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全学分制下辅导员和本科生导师协同育人模式的探讨

2018-01-13 00:37陈静蒋丹
文教资料 2017年27期
关键词:完全学分制协同育人辅导员

陈静+蒋丹

摘 要: 完全学分制下普通高校辅导员和本科生导师这两支重要的育人队伍,在人才培养目标上是一致的。文章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大学生对两支育人队伍的期待状况,分析两支队伍育人的各自优劣及协同情况,通过搭建平台、组建团队、建立机制,探索具有可行性的育人经验,构建辅导员和本科生导师“学专融合”的协同育人模式,致力于与各位专家同仁交流与探讨。

关键词: 完全学分制 辅导员 本科生导师 协同育人

完全学分制是指学校通过设定少量的必修课和开设大量选修课,学制可以压缩到三年或者延长到八年,实行弹性制,学生通过自主选择教师和自主选择课程,只需要修满学校规定的学分即可毕业的一种教学管理制度。辅导员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一支重要力量,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是学生的人生导师和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1]。本科生导师制,也是伴随着完全学分制改革应运而生的教学管理制度。本科生导师的配备“对实行个性化教育和对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教育观念的变革和教育质量的提高”[2]。

在完全学分制下,辅导员和本科生导师这两支重要的育人力量,在人才培养目标上是一致的。然而在实际教育教学实践中,二者存在各行其是、各自为政的现象。如何使二者能够“围绕目标,齐心协力,形成育人合力,产生1+1>2的协同效应”[3]是本文要着力解决的问题。

一、学生对辅导员与本科生导师的育人期待的调查

2015年1月到2015年5月,课题组针对实行完全学分制和本科生导师制的高校,包括:北京联合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涵盖理工类、文史类、经管类等10余个专业的被调查对象展开问卷调查,发放纸质问卷620份,回收595份,有效回收率为96%。问卷分别从指导内容、交流频率、指导方式、存在问题等方面,就学生对辅导员与本科生导师的期待和二者对学生的实际指导情况进行调查。

(一)学生对于辅导员和导师的育人期待程度和价值判断。

图1显示,学生对于自己在大学期间的成长期待程度不同,将学业与就业排在最重要的位置。另外,在学业指导、就业指导方面,学生希望导师提供帮助的比例分别为79.5%和74.1%,而在生活指导、思想入党指导、心理疏导方面,学生对于辅导员的需求更高。从对于被指导内容需求程度看,学生对于辅导员和导师的工作内容的认识还是比较清晰的,知悉二者工作各有侧重,这反映了学生对于导师的专业、学术和职业发展方面的指导更信任,对于辅导员在思想引领、生活指导、心理疏导方面的指导更信任,但数据显示二者工作有一定重合。可见教育是一个综合的过程,学生对自己成长的各方面需求需要辅导员和导师协同配合、共同参与。

(二)辅导员和本科生导师在满足学生育人期待方面存在差距。

调查显示:学生与辅导员和导师交流频率能达到1月1次的比例分别为19.4%和14.6%;学生表示,与辅导员和导师单独交流机会较少,50%以上的学生通过“集体约见”的方式与辅导员和导师沟通,30%的学生认为辅导员和导师不能主动指导学生,而是被动等待学生询问。可见辅导员和导师平时忙于事务性工作及教学和科研工作,将培养学生、与学生沟通放在次要位置。

(三)问题的症结:学生对导师有更高的育人期望值。

调查显示:学生期待与辅导员交流频率为1月1次的比例为77%,学生期待能够与导师交流频率为1月1次的比例为86.3%,可见学生更期待与导师多交流。60%的学生表示自己与导师面对面交流机会少;40.1%的学生认为导师资源不足,期待学校能有相应的制度支持、增加导师与学生见面指导的机会;33.8%的学生认为导师对于学生的指导内容比较模糊。一方面反映一些导师对自己的工作职责不十分明确及学校对于导师的管理不到位,另一方面反映学生对于导师在学业指导、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等方面的指导需求是非常迫切的。

二、辅导员与本科生导师育人现状分析

(一)二者育人的优劣。

育人的优势:辅导员普遍年轻,富有朝气,与学生有共同语言,容易拉近心理距离,产生信任,建立朋友关系;辅导员虽然工作量大且繁杂,由于处于学生工作第一线,有一手数据,能及时了解学生情绪、需求,有效利用最新的教育手段和教育资源开展育人工作,协调处理问题及时且有效。导师普遍年龄较长,人生经验更丰富,社会资源较多,具有人际优势;导师学历和专业水平较高,科研能力强,在专业领域发展多年,有利于开展职业生涯规划及就业指导;导师可通过专业课堂、科研项目、专业实践等载体开展育人工作,途径方式较多,具有时空优势。

各自的不足。辅导员普遍缺编,一个辅导员往往同时带几个年级的学生,低于教育部建议的1:200的师生比,平时事务性工作占据其大部分时间,对学生的思想引领、心理疏导、安全教育等核心工作力不从心,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弱化;某些辅导员是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对于各类专业指导缺乏专业性,在学生学业辅导过程中缺乏威信,学习能力的指导力度不大,导致自我价值感弱、自我认同缺失。调查顯示:导师教学、科研任务较重,所带学生较多,有些导师与学生几个星期甚至半年才能见上一面,谈不上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指导;某些高校要求导师具有副教授以上职称,导师资源匮乏,制约了导师制的实施;导师一般重视学生学术培养,鼓励学生参与科技活动、学术研究,提升实践技能,而对学生思想状况重视不足,缺乏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观意识和技巧。

(二)二者育人的协同情况。

通过调查研究我们发现,为了适应完全学分制改革,各高校的辅导员和本科生导师都制定了岗位职责,明确了各自的任务和分工,也形成了各自的育人优势。但由于两支队伍工作侧重不同,沟通不足,使得二者在运行中各自为政、各行其是,没有形成有效的协同育人模式。归纳起来,有如下表现:

协作太少。辅导员队伍归属学工部或者书院管理,本科生导师队伍由学校教务处管理,由于工作各有侧重,归属不同职能部门,没有一个机制把二者统一起来,育人没有形成合力。“学生的思想道德意识、心理素质方面的引导,大多由辅导员负责”[4]。某些辅导员在对大学生思想教育和人格完善方面得心应手,但由于本身专业出身的限制,在专业引导方面显得力不从心。“本科生導师可以帮助学生解决在专业学习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帮助学生找到更好的学习方法,督促学生顺利完成学业提供了保证,能将‘导学‘助学和‘督学的功能发挥得淋漓尽致”[5],但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关注不够。

沟通不足。辅导员在育人过程中强调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选择和兴趣爱好,秉持加强基础、淡化专业、因材施教、分流培养的理念,实施通识教育,加强全才培养。本科生导师的职责主要体现在对学业、科研、就业深造等方面的指导上,主要是对学生进行专业教育,而管理职能较少。两种模式各有侧重,缺少沟通,难以达到最佳的育人效果。

优势不突出。辅导员掌握学生的一手资料,最了解学生情绪和需求,但由于种种原因,某些辅导员服务意识淡薄,未能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由于高校普遍师资力量不足,形成既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又有一定的管理经验,更有较强的责任心的本科生导师队伍的高校并不多。目前高校的考核机制中重科研轻教学的倾向,导致部分教师对教学工作尤其是导师工作投入不足,加上学生缺少与导师沟通的主动性,影响指导效果。在实际育人实践中,二者的优势都没有得以充分的发挥。

分工不明。某些辅导员在学生的思想道德意识和心理素质的培养方面发挥的作用不大,反而在学生的学习成绩、职业生涯规划、大学生科技创新等活动方面关注得较多,使得某些大学生只注重搞活动,连基本的上课都难以保证。某些专业导师往往管得过细过多,陷入日常事务管理。“诸如党团组织建设、学习方面的评奖评优、学生骨干的培养等方面,没有充足的精力搞研究,专业水平不高,在指导学生的课程学习和专业方面效果不佳”[6]。

三、辅导员与本科生导师学专融合协同育人模式的构建

探索一种学专融合协同育人模式是辅导员和本科生导师做好育人工作的当务之急。学专融合从工作部门理解是指学生工作和教学工作的融合,从工作内容理解是指学生思想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实施学专融合工作模式,就是要在专业教育中融入德育的思想和内容,德育中结合并运用专业教育知识和能力,把二者有机融合,促进学生思想和能力的双提高”[7]。学专融合协同育人模式,如图2所示,其中的重要环节是两大育人主体,即辅导员与本科生导师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围绕目标、发挥各自优势,通过搭建平台、组建团队、建立机制等方式实现协同效应,形成育人合力,这是学生工作队伍和专业教学研究队伍形成合力的具体表现,最终共同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健康全面发展。

图2 学专融合协同育人模式

(一)搭建平台,保证协同育人的实施。

通过搭建书院人文素养提升平台、创新实验室实践平台、学生事务中心平台,有利于辅导员与本科生导师工作内容相互融合、互相渗透、提高效率,保证协同育人的实施。

书院人文素养提升平台:书院制为实现通识教育和专才教育相结合,实现均衡教育目标提供一种可能性。“书院通过通识教育课程和提供非形式教育,配合完全学分制,开展学术及文化活动,实现学生文理渗透、专业互补、个性拓展,鼓励不同背景的学生互相学习交流,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要,最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8]。书院制为辅导员和本科生导师提供了育人平台,创造了更多的交流机会。辅导员负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组织各类主题活动的同时,协助导师共同开展专业教育,组织学术沙龙、科研创新活动。本科生导师负责学生的课程规划、专业辅导、就业指导和科研创新,可以深入书院学生宿舍,在空间上与学生拉近心理距离,在德育及做人方面言传身教。辅导员与本科生导师在书院平台上协同配合,以非课程形式开展教育工作,实现人文环境建设及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创新实验室实践平台:创新实验室,是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的基地,是一个可以组合变化的大平台。专业设备和自由空间可以允许学生做自己想做的实验和开发,支持他们富有创造性的活动,也可以组织小型技术讲座和专业竞赛,引导学生向更专业的方向发展。本科生导师可以充分利用创新实验室的空间对学生进行专业教育及科研指导,验证学生课堂上学习的理论知识,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科学素养;辅导员可以将主题活动搬入实验室,培养学生探索精神、严谨的科学态度及对于科学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同时提升高校的科研氛围。

学生事务服务中心平台:由专业人员将常规的事务性工作进行统一管理,使管理过程规范化、流程化、专业化,提高学生办理相关事务的效率,使辅导员和本科生导师从烦琐耗时的事务性工作中摆脱出来,专注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育、素质培养等核心工作。另外,搭建学生事务中心网络平台,使管理过程信息化,使学生奖、助、勤、贷、补信息轻松易得,使辅导员和导师全面了解学生,有利于二者的有效沟通,增强育人的针对性、实效性。

(二)组建团队,增强协同育人的实效。

辅导员与本科生导师组建团队,协作配合。辅导员负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同时指导学生的学业发展、各类科技活动,甚至参与专业教育、毕业设计环节;导师在指导学生学术活动、学业规划及实践操作的同时,进行理想信念教育。二者工作内容相互融合、相互渗透,以党团组织及科技创新团队为载体,与学生组成师生共同体,实现教学相长,增强协同育人的实效。

科研开发团队:辅导员与本科生导师可以协同配合,共同组建科研团队,大学一年级侧重体验,以思想政治理论综合实践课和学生科技社团作为主要内容,组织学生深入社会进行各类题目的调研,在体验与调研的基础上启发创意,培育创新想法;大学二年级强调参与,鼓励学生在调研的基础上深入研究,形成课题并参与到科研项目中;大学三年级追求成果,以“挑战杯”科技创新赛事为驱动;大学四年级强调分享与成果转化。

学业指导团队:辅导员与本科生导师组建学业规划指导团队,定期组织专业学科的教授进行学科发展、专业前沿、学习方法等相关讲座,专业发展辅导座谈;由辅导员和导师组成的团队共同完成对每位学生在校期间学业规划的个性化指导,并对在校生实际所修学科进行定期记录,形成学业生涯发展轨迹,有利于明确学习目标,并有迹可循,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并对个别学生给予特殊关注和学业帮扶。

职业发展指导团队:辅导员与导师协同配合,组建职业规划指导团队,大学一年级辅导员通过职业规划指导课程,导师通过指导实习、专业教育对学生进行职业意识的启蒙,使学生初步完成自我探索、职业探索过程;大学二、三年级,导师通过职业训练、专业课程的讲授及专业比赛的指导,辅导员通过专业活动的组织,使学生进行职业定位、职业生涯规划设计,提高职业素质与专业能力;大学四年级,辅导员进行统一的就业政策、法规,就业心理和就业信息的指导,导师进行就业技巧的指导及个性化推荐,使学生具备就业竞争力。

素质拓展团队:以具有相同兴趣爱好的学生组成的社团为载体,聘请相关领域有研究的知名教授、学者、辅导员进行具体指导,培养学生的沟通表达能力、科技创新能力、协调组织能力等。

(三)建立机制,促进协同育人的发展。

对于辅导员和本科生导师,分别制定融合机制、激励机制、约束机制、双向交流机制、培训机制,完善导师制实施方案、辅导员和本科生导师考核管理办法,促进协同育人的模式的实施与发展。

融合机制:建立辅导员与本科生导师队伍建设融合机制,辅导员所属学工部和本科生导师所属教务处要协调配合,对两支队伍实现共同的管理和指导;辅导员与本科生导师两支队伍实现捆绑式发展,从工作对象角度考虑,本科生导师每年级分管5名—8名学生,4年纵向指导20名以上学生,将辅导员按照年级划分工作对象的模式转变为按照专业划分,将更加适应完全学分制的改革,学生的自由选课使得班级和年级的概念弱化,然而专业培养方向不变,辅导员与本科生导师之间关系更加稳固,辅导员由之前对应联系1个年级多个专业众多导师转而面对4个年级1个专业有限数量导师,这将大大提高辅导员与本科生导师之间的沟通效率,增强育人的连续性和针对性。

激励机制:学生参加各级各类学术和文体活动获得校级以上奖励,给予辅导员和本科生导师相应研時、工作量、参与公共服务的认定及适度津贴奖励,并在职称评定、绩效考核时适度考虑。

约束机制:完善辅导员和导师考核管理办法及本科生导师制实施方案,制定相关制度。比如:要求辅导员做学业分析及选课指导,要求导师参与指导各类文体社团活动、学术活动、社会实践等,并将辅导员参与学业指导情况和导师参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情况作为重要的考核指标;学生党支部与导师支部共建,或以专业为单位组建学生和导师联合党支部,共同开展支部活动;导师在学生各类评优评奖、申请国家助学贷款、党员发展时提出意见并作为重要参考。

双向交流机制:建立辅导员和本科生导师联席会议制度,系部领导负责并组织辅导员和本科生导师每周或者每月定期会面,面对面交流沟通学生在生活、学习、工作等方面情况,以及特殊学生的教育方式和方法。将辅导员与本科生导师定时沟通作为辅导员和本科生导师考核指标之一,形成长效机制。

培训机制:针对一些辅导员专业水平欠缺、专业指导无力的劣势和导师思想政治教育缺乏技巧、手段等问题进行定期业务培训,如就业政策,学术发展,心理辅导工作技巧等,为二者工作互相渗透、互相补充提供条件。

辅导员和本科生导师学专融合协同育人模式的构建,进一步完善了辅导员和本科生导师制度,为改进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提供了理论依据,是高校人才培养的新途径;从主体上将教书育人、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三育人”有机结合,丰富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找准了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突破口和着力点。

参考文献:

[1]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R].教育部令〔2006〕24号,2006.

[2]胡守华.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6.

[3]楚永全,周立志.研究生导师和辅导员合力育人机制的构建[J].思想教育研究,2010(12):98-99.

[4]刘艳,贾海英,陈泉水.辅导员和班主任双管齐下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新模式[J].教学研究,2010(1).

[5]夏富生,张海林,鲍丽娟.论专业教师兼任班主任(班导师)的优势及作用[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版,2007(9):26-27.

[6]王恒良.西藏高校辅导员与班主任协作机制问题探析[J].西藏教育,2011(2).

[7]杨飞,周志成,张文杰.学专融合学生工作模式的探索与创新[J].北京教育(德育),2014(05):37-39.

[8]周清华.书院制——完全学分制条件下的高校学生工作新模式[J].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4):118-121.

基金项目:

1、中共北京市委教育工作委员会“首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支持课题的阶段成果”课题编号:BJSZ2015 ZC208

2、2015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二类课题“完全学分制下辅导员和专业导师协同育人模式的构建与实证研究”课题编号:15JDSZ 2073

通讯作者:蒋丹

猜你喜欢
完全学分制协同育人辅导员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好辅导员这样炼成
专业教师与思想政治教师协同育人机制研究
协同育人视角下高校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研究
完全学分制下选课管理的思考与实践
由“依附”走向“联动”:学校与政府协同育人策略研究
校外辅导员的一天
数年如一日的义务辅导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