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认同机制

2018-01-15 07:18张婧
人民论坛 2017年36期
关键词:文化认同舆论引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张婧

【摘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种知识体系,有其自身的内在逻辑。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认同机制,必须要遵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逻辑,认清其逻辑起点、基础与目的,并在这个基础上,从教育解读、舆论引导、体验感悟等多个方面全面推进。

【关键词】文化认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舆论引导 【中图分类号】G120 【文献标识码】A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化认同机制的基本逻辑

文化认同是价值观得以传播与内化的社会心理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传播与内化的过程中也需要构建一个社会大众普遍认同的文化机制,通过这种文化机制增强实效性,提升对社会实践的指导力。

文化认同机制起点:语境共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过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而语境本身也是动态的,两者具备同一性。在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机制的过程中,教育者的施动过程与接受者的认同过程在相同语境下可以实现对话,进而变成理解。文化认同过程的动态变化为传播与理解构建了一个良好的基础,而在不断变化的社会语境体系中,这种基础是至关重要的,其能够使教育者与接受者之间保持知识和文化上的共享,并在共享的过程中实现互通。在文化价值观传播过程中,接受者对于其内容的理解必然存在一定的语境基础,这种语境基础与自身的经验、认知是密不可分的。当教育者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过程中真切认识和理解受众的经验、认知和能力,就能选择合理的传播方式,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效果,进而实现语境上的共通,使受众在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实现内化。

文化认同机制的基础:视界融合。在文化认同的过程中,传播者与接受者处于两种不同的视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实现文化认同,就必须要促进两种视界的融合,形成新的视界,而这种新的境界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化内涵的一种认可或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在社会主义革命、建设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其本身就是不同视界相互融合的结果。因此,只有促进两种视界的融合,才能培育共通的文化认同机制。当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传播的过程中,并非是要接受者抛弃其固有的视界,而是要在自身视界的基础上,将自身的认知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融合,形成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视界,形成接受者与教育者相互理解的境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开放性的思想体系,其能够保持自身视界与受众视界的相融相通。

培育文化认同机制的目的:文化涵化。文化涵化从哲学上理解,是一种文化诠释与内化的过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种文化体系,培育其认同机制的目的就是要使受众主动对其进行建构和诠释,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内涵,进而使得受众的文化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保持一致。文化涵化是一个内在的过程,这个过程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传播过程中必须要先进行文化特质的传递。当然,受众可以选择接受或不接受这种文化特质。第二,选择接受的受众在涵化过程中不是被动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而是在动态的过程中将自身的文化特质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特质相结合。第三,在结合的过程中形成一种全新的融合式文化特质,取代受众固有的文化特质。第四,在取代之后,受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本身所体现的文化内涵有了个体性的认同和诠释,能够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其文化认知的一部分。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化认同机制的构建路径

主导性路径:教育解读。所谓教育解读,就是运用教育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讲解、传播与灌输。这个过程是教育自身运行的过程,也是党和政府运用教育制度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诠释的过程。党和政府以教育制度为安排,引导社会大众在接受文化知识的过程中,自觉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终促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自身价值观念和行动方式。教育制度安排作为一种主导性体系,能够覆盖大多数的社会大众,能够与其他文化知识一起对社会大众进行传递,有利于实现语境共享及视界融合。在教育解读中,教育者需要正确认知接受者的态度、立场、知识、经验等,理解接受者在接受过程中的兴趣和方向。教育解读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关注受众的个体差异,尊重每个受众的兴趣、经历与经验,做到因材施教,通过文化涵化这种循序渐进的方式来实现教育目的,进而使受众主动内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日常性路径:舆论引导。舆论引导是通过大众舆论等方式,构建一个舆论文化的基本氛围,推动社会大众关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文化认同。舆论引导本质上是一种社会性手段,对传播党和国家大政方针有着重要作用。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社会舆论日渐多元,特别是在自媒体时代,信息渠道扩展,强力地冲击着传统舆论引导方式,并导致一些信息良莠不齐、真假莫辨。因此,需要教育者和传播者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强化正面舆论氛围的构建,引导社会大众关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提升其思想觉悟和理论水平,增强大众对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舆论引导是一种日常性进路,其在引导过程中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变成社会大众的一种日常理念,内化为其心理状态,但要做到这点并非易事。主流媒体在舆论引导过程中,需要与社会大众构建一个能够实现话语共享的语境,在正面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同时,以坦诚、平等的方式与受众开展对话,在多元文化中做到以理服人,不强制不强迫,与社会大众实现视界融合,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涵化打下基础。

关键性路径:体验感悟。体验感悟是文化认同的重要步骤,其要求社会个体能够从自身经历、经验等方面出发,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而达到认同。文化认同本身就带有强烈的个性差异,每个社会个体均有不同的人生经历和生活阅历,要使其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产生认同,必须要亲身感悟。客观而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认同机制需要植根于社会大众的真实生活,以一种实践的方式来实现大众的认可。认同过程不仅仅是一种态度的认知,更是一种情感的交融,是基于内心深处的一种认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化认同机制不能够脱离社会实践,不能够脱离社会大众的日常生活,必须主动融入社会大众的生活、工作和学习中,使每个社会大众在实践中感悟,在实践中体会,最终领悟其具体的内涵,自觉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规范自身的行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递者必须要深入大众生活与实践,用实践来增强与受众的共鸣,实现视界融合与文化涵化。

保障性路径: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一种文化体系,与优秀传统文化有着一定的继承关系。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实际上就是提升文化认同空间、提升文化认同的实际效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有着丰富的传统文化精髓,优秀传统文化是其内在的文化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先进性与传统文化所强调的民族性、包容性是一致的。可以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结合体,两者有互通互补之处。因此,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化认同机制培育过程中,应该深入挖掘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资源,拓展其文化空间,增强大众的文化感知能力。要理顺文化传播机制和体制,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培育社会大众积极的文化心态,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实现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義核心价值观的涵化,推动文化认同机制的构建。

(作者为吕梁学院讲师)

【注:本文系吕梁学院校级课题“志愿者服务参与扶贫工作研究”(课题编号:RWXN201611)部分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①张宗峰、焦娅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文化认同机制探究》,《思想理论教育》,2017年第1期。

责编/孙渴 美编/宋扬endprint

猜你喜欢
文化认同舆论引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网络语言暴力现象及对策分析
法制节目策划的再创新
新闻媒体坚定文化自信的思考
《外婆的日用家当》中的文化身份认同问题
大数据、网络舆论与国家治理
在高校有效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途径探索
IP影视剧开发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
高中政治教学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机融入
美国黑人影片中的文化认同焦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