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恒,吴 燕,蒋 炜
体表温度是反映人体健康的一项测量简便、直观的指标。手术创伤导致的炎症可引起血管扩张促使微循环加快导致温度升高。因此局部体表温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应局部炎症情况。我们对白内障手术前后术眼及健眼的眼球表面温度进行监测比较,观察术后术眼的表面温度变化情况,借以了解术眼术后炎症的恢复情况。
1.1 临床资料 随机抽取2013年8月50例白内障患者,其中男22例,女28例,年龄35-84岁。
1.2 测量方法 采用errcom型非接触电子体温计(型号:JXB-178),测量距离3-5cm,测量时间1秒,测量范围32-42.9℃,精度0.3,电压/功能3V小于或等于150MV。术前准备前,在温度(26±2)℃、相对湿度(60±5)%[1]的环境中为患者测量患眼和健眼的温度;术后,患者进入检查室后,保持正常用眼状态,避免外界刺激,休息10-15分钟;待患者适应房间的温度与湿度后,用非接触电子体温计在瞬目后即刻对术眼和健眼眼球表面温度进行测定,测定距离3-5CM,每次测定时间约1秒;反复测量3次,取其平均值。
采用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分析用配对t检验,P<0.05表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50例患者眼球表面的测量结果表明,白内障术后第1天,术眼眼球表面温度均显著高于健眼(P<0.05),也显著高于术前温度(P<0.05)。白内障术后第2天,术眼眼球表面温度均显著高于健眼(P<0.05),但是,与术前眼表温度比较虽有升高,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也显著高于术前温度(P<0.05)。白内障术后第3天,术眼眼球表面温度与健眼及术前相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
白内障是我国目前防盲工作的重点。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手术是目前治疗白内障最常规的手术方法,虽然手术方法及流程都很规范,各地方也已经制定了临床路径,但是仍然有术后持续炎症反应较重、甚至眼内感染的病例发生。白内障摘除手术创伤性炎症可引起血管扩张,促使微循环加快,导致温度升高,因此局部温度的持续升高可提示局部炎症的继续。本研究结果显示白内障术后第1、2天术眼眼球表面温度高于术前及健眼,第3天基本恢复正常。该结果与临床术后观察炎症的情况基本相符,术后1、2天术眼常有眼红、角膜水肿、前房渗出等不同炎症反应的症状,术后第3天,以上症状基本消失,炎症消退。如果第3天或之后术眼眼表温度仍然持续较高,提示炎症反应较重,有感染的可能,应密切观察,加强抗炎、预防感染治疗。目前的临床路径,基本都是术后第2天出院。如果有持续的炎症反应或后发性的炎症反应,患者自身往往不能及时发现。非接触式红外线电子体温计测量眼球表面温度,方便、快捷、客观、简单,可发现潜在的风险,提醒患者及时到医院检查。对于术后可能有持续炎症反应的患者,比如糖尿病患者等,更值得推广应用。
表1 白内障手术前后术眼与健眼眼球表面温度比较(℃)
[1]杨文蕾,张琳.上海市浦东新区健康人群眼球表面角膜温度正常值范围的研究[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10,30(7):832-8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