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增长中成都市三圈层经济协调发展探析

2018-01-16 23:45胡碧玉宋小军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7年12期
关键词:圈层生产总值成都市

胡碧玉, 宋小军

(成都师范学院 a.经济与管理学院;b.数学学院,四川 成都 611130)

成都处于优越的地理位置,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劳动力资源,在资源禀赋方面存在着区域优势。在国家经济发展战略中,成都是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推动成渝经济发展,带动西南经济增长的核心经济增长点。

1 成都市产业结构分析

收集成都市2006—2014年地区生产总值(GDP)、第一产业产值、第二产业产值、第三产业产值来确定成都市经济增长过程中的平均产业权重。分析某次产业每年产业权重指数即每年某次产业产值占当年三次产业总产值权重指数。

某次产业每年产业权重指数的计算,采用每年三次产业中单个产业产值除以当年三次产业总产值。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在式1中,Wit表示当年三次产业中每次产业的权重,Git表示三次产业中某次产业的产值,表示一年三次产业生产总值;其中i从1-3表示第一、二、三产业,t表示时间从2006—2014年。如i=1、t=2006时,Wit表示第一产业在2006年的产业权重,Git表示第一产业在2006年的产值表示2006年三次产业地区生产总值。

通过表2,某次产业每年产业权重指数(Wit)分析中,可以看出第一产业权重指数(W1)不断下降;第二产业权重指数(W2)呈波动变化,在0.45左右波动,波动幅度较小;第三产业权重(W3)也呈波动变化,在0.5左右波动,波动幅度较小。

表1 2006—2014年成都市地区生产总值与产业生产总值单位:亿元

表2 某次产业每年产业权重指数(Wit)

根据配第—克拉克定理,产业结构的发展从开始的“一、二、三”向“二、三、一”,再向“三、二、一”发展;具体原因在于:农产品需求收入弹性弱,农业技术进步不会带来多大的农业劳动收入增加,第一产业比重会不断下降;消费品需求收入弹性大,随着经济发展消费品需求将会增加,带动第二产业发展,第二产业比重占主导,但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时,第二产业的劳动者数量将趋于稳定不再增加,工业增长依赖于技术进步和资本投入;随着收入的进一步增加,人们将会增加对服务的需求,当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时,第三产业成为吸收就业和推动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在上述产业结构分析中,成都市经济发展的产业结构已经是“三、二、一”,第三产业服务业成为吸收就业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2 成都市各县(市、区)经济总量分析

2.1 各县(市、区)地区生产总值时间序列分析

在分析成都市各县市区经济总量中,利用2006—2014年成都市辖区内9区10县(市)的经济总量统计数据,分析各个县市区地区生产总值在2006—2014年时间序列的变化。

通过表3对2006—2014年成都市辖区9区10县(市)的增长轨迹描述中,可以看出龙泉驿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迅速,在2013年超过其他区成为成都辖区地区生产总值第一,浦江县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缓慢一直处于辖区内地区生产总值排名末端。在2014年的成都辖区内各个县市区的地区生产总值分析中,可以看出地区生产总值(GDP)最高的是龙泉驿区,生产总值可以达到944.6亿元,地区生产总值(GDP)最低的是蒲江县,生产总值只达到96.94亿元,最高地区生产总值经济增长点是最低生产总值经济增长点的10倍左右。从移动轨迹上看,可以沿着新都区的产值,将成都辖区9区10县(市)的地区生产总值分为两类,第一类是生产总值在最高产值50%以上,第二类产值在最高产值50%以下。产值在最高产值50%以上包括:金牛区、青羊区、双流县、锦江区、武侯区、成华区、新都区;产值在最高产值50%以下包括:郫县、温江区、青白江区、彭州市、金堂县、都江堰市、新津县、崇州市、大邑县、邛崃市、蒲江县;但是龙泉驿区在2006—2008年处于第二类,在2009—2014年处于第一类,并于2013—2014年保持了辖区内最高地区生产总值。

表3 成都市辖区9区10县(市)2006—2014年地区生产总值[1]单位:亿元

2.2 各县(市、区)地区生产总值占比分析

成都辖区内9区10县(市)的经济总量占比分析,即各个县市区占当年成都地区生产总值的比例。公式表示如下:

在式2中,Zit表示某个县市区在2006—2014年中某年的地区生产总值占整个成都市的地区生产总值。i从1-19表示19个县市区,t从2006—2014表示时间,Git表示某个县市区某年的地区生产总值。如i=1,t=2006时,Git表示锦江区2006年的地区生产总值,Zit表示锦江区占成都市地区生产总值的比例,即Zit=0.1003。

表4 2006—2014年成都市辖区9区10县(市)地区生产总值占比分析

通过表4对2006—2014年成都市辖区9区10县(市)地区生产总值占比分析,综合2006—2014年的占比轨迹线,可以看出最高占比金牛区从2006年的12%下降到2014年的8%,上升最快的是龙泉驿区从 2006年的 4.4%上升到10.8%,蒲江县依然保持在1%左右。按照占比分析,可以将成都经济总量发展水平分为三类,第一类占比在8%以上,第二类占比在4%-8%之间,第三类在4%以下。第一类包括:武侯区、锦江区、金牛区、青羊区、成华区;第二类包括:温江区、新都区、青白江区、龙泉驿区、双流县、郫县;第三类包括:新津县、邛崃市、大邑县、彭州市、都江堰市、崇州市、金堂县、蒲江县;由于龙泉驿区在2012年后进入了第一类,但是之前的时间段属于第二类,产业结构以第二产业占据主导地位,因此将龙泉驿区划分为第二类。在经济发展总量三类的划分中可以结合成都的地理空间距离将成都市经济发展划分为三个圈层,第一个圈层的经济发展水平最高距离地理中心天府广场近,主要包括武侯区、锦江区、金牛区、青羊区、成华区;第二个圈层的经济发展水平较高距离地理中心天府广场较近,主要包括温江区、新都区、青白江区、龙泉驿区、双流县、郫县;第三个圈层的经济发展水平一般距离地理中心天府广场较远,主要包括新津县、邛崃市、大邑县、都江堰市、彭州市、崇州市、金堂县、蒲江县。

2.3 各县(市、区)产业结构分析

从产业结构分析,各县市区之间存在不一致,成都市主城区出现第三产业结构远远高于第二产业结构,第一产业结构占比可以忽略不计。由于第一产业结构呈空心化状态,第三产业成为推动经济增长和吸纳就业的重要支柱,如主城区的武侯区,2014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 739.32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地区生产总值0.03亿元,占比可以忽略不计;第二产业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69.72亿元,占比22.96%;第三产业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69.57亿元,占比77.04%。而主城区附近的周边县市区第二产业比重高于第三产业比重,也远远高于第一产业比重。在第二产业中,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速,如新都区,2014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542.2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24.6亿元,占比4.54%,第二产业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38.1亿元,占比62.36%,第三产业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79.5亿元,占比33.10%;而离主城区更远的县市区第二产业虽然占绝对比重,但是第一产业的生产总值也相当高,在第一产业生产中,瓜果和蔬菜成为第一产业的主要产品,如蒲江县,2014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6.94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6.24亿元,占比16.75%,第二产业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8.41亿元,占比49.94%,第三产业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2.29亿元,占比33.31%。因此,成都辖区内根据产业结构划分经济发展水平分为三个圈层,第一个圈层的经济发展水平最高,主要包括武侯区、锦江区、金牛区、青羊区、成华区;第二个圈层的经济发展水平较高,主要包括温江区、新都区、青白江区、龙泉驿区、双流县、郫县;第三个圈层的经济发展水平一般,主要包括新津县、邛崃市、大邑县、都江堰市、崇州市、金堂县、蒲江县、彭州市。第一个圈层处于成都市经济地理核心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第二个圈层处于成都市经济地理中心与外围过渡地带,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第三个圈层处于成都市经济地理外围地带,经济发展水平较低。

3 成都市三圈层经济结构存在的问题

3.1 三圈层内产业发展驱动因素不同

成都市辖区内产业结构的不协调原因在于产业结构发展的驱动因素不同。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的优化,主要是由发展产业的主要驱动生产要素决定的。在产业发展过程中,不同生产要素资源占据着不同的作用,当某类生产要素占据产业发展主导贡献因素时,与这类生产要素相关的产业就会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点。在成都市三个圈层的经济发展中,驱动三个圈层经济增长点发展的生产要素因素不同,因而造成了成都市经济发展的产业结构不协调。通过前面三圈层的经济发展阶段分析。在第一圈层中,服务业主导,服务业成为吸纳就业和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行业。如武侯区,截至2016年末,全区各类金融机构达到403家,金融服务业生产值占GDP的比例达到14.6%,金融服务业创造税收收入占全区税收收入的比例达到19.9%,并出台了《成都市武侯区人民南路金融服务集聚区中长期发展规划(2016—2025)》,进一步提升金融服务业的区位发展优势[2]。在第二圈层中,工业主导,但是不同产业类型推动经济发展的要素贡献率不一样,在新兴产业中,人力资本和技术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贡献因素。如龙泉驿区,2016年生产汽车111.8万辆,实现汽车销售收入1 477.9亿元,已集聚一汽大众、吉利等11家整车生产企业,建成发动机、底盘等300个关键汽车零部件项目,实现了汽车制造、配套、贸易及娱乐的全产业发展[3]。在第三圈层中,虽然工业主导,但是农业还占有一定比重的,推动经济发展需要生产技术和劳动力资源贡献。如蒲江县,利用猕猴桃的农业特色优势,依托互联网,建成1个电子商务产业园、6个电子商务平台、11个农村电商服务站;2016年,蒲江猕猴桃荣登“中国品牌价值榜”,品牌价值达到102.35亿元[4]。

3.2 三圈层内政策性资源分配受约束

政策性制度资源主要是政府投资和政府优惠性政策等方面带来的流入区域经济增长点的资源,主要强调政府在投资和引导辖区资源流动方面的政策性效果。在辖区内区域交通的改变主要是依靠政府投资,政府对辖区内各个经济增长点的交通投资不同,造成区域内市场空间距离不同,影响社会资本流动的运输成本,进而进一步影响辖区内其他资源的流动。不同经济增长点的经济发展政策也不同,有的经济增长点偏向新兴产业,有的经济增长点偏向发展传统产业;有的通过税收优惠来鼓励资源流入带动经济发展,有的通过集中行政审批,减少交易成本推动经济发展,有的通过构建诚信、开放、公平的区域市场来推动经济发展。在成都市经济发展的第一圈层内区域交通、环境优势已相当明显了,且服务业占据主导地位,基本上是构建良好的市场环境、公共环境来推动经济发展。如武侯区,先后建立16个楼宇政务服务站、62个楼宇政务服务点,被评为“全国行政服务标准化示范区”。为助力成都融入国际化金融市场,实现成都三大金融中心建设目标,武侯区将优化中心城区功能,降低开发强度、降低建筑尺度、降低人口密度,提高产业层次、提升城市品质,强化金融商务、总部办公、国际交往、文化创意和都市休闲旅游等功能[2]。第二圈层工业占据主导地位,基本上是采取依托产业园区优势,拓展产业链发展来推动经济发展。如龙泉驿区,坚持工业强基,以大项目支撑大产业,以大平台承载大发展,加快打造“大车都”;依托神龙汽配园、兵装工业园,促进汽配企业加快融入整车产业链,加快培育产业集群;大力发展汽车研发设计和汽车后市场,积极推动智能汽车研究院等项目建设,积极拓展产业链条[3]。第三圈层农业还占据一定的比例,基本上是完善基础设施和加大基础投资力度来推动经济发展。如蒲江县,2016年末,成蒲铁路蒲江段全长23.6公里,投资约30亿元,已基本建成;投资5.4亿元的川藏铁路朝雅段在蒲江县境内长6.1公里,蒲江段总工程量完成已超50%;而纳入成都轨道交通规划的地铁12号线也将直达蒲江,未来中心城区将带动蒲江发展[4]。

3.3 三圈层内市场性生产要素配置不均

实际生产要素的投入不均匀,主要是指在企业生产过程中,企业所处的产业类型不同,生产投入的要素资源不同,引起的企业产出不同,主要包括资本、劳动力、技术等生产要素资源投入不同。在第一圈层中,经济水平发展高,区位资源优势凸显,集中了大量的投资资本和劳动力。如武侯区,2016年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84.5亿元,同比增长8.8%,其中,工业投资完成39.5亿元,同比下降7.8%;第一产业投资完成2.1亿元,去年无同期数,第三产业投资完成281.5,增幅12.4%。与五城区对比,工业投资进度排名第一,第一产业投资进度排名第一,第三产业投资排名第四[4]。在第二圈层中,工业经济发达,技术资源和工业资本集中程度高。如龙泉驿区,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全年新增高新技术企业5家,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260亿元、增长10%。完成技改投资92.9亿元、增长41%,全年专利申请量达3370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达1737件、增长41%。新引进重大项目31个,实际利用外资5.4亿美元、增长63.6%,实际到位省外内资198亿元、增长4.8%。”[3]在第三圈层中,农业还占据一定比例,农村人口还占据主导地位,需要大量的资本和技术来完善基础设施,完善工业和服务业体系,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如蒲江县,在十三五规划中,计划投资81.25亿元,构建“两轨两高五快”(成蒲铁路、川藏铁路;成雅高速、成都经济区环线高速公路;成新蒲快速通道、蒲丹快速路、蒲名快速路、新蒲快速路、龙门山旅游快速通道)交通网络骨架,建设西部综合交通枢纽成都主枢纽,着力完善交通基础设施网络,为持续深化“三基地一新城”“工业强县”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交通保障。[5]

4 成都市三圈层经济协调发展对策

4.1 着力创新驱动,推动区域内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4.1.1 贯彻创新驱动理念

在国家“十三五”规划中,“五大发展”理念贯彻于“十三五”规划始终,创新发展是首要发展理念,指出创新需要“优化劳动力、资本、土地、技术、管理等要素配置,激发创新创业活力,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释放新需求,创造新供给,推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加快实现发展动力转换。”[6]在四川省“十三五”规划中,要求全面创新改革,提升创新驱动能力和产业核心竞争力。[7]成都市“十三五”规划,要求构建政府引导、企业主体、院校协作、社会参与的系统创新机制。因此,在成都市经济增长重心转移过程中,应该着力创新驱动,培育优势产业,推动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需要创新驱动,创新是推动产业结构发展的直接动力,同时良好的产业转换和产业转移的社会环境是创新驱动的加速器。要改变目前成都市三圈层产业结构不协调的现象,首先需要的是树立创新意识。创新可以打破现有格局,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升级和优化产业结构。成都市三圈层各类企业、工商业主等微观经济主体,应该具有创新意识,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局面。其次,营造创新环境。良好的政策环境和社会环境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强劲推力。在创新成果面前,如何更快更好地转化成产品,形成产业结构,政策环境和社会环境是必不可少的因素。在产业转换、转移过程中,政府的政策环境应该适当宽松,减少行政审批程序,提高行政办事效率,减少企业的转换成本和等待成本。另外,良好的社会环境有助于形成诚信、公平的交易市场,可以减少企业之间的信用风险导致的交易成本。

4.1.2 优化区域产业结构

培育优势产业,形成产业专业分工是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措施。产业的发展潜力越大优势越明显,未来经济增长的空间就越大;产业专业分工越明确,产业关联度就越大,产业地区稳定性、根植性就越强。根据目前成都市三圈层产业结构的发展水平,应该强调在三圈层内部采用不同的产业创新驱动策略,形成产业分工明确、地域根植性强、产业关联度大的区域产业格局,因此,需要注重三圈层内部产业创新的错位性,不要搞盲目恶性竞争。第一圈层内部,服务业主导优势明显,第二圈层工业主导优势明显,第三圈层农业还占有较大比重。在错位发展中,第一圈应该立足于服务业相关的产业技术创新,如服务系统开发、商业管理模式、服务理念和人力资源培训等方面的创新;第二圈层应该立足于工业技术产业创新,如生产技术革新,生产管理流程革新,产品结构开发等方面的创新;第三圈层应该立足于改善农业技术和完善基础性产业发展,如更新农业生产技术,改进农产品结构,完善交通运输,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企业。在各个圈层内部,应该培育不同的支柱产业,形成圈层内一区一主导的发展模式。在第一圈层内部,应该培养服务业内部的不同主导产业发展思路,旅游休闲资源优势明显的区应该重点打造旅游休闲服务主导,服务系统开发优势明显的区应该打造服务系统开发主导;在第二圈层内部,应该按照新兴工业和传统工业不同的产业发展格局,有新兴产业发展资源和优势的区应该大力扶持新兴产业发展,培养经济增长的新动力,传统产业优势突出劳动力资源丰富的区应该优化传统产业生产技术,提高传统产业竞争力;在第三圈层内部,应该改善农业技术和完善农产品加工业,不同的区域应该根据距离市场的不同,立足于不同的农产品生产和加工,形成瓜果、蔬菜、粮食、肉禽蛋生产和加工错位有致的发展模式。

4.2 统筹三圈层,推动区域内经济协调发展

4.2.1 贯彻统筹协调发展理念

成都市辖区内经济增长点的总量水平不平衡,表现在辖区内三个圈层之间经济总量差距大、经济增长速度差距大,因此,造成不同区域内人均收入水平差距大,人民生活水平差距大,社会公共资源占有不均等。面对三圈层经济发展格局,在“十三五”规划中,坚持协调发展理念,要求建立成都市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6]成都市目前三圈层经济发展格局,主要需要解决的是区域协调发展问题。要缩小区域内不同区经济总量差距,实现区域内人均收入差距缩小,达到社会公共资源相对均等化,就必须提高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经济增长点的经济发展总量,改善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区的公共服务设施和公共服务系统;要改善收入差距,就必须立足资源优势发展支柱产业,提高就业和财产性收入;要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就必须加大交通和基础公共服务设施的投资。因此,面对成都市辖区内各个经济增长点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的实际情况,政府应该进行统筹协调,加强政府投入和引导社会资源向经济水平发展较低的经济增长点流动,形成多点多极支撑,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以彰显社会公平,确保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与资源占有相对提高。

4.2.2 建立统筹协调机制

在政府统筹方面,政府应该统筹资源和建立资源的补偿机制。首先,政府在基础设施投资建设上,应该更多的关注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经济增长点,以改善和完善低水平经济增长点的基础设施,提高低水平经济增长点的基础设施水平和提高人均公共服务设施的占有量。其次,在完善公共服务后,应该吸引社会资本和鼓励创业,发展支柱产业。在经济总量较低的区,应该根据自身的资源优势和距离重心市场的远近,发展特色农业和农产品加工工业、劳动力密集性的轻工业等。通过特色农业及农产品加工工业、劳动力密集性产业可以吸纳就业,提高人民的收入,同时也可以改善总量水平较低区的产业结构,增加经济总产值。再次,建立资源补偿机制。在成都三圈层内部,不同的圈层产业定位不一样,产业结构不一样,总体来看服务业和工业产品的价值高于农产品的价值。在区域经济的整体发展中,发展和提供农产品的区为区域经济发展做了重要贡献,得到的经济总量却是最少的。因此建立资源补偿机制,可以协调不同区域之间的经济总量差距。

4.2.3 关注恶性竞争

协调发展还要关注因政府造成的恶性竞争,正确协调各区之间的政策。地方政府发展经济,吸引资源的手段大致可以分为税费优惠、改善地方公共产品、制度优化三个方面。目前,成都区域内经济增长点采用税费优惠,作为一种主导手段来吸引资源,推动经济发展,以至于成都相同区域内产业结构趋同,竞争恶化。恶性竞争的根源在于吸引资源手段的恶性化,最终造成同类产业分布广泛,没有在同一个区集聚,产生集聚规模效应,影响整体经济发展水平。协调竞争,合理布局产业是改变恶性竞争的有效途径。首先,政府应该定位清楚,综合运用引资竞争手段。清晰地了解和认识本区域的资源优势,在招商引资过程中,不仅只强调税费优惠,也要综合利用改善公共产品供给和制度优化等手段。其次,注重产业集聚效益,发展规模集聚的优势产业。产业集聚可以带来劳动力效应、市场效应、中间产品共享效应、技术外溢效应。各区应该培养发展优势集聚产业,形成专业化的劳动力市场,扩大市场规模的影响,共享中间产品,分享技术。最后,培育优势产业,形成产业专业分工。产业专业分工越明确,产业关联度就越大,产业地区稳定性、根植性就越强。成都市各个县市区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应该增强培育本辖区内发展潜力巨大、关联性强、专业化分工程度高的企业。

4.3 坚持共享发展,推动区域内资源自由流动

4.3.1 贯彻共享发展理念

在“十三五”规划中,坚持共享发展,要求着力增进人民的福祉。在成都市经济增长中,坚持共享发展,要求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各个生产要素得到应有的价值,实现公平的要素价格,达到要素价格随着市场规律波动,最终经济发展成果让要素所有者得到应有的回报。[6]经济增长不平衡会引起资源的流动,导致区域内生产资源的重新分配。从短期来看,这种资源的重新分配不是帕累托改进的局面,是福利经济学中的社会收益最大化。在不恰当的考评体制下,可能会形成限制区域资源流动的封闭区域小市场,来保持区域小市场的资源存量。封闭区域的小市场,不能发挥大市场区域配置的整体效益,大市场的资源配置能力大于小市场的资源配置能力。大市场的交换促使大分工,大分工带来更大的生产效率。分工带来效率是古典经济学家对市场经济的一个基本观点。因此,推动建立区域资源自由流动市场是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一个必要条件。

4.3.2 建立区域资源自由流动市场

要实现成都市辖区内的资源自由流动,需要建立一个有效的自由流动市场,打破地区封闭、行政垄断、条块分割的局面,形成良好的劳动力、资金、技术、知识产业的交易机制。首先,整体上需要改变考核制度,形成减政放权的良好社会氛围。各个经济增长点政府,要厘清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坚持“市场可以有效配置的,政府绝不干预”的原则。在市场配置资源的过程中,市场要起到决定性作用,通过生产资源和生产要素的交换和流通,可以自动达到帕累托最优的状态,实现生产效率最大化。在减政放权的过程中,各级政府应该把握住“规范市场运行的规则,不参与市场运作”的方针,对涉及政府参与市场运作的具体事项进行减政放权,下放审批资格。同时,强化清单管理制度,拿出“权力清单”明确政府权力范围,给出“负面清单”明确企业活动范围,理出“责任清单”明确政府怎么监管市场。其次,构建良好的劳动力要素合理流动市场。在目前阶段,实现劳动力在区域的合理流动,政府只是简单的建立人才信息交流机制如人才市场制度,已经不能满足劳动力流动的需要,政府应该深层次看到劳动者需求的变化。随着互联网的推广和运用,信息不对称的交易成本已经明显较少,劳动者需求的重点已经转向为公共服务资源需求,更多关注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建立良好的劳动力要素合理流动市场,应该完善区域内公共服务,从就业培训、职业规划、社保、落户、孩子上学等方面构建良好的区域劳动者进入机制。再次,构建良好的资金要素合理流动市场。目前,区域资金流动更多是银行金融资本引起的区域资金流动。要构建良好的资金要素合理流动市场,需要引导社会资本、民间资本等进入资本流动市场,积极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推动社会资本、民间资本加入投融资平台。结合市场机制和产业转移需要,可以探索和建立股权和债券区域买卖机制,实现区域产业转移股权和债券买卖公开化、市场化。最后,构建良好的知识产权交易市场。产权交易尤其是知识产权交易,是创新成果转化的有效途径。知识产权交易市场的建立,需要完善知识产权登记、转让、变更、撤销的相关管理制度。作为无形资产的知识产权,其管理和交易制度可以参照不动产管理和交易机制进行。

[1]成都统计局成都统计局调查队.成都市统计年鉴2006-2014[EB/OL].[2017-05-20].http://www.chdstats.gov.cn/.

[2]成都市武侯区人民政府.成都市武侯区人民南路金融服务集聚区中长期发展规划(2016—2025)[EB/OL].(2017-08-24)[2017-09-01]. http://www.cdwh.gov.cn/index.php/?cid=5492&tid=1736626&tn=25-8.

[3]成都市龙泉驿区人民政府.龙泉驿区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EB/OL].2016-03-02[2017-05-20].2-5http://www.tflqy.com/f/content/ID/ 118938.html.

[4]2016年第四季度对外宣传资料汇编[EB/OL].2017-02-04[2017-07-20].http://www.pujiang.gov.cn/index.php?cid=582&tid=248098.

[5]蒲江县十三五规划[EB/OL].[2017-07-20].http://www.pujiang.gov.cn/.

[6]新华社公布十三五规划建议全文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EB/OL].http://www.guancha.cn/politics/2015_11_03_339890_1.shtml

[7]中共四川省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EB/OL].http://scnews.newssc.org/system/20151129/000624290_4.htm.

猜你喜欢
圈层生产总值成都市
中共成都市第十四届委员会常委简历
成都市青羊区:推行“一网通办”下的“最多跑一次”
2020年河北省国内生产总值
2019年河北省国内生产总值
No.4 圈层用户不断拓展,圈层经济价值释放
B站冲破圈层
年轻人“圈层化”的背后到底是什么
2019年1~6月成都市经济运行情况
让圈内新闻飞出圈层——“振兴杯”宣传的一点思考
什么将取代国内生产总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