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庆勇
摘 要 语文课堂教学的内涵和本质就是追求真实、朴实、扎实的课堂,即让语文课堂还原本色,复归本位,返璞归真。只有这样,我们的语文课才能有效地为学生发展服务。
关键词 真实;朴实;扎实;语文;有效教学
中图分类号:V241.4+34,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13-0229-01
随着有效教学的研究逐步深入,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改革也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简简单单教语文,本本分分为学生,扎扎实实求发展”的语文教学理念更加深入人心,让老师明白了语文课堂教学的内涵和本质——那就是追求真实、朴实、扎实的课堂,即让语文课堂还原本色,复归本位,返璞归真。只有这样,我们的语文课才能有效地为学生发展服务。
那么,怎样实现小学语文课堂的“真实、朴实、扎实”呢?我结合语文课堂教学来谈谈自己的一管之见。
一、真实的课堂最雋永
崔峦老师曾经谈到:我们的语文课要上得更有语文味,就应凭借简明的教学目标,简约的教学内容,简化的教学环节,简便的教学方法,达到一种真实的教学效果。这一番话明确告诉我们,“真实”是课堂教学的生命,真实的课堂最隽永。语文课堂如果失去了“真实”,那么,语文教学则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根本不能长久。
经过了新一轮课改的洗礼,我们知道,语文课堂一定要姓“语”,使其真正回归语文,让学生徜徉在字、词、句、段之中,品味再三,获得心灵的愉悦,情感的飞扬。
真实的语文课堂,既促进学生发展又促进教师自我成长,才是有效的教学。如教学《詹天佑》一文时,学生对詹天佑设计出开凿隧道的方案和“人”字形线路其中如何体现他的创新精神把握不够准确,还有学生甚至不以为然。此时,我让学生回顾前文,进一步了解时代背景,明白詹天佑主持修筑京张铁路是临危受命,实属不易!然后,逐一出示开凿隧道的场景和青龙桥、南口一带的地理环境,让学生体会、交流设计方案的提出实属不易,再让他们动笔画一画示意图、动手演一演、动口说一说,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终于体会到詹天佑的创新精神,感受到他杰出的才干和爱国的热情,受到感染和教育。整个教学不以华丽取胜,而以真实为本,效果也是显而易见的。
二、朴实的课堂充满语文味
朴实的语文课堂学习,教师要以生为本,关注心灵,在解读文本的同时注重情感的激发与升华,让阅读成为一种美丽的心灵之约,让学生浸润在语言的美好世界里,使得语文学习成为一种享受。这种状态无疑是语文有效教学的高境界,他将成为我们终其一生都在追求的境界。
《触摸春天》是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的一篇课文。这篇课文短小精悍,意境隽美,字里行间流露出主人公安静对春天的向往,对生命和生活的热爱。在《触摸春天》一文的教学实践中,教师通过欣赏舞蹈《千手观音》,配以画面、音乐及老师深情的讲述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为体会文本做好铺垫;然后走进文本,引导学生理解“安静的手指悄然合拢,竟然拢住了那只蝴蝶,真是一个奇迹!”先想象画面,再换位体验——如果你是安静,来到那个地方,伸出手慢慢合拢,你触摸到了什么?用角色替换的方法,抓住“悄然合拢”这个语言点来体验。学生心目中,那抽象的“春天、生命”好像被一下子拢在了自己的手掌中,是那样真实可感!对他们来说,这次“触摸春天”的体验是新奇而又感动的,他们将会从中受益终身。
三、扎实的课堂才能提升语文素养
扎实的语文教学要注重有效的语言实践。语言的实践是学生学习语言的深层目标,学了要会运用,也只有在运用中才能更进一步锤炼语言、提升运用语言的能力。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情境教学法、开放式教学法”等为语文老师所青睐,再辅之以多媒体教学,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方法的创新方兴未艾,极大地促进了小学语文教学的发展。
如我在教学《海底世界》时,孩子们对于海洋知识的探求欲是十分浓厚的,但极为有限的课本文字、插图,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再加上学生对动物的活动方式缺乏了解,对各种动物的活动的样子理解的不是很好,语言文字很难在他们脑海中建立起事物的表象,难以产生直接而深刻的印象,这时就是利用多媒体的好时机,通过多媒体为学生的认知活动提供一个最佳的情绪背景,适时展示声、形、色俱备的多媒体课件,让学生看画面,听解说,以非常直观形象方式再现了各种动物的活动方式,学生们都学得兴味盎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就连下课后,他们还在兴致勃勃地谈论《海底世界》中自己感兴趣的知识。在深入理解学习内容的阶段,多媒体以操作上的方便快捷、信息丰富、内容形象化的优势,辅助教学,起到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帮助学生加深理解的作用,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知识和能力的转化,提高了他们的语文素养。
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探索是漫长的,行走在真实、朴实、扎实的语文课堂教学实践中,我们要不断从教学中获得教育智慧、获得专业成长作为自己从事教学最根本的内驱力。只有这样,自己的教学活动才是有效的,我们的师生将会从中受益,对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作用也将是显而易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