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差异,以学定教,有效教学

2018-01-14 03:13王国军
读写算 2018年13期
关键词:学定学情差异

王国军

摘 要 文章主要探讨了如何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以学定教,来达到有效课堂教学。

关键词 差异教学;效率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13-0230-01

新课程标准颁发的近几年中,我们教师逐渐认识在以往课堂中所呈现出来的种种问题以及“以学生发展为本”的重要性,并把目光投入到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新课程标准提出:以“一切为了孩子的发展”为核心理念,那就告诉我们,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来服务的,我们应着眼于学生的发展,根据学生的实际来确定自己的教学。而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我们教师都关注教师的“教”,而忽略了学生的“学”,我们都知道每一个学生的思维发展、个性发展、能力发展等都不一样,所以传统的课堂教学能难向40分钟的课堂要质量,影响了教学的有效实施,导致过早的出现了两极分化。那么如何提高课堂的有效性呢?本人认为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应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关注学生的差异,以学定教。那么如何关注差异,以学定教,从而达到有效教学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两点出发:

一、关注学情差异,以学设教,提高课堂有效性

每一个班里的学生,都具有在年龄、学习经验等方面的共性,但我们也必然会看到他们在性格、思维、学习能力等方面的差异。我们学校流动人口的子女比较多,他们习惯于被动地接受知识,缺乏创新能力和钻研精神,而且父母忙于打工赚钱,根本无暇顾忌学生的成绩,而本地的孩子,由于父母都有比较稳定的职业,非常重视孩子各方面能力的发展,所以相对而言,本地的孩子比外地的孩子要优秀,所以在教学上,我们不能传统模式式地进行备课、教学。我们应该尊重学生的学情差异,关注学生的学情差异,了解学生的实际所需,预设学生学习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情况,采取有利于学生进行合作探究学习活动的有效策略。新课标告诉我们,作为教师应该更关注学生的“学”,所以我认为“关注学情差异,以学设教”是关注学生“学”的课前准备,也是有效教学的重要途径之一。我们要从传统的备课模式中转变过来,不但要备“教案”,还更要备“学案”,了解班里学生的学情差异后,根据学生的学情情况,再制定合适的教学目标和设计。我们要“活用教材、超越教材”,充分挖掘和整合教学资源,优化教学内容,要以课标为纲、以教材为源、以教师为主、以学生为本,对教学内容进行科学的整合。

二、关注个体差异,转变传统教学模式

刚出生的孩子就像一张白纸,在各自的白纸中慢慢地描画着,他们所描绘出来的画面各有不同,没有优劣好坏之分,只是说存在差异,不能说这个好或者那个不好,各自都有各自的特征,所以说每个孩子都有他独特的一面。作为教师的我们应该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研究学生的特殊性,满足不同的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加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根据这些确定学习目标,选择教学方法,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首先,教师要有一定的教学机智。虽然我们在教学设计上已经充分预想到了学生的个体差异,但是,由于学习情境和学习过程的动态生成的特点,必然会有一些预想不到的情况发生。这就需要教师有一定的教学机智,根据学生差异的客观现实来组织教学,只有这样才有利于教学方式的转变,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

其次,根据学生的差异,制定多层次的教学目标。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他的教学目标是知识的传授,只关注教学的结果,忽略了学生对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所以我们应该根据教学和大纲的要求,对不同程度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比如:学习能力弱的学生,我们可以要求他们只掌握课本上的基础知识。学习能力中上的学生,可以要求他们在掌握课本的基础知识外,还能灵活的运用。而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可以在上面的基础之上,还能进行创新。当然教学目标要有弹性,不但要有基础性目标,还要有发展性的。每一个阶段的学生完成他的基础性目标后,还要向高层次的目标冲刺。

再次,利用分层评价,增加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评价一个学生的好坏,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往往以学生成绩的好坏来衡量,这种评价不能很好地反映每一个学生的真实情况,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而教学改革后,教师越来越意识到,我们不仅要关注学生的结果,更应该重视学生的成长过程、知识技能的掌握、独立思考的能力、分解决问题的能力依据动手操作的能力等,讲究评价的相对性。对于中下的学生来说,我们应该去捕捉孩子的闪光点,一有点滴的进步,多进行鼓励性的表扬,而对于已经尽力,却成绩还是没有进步的学生来说,我们应该多加以帮助,和学生一起寻找问题的原因,少批评,从而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对于较好的学生来说,除了适当的表扬外,我们还可以在表扬的基础上加一些要求,提高学生的各方面的能力。总而言之,教师应做出有针对性的、藝术性的评价,采取分层多维的评价方法,是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这样才能将学生个性发展的潜能激发。

最后,设计分层习题,提高学生的信心。由于学生的差异,教师应该在设计作业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差异性,设计不同层次的练习,使不同水平的学生都有收获,这样才能使学生得到有差异的发展。如:我们在设计题目时,可以从简到难,那样有利于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也可以对同一习题有不同的要求,如学困生可以一题一解,而对于优等生可以一题多解,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总之,我们应以学生为本,去关注学生的差异,尊重学生的差异,正视学生的差异,选择适合每个学生需要的教学方式,从而充分调动每个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达到让学生自己去自学、去尝试、去探究、去发现、去解决的目的。以学定教,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得到全方面的发展。

猜你喜欢
学定学情差异
相似与差异
习作教学,依“规定”还是据“学情”?
基于学情调研的鲁迅单元教学研究
立足学情以点带面
明确目标·培育素养·强化优效·引领提升——地理教学“以学定教”的探讨
以学定教 教学相长——基于UMU互动学习平台下的混合式学习
找句子差异
男女生的思维差异
学情分析有效服务教学的实践探究
明确目标·培育素养·强化优效·引领提升——地理教学“以学定教”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