黑暗的世界和机械自利的人生。“以一种拈花微笑的态度同情一切;以种超越的笑,了解的笑,含泪的笑,惘然的笑,包容一切超脱一切,使灰色黯淡的人生也罩上层柔和的金光”。艺术是人类情感的自然表达,这种“同情一切”的人生就是艺术化的人生,它是每个渴望追求内心宁静与回归自然的人追求的种境界。宗白华真正实现了人生的回归,无论是他的理论思想还是他的人生实践,我们都可以深刻地从中感受到他对生命之美的感悟。“同情”之心是人生艺术化的灵魂,“艺术世界的中心是同情,同情的发生由于空想,同情的结局入于创造。于是,所谓艺术生活者,就是现实生活以外一个空想的同情的创造生活而已”,宗白华这种“同情”的审美理想或说理想的自我蕴含着浓烈的乌托邦色彩,在现实中只能无限地去接近这样浪漫的美好理想。但正是这种现实与理想的差距,引领了我们建构“同情”精神的审美化理想社会和创造艺术化人生的方向,我们的情感、人格、心灵、境界也正是在深刻的艺术化人生实践中得到丰富和提高。endprint
二、“同情”对当代生活实践的现实意义
宗白华的“同情”既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精神的继承,也是对现代文化建设的反思,他借助审美的力量,以情感地维度一—“同情”来感化人们,唤醒国民的民族意识,建设新的生活,从而推动整个社会的进步。这种“同情”的人文关怀对现今社會的和谐发展同样有着积极的作用,平民百姓小我的家庭主义、个人观念很强,对时事政治、社会问题关注度不够。所以,对国民“同情”力的培养是迫切的,它使人们在感受社会整体力量的同时,增强人们的国家、民族意识,提高社会责任感和凝聚力。有利于培养人们博大的心胸和高尚的道德情操,使己之私变得微不足道,减少了生活烦恼,人生也因无私的心境而诗化、艺术化。
近年来,随着城市文明的发展,国民文化素养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中国文化记忆和传统民族精神被“唤醒”,传统文化所蕴含的与人类文明生活相通的思想和理念,又开始重新得到发掘和重建。2013年习近平主席在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就说过,“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指示城镇建设要体现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天人合一的理念。在云南洱海边探望村民时再度提及“乡愁”,他说:“这里环境整洁,又保持着古朴的形态,这样的庭院比西式洋房好,记得住乡愁。”其实“乡愁”的含义有诸多层面,有对乡音、故土不可磨灭的记忆,有对守护中国山水的期待,也有对传承中国文化、向世界展现“新国风”的信念。这种文化现象的出现就是“同情”在当今社会中的突出表现,共同的中华民族记忆和精神品格催化了国人的情感,中国传统民族文化的价值在历史和现实间构建的文化记忆中得到人们的集体认同。在这种“同情”力的感化下,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成为民族精神和文化记忆的传承人,从而推动整个国家的发展。
“同情”之美不仅着眼于当代社会的文化现象,在消费时代的日常生活审美化的大环境中,对个人审美品味的提升、消费性趣的塑造也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审美的生活是智慧的,“进步的文艺作品不但能给人以审美的享受使之精神愉悦,而且能够提高人们的认识,振奋人们的精神,陶冶情操,净化心灵,激发人们追求真善美的热情,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然而,在我们周围存在着一些媚俗和商业气息的“美”,人们被物欲牵引、人心浮躁,单纯追求“世俗化”、“平民化”、“娱乐化”等消费现象忽视了审美价值的社会意义。我们迫切需要“同情”的审美(人性之美和人文关怀),重新激活中国传统美学的人文精神,从而渗透到大众文化的制作与消费过程中以引领消费时代的审美价值论,重塑文艺的价值功能,最终使大众成为“生活之美”的最大受益者。
艺术与生活相互映衬,在审美的“同情”中焕然新。尤其是观看悲剧,欣赏音乐这两种艺术形式,最能感染人们的情绪,产生情感共鸣,在生命情绪的触动、震撼中净化我们的心灵。危难中的人们,情感表现尤为突出,人情充满了观赏趣味。在毁灭性的灾难来临之际,人性的光辉更显高大,不由地使观赏者进入情境、生出敬畏之情。悲剧使人们人格高尚、精神升华,经过眼泪的洗礼,你会觉得人生境界有了提升,灵魂干净了许多,原来生活是那么美好。平淡的生活一旦进入了艺术,我们就会有一个新的视角去感受生活,我们在艺术欣赏中脱掉功利实用的外衣,摆脱理性逻辑的思维,以一颗审美的“同情”之心体会到不曾留意的韵味,在艺术的感染下直视自己的灵魂,回归心灵深处。当今社会商业化的流行音乐大都为取悦大众的听觉,嘈杂地占据了大众的耳朵,而被视为对生命、世界、人性摹仿的高雅交响乐、古典音乐,似乎是普通市民难以接触的音乐形式。现今也有一些艺术家和社会机构以低价格或免费的方式向普通市民普及交响乐,著名指挥家曹鹏就是其中之一,他认为要让普通民众听得懂,需要站在他们的角度上理解音乐,即从日常生活的角度来理解音乐,在这样的角度下审视,即使高雅如交响乐的艺术,也能融入生活的气息。所以,如何让艺术作品更好地贴近人们的现实生活,使更多的人在艺术中实现情感、精神的共鸣,这是艺术家在新时代潮流下应该具备的“同情”之心,那时艺术家将不再孤独,高雅艺术也不再孤芳自赏、不再只是小群体的专属,而是以纯粹的生活姿态进入大众的视野,在人们的理解关怀下与众人温暖共融。
我们以“同情”的审美观照自己的情感、灵魂,观照这个变迁的社会和短暂的人生,“同情”是人们理想生活中最有灵性的一部分,当我们主动与他人、与世界、与自然、与道德法则进行情感生命沟通交流时,我们就收获了艺术化的人生。艺术是对美和生命的总结与概括,艺术和生命密不可分,人们在热爱生命的同时也应该敬畏和热爱艺术,从最平易的生活中伸展感知艺术的触角,在艺术中寻求情感的释放和心灵的宁静。艺术地生活当然不是要求人们执着于所谓的高雅艺术,我们需要的是审美主体能以充沛丰富的情感在种种的生活对象中感受“美”,这也是培养审美“同情”力的意义之
。艺术给予了我们一个打开自我、放空自我的机会,而艺术生活的关键是我们以何种心态去对待审美、表达情感。当人们以“同情”的审美态度,可以随时接纳审美情感的产生和沟通时,我们才是个真正生活着的人,一个审美的人,生活才能是艺术化、诗意化的。我们并不倡导一种“为艺术而艺术”、远离日常生活的艺术表达方式,只追求唯美会有损艺术与生活的完整性,所以审美的生活应是“为人生而艺术”的,中国传统的文化艺术精神和人生论美学也直都是这样的理念,散发着独特的人性光辉。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