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新强
(广西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西 柳州 545002)
我国用药不规范行为普遍存在,大力开展合理用药健康教育工作迫在眉睫。伴随无线移动网络、多媒体技术的日益成熟,以及移动设备的普及,使人们摆脱了时间、空间及经费的限制,能够更加自由地安排自己的学习,有利于提高人民健康知识和医学教育水平。
药物使用不当不仅影响疗效,增加不良反应,而且加重了患者的经济负担,造成医疗资源浪费,甚至可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据有关调查显示,中国城乡居民用药知识普遍匮乏,用药行为不规范现象普遍存在,安全用药意识亟需加强,超九成居民不了解如何安全合理用药甚至存在误区。随着慢性病患病逐年增加,药品的可及性不断提高,居民自我用药比例逐步上升,导致用药安全问题日益凸显,不合理用药是当前比较突出的卫生问题之一,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原国家卫生计生委、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与中国科协在2013年启动的“健康中国行”系列宣传活动,要求各地各级从维护和保障居民基本健康权利和提高公众合理用药科学素养的高度,开展好合理用药健康教育工作,充分发挥电视、广播、报纸、网络、手机短信、移动视窗等各类大众媒体和新兴媒体的传播优势,扎实推进合理用药健康教育工作,宣传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和合理用药的政策法规,普及合理用药的知识技能,做好舆论引导,杜绝虚假药品广告,营造合理用药人人有责、全社会广泛参与的良好氛围。同时,国家加大了对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用药行为的监管力度,强化《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国家基本药物处方集》《抗菌药物临床管理办法》等规定,医疗机构对药学工作开始重视并合理规划药学服务的管理机制,结合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等专项整治行动,加大对合理用药的宣传力度。提高患者用药认识,改变不良生活方式,使患者得到真正的合理用药健康教育指导[1]。
当前我国居民对自身健康情况缺乏全面的认识,而且没有获得准确健康评估与便捷诊疗的途径和工具,大多数居民唯有在生病时,才主动去医院进行健康干预。医疗机构开展健康教育,主要通过咨询台、大屏幕、版报、药讯、宣传单、讲座、信息查询机、专题宣传栏、医务志愿者等形式普及合理用药知识,既能使患者了解一些合理用药知识,还可以起到安抚情绪,对于提高患者的认知度和依从性有一定作用,这是目前患者获取合理用药知识的主要途径[1-2],但是,传统的用药教育方式有一定的局限性,只能通过单一方式告诉受众焦虑和抑郁等不良情绪的危害,但很难帮助患者解除焦虑情绪,由于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加上不同的人群接触和掌握的健康信息不同,往往离开医院后就不再关注其他用药知识。
合理用药健康教育是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的合理用药健康教育模式,主要依靠授课、阅读等途径来实现,存在学习地点时间限制、教学方式单一、内容枯燥等问题,不易激发学员的主观能动性,学习效果欠佳。整合了继续教育资源的移动学习平台,为实现远程继续教育提供了可能。通过这一平台,在医学院校接受过教育的学生可以成为终身学员,在各自工作地就可以下载教育资源,参加继续教育培训。同时,从经济的角度看,也可省去在职人员集中学习所花费的大量时间和经费。
微信公众平台作为全新的宣传和交流平台,其功能强大,不仅可以发送短信和图片等,还能发送语音短信和支持群聊等多种功能,具有传播速度快、针对性强、互动性好的优势[3],在日益发展的新媒体环境下,微信也慢慢的出现于教育领域,发挥其作用,提高了学习效率和效果。微信平台不仅可以作为一个健康教育的平台,而且可以作为监测体检人群依从性的工具,让微信群中每个成员互相了解,互相监督,互相督促[4]。通过微信平台开展合理用药教育,更好地为信息化时代的群众提供药学服务,具有省时省力、方便快捷、内容及形式多样化的优点,有助于提高目标人群合理用药意识和用药依从性[5-6]。除此之外,微信可以为患者与患者以及患者与健康管理团队提供一对一交流的途径,这样不仅可以保护患者的隐私,也可以帮助更直接地解决问题和进行交流。
通过用药监管工作平台,对不合理用药情况进行筛查,选取经典案例、分析常见问题,经过药剂师、质控办审核,针对关键问题进行合理用药宣传。结果明显提高了处方合格率,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明显降低治疗剂量、给药次数、溶媒、给药途径等不合理事件发生率[7]。
移动医疗(mobile health)是电子医疗(e‐health)的一个重要分支,指使用通信技术如计算机、移动电话和卫星通信等提供医疗和信息。移动医疗具有低成本、高效、快捷等优势,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变着传统医疗模式[8]。目前我国也在大力发展和推广移动医疗技术,移动医疗应用主要包括有电子病历和无线查房、移动护理工作站、移动远程诊疗、无线输液等方面。移动医疗不仅能帮助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它还可以高度共享医院原有的信息系统,并使系统更具移动性和灵活性,从而简化工作流程,提高整体工作效率。也有研究表明,移动医疗有效降低医疗花费,提高居民自我健康管理能力,提高医务人员工作质量和效率,尤其提高发展中国家的基本卫生服务能力[9]。
3.3.1 移动应用(Application)服务,是针对手机等移动设备,连接到互联网的业务或者无线网卡业务而开发的应用程序服务。移动学习作为一种新型教育模式,具有自主性、情境相关性、实时性和互动性等突出特点,特别适合于医学教学,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受到关注,并在2l世纪初形成研究热点。在移动计算设备帮助下,能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发生的学习,能够有效地呈现学习内容,并且提供教师与学习者之间的双向交流。建设移动医学教学平台,可依托成熟的校园网和现有的医院管理信息系统,将传统教学和网络教学向移动终端环境迁移,建设成集教学组织、资源分发、教务管理和教学服务为一体的综合信息平台[10]。在医院信息中心搭建移动互联模式医护教育云平台,建设方案涵盖了医护教育数据挖掘、教育数据仓库和教育数据移动互联传播三大系统。云教育平台比传统的网络教育平台更适用于移动学习[11-12]。
3.3.2 移动医疗的出现,为我国广大居民提供了一种有效的健康管理工具。国外研究已经证明基于安卓(android)系统的智能手机在移动医疗应用研究中扮演重大角色[13],美国是手机健康医疗最早进入到应用层面的国家,英国、日本、墨西哥、韩国以及欧洲大部分国家先后开展了手机健康医疗的研究与应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随着医院信息化水平的提升,患者对用药教育需求的增长,在传统用药教育的基础上,创新载体和方法,给予积极主动的用药指导,有利于降低药源性疾病发生、减少药患纠纷、提高患者服用依从性[14]。当前我国的卫生信息化的建设效果初现,国家对居民健康服务管理的政策支持和智能手机及应用程序的普及,为移动医疗在健康管理领域的应用,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基础。移动医疗未来发展方向是健康服务,即针对广大居民健康需求的服务,如健康管理APP、健康监测、远程医疗等[15-16]。
医疗信息化、数字化健康和远程医疗服务是国际医疗卫生服务的发展趋势,移动医疗APP已经走进人们的生活,移动医疗将助力医疗信息化发展,重点辅助临床决策支持,远程医疗等方面,移动医疗的发展需要解决数据的安全性和交互性等问题。随着医疗卫生大数据的不断完善,健康数据处理分析技术的提高,配合好的发展模式,移动医疗未来将在健康服务、医学继续教育领域有更大的发展,为不断推进健康传播和健康教育事业,提升大众健康知识和医学教育水平,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服务的目标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胡新玲.2014年我院合理用药健康教育活动开展与体会[J].实用医技杂志,2015,22(7):780-781.
[2]刘佐仁,邓永华.广东省居民用药教育基本状况调查[J].中国公共卫生,2014,30(6):767-769.
[3]胡重明,马飞炜.浙江省某医院微信公众平台的实践研究[J].医学与社会,2014,27(3):46-48.
[4]崔丹.微信群发平台辅助健康教育的效果观察[J].中国临床护理,2014,6(4):338-339.
[5]桂彦,李刚,李先飞,等.我院药师依托微信公众平台开展药学服务的实践与体会[J].中国药房,2015,26(35):5015-5016.
[6]陈泺,阳巧凤,方瑞,等.基于微信平台的合理用药教育效果研究[J].中国健康教育,2016,32(8):754-756.
[7]孙佳瑜,陈蕾,王涛.基于用药监管工作平台开展合理用药宣传的效果分析[J].北方药学,2016,13(4):143.
[8]徐倩,赵文龙.国内外移动医疗应用现状及启示[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4,11(9):1295-1296.
[9]Free C,Phillips G, Watson L,et al.The effectiveness of mobile-health technologies to improve health care service delivery processes: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J].PLoS Med,2013,10(1):e1001363.
[10]刘刊,陶恒沂,刘昀,等.移动学习平台在医学教育中的应用[J].西北医学教育,2009,17(3):454-455.
[11]徐成杰,贾银洁.基于移动互联模式的医护教育云平台系统研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37(2):56-57.
[12]屈晓晖,李岳峰,杨龙频,等.国家卫生信息化云服务平台的构建初探[J].中国卫生信息管理杂志,2013,10(4):286-291.
[13]毛中亮,史鸿飞,应俊,等.基于Android平台的移动医疗应用系统[J].中国医疗设备,2013,28(3):73-76.
[14]冯洁颖.患者对医院药房用药教育的需求调查及对策[J].中国药业,2013,22(12):106-107.
[15]牛启润.移动医疗APP建设方向[J].中国数字医学,2014,9(4):26-28.
[16]花正东.基于Android手机健康管理平台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