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莎莎
输入性疟疾发生主要由疟原虫感染所致,其早期仅表现为头痛、肌痛、烦躁不安和乏力等症状,24~48h后可出现头痛、肌痛加重、厌食等症,亦可伴随畏寒、高热、寒颤及僵硬等全身症状。此病于非洲、东南亚及南美洲等国家较为常见,相关研究显示,每年非洲、南美洲等国家输入性疟疾患病率约有3~5亿,死亡率高达18%[1]。为完善输入性疟疾医疗救治及健康教育系统,我院制定临床护理路径并建立标准化护理体系,严格遵循医疗质量管理模式,确保患者自觉改变不良行为习惯,避免疾病发生。本研究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干预用于输入性疟疾患者,旨在探讨其对康复进程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分析如下。
1.1 研究资料选取我院2013年6月~2017年5月收治的输入性疟疾患者30例,均为为非洲及东南亚回国男性劳务人员,均符合《传染病学》输入性疟疾诊断标准[2],均知晓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15例,年龄24~52岁,平均年龄(36.77±8.19)岁;观察组15例,年龄25~51岁,平均年龄(37.69±7.73)岁。对比两组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且本研究经我院医院学术委员会审批同意。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进行隔离、消毒并叮嘱减少不必要体力消耗,以卧床为主;同时给予相应饮食、病情观察、生命体征监测等常规护理。
1.2.1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临床护理路径干预。
1.2.2 制定临床护理路径表:评估输入性疟疾患者诊疗特点,搜集相关资料,向医院申请授权并支持临床护理路径工作开展,临床路径小组由医疗、护理及辅助科室人员组成,据相关文献及患者病例设计并完成输入性疟疾临床护理路径表:第1d按虫媒传染病对患者加强防蚊措施并进行隔离,加强卫生护理;患者入院时对其进行环境、制度、医师护理人员、设施使用方法等详细介绍;给予抗疟药物,若为重症患者,可静推青蒿琥酯针,并给予对症治疗,叮嘱患者多卧床休息,饮食以清淡类食物为主,稳定患者情绪并严格按照无菌操作执行,注意输液过程中各个环节,妥善处理置留管,避免发生医源性感染。第2d完善各项检查,留取标本,规范用药,给予抽搐者镇静剂,并给予重度贫血者浓缩红细胞输入,严格对患者体温、意识、瞳孔变化、肤色、尿色、尿量等进行监测。检查病床护栏,确保患者人身安全,避免发生损伤、坠床情况,做好患者发冷期保暖、高热期降温等相应工作,并使患者体温维持在38℃以内。第3~5d,可适当活动,并给予半流质食物。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告知疾病及药物相关知识。第6~10d,严格遵循医师嘱咐,按时复查,调整用药,可适当进食高热量、高蛋白及高维生素类食物,循序渐进式加强活动量。出院:送联系卡,告知出院注意事项并叮嘱其定期复查。
1.2.3 实施:加强与患者沟通交流,确保其积极配合治疗。护士长、主管护师及责任护士按时查房,确保落实各项工作内容,值班护士详细记录实施过程中各项工作及变化情况,经临床路径护理小组成员分析并更新路径,确保护理持续、动态执行,并于患者出院时发放护理满意度调查表。
1.3 观察指标 (1)据我院制定护理满意度问卷表对两组护理满意度进行评估,包括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三项。护理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总例数×100%。(2)观察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及住院时间。(3)护理前后采用简易生活质量表(SF-36)对两组生活质量进行评分,包括生理功能、社会功能、精神状态、健康状况及情感职能等五项,分数越高,生活质量越好。
2.1 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非常满意9例,满意5例,不满意1例,护理满意度为93.33%(14/15),对照组非常满意5例,满意4例,不满意6例,护理满意度为60.00%(9/1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15,P=0.020)。
2.2 并发症及住院时间比较 观察组高热1例,呕吐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3.33%(2/15);对照组高热2例,呕吐1例,嗜睡2例,并发症发生率为33.33%(5/1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P=)。观察组住院时间为(8.45±2.34)d,对照组为(13.02±2.15)d,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P= )。
2.3 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护理前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输入性疟疾具有病情复杂、并发症多、传染性强及高死亡率等特点,近年随国外疟疾高流行区商务旅游开放,我国输入性疟疾发病率逐年激增。目前输入性疟疾与艾滋病、结核病已同列入全球亟需解决公共性卫生问题。史世俊等[3]学者研究指出,增强镜检力度、宣导疾病相关知识并采取疾病预防措施,能有效控制输入性疟疾发病,并降低其死亡率。
表1 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分)
临床护理路径为国际临床用以控制医疗费用并保证服务质量的护理手段,其以某一病种实施标准化、规范化诊断及治疗方案,并匹配相应健康教育。临床护理路径相较传统护理模式:(1)因输入性疟疾患病率日趋增加致医院床位周转率升高,缩短住院时间可增加患者收治率;(2)抗生素规范使用可减少抗生素使用天数,避免滥用情况,进而有效降低患者耐药性。近年因国际往来工作人员大量增加,此类人群反复感染输入性疟疾几率相对较高,故临床对于已明确诊断输入性疟疾患者健康指导极为重要,确保其对疾病治疗过程、经治疗后康复情况及再次感染后如何自救,回国后如何避免复发等情况详细了解。临床护理路径通过专业化健康教育管理,能帮助患者建立良好生活及卫生习惯并知晓预防疾病措施,同时医护人员亦可通过健康教育过程深入了解患者需求,进一步完善护理路径。此外临床护理路径能避免护理人员工作随意性,可确保医院护理管理工作有效进行,提高护理工作质量。临床护理路径充分以患者为中心,并要求护理人员主动、耐心与患者沟通,据患者需求及时调整护理计划,有利于建立和谐医患关系,可使患者主动参与至疾病康复过程中,有利于疾病治疗[4]。此外另有徐艳等[5]学者研究显示,临床护理路径对患者心理、病情及住院环境较为关注,加之医护人员具备专业素质及服务意识,沟通能力强,能有效消除患者住院期间各种不良情绪,确保其主动配合医护人员治疗。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观察组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给予输入性疟疾患者临床护理路径干预,能有效提高护理满意度及生活质量评分,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
综上所述,临床护理路径用于输入性疟疾患者,能有效提高护理满意度,有助于提高生活质量,并促进其康复,具有较高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1]汪要望,袁素娥,李映兰,等.18例输入性疟疾的护理[J].医学临床研究,2014,31(5):1035-1037.
[2]李兰娟,任红.传染病学[M].第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284.
[3]史世俊,黄小丹,吴晓燕,等.输入性50例疟的临床特征与护理分析[J].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2016,11(8):757-759.
[4]纪凤珍,宋静梅.输入性疟疾28例的临床特征观察与护理干预研究[J].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2015,30(2):146-146.
[5]徐艳,孟秀凤,周明芬,等.临床护理路径在输入性疟疾中的应用[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3,17(2):6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