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记者 徐洁
溯源着传世的古方,电子量化着一味味药草疗效,西苑医院全身浸没于中医信息化药水之中,宛若一位正在睡梦中解构重生的少女……
她自远古而来,远到三国董奉时便留下了“居山不取钱为人治病,终得十万株杏树郁然成林”的传世美誉。
但如今她却奋力挣脱以“重构”——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管理团队
传世的古方被一一循证记录,神奇的药草一味味被记明克重疗效,在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以下简称“西苑医院”),中医最终穿戴好时髦的信息化外衣——于公元2017年,正如60余年前她被全国倾力缔造而出的样子一般,这一刻,她又再次挟携了时代神力,开始慢慢自我消解,重构着远古的旧“我”,从头衍生起下一个新“我”。
早在十余年前,西苑医院还处于经济效益发展阶段时,院长唐旭东就预料到了中医院今日“重构”之必然,于是,他决定远久的所谓今日之未来,将西苑医院发展由质量效益向行业品牌锻造升级。
强学科是根本,唐旭东认为,“只有通过合理调配医疗资源、科研资源、信息资源、人力资源,促进学科间的交叉与融合,形成强大的医疗、科研及培养优秀人才的综合体系,才能为西苑医院‘向死而生’提供根本保障力、发掘根本生长点。”
因此,借势国家中医药发展战略及医改方针政策导向,以推动学术创新与人才培养为目标,西苑医院以唐旭东为首的新一届领导班子,在新一轮医院发展战略调整之际制定了超前的学科发展规划,将学科重点调整到建设研究型医院上来。
凭借西苑医院汇聚的全国数辈老中医精诚医脉——这也是西苑的“根”,西苑医院常务副院长张允岭说道。
“我们充分发挥优势学科群名老中医云集的优势,加强临床经验的传承与挖掘:全方位、多渠道宣传名老中医,加大对名老中医工作室的扶持力度。”
“以医院为依托,先后组织了第1-5批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老中医药专家学术传承人及传承博士后,编撰《杏林春雨集》,系统挖掘院内知名专家学术经验,展现西苑医院的学术水平及厚重积淀。”
“启动‘学经典、拜名师’项目,遴选一批学术水平高、临床疗效突出但目前没有人才培养任务的老专家,由医院牵头,根据学科发展需求安排各科室中医基础理论扎实、学习积极性较高的青年医师进行跟师传承学习。”
弘基固本之余,西苑医院同步进行人才尤其是中青年骨干人才队伍培养。
“当年,为配合中国中医科学院‘十二五’发展规划和人才发展战略,将西苑医院建设成为示范性中医临床研究基地,我们策划并启动了‘苗圃’‘育才’‘新星’‘优秀青年学者’等系列人才培养工程,推进人才梯队建设。”唐旭东向记者回忆。
“‘苗圃计划’等系列人才培养工程于2007年启动,每年投入200万~300万元,为实现医院战略目标提供人才支持和智力保障。”
此外,为达成预期的学科建设目标,西苑医院还配套强化优势学科群的科研发展与学术创新,并完善优势学科群建设的政策激励机制。
“给优势学科群优先安排引进优秀人才, 配备高素质医护人员,设立学科建设专项基金,增加优势学科群的经费预算,优先保证优势学科群的设施改善,加强优势学科群建设的组织管理。”
“向死而生”的坚持终于铺就了新西苑研究型医院建设目标的行进基石——医院学科门类得到完善,薄弱学科得到加强,短板学科完全重建,传统优势重点学科实现加码。
“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学科验收中50%以上的学科被评为优秀学科,在新入选重点学科中,有50%的学科中期评估为优秀,重点学科在论文发表及课题申请与资助量占全院60%以上,SCI论文基本出自重点学科;重点学科的业务量居全院领先水平。”
“重构”的决定,被验证初步正确。
告别旧时代,勇气、方向足矣,然而驯服一个新时代,则必须借力未来的“武器”。
在西苑医院党委书记刘婕看来,这一“武器”非信息化建设莫属。“它就像一驾马车,快了可以让医院跑得更快,但慢了却不仅仅是落后,而是生生卡住医院的‘咽喉’。”
而且信息化建设向来是医院管理者最不愿接盘的难题,尤其是中医院,不同于综合医院的特点是大门诊小住院,因此信息及时处理匹配更加复杂。
但在刘婕这里一切变得简单。
“以前医生手写纸质处方及病历,一个门诊诊次仅能完成20名患者的诊疗工作,现在,借助信息化,一个医生可以在保证医疗质量的前提下轻松完成40名患者的诊疗工作。”
“患者门诊就诊流程也实现了再造:患者挂号排队取消,缴费排队取消,西药取药时间从40分钟缩短到5分钟,饮片取药时间从2小时缩短到38分钟。”在预约挂号系统、电子号条、智能导医、诊间缴费、智能药柜、自助服务机等新时代“武器”的助力下,刘婕轻而易举为西苑医院完成了第一步升级。
唐旭东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院长
眼下,他们正处于驯服时代第二阶段的尾声——从“装备武器”到研制武器装备,西苑医院信息化正在科研创新层面不断吐露苦苦修炼后的“宝石”:西苑医院自主研发的移动信息系统防泄密机制正在申请专利,医院服务留痕系统、中医医院无线护理质控系统、智能病案编码生成系统、智能中医临床路径生成系统、院后智能患者管理系统等“装备武器”甚至已被时代“仰慕”,不得不进入“武器”流通市场……
看到这里,大概不问刘婕一句为何如此“深谙”武器之道都不合适了。
取经医院信息化建设,刘婕认为并不难。首先,驾马车的人决定了医院信息化的方向和速度,领导的态度和大力支持是信息化对医院发展产生必不可少作用的关键;其次,各部门通力合作,一个一个科室去调研实际、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即可。
虽然不难,但却需心细。“首先,医院信息化建设的整体规划很重要”,刘婕为记者细细梳理了自己主管西苑医院信息化建设多年来的干货心得。
“西苑医院信息化当年重在底层的梳理,以实用为初衷,以西苑医院老专家为例,上信息化是减负,绝非增添负担,但有的医院上信息化,老大夫把电脑拆了,这都是教训。”
此外,信息化建设投入大亦是医院之“痛”,因此,“一开始我们侧重自身梳理而非盲目投入,不仅给医院省了钱,也为后面的‘关键’投资顺利进行做好了铺垫。”
“其次,信息化还一定要以患者为中心”,这也是刘婕多年来始终坚持的。西苑医院位于北京西郊区风景区内,多以外地病患为主,因此让患者少跑路的初衷一直贯穿西苑医院信息化建设始末。
除了使用效率,刘婕亦提示,信息安全这根弦作为医院管理者也需要从一开始就绷紧。
“因此,西苑医院的外网挂号等系统我们至今一律未接入,未来也许会开放,但一定是在我们已经做足院内信息保护的前提下才会有需要地开放部分端口”。
相较于西医,中医院信息化系统难度更大,对信息平台支撑能力要求更高,想要做好本身已不易,但刘婕的要求显然更高。
“比如HIS,我们认为主导权握在自己手里更好,系统需要配合工作实际调整升级时我们自己就可随时调整,但现在很多医院会选择和外面公司合作,这到后期就会浮现隐藏的问题,如一个流程的信息化他们考虑不到或某段时间内做不到与时俱进就会拖累整个医院。”
谈及下一步西苑医院信息化发展的未来规划,刘婕明确了三个重点:与研究型医院定位相适应,对接科研平台;精细化管理;适应技术更新换代的发展需求。
驯服时代者,从不与时代肩并肩。
从“消融”的牺牲,到驯服时代的荣光,有人问“二度生长”的西苑,值得吗?你收获了什么?
重新醒来的西苑不说话,它只结结实实做好自己认为值得的事情。比如深耕医院的现代药事服务。
“我们建起了自己的饮片厂,目前在整个北京市,包括社区卫生站、药店,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我们西苑医院的饮片都是最便宜的。”西苑医院副院长徐凤芹对此十分自豪。
然而价优质却不逊。
通过对取用中药材实现从种植到煎取的全过程电子溯源追控,西苑医院真正实现了中药材“科技助力下的质优价廉”:“比如大家诟病的中药质量安全保证,我们已经从源头杜绝,大品种的中药材,如党参、黄芪、丹参、茯苓等,只要有问题,我们都可以溯源,甚至可以知道是哪块地种的。”
“还有人担心中药在种植过程中有农药、金属残留,我们也已从源头解决。”
徐凤芹介绍,因为西苑医院使用的中药材都自行收购,由于收购价格高,药农愿意售卖,而整个过程没有药材流通环节,医院的支付负担也并未额外增加,但唯一好处是药材质量保住了,“我们药材收购时唯一要求便是药材种植中不能使用农药,否则拒收。”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然后药品入院,储存、煎制、分发。
对于中医院来说,中药的储存是不争的管理难点,尤其对一个日均高峰进药量可达10吨的医院来说。
古法中药储存一般使用硫磺熏制,但西苑医院认为,此法虽无大碍,但有的患者服药期长达一年,服用经硫磺熏制的药材一年等于服用硫磺一年,而硫磺性酸、温、有毒。
“所以,我们要求所有中药都不能使用硫磺熏制。”
那数量如此之大的药材如何储存?
“我们建了占地1600平方米、恒温恒湿的‘超市’型仓储药库。全部接入现代化电子拣选系统,前面药房药用完了,系统会报警,需要送药了;哪个货架灯一亮,就知道药库哪类药该进货了,完全解放人力。”徐凤芹向记者介绍。
最后的煎制环节,“我们成立了具有环节质控功能软件的大型煎药中心”,从处方审核、煎药方案制定、饮片调配与复核、煎药与包装,到药品发放,实现煎药全过程条码管理,将环节质控纳入信息系统,有效保证了煎药质量和患者准确用药。
然后药品自动进入门诊的中西成药服务窗口。
“我们全部采用自动取药机。医生开了处方患者交完费,机器就开始自动取药,怕摔的机械手捡取,不怕摔的自由落地,不仅取药误差大大降低,另外速度非常快,不用五分钟药品就可以送达患者手中。”
但最令徐凤芹满意的还不在这里,“最重要的是我们把药师完全解放了出来,他现在只需要在窗口核对药品和讲解注意事项,这样就加强了患者临床的药师服务。比如有的医生开了药,也告诉了患者该如何吃,但患者不一定记得住,于是在窗口再经过药师的这样一遍重复就会加强了。”
卖好药,治好病,一切都为服务好患者,这个愿望在“重生”决定生效的西苑从未比现在更迫切。
甚至在这个闭环中对“人”的严苛也已重新升华了高度。
比如借助信息化武器,西苑医院将处方点评更上了一个台阶。
“首先我们要求临床药师跟医生查房,包括门诊和病房医嘱,全部进行处方点评,看用药是否合理,如果不合理,第一是与临床医生沟通,第二是绩效考核,绩效考核就是告诉你这个药物不合理,你还继续使用,奖金就会降低。”
“中成药管控方面,我们要求医生汤药和中成药不能同时开,如果一定要开,它的成分也必须与汤药完全不一致,如一致我们则视为不合理用药。处方点评时会记录他重叠用药,从而绩效考核,甚至开得多我们还会约谈。”
“最难的是中药汤剂点评,我们借鉴抗生素用药空间理论开发了点评系统,比如黄芪,一般用量30g,如果用了50g,就会被筛查出来;还有大多药方为12味,不会开到16味,西苑则一般不会超14味,如果味数太多,计算机也能自动筛查。”
但使用武器,却不仅在于使用,还要力争“人器合一”。
“比如肾病科的主任,黄芪用的量很大是允许的,因为肾病科患者都是蛋白尿,所以50g黄芪会更好。所有不合格处方筛选出来后我们还会进行一遍人工点评。”
此外,为促进药师与临床之间“人”的沟通,针对中医药特色,“我们还开设了医药共同参与的临床中药沙龙活动,开展‘解方释药’的医药互动,针对临床常用方剂,医生讲方,药师讲药,打造‘方药结合,医知药情,药通医意’的沟通机制。”
到这里,西苑医院消解以重构的神秘闭环已正式完成链接并运行,无数就诊、参观、学习的人混杂着,来了又去,去了又来。
“很多医院想学习”,徐凤芹说,“但最后他们都说太难了。”
也是,毕竟从第一步决定“革命”起,西苑就已赢得了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