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万松,王改改,刘晓锦
(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口腔科,河南 郑州,450000)
口腔种植技术是口腔美容、口腔功能改善的有效措施,其效果显著[1]。随着口腔种植技术应用的不断增多,大量研究[2-4]发现,种植体功能负荷之后,种植体的颈部周围边缘可出现骨吸收问题,软组织也可受到一定影响。随着人们对口腔种植效果的要求不断提高,维持种植体周围骨水平、软组织外形是种植体长期应用、其美学形态得到维持、种植体应用功能充分发挥的前提[5]。种植体与基台连接是种植修复的重要影响因素,目前基台连接方式较多,本研究选取我科常用的两种方式展开分析,现报道如下。
选取2014年3月至2016年10月诊治的90例上颌美学区单颗前牙种植修复患者,根据基台连接方式分为两组,对照组42例,男15例,女27例,年龄25~62岁,平均(47.63±3.24)岁;观察组48例,男18例,女30例,年龄25~61岁,平均(47.57±3.15)岁;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可对比。
对照组采用传统平台行贝格种植体对接:常规消毒之后铺巾,麻醉方式为局部浸润麻醉。待麻醉起效之后,分开黏膜骨瓣,结合选取的种植系统,根据相应操作步骤备洞,植入种植体,覆盖螺丝,妥善放置。若骨量不足则实施骨增量处理,植入Bio-oss骨粉,以Bio-Guid骨膜实施覆盖后仔细缝合。
观察组采用平台转换奥齿泰TS型种植体,先常规消毒铺巾,实施局部浸润麻醉,将粘膜骨瓣分开,根据相应操作步骤备洞,之后植入奥齿泰系统种植体,覆盖螺丝,妥善放置。若骨量不足则实施骨增量处理,植入Bio-oss骨粉,以Bio-Guid骨膜实施覆盖后仔细缝合。
完成手术后展开抗炎治疗。种植之后,在3个月至6个月实施二期手术,行X线拍摄,测量种植体周威德骨高度,得到基准线,取模,展开永久修复。12个月后对种植体周威骨高度再次测量,并评价软组织情况。
(1)患者牙槽骨测定:二期手术完成后,在即刻与12个月时,分别测定X线下的种植体的长度与实际长度,通过计算获取放大率。在12个月后,借助放大率这一指标,以X线测量种植体骨吸收情况,测量指标包括种植体肩台、种植体骨结和冠方最高位置[6]。对种植体边缘骨水平值距离测量。将种植体肩台作为原点,对远中近方向展开测量,计算平均值,记录种植体周威垂直方向骨丧失高度。(2)软组织:根据红色美学评分标准(PES)[7]逐项评分,评估内容包括远中牙龈乳头、近中牙龈乳头、软组织形态、牙槽骨突度不足、牙龈软组织边缘水平、牙龈软组织形态、牙龈软组织质地等,各项得分从差到好记为0分、1分、2分,最高分为14分,分值越高说明软组织美学情况越好。
两组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率均为100%。随访期间种植体未见松动或脱落,留存率100%。骨吸收量中,对照组为-0.68~-3.05,平均值为(1.71±0.12),观察组为:-0.74~-1.30,平均值为(0.46±0.08)观察组骨吸收量明显低于对照组(t=58.788,P=0.000)。
两组软组织美学评分为:对照组为5~12分,平均值为(9.28±1.01)分,观察组为7~14分,平均值为(12.45±1.07)分,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t=14.392,P=0.000)。
种植体可将健康牙体保留,并对健康牙的健康加以维持,同时种植体逼真、固位良好,具有良好美观效果,可有效改善牙缺失患者的外观、精神状态乃至生活质量[8],因此近年来口腔种植技术在牙缺失患者中的应用不断增多。
在对美学区域修复效果评估时,不仅需要对修复体本身色泽、形态展开评估,同时还应关注种植体周围软组织[9]。对种植体周围骨水平、软组织外形等加以维持,是长期维持种植体正常应用、维持美观的关键[10]。研究[11,12]显示,种植体修复1年时,颈部周围边缘故吸收大概1.5mm中2.0mm。确保种植体位置,降低骨吸收程度,对软组织外形有重要的维持作用,同时可确保种植体美学效果、维持种植体功能的重要措施。
种植体牙槽骨吸收可受诸多因素影响,如种植体表面处理技术、种植体形态设计、种植体-基台连接方式、种植体间距与植入深度、附着龈宽度、炎症等,种植体-基台连接方式对牙槽骨骨吸收、软组织美学均有重要影响[13]。近年来人们对种植体-基台连接方式在减少牙槽骨吸收中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种植体和基台需通过一定连接结构完成连接,常用的连接方式包括埋入式连接与内连接。传统应用的连接方式为内连接方法,然而有研究[14]提出,这一连接方式可能会出现种植体颈部牙槽骨骨吸收问题,导致牙槽骨嵴高度明显下降。平台转换设计这一方案近年来在种植体-基台界面上得到应用。平台转换设计是修复基台直径比种植体直径小,修复基台边缘会向种植体顶部平台边缘的内侧延伸,而非与边缘保持对齐状态。借助平台转换技术,种植体颈部骨吸收现象可明显减少,或避免骨吸收现象,同时还可提高种植体周围组织的稳定性[15]。本研究中,我科在为两组患者展开修复时,对照组采用传统基台连接方式,而观察组则运用了平台转换技术。结果发现,两组患者随访期间种植体未见松动或脱落,可见这两种连接方式均可确保种植体的稳定性。对美学指标展开分析可知,观察组骨吸收量(0.46±0.08)mm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71±0.12)mm(P<0.05);软组织美学评分(12.45±1.07)分明显高于对照组(9.28±1.01)分(P<0.05),可知观察组的美学效果更据优势。综上所述,在上颌美学区单颗前牙种植修复中,与传统基台连接方式比,平台转换的基台连接方式可促使周围骨组织得到更好的保留,且软组织美学效果更理想。