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 杰,丁云龙
(哈尔滨工业大学 管理学院,哈尔滨 150001)
根据2014年起实行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项目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以下简称“基金委”,National Natur 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NSFC)的相关规定,“创新研究群体”(以下简称“创新群体”)是“以优秀中青年科学家为学术带头人和研究骨干,共同围绕一个重要研究方向合作开展创新研究,培养和造就在国际科学前沿占有一席之地的研究群体”[1]。创新群体是受基金委资助的基础研究前沿高水平科技创新团队,是我国最具代表性、资助力度较大的提倡跨学科合作创新与前沿探索的科学家研究群体。基金委以及科技部下属的国家科技评估中心(National Center for Science & Technology Evaluation,NCSTE)各位评估专家以及管理人员的反馈,以及笔者参与的项目绩效评估工作之中创新群体项目是否科学开展了跨学科的合作与前沿探索、国际合作交流是否合理有效进行,是考量该项目与团队是否优秀的关键指标与重要因素(当然还有研究目标计划完成情况与人才培养情况等重要指标)。
由于该类项目推行时间不长,有关研究相对其他人才类项目较少,但随着国家对原始创新、“源头创新”的重视,科技管理与科技前沿领域对学科交叉融合、跨学科研究的重视,以及对基础研究人才团队的迫切需求,基金委与学界逐渐加强了对创新群体的管理与研究。
创新群体是我国最具代表性的基础研究前沿团队之一,通过从申请、立项到最后结题这三个关键环节,团队可不断发展与成长,最后达到“培养和造就在国际科学前沿占有一席之地的研究群体”的目标定位。目前对于创新群体项目与团队的研究,宏观层面多集中在项目绩效与投入产出比的角度,还有不少从项目经验与总体效果探索管理模式与发展规律的研究[2-4];少数从项目带头人或项目团队中的某个影响因素出发,如研究团队与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关系等[5]。梳理文献发现,较少有研究从团队演化的角度,以案例研究、知识图谱(knowledge map)等方法深入探究创新群体的形成与发展规律,进行跨学科的人员合作网络与学科关键词网络的分阶段剖析。
基于此,本文从团队演化与知识图谱的视角出发,以开展跨学科合作研究且成效显著的某优秀创新群体为典型案例,探索其合作网络与时序演进,以期进一步打开创新群体跨学科合作与发展演进的“黑箱”。
Greiner 将组织的成长与演进过程分为五个阶段,每个阶段的主题为创造性、方向性、委托授权、协调与合作,其中渐进性演进是主要代表[6]。孙崇正和张亚红结合团队发展理论与生命周期理论,将科研创新团队的生命周期分为“酝酿—组建—生长—成熟—解体”五个阶段[7]。危怀安和胡艳辉则将以国家重点实验室为代表的科研创新团队的演化周期划分为“组建期—成长期—成熟期—变异期”四个阶段[8]。近些年,有关创新团队、创新创业的研究中典型案例剖析的方法应用越来越多,以此来揭示商业与科技领域创新团队的演化过程与规律等内容。荣鹏飞和葛玉辉研究了苹果公司创新高管团队自反性演化对创新绩效的影响[9]。宋天华和张庆普以杂交水稻育种技术的创新合作网络为典型案例,揭示了相关创新者、创新团队的技术合作网络演化规律[10]。吕朋悦等从创新型企业社会关系的视角对特斯拉电动车进行了典型案例解析,探究了特斯拉公司创新发生与持续的影响因素[11]。周青和梁超通过对绿色制药协同创新中心的典型案例进行研究,将创新网络视角下产学研协同创新演化过程分为三个阶段——萌芽期、初创期和规范成长期[12]。
结合前人研究,并根据《管理办法》第十二条中“创新群体项目的评审应当重点考虑”的六个方面,其中包括“申请人的学术影响力,把握研究方向、凝练重大科学问题的能力,组织协调能力以及在研究群体中的凝聚力;参与者的学术水平和开展创新研究的能力,专业结构和年龄结构的合理性;研究群体成员间的合作基础”等内容,本文将项目团队特征明显的创新群体的演化阶段分为三个时间段,即立项前、项目执行期与结题后,同时三阶段的命名按时间顺序依次为立项前的“无形学院”阶段、项目在研期的“项目团队”阶段和结题后的“混合科学共同体”阶段。
具体到三阶段的划分与命名依据,具体基于以下考量。
首先,在科技史、科技哲学与社会研究等领域,科学共同体或学术共同体是对科学家与科研合作群体的混合泛称,而“无形学院”(invisible college)一说,多指代这种自发形成的非正式的科研合作网络与团队组织,本文中则用其指代创新群体在申请与立项前,以群体负责人与科研骨干为核心的、具有研究基础的合作网络与无形团队,表征着群体形成的前期积累与基础阶段。
其次,丁云龙认为,构成学术共同体的基本条件除了明确的纲领与“旗帜性”人物以外,还有一个重要内容就是科研项目(program),项目可汇聚人才与解决经费,使此类科学共同体(项目团队)可持续发展[13],因此第二阶段为“项目团队”阶段,表征着群体的正式组建与发展阶段。
最后,第三阶段“混合科学共同体”主要是指,以创新群体项目团队为基础,由得到成长的群体成员负责的各类项目与团队混合而成的混合型的“科学共同体”,表征着群体的跃迁与衍生阶段。
科学计量学(scientometrics)是应用统计学、数理统计和计算技术等数学方法对科学活动的投入(如科研人员、研究经费)、产出(如论文数量、被引数量)和过程(如信息传播、交流合作网络的形成)进行定量分析,揭示科学活动规律性和存在问题的分支学科[14]。科学计量学在科学学、文献计量学的基础上发展而来,有多种定量的计算方法与表现形式,本文就是以科学计量学进入21世纪后兴起的知识图谱可视化的分析方法,来揭示创新群体的合作网络、关键词网络及其演变发展情况。
知识图谱属于科学计量学范畴,其概念源于2003年美国国家科学院组织的研讨会,随着信息可视化与科学计量学的发展,绘制科学知识图谱揭示科学活动的规律与内容成为应用广泛的工具[15]。所谓科学知识图谱,是以科学知识为计量研究对象,显示科学知识的发展进程与结构关系的图形[16]。绘制知识图谱的软件有很多,如 CiteSpace、VOSViewer、Bibexcel 等;本文应用的是美国德雷克塞尔大学的陈超美(Chaomei Chen)开发的CiteSpace 软件(该软件能基于论文数据成果,对研究热点、研究前沿与研究趋势进行探索)[17],并对图谱中的高频节点及联系、聚类情况、节点中介中心性与网络密度等方面进行解读,探析创新群体及其团队成员的合作与成长情况。
根据梅亮等对创新团队演化、创新生态系统知识演进和理论框架的梳理与综述[18],可知目前从知识图谱可视化分析的视角来研究团队演化、创新系统的研究工作尚处于起步、发展与构建阶段,同时典型案例研究与分阶段知识图谱的合作网络与研究关键词网络的绘制,更适于创新团队与研究群体的演化剖析与规律解读,适于新的研究领域与范式的构建与拓展;典型案例与知识图谱可视化分析,是打开创新团队发展与合作“黑箱”的主要研究方法。
为了深入探析中国优秀的跨学科创新群体的合作网络与时序演进,我们选取基金委管理学部的优秀创新群体项目——“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决策支持系统研究”进行典型案例分析,并辅以科学知识图谱可视化分析。
管理学科是自然科学的综合集成与基础学科之一,该群体虽为基金委管理学部的项目,但其研究内容还包括了计量模型与计算系统开发、国土遥感数据分析、水资源规划等,并与多个机构开展合作研究,其跨学科和综合性研究比较明显,具备创新群体项目提倡的跨学科、创新性的特质,具有典型代表性;同时该群体是我国著名农业经济学家、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黄××(Huang J K)领导的创新群体,研究成果与人才培养效果显著,群体获得了一期、二期共6年的资助,项目考核绩效评价为“优秀”,2011年还作为典型案例参加了基金委25 周年的国际评估工作,因此结合该群体的申请书、进展报告、结题报告,以及基金委与国家科技评估中心提供的案例与半结构化访谈等材料,我们可探析与验证其合作网络的演化机理。
因创新群体多以3年(部分为6年)为一个项目周期,同样选取立项前3年与结题后3年为前后两个时期,除了与项目周期时长保持一致的因素外,还因立项前3年合作基础相对紧密,而结题后3年创新群体后续发展相对稳定,若时间再延长,很多领军人物和部分成员都会有变动,包括升迁或转入其他依托单位等因素。经过对Huang J K 创新群体的调研,发现以项目前后各3年为周期作为代表性阶段比较合理与对称,并且有关材料和数据也能互相对应,同时结合之前的分析,我们将该群体的合作网络形成与演化过程分为三个阶段:①项目开始前的“无形学院”时期(1998~2000年),学术带头人与研究骨干的相应SCI&SSCI文献共 57 篇;②项目在研的“项目团队”时期(2001~2006年),结题报告中相应SCI&SSCI 文献为67 篇;③项目结束后的“混合型科学共同体”时期(2007~2009年),学术带头人与研究骨干相应SCI&SSCI 文献为66 篇。通过运用CiteSpace 软件绘制知识图谱与科学计量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到主要作者节点以及学科、论文关键词节点的节点特征与联系、分布与聚类的时序演进情况等[15-17],并且结合访谈与案例汇报材料等内容,从多维度对Huang J K 创新群体进行案例分析。
根据资料可知,群体学术带头人Huang J K 曾于1997年获得“杰青基金”资助,在“无形学院”时期(1998~2000年),大部分时间在中国农业科学院从事研究工作,于2000年进入中国科学院工作,开始筹建创新群体。之所以匹配前文论述的“无形学院”时期,是因为这一时期其合作成果较少,合作关系以海外为主,合作网络自由松散,个人成果较为突出,以“杰青项目”为基础慢慢拓展合作网络。
由履历可知,Huang J K 在菲律宾大学获得经济学博士学位,后在国际水稻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并曾在国际食物政策研究所工作;在1998~2000年,作为海外归国人才与突出青年学者被引进,在中国农业科学院工作时获得“杰青基金”资助,随后2000年进入中国科学院农业政策研究中心工作。根据文献检索情况,该时期其高水平SCI&SSCI 论文约有6 篇;与主要合作者Zhang L X 在SCI&SSCI 论文方面的实质合作从2000年开始,以在China Economic Review上发表的“WTO and agriculture:radical reforms or the continuation of gradual transition”一文为代表。
绘制其合作网络知识图谱(图1),节点的大小代表合作发文频次,节点年轮与连线的不同颜色代表合作开始的不同年份,其中部分节点带有深色圆环,表明该节点具有较强的中心性,在网络之中起着重要的中介作用,如节点“Rozelle S”的中心性最强(图谱中深色圆环最粗,表1中显示其中心性为1.24),表明Huang J K 与其合作频繁,与海外与其他人的合作关系也多通过Rozelle S 来实现。
图1 “无形学院”时期SCI&SSCI 论文合作网络知识图谱
表1 “无形学院”时期SCI&SSCI 论文合作网络主要节点合作发文频次与网络中心性情况
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在“无形学院”时期,Huang J K 多与海外学者特别是加利福尼亚大学戴维斯分校的Rozelle S 教授进行科研合作,取得了一些高水平研究成果,对今后作为创新群体的学术带头人起到了很好铺垫作用;并且2000年在调入中国科学院农业政策研究中心之后,开始与未来创新群体的研究骨干Zhang L X 有了初步科研合作,进而在2000年开始以学术带头人的身份构建团队与申请创新群体科学基金,并在年底获得立项资助。该时期群体的人力资本专用性弱,虚拟团队与跨地域的合作较多,处在模糊松散的、强弱联系交织的科研合作网络之中,合作者之间多是基于学术兴趣或共同目标出发,符合哈耶克、波兰尼“自发秩序”语境下,以学术自由和合作研究为出发点、以核心人物带动的“无形学院”组织形态的特征,这一松散研究群体的合作网络不断拓展与深化,初步具备了创新群体正式项目团队网络的雏形;这一时期学术带头人与未来创新群体团队骨干奠定了长期的合作基础,同时其与海外学者、国际机构的科研合作,也为未来以群体为基础、多种形式的国际合作开辟了空间。同时依据图2的相关论文成果的作者合作聚类,以及学科、论文关键词来看,Huang J K 及其合作者的最大聚类(Cluster#0)有12 位合作成员且关键词按不同算法分别为“antisense 6a8 cdna” (LLR 算法)、“alpha-mannosidase”(TFIDF 算法);第二大聚类(Cluster#1)也同为12 位合作者且关键词按不同算法分别为“fatty acids”(LLR 算法)、“ 12-hydroxyoctadecanoic acid”(TFIDF 算法)等,可看出Huang J K 在创新群体项目立项前在农业科学领域跨学科性质与国际前沿合作的初步情况。
该创新群体在科学基金的资助下,在2001~2006年的项目执行期内投入了14 名研究人员,以Huang J K 为学术带头人,Zhang L X、Hu R F 与Wang J X 等为研究骨干,其中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3 名(2009年又新增1 名),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获得者3 名,除去引进人才外,还自主培养以及与国内高校合作培养毕业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共48 名。
图2 “无形学院”时期SCI&SSCI 论文合作网络聚类关键词共现知识图谱
该群体的总目标是建立我国农业政策分析和决策支持系统,用于模拟国内外政策变动对我国整体、各区域以及农户水平的农业生产、消费、贸易、农民收入等影响,为国家决策部门提供决策分析工具和科学的决策依据。为达到上述目标,该群体开展了如下两大方面的研究:第一,农业政策分析和决策支持系统的方法论研究;第二,结合农业发展中的问题以及所建立的决策支持系统,该群体开展农业与农村发展的重大政策研究。该群体出色完成了各项研究任务,在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外文论文101 篇(SCI&SSCI 检索67 篇),许多原创性的成果在Science、Nature等世界顶尖期刊上发表,这使该群体成为从事农业政策研究的国际著名的学术群体;并且根据研究结果完成了一系列政策研究简报,给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办公厅(以下简称“国办”)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办公厅递交了27 份政策报告,13 份获得国家领导人批示,在国家政策制定上产生了重要影响,成为国家农业发展的重要政策咨询群体。
这一时期的群体网络,不仅有了明确的纲领与“旗帜性”人物,还具有了最重要的内容——科研项目[13],团队项目化、网络明晰化,团队成员网络节点紧凑、聚类成型,合作关系以强联系为主,符合第三层次“科学共同体”,特别是“项目型学术共同体”的特征。我们认为此时期创新群体合作网络处于“科研创新项目团队”时期,是科学共同体视阈下组织形态最重要的演化阶段之一,继续分析其网络节点成员的合作关系等内容,可进一步剖析其网络演化的过程与机理。
绘制创新群体合作网络的节点型知识图谱(图3)可知,学术带头人Huang J K 与研究骨干Hu R F、Zhang L X、Wang J X 的合作性最强,与海外的学者Rozelle S 和Pray C 合作最多。如图4所示,Huang J K 与Wang J X 的论文合作从2004年才开始出现,因为Wang 于2001~2003年在国际水资源管理研究所(International Water Management Institute,IWMI)做博士后研究,2003年下半年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戴维斯分校农业与资源经济系做访问学者,之后才被作为高水平人才引入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成为创新群体的研究骨干,其他如Zhang L X、Hu R F 等则从创新群体初创期就是骨干成员,均符合“自发秩序”下不断吸纳人才团队合作的理念,该群体合作网络成长为成熟的“科学共同体”——“科研创新项目团队”;结合图3与表2可知,Rozelle S 网络中心性最强(深色圆环最粗、中心性值为0.32 最高),从“无形学院”时期就是中心性最强的节点作者,因为Rozelle S 与Huang J K 及其群体成员合作成果最多、质量最高,较多有影响力的发表在Nature、Science上的文章都是其所在的加利福尼亚大学戴维斯分校与群体所在的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的合作结晶。
图3 “项目团队”时期的SCI&SSCI 论文合作网络知识图谱(节点型)
表2 “项目团队”时期SCI&SSCI 论文合作网络主要节点合作发文频次与网络中心性情况
运用软件绘制“项目团队”时期SCI&SSCI 论文合作网络聚类关键词共现知识图谱(图4),并进行科学计量分析发现,Huang J K 及其合作者的最大聚类(Cluster#0)有16位合作成员且聚类Silhouette 值很高(0.925),关键词按不同算法分别为“China”(LLR算法)、“biotechnology”(TFIDF 算法);第二大聚类(Cluster#1)有10 位合作者且聚类 Silhouette 值很高(0.955),关键词按不同算法分别为“oligodendrocyte-myelin glycoprotein”(LLR 算法)、“axonal regenerationby”(TFIDF 算法)等,共有7 大聚类,可看出Huang J K 在创新群体项目执行期间的跨学科研究与国际前沿的合作情况。
图4 “项目团队”时期SCI&SSCI 论文合作网络聚类关键词共现知识图谱
同时,结合国家科技评估中心对该群体成员的访谈,以及群体向基金委递交的进展报告、结题报告、优秀群体汇报材料可知,项目执行期间该群体相继在国内发表期刊论文244 篇(其中国际期刊105 篇,67 篇被SCI&SSCI 收录,包括Science和Nature上发表的3篇研究报告和1 篇评论文);出版14 部专(编)著(其中7 部英文出版);编入英文著作论文45 篇;在国内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139 篇。根据研究结果向中央和国办提交了25 份国家政策咨询报告,多份材料被国办采用甚至得到国家领导人批示,在国家政策上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此外,建立了农业可持续发展决策支持系统,该系统可为国家决策部门开展前瞻性和战略性的研究提供科学的决策分析工具。结合国家需求和建立的决策支持系统,开展农业与农村发展的重大政策研究(如科技政策与生物技术发展研究、资源管理政策、农村发展政策、建模和农产品市场政策等领域的研究)。
科技政策与生物技术发展研究领域:大规模随机抽取的多年固定观察地块获得的数据,揭示了转基因抗虫棉和非转基因棉花的在生产投入、产出和农民农药中毒等方面存在着显著的差异,2002年在Science上首次发表转基因抗虫棉对发展中国家农民生产和健康影响的研究结果;依据转基因抗虫水稻在大田“生产性试验”的数据,分析了转基因抗虫水稻的生产和环境效应,在大田生产上首次论证了转基因水稻对稻农生产和身体健康的影响,结果于2005年发表Science上;通过改进全球贸易分析模型(Global Trade Analysis Project,GTAP),从宏观层次深入地分析了转基因农作物商业化对农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影响;分析了世界科技发展在全球反贫困中的作用以及政府投资的重要性,提出寻求如何满足发展中国家未来食物需求的解决办法是一个比食物生产涉及范围更为广泛的问题,预测基于分子生物学、遗传工程和自然资源管理领域迅速崛起的新兴技术将与传统的作物育种技术一起,成为未来几十年农业生产力提高的主要技术,成果于2002年发表在Nature上。
资源管理政策领域:在灌区地表水资源管理研究方面,揭示了激励机制改革在水管理制度改革中的重要作用,定量分析了水资源管理制度改革对作物用水量、生产、农民收入和贫困的影响;在地下水灌溉系统产权制度方面,研究发现水资源短缺程度的加剧和集体经济的衰落等因素诱导了机井个体产权制度的创新,从而提高了灌溉系统的技术效率和促进了种植结构的调整;定量推导了黄河流域地区间水需求的关系,建立了黄河流域水资源的优化配置模型,模拟了水资源重新分配或水交易的潜在收益;定量估计了地下水的需求价格弹性,并分析了地下水水费的提高对农民收入的影响;基于覆盖中国国土的遥感数据和农业生态区划模型分析,研究发现1987~2000年,耕地面积增加了265 万公顷(或2%),同时耕地的平均生物生产力下降了2.2%;利用遥感数据的最新监测结果和计量经济分析,识别了城市用地扩展的主要驱动因素,研究发现,1995~2000年中国城市用地扩展的最主要因素是经济规模的总体增长,产业结构变化和人口总量增长对城市用地扩展影响不大,同时发现城市扩张或乡村建设模式缩减还能对保护耕地起到正面的作用。
农村发展政策领域: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土地的货币化程度在逐渐增强,这有可能会提高农民对土地的利用率,促进土地流转是目前中国现行土地制度安排下提高资源有效利用率的重要手段,新的土地使用权政策对鼓励投资的作用可能会比预期的要小;劳动力区域间和城乡间流动速度加快,未来发展最快的将是农民远距离进城打工;劳动力教育水平和素质是影响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的最为重要的因素;农村劳动力市场的发展直接影响着中国未来的农业可持续发展;该群体在农村公共物品和服务以及社区治理方面也开展了深入的研究,其中,在研究农村公共投资作用和回报率以及农村公共投资优先序、农村公共物品投资的规模、资金来源、投资决定因素、农村税费改革的影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施效果等方面取得了重要成果。
建模和农产品市场政策等领域:建立了国家与区域农业部门均衡模型(CAPSiM+++),模型中的许多弹性及参数都是通过实证研究运用计量经济模型分析方法估计得到的;是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基金和欧盟(ICA-CT-2001-10085)等共同资助下建立的,该群体与荷兰自由大学世界食物研究所、国际应用系统与分析研究所共同开发了国家及区域一般均衡模型(Chinagro),该模型将全国分为8 个区域,农产品的生产和消费在区域层次上达到均衡;利用所建立的模型,开展了大量的有关农产品市场预测、WTO 和其他农业政策分析与研究。
项目在研期,创新群体的团队建设与发展情况良好,两位学术骨干Zhang L X、Hu R F 分别于2003年、2004年先后获得“杰青基金”资助;截至项目结束,学术带头人Huang J K 是我国农业经济学家中唯一的“中国青年科学家奖”获得者(第五届,2002年);该群体成为建立起在国内外有影响的CAPSiM 以及农业可持续发展决策支持系统的高水平研究群体。在国内外合作研究方面,项目组与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戴维斯分校、联合国粮农组织、国家林业局等国内外机构就各子课题开展合作研究。
项目在研的“科研创新项目团队”时期,该群体注重团队内部以及同国内外学者的合作,特别是涉及交叉学科的合作;群体合作网络紧密而清晰,合作有序、成果斐然,是该项目型“学术共同体”从发展到成熟的最重要阶段,为下一阶段的“后群体”时代,即“混合型学术共同体”时期,群体网络从成熟到跃迁成为较大规模的“科学共同体”奠定了基础。
项目结束之后的三年,该群体的合作性进一步加强,研究范围进一步扩展;同时以创新群体为基础的学术群体,还承担着基金委、科技部的众多研究项目与国际合作项目,其领军人物与研究骨干多是在创新群体项目期间培养与成长起来的,此时该群体合作网络为规模扩大的、多形态多团队的混合型科研合作网络,保持着而良好的稳定性、持续性、合作性与扩展性,符合前述网络演化的第三阶段——“混合型科学共同体”阶段的组织形态特征,是“无形学院”与“项目团队”后继续变异与跃迁的科学共同体。期间该群体学术成果与团队发展情况如下。
(1)三年期间,群体研究人员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近190 篇(被SCI&SSCI 收录66 篇);出版8 部专(编)著(英文出版2 部)。
(2)向中央和国办提交27 份国家政策咨询报告,26 份被中央和国办采用,22 份报告得到国家领导人批示。
(3)中国科学院农业政策研究中心在培养原有的年轻科研人员的同时,也从国外引进多位留学人员。
(4)继学术带头人Huang J K 获得“杰青基金”资助后,项目在研期学术骨干Zhang L X、Hu R F 分别于2003年、2004年先后获得“杰青基金”资助,项目结束后Wang J X 也于2009年获“杰青基金”资助①截至2009年,农林经济管理一级学科全国共有“杰青基金”获得者7 位,4 位在该群体。。
(5)在2007~2010年初,获得两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三等奖,Huang J K 于2008年获得第三届管理学杰出贡献奖和2009年菲律宾大学杰出校友奖。
绘制2007~2009年Huang J K 与科研骨干Zhang L X、Hu R F、Wang J X 的SCI&SSCI 论文合作网络及其关键词聚类知识图谱。
由合作网络的节点型知识图谱(图5)可知,节点作者的合作与分布情况,依然以学术带头人Huang J K 与科研骨干Zhang L X、Hu R F、Wang J X 为主,国外学者合作仍以中心性最强的Rozelle S 为代表,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新的合作频次较多或具有一定中心性的节点。结合图3可知,有代表性的主要节点有Yang J、Tan H D 和Qiu H G 等。这些节点的合作频次均较多,网络中心性也较高,是这一时期涌现出的较重要的合作。
由访谈与结题报告材料可知,项目在研期间,为培养决策支持系统的支撑研究队伍,对相关研究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先后派出Yang J、Qiu H G 等18 人到荷兰自由大学世界食物研究所、荷兰农业经济研究院等机构参加了一系列有关项目的理论和方法培训;项目结束后,这些新培养的人才,成为以创新群体为基础的混合型共同体的重要研究人员。项目在研期,依托单位还聘请了8 位国际知名学者担任Adjunct Professor;项目结束后,群体与这8位学者的合作继续深化,而且研究所与政策中心还承担了众多国际合作项目。
由访谈材料与知识图谱(图5、图6)分析可知,该群体合作网络进一步扩大,成为多形态多团队的“混合型学术共同体”,特别是培养与聚集了一批精干的研究人员,其中有首批国家级“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农业部有特殊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等,且多为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入选者;并同国内外具有影响的20 多个学术机构形成了广泛且有实质性的合作研究;在农业和农村发展政策领域研究领域,该群体已经成为国内本领域一流的研究团队,目前也是国际农业经济界的知名研究机构之一,在国际农业经济学界有重要的影响,同时也是国家农业与农村发展政策领域的重要智囊团之一。这一时期的“后群体”时代,即“混合型学术共同体”时期,该群体合作网络实现了良好的过渡与扩展,变异与跃迁成为以创新群体为基础的、具有综合实力且混合多元化的科研合作网络组织,是典型的在“自发秩序”下演化壮大的混合型“科学共同体”。“混合型科学共同体”时期SCI&SSCI 论文合作网络主要节点合作发文频次与网络中心性情况见表3。
图5 项目结束后“混合型科学共同体”时期SCI&SSCI 论文合作网络知识图谱(节点型)
图6 “混合型科学共同体”时期SCI&SSCI 论文合作网络聚类关键词共现知识图谱
表3 “混合型科学共同体”时期SCI&SSCI 论文合作网络主要节点合作发文频次与网络中心性情况
综上,通过对Huang J K 创新群体的探索性案例进行分析,运用质性研究与科学计量可视化分析方法,探析群体网络内部的合作结构关系(知识图谱与中心度测量等),并验证了该群体网络在立项前后的三阶段演化符合之前的学理分析。
在农业政策分析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决策支持系统模型研究领域,国内外同行专家对该群体给予了高度评价。用建立的模型对中国粮食发展的预测以及农业科技政策对中国食物安全等影响分析的研究成果,曾获得两项农业部科技进步奖。该模型系统已经成为日常分析和预测我国农产品供需贸易和价格的工具,同时已被广泛用于国家重大工程和项目(如“国家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重大专项”、“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多哈的农业贸易谈判和农产品市场检测体系等)的分析。该模型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CAPSiM+++)曾应邀作为国际农业知识科学和技术促进发展评估(International Assessment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for Development,IAASTD)预测全球未来50年发展趋势的9 个模型之一。
在科技政策研究领域,该群体的研究成果获得了国内外同行的高度评价。例如,2003年7月11日,美国14 所高校和科研机构的负责人在Science杂志上联合署名发表了“Public Sector Collaboration for Agricultural IP Management”政策论坛报告,重点关注了现代农业生物技术的作用和发展;在评价现代生物技术在提高农业生产率和改善环境方面所起到的突出作用时,引用了Huang J K 等研究者2002年1月25日发表在Science杂志上的关于中国转基因抗虫棉技术在农民大田的实际效应的研究成果,并将其作为未来美国及发展中国家的机构支持生物技术研究的重要依据。
在农村发展政策研究领域,研究群体成员多次受邀在国际学术会议上进行交流,得到世界银行“发展研究网络”优秀论文提名奖并在年度会议上宣读。此外,还在资源研究等领域取得了国内外同行的正面积极评价。
这些都得益于该群体在前沿创新与跨学科研究之中的有效合作与成长演化;同时在研究与发展中,该群体还培养了一批学术骨干和学有所长的研究生,领军人物与科研骨干也较多获得奖励荣誉与项目资助,如该研究群体三位学术骨干分别于2003年、2004年和2009年先后获得“杰青基金”的资助;一批从国外学成回国的学术骨干已开始活跃在国内外的学术界;同国内外具有影响的20 多个学术机构形成了广泛且有实质性的合作研究。
该群体注重团队内部以及同国内外学者的合作,特别是交叉学科的合作。在农业和农村发展政策研究领域,其已经成为国内本领域一流的研究团队,目前也是国际农业经济界的知名研究机构之一,在国际上农业经济学术界有重要的影响,同时也是国家农业与农村发展政策领域的重要智囊团之一。
同时,在向基金委和国家科技评估中心递交的典型案例汇报材料中,该群体成员认为,科学基金的资助和基金委的外部治理和评审也起了很大作用,总结如下。
第一,能够集整个团队力量,开展前沿性和战略性的重大科学问题研究。例如,在科学基金的资助下,该群体在国际上率先开展了转基因生物技术发展的生产和环境影响研究,使研究走在国际前沿,引领学科的发展。
第二,进一步加强了团队研究的群体性和协作性,提高了研究团队的凝聚力。没有群体协作、没有高度凝聚的研究团队,是不大可能建立起在国内外有影响的CAPSiM 以及农业可持续发展决策支持系统的。
第三,提高团队学术水平和国内外的知名度,有利力从国内外吸引优秀人才。本着创新研究群体所要求的“开放、流动、竞争、协作”的管理机制,先后从国外引进多位博士或博士后。
第四,对争取重大国际合作项目、扩大该研究团队国内外学术影响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立项后的10年,该群体开展了60 多项有实质意义的国际合作研究项目。
本文基于创新生态系统视角,并运用有关研究的主流方法——案例研究,来探索优秀创新群体作为特殊类型的创新生态系统,其合作网络与时序演进的过程与内涵规律。本文认为创新群体符合创新生态系统的内涵与特征,具有区间性、开放性、创新型、动态性和复杂性等特征,在合作网络演化发展之中,通过学术带头人与研究骨干的引领与带动,不断协同整合与合作创新,实现了一系列重要的研究进展与人才培养目标,也形成了共生演化的创新生态系统。
本文根据已有研究成果,结合创新群体项目的实际情况与管理要求,基于团队演化与知识图谱的理论方法视阈,首先将创新群体合作网络的时序演化过程按“立项、在研、结题”时间先后划分为“无形学院”、“项目团队”与“混合型科学共同体”三个阶段,并初步进行了学理分析;随后就Huang J K 优秀跨学科创新群体的典型案例进行分析,深入探析了其群体合作节点网络与聚类的特征与关联情况、合作关系与发展过程,验证了之前三阶段划分的学理分析,并且就该创新群体的跨学科同行评价情况、跨学科研究与合作发展情况、内外治理情况进行了分析与总结。
通过对优秀的典型案例进行剖析,揭示了创新群体合作网络的演化机理与内在规律对其发展与治理有着重要启示与现实意义。2016年初,在基金委联合国家科技评估中心召开的2015年度自然科学基金绩效评价专家会议上,许多优秀创新群体的学术带头人与相应科研管理专家提出当前创新群体项目与团队的两个重要问题为:第一,项目申请与团队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拼盘”现象,部分团队仰仗“光环”和“头衔”简单拼凑,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结构合理或有潜力的团队发展;第二,团队主要参与者存在各自为战的情况,如何围绕共同目标,开展有合作与交融的研究,真正解决1~2 个核心或前沿科学问题,取得有影响力的大成果是当前面临的挑战。创新群体作为我国特殊的高水平科研创新团队,要解决其部分团队结构“失范”与团队合作“低效”问题,需要厘清合作与发展真相,还原其团队合作网络的内涵脉络与演化机理。
根据本文分析,若创新群体出现“结构失范”问题,源头上可追溯到“无形学院”时期,看其是否形成良好的合作基础,以及学术带头人是否从合作需求以及研究目标出发,合理搭建团队。立项后,若出现“合作失效”问题,一方面,可看其最初是否合作基础薄弱,团队搭建是否基于“光环”与“头衔”的拼凑成分居多;另一方面,即使结构合理的团队也可能出现“合作失效”问题,这就需要带头人与相关管理者充分发挥引领与协调作用,合理分配任务与构建子团队,增强多元沟通与协作攻关,采取适宜的治理模式与保障监督机制,使团队发展符合创新群体合作网络的演化机理与科学规律;经过跃迁的“后群体”时代的“混合型科学共同体”,其合作与发展中的经验与问题可作后续评价参考。
总之,对创新群体合作网络演化过程机理的充分认知,有助于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进行精准定位,从阶段划分和重要转折点追溯问题所在,探寻治理之道。
创新群体是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支持的人才类特色创新团队,其合作网络与时序演进基于团队演化与知识图谱可视化分析的理论方法视阈,经案例分析与定性定量分析,其组织形态与演化机理符合高水平基础研究团队发展成熟直至跃迁的逻辑脉络;基金委等管理与评估机构更多是充当资助人与“守夜人”的角色,支持高层次科学家与学术团队的自由探索与自发成长、学术自治与合作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