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雪勤
摘 要:小学生基础薄弱、品位低下、目标浅近等主观因素始终影响着经典阅读在小学校园中的全面深入推广。在紧张的课程设置,有限的在校时间客观因素的制约下,最首要也最有效的途径是从课堂出发,提升教师的引领智慧,帮助学生找到打开经典的正确方式,稳步提升语文核心素养。
关键词:小学;语文;经典阅读;语文核心素养
一、问题缘起——一次尴尬的座谈
去年,我校组织了一次知名作家签名售书活动,在作家与家长的座谈会上,发生这样尴尬的一幕:有一位家长发问小学生在畅销的儿童文学和传统经典文学之间,应该如何选择。作家一时语塞。她无论如何也没有想到,在我校一天售出两万多册作品的热销场面中,会遭遇如此尖锐的质疑。思索片刻后,她这样地回答:我知道我写的书不能称之为经典,不过我相信孩子们一定喜欢读我的书。
这位作家的回答可谓机智,不过也从侧面道出了目前经典阅读在小学阶段的实施中存在的现实问题。
二、现状分析——一份堪忧的调查
为了更清楚地了解小学生经典阅读的状况,今年4月,我校对五、六年级19个班级近1000名学生进行了相关问卷调查,从收到的800多张问卷中,我们整理统计出如下数据:
以上8本经典书籍均在苏教版小学语文高年级教材中有所涉及,其中《上下五千年》和《西游记》被编排在“我读书 我快乐”中明确推荐;其余几本或在课文后面的“作家卡片”,或在练习中“积累与背诵”的部分提及介绍。除此之外,我市教研室还明确指出将《简·爱》《呼兰河传》《童年》《水浒传》这几本书纳入期末测评范围,所占分值有限,主要目的是督促学生多读经典,可谓用心良苦。但从以上调查数据分析可见,小学生阅读经典的情况仍不容乐观。为此,我们进一步调查走访了部分学生、老师和家长,从中主要发现了以下三点原因:
(1)阅读底子薄弱,很多经典作品内容深奥,很难读懂,尤其是原著;(2)阅读品位低下,在美流、日流、韩流等大众文化的冲击下,不少学生将读书视为娱乐和消遣,更乐于接受直观、浅显、刺激的动漫杂志等低俗作品;(3)阅读目标浅近,在“小升初”的指挥棒下,家长、老师功利性过强,认为阅读经典所占时间多、收效慢,对于考试帮助不大,不如多读优秀作文选,多做教辅资料。
三、解决途径——一个案例的启发
美國发展生理学家玛丽安·沃尔夫曾在她的著作中指出:人类对知识的渴望,对世界的好奇,人类的许多疑问基本都是在儿童时期出现的。在这一时期,儿童如果能接触并阅读人类那些最为伟大的经典著作,将有助于日后的精神发育。
然而,现实是目前的小学生并不真正亲近经典,经典阅读在小学校园中尚不能成为常态。面对学生紧张的课程设置,有限的在校时间,要改变这种现状,笔者认为最首要也最有效的途径是依托教材,提升教师在课堂上的引领智慧,帮助学生找到打开经典的正确方式。
有心的老师不难发现,为了引导学生多读经典,苏教版教材的编排可谓煞费苦心。以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为例,安排的课文内容有《三打白骨精》《词两首》《螳螂捕蝉》,所涉及的经典名著有《西游记》《唐诗宋词》《说苑》。此外,《练习3》中的“语文与生活”和“口语交际”,还涉及《红楼梦》和《三国演义》中的内容。显而易见,编者旨在用这一“名著单元”作为一个窗口,让学生从此处窥探经典名著的圣殿,告诉他们历史故事、演义小说、古典诗文等都是中国经典文学中璀璨夺目的明珠。教者如果能领会这一深意,依托教材,在节选到全本之间建立巧妙的衔接过渡,在课堂上给予阅读经典的方向和方法,那将会大大降低学生课外自主阅读的难度,提高经典阅读的实效。
例如,教学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的《古诗两首》,不仅要引导学生读懂教材中的《石灰吟》《墨梅》这两首托物言志诗,更要善于从个别到普遍,从个性到共性,总结归纳,授于学生读懂这一类古诗词的一般方法。为此,有位老师精心设计出这样的教学步骤:(1)读一首诗:读诗句,看注释,解诗意;(2)读一个人:品字词,明写法,悟形象;(3)读一段史:查背景,思深意,知历史。短短三个步骤,从读诗—读人—读史,管中窥豹,循序渐进,不仅将读托物言志诗的方法囊括其中,还向学生展示了古典诗词凝练、含蓄、深邃的魅力。在此基础上,再引领学生徜徉于中国古典诗词,搜索同类,运用上述方法开展自主阅读和诵读积累,就水到渠成了。类似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阅读指导方法在众多的经典阅读引导中皆可使用。
四、实施策略——一点实在的建议
当然,提升阅读经典的能力不可能一蹴而就,这是一个缓慢的持续发展的过程。在实际操作中可以运用以下两个策略 1.立足学生实际,让经典阅读更有度
要遵循学生年龄特点、现有经验,循序渐进。这就需要教者精准把握课标规定的年段要求,切忌揠苗助长。正如余光中所言,“读者,赏花;学者,摘花;诗人,采蜜”,阅读的对象直接决定了引领阅读的方法。例如,二上第二单元中的《古诗词两首》(《敕勒歌》《忆江南》)和四上第一单元的《古诗两首》(《望洞庭》《峨眉山月歌》),同样指向引导学生阅读积累写景类经典诗词,但方法指导和目标设置却是不尽相同的。二年级引导学生诵读表现祖国各地不同风情的古诗词,教给学生有感情地诵读诗歌的方法即可;四年级则需引导学生诵读借景抒情类的古诗词,教给学生从景物中体会诗情的方法。
2.尊重文本的特征,让经典阅读更有效
教者首先要深入研读教材文本和经典原著,立足“这一篇”“这一本”经典特有的精神内涵和文学样式,有针对性地给出阅读方法的方向引领。阅读方法可以多元多样,但阅读的方向要准确归一,做到“从心所欲而不逾矩”,避免学生走弯路,摆脱耗时耗力却低效低能的窘境。下面以我国教材中涉及的四大古典名著为例,列表加以说明:
由上例可见,教材中的文本与经典原著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一个有机整合,前者是后者的窗口,通过它可以激发学生窥探整部经典的欲望和热情,因此,教者要善于切准知识点,巧借契合点,精设延伸点,将学生的视界从一段一篇一章拓展到整本书。
综上所述,我们每一个语文老师都应努力提升自己的智慧,开拓新思路,形成新策略,从课堂出发,引领每一位小学生在笃实的经典阅读中稳步提升语文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姜翠珍.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J].新课程导学,2014(27):40.
[2]白文立.浅析小学语文阅读教学[J].课程教育研究,2015(8):97.
编辑 谢尾合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